温慧明,何 艺
(1.浙江音乐学院 管弦系,浙江 杭州 310024;2.哈尔滨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管弦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哈尔滨俄侨音乐学校弦乐教学的启示
温慧明,何 艺
(1.浙江音乐学院 管弦系,浙江 杭州 310024;2.哈尔滨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管弦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俄罗斯侨民涌入哈尔滨,其中不乏有水平较高的音乐演奏家、音乐教师。期初为了满足侨民子弟音乐学习的需要,俄侨先后创办了几所音乐学校,音乐学校的教学教授出大批俄国音乐家、也有中国的音乐才子,为哈尔滨乃至中国的音乐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就其诸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给今天的高等学校弦乐教学以丰厚的启示。
哈尔滨俄侨;音乐学校;弦乐
20世纪初,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俄罗斯侨民涌入哈尔滨,其中不乏大量的音乐演奏家和音乐教师,为满足俄侨子民音乐学习的需要,俄侨先后创办了多所音乐学校,当时较为著名的有: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音乐学校、哈尔滨音乐训练班等。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创办于1921年5月,发起人是俄侨H.H马申、C.M达夫基立泽等人。学校照搬了俄国皇家音乐学院课程体系,开设了声乐、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铜管、木管等专业,学制为六年,教学中秉承宽进严出原则,有着极为严格的考评标准。20年来的2 000名考生,仅有38人修完全部课程并毕业。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音乐学校创办于1925年,学校以钢琴教学为主,强调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先后开展了一系列音乐演出活动,在当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哈尔滨音乐训练班创办于1927年,开设钢琴、小提琴、声乐三个专业,学生以侨民为主,也有少量的中国学生,后来招生范围更为广泛,凡是热爱音乐者均可报名学习,办学期间,学校定期召开理事会,举办音乐活动,赢得了治学严谨、规范的赞誉。虽然这些学校并不是中国人创办的,也不是为了中国音乐学习者而办,但是却从客观上形成了一段特殊的专业音乐教学历史,不但使哈尔滨成为了当时中国西洋音乐文化氛围最为浓厚的城市,而且还直接或间接为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一段值得深入研究的音乐教育历史。
俄侨统治者在哈尔滨先后成立专业化的三所音乐学校,即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音乐学校、哈尔滨音乐训练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弦乐教师分别在此任教,小提琴家特拉赫辛伯尔格、希多罗夫,大提琴家乌利什捷因、斯图宾在高等音乐学校任教。小提琴家戈尔德施金*1.特拉赫金伯尔格:音乐教育家、演奏家,特拉赫金伯尔格,当年入交响乐团第二提琴首席。他从日本返回哈尔滨后,自30年代入小提琴首席,后又在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入全职主席等职。特拉赫金伯尔格1884年生于乌克兰基辅,1892年读中学,1904年入基辅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专业。1908年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在小提琴大师奥尔班学习,1912年毕业后在雅罗沃夫里城当音乐教员,1914年在圣彼得堡当音乐教员。1915年参加了俄国军乐队任歌剧指导,1918年,白军高尔查克兵团乐队被红军收编后,他于1920年退伍。在赤塔音乐学校任教员。1922年来到哈尔滨,任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小提琴高级教师,合奏课教师,自30年代任哈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1933年任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艺委会主席。因为他久居哈尔滨,教授学生较多,其中包括许多犹太小提琴家,其中有1933年毕业于高等音乐学校的阿纳托利·威德鲁尼卡夫、彼得·伯尔顿、伊娃·特贝尔等人,还有拉缅斯基、小普洱特拉别克等俄侨子第入室学习,也培养了众多中国学生。2.希多罗夫:哈尔滨成长起来的小提琴家,在哈尔滨先后从师于希费尔布拉特,约瑟夫·克尼希学习小提琴。3.乌利什捷因: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918年兼任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教师。4.戈尔德施金:先后毕业于俄国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德国柏林音乐学院,20世纪初与钢琴家迪龙组织音乐艺术家演出团,在俄国高加索地区从事传播高雅音乐活动,后来到俄国各地巡回演出,影响巨大。后来被邀请到南高加索的巴库创办音乐学院,成为著名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在巴库的7年,他们举办200多场音乐会,对当地音乐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922年在俄国各大城市巡回演出,1923年到1925年主要活动在莫斯科与圣彼得堡,并在莫斯科创办了夏里亚宾音乐学校。、低音提琴教师塔伊洛夫在格拉祖诺夫音乐学校任教。小提琴家斯米尔诺夫在音乐训练班任教等等。几所音乐学校的办学理念完全照搬俄罗斯音乐学院教学大纲,在主课专业的学习中特别注重对其他理论课的辅助性学习,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此基础上各所音乐学校在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地域影响下又各有特色。就弦乐教学而言第一高等学校的教学注重专业化的培养,因为要求高,能够顺利毕业的学生廖无几人,但教授出的学生都成为国际上音乐表演的精英人才。格拉祖诺夫音乐学校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室内乐合奏演奏技巧,极为注重舞台实践演奏,课堂与舞台间的教学相辅相成,对于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大量的室内乐舞台演奏形成了在哈尔滨普及室内乐的音乐文化。音乐训练班由教会开办,因而具有很大程度的惠民政策,比如学费的减免等等,对于哈尔滨子弟的音乐学习起到很好的帮助。
俄侨音乐学校弦乐教学的特点为:1)注重艺术实践活动,无论哪所学校每学期都会定期举办学生实践音乐会,教师汇报音乐会。舞台演奏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特别是格拉祖诺夫音乐学校中,弦乐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演奏室内乐的实践教学形式,对于学生音乐表演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2)注重因材施教,每所学校对于学生的教学都是因人而异,在当时,个别课程的授课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够有所提高。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学制六年,“按照前俄国皇家音乐学会、音乐学院课程开课。学校分为预科班、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每个班又分为四个学期,学制为2年”。3)对于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提升,弦乐教学中,不仅学习表演主课,还要对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史理论课程进行学习,达到一定演奏水平还要参加交响乐合奏课、室内乐课程的实践演奏训练,加之实践音乐演奏,综合性特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2.1 完善艺术实践
