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吟
江西省送变电建设公司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我国各行各业都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对电力营销而言,其信息化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电力营销信息化具体是指通过在电力营销工作中融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得电力行业改变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着集约型和高科技型模式转变。对电力营销信息管理而言,其核心在于有效整合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公司,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构建信息化的营销管理系统,最终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
通过SG186系统的应用,将营销工作人员的权限管理分配清晰,每项业务有了标准的流程和规定的时限,通过预警以及超期的系统自动提示功能,起到了自动催办、提醒的效果。
2.1.1 审批严格。通过SG186系统建立严格的审批控制流程,可以控制不同职责的员工进行系统的操作录入,并且在给予客户答复之前必需经各主管领导审批,对不符合营业规则和设计规定的方案,都将回退重做。
2.1.2 监督有方。SG186系统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规定了操作时限,时限一旦超期,系统将自动提出超期原因对话框,起到对超期、预警等情况进行监督、考核的作用。如发现业务处理有问题,则可以选择召回、退回、终止或暂停业务处理,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并且必须要注明原因。
2.1.3 分析统计。SG186系统可以提供多重系统查询功能,如用户名称、地址、电源、辖区、线损等等,帮助管理者作出需要的报表,来反映某一时期用电业扩业务的报装情况、送电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等,为下一阶段工作改善提供及时的信息
客户服务部门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高科技手段来为客户服务。例如:全国电力95598服务热线,为客户提供24小时服务,解决客户的报修,停电通知、电费查询、客户回访、客户投诉、业务解答、专业咨询等,形成了自动监控,闭环管理。高科技信息化应用还为客户提供了多渠道、多途径的缴费方式。例如:与银行建立的电费自动代扣方式,与有线电视网络建立的电卡表自动购电系统等,都大大了方便了客户,为客户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在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中,遵循“先试点、后推行”的原则,电力企业所有成员包括领导和员工,共同努力,保证前期准备到试点运行的顺利,然后落实到应用推行的阶段,逐步推进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电力公司应该优化现有的营销模式,加快推进资源整合工作。形成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后盾的新型营销管理模式。并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售前、售中与售后,促进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发展。此外,还可以创新电费收缴方式,与便民化服务融合,保证客户享受到便捷、经济的优质服务。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对客户信息的信誉做出判断,发掘潜在客户的价值及其市场潜力,为电力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在现阶段,虽然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网络的安全存在隐患,现在社会中存在很多网络欺骗的行为,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我国电力营销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中,网络安全制定管理的建立与完善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加强对电力信息安全示范工程的建设,通过用户层、网络层、数据层等建立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体系。同时,还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培训,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信息安全监控体系,不断提高电力影响系统的信息安全水平。
供电企业提出了“优质服务、一口对外、首问负责制、一条龙服务”的服务理念,但是还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申请资料多、受理网点少、流程繁琐等情况,因而很难让客户体会到“优质、真诚、方便”等服务。这样就可以应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客户可以在家中上网,了解所需申请资料,填写并打印报装申请表,而在我们的电力单位在接到电子报装申请后,通过电子档案,以及互联户籍、工商、土地等网络系统核实客户信息,确定后可派相关人员,在约定好的时间到现场核对取回客户的报装资料,勘察方案。这样,不仅省去了客户报装申请的复杂流程,也降低了建设营业网点的成本。
现阶段,客户档案资料越来越全,也越来越多,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即怎样优化解决电子客户档案的查阅、接收、保管、存储,以及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等问题。在电力数据电子化和业务网络化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客户档案大量增加,由于客户档案资料涉及到设计、设备、施工等单位的选定、资质报审、委托书等,可以利用信息化网络链接查询,存储资质,在有限的档案存储空间内,解决归档存储问题。进而大大减少纸制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加快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总而言之,在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营销信息化管理对电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新时期电力企业要立足长远,加强推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建立现代化电力营销平台,积累竟争优势。
[1]刘芯宇.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发展途径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4:106.
[2]霍艾莉.电力营销信息化的作用与发展[J].大众用电,2011,12:11-12.
[3]梁颖.新时期电力企业营销信息化管理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