弦乐本身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在公开场合进行演奏是其存在的基本属性。但是在当下高等学校弦乐教学中,艺术实践却一直都是一个薄弱环节,因为学校教师对实践的轻视,导致学生既没有实践的意识,也没有实践的机会,在公开演奏时经常出现紧张、患得患失的状况,既有悖于弦乐艺术的本质规律,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和长远发展。所以应该学习俄桥音乐学校教师对实践的认知与重视。在校内,学校应该举办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汇报表演比赛、专场演出等,并使这些活动固定化、常态化,使之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外,则要与一些演艺团体、文化艺术单位等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将对方建设成为校外实践基地,定期安排学生进行实习,这样,既可以满足这些单位的用人需要,也使学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该充分做好开展活动的辅助工作,如音乐厅、排练厅的建设和修缮,乐器、音响器材的购买和维护等,保证各种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只有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真正使他们学有所长和学以致用,为就业和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注重因材施教
在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教学过程中,组建班级的依据并不是学生的年龄,而是按照演奏水平的高低进行划分,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理念。这对于当代高等学校弦乐教学来说也是一个有益的启示。近年来,伴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由此也带来了巨大的师资压力,多数教师都要进行几十人的教学,很难再有时间和精力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就造成了“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学生更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商品,毫无个性化可言。面对这一现状,一方面可以效仿哈尔滨俄侨音乐学校,进行分组教学,按照学生水平、性别、兴趣等多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实现扩大化的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则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通过师生间坦诚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想法和意愿,然后在此基础上再予以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在教学中始终秉承这一理念,才能让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化的挖掘,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且从长远来看,也只有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才能最终形成多元化的中国弦乐人才体系。
2.3 提升综合素质
从哈尔滨三所俄侨音乐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可以看出,学校和教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极为看重的,不仅要掌握扎实和娴熟的专业技术,更要具备丰厚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修养,方能保证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反观当下的高等学校弦乐教学,仍然存在着“唯技术论”的倾向,学校和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到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方面,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鲜有关注。殊不知音乐是一门艺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仅是高等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有限,那么学习成果也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应该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要通过课程设置予以体现,加入一些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等艺术综合类课程;另一方面则鼓励学生进行自学,文学、历史、美术等各种学科无所不包,无限量的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不但有利于当下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且对于他们个人的长远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在高等教育和弦乐艺术的双双发展下,高等学校弦乐教学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弦乐人才。越是在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下,越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继续学习各种科学的理念和方法为我所用。20世纪初的俄侨音乐学校虽然是一个特定时期下的特殊产物,但是不乏很多值得借鉴之处,可以使当下教学中的多个薄弱环节得到补充和完善,获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也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当代高等学校弦乐教学一定会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 何艺.俄罗斯师资对20世纪初哈尔滨小提琴发展影响[J]. 音乐创作, 2014(8):164-165.
[2] 李晓莹,张青云. 20世纪上半叶苏俄音乐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J].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11(5):76-80.
[3] 陈晶. 哈尔滨俄侨专业西洋音乐教育研究——以两所专业西洋音乐学校为例[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1):168-171.
[4] 胡雪丽. 20世纪上半叶犹太音乐家对哈尔滨音乐艺术发展的影响[J]. 音乐研究, 2009(4):38-48.
[5] 刘欣欣,刘学清.《哈尔滨西洋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陈 克]
String teaching enlightenment from Harbin overseas Russian music schools
WEN Huiming,HE Yi
(1. Dept.of Orchestral Instruments, Zejiang Academy of Music, Hangzhou 310024,China; 2.School of Music,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China)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long with the Middle East railway construction, a large number of Russians flocked into Harbin, among whom there were some high-level music performers and music teachers. Those Russians launched successively several music school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ir children’s, from which a large number of Russian musicians as well as some Chinese students graduated. The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there influenced and promoted the lat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music and education in Harbin and even mainland, enlightening the present string teaching of music academies.
overseas Russian in Harbin; music school; string music
10.19352/j.cnki.issn1671-4679.2017.02.014
2017-03-08
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课题规划项目(2015A012)
温慧明(1981-),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小提琴专业教学.
J622
A
1671-4679(2017)02-0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