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峰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下,电子商务专业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电子商务成为了一门应用型、复合型的综合类专业,加强创新性人才和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不仅是互联网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电子商务专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关于电子商务学科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国内各个高校正处在初级探索阶段,与之相比,国外电子商务专业更加成熟,有着完善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探讨国外电子专业教学体系,可以借鉴其中的优势,促进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完善。
国外电子商务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间,早在1998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就设置了“电子商务学院”,并在次年设立了世界首个电子商务硕士学位。在美国的大学中,电子商务多是以独立形态存在,哈佛大学、纽约大学都有独立的电子商务课程,还有部分学校则是将电子商务内容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美国的高校各有特色,在卡耐基-梅隆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重点是技术课程与经济管理课程,力图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分析家、编程人员、规划人与经理人,具体的内容包括网站管理、电子目录、电子商务安全支付、定单执行、自动化撮合、客户满意度、分布式交易处理等。电子商务课程的建设需要兼顾技术与实践,会涉及计算机安全技术、Web设备、多媒体技术、网络、人机接口设计,另一方面,还要懂得电子商务的效益与成本,这就涉及会计审计、电子商务法律、商业重组、供应链结构、资金性质、政策规则、商业重组等内容。
在英国,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设置了E-Commerce与E-Business专业,英国各个高校在设置电子商务专业时,都突出了自身的优势,并根据了自身的情况成立研究中心,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合作、交流平台。
我国目前有超过300所的本科院校与700所高职院校中设置了电子商务专业,我国电子商务产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2016年11月11日,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超1207亿,与之反差的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往往难以直接上岗,就业率不高,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都选择了其他的工作。与之相比,美国、英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十分成熟,借鉴其发展经验可以为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电子商务专业涉及到多种类型,关于其专业的建设方式、课程的设置模式,还缺乏统一的定论。笔者认为,在专业的建设方面,需要突出职业性,将目标岗位群作为课程的设置依据。以我院为例,电子商务专业目标岗位群包括物流行业、金融行业、外贸行业、IT行业四项,围绕岗位群,我院额外设置了辅助课程与实训课程,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来提供选修课程。具体结构简图如下:
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我院成立电子商务实验室,采购专业的实验软件,改革教学手段,将商务管理、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提高实验课比例,加大多媒体教学比例,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让课程更加具备趣味性与实践性。此外,我院教师积极参与课件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利用典型案例来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电子商务运作技能。
此外,我院还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先后与本地多个企业达成协议,并从企业中聘用了具有实战经验的专家进行授课。对于本专业毕业生,将毕业设计采取实训的方式让学生完成,纳入到总学分中。为了保证学生可以顺利完成任务,在前期会帮助他们检查毕业设计的思路与实施方式,并提供全程的指导。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学生现有的能力结构与学院的师资力量为出发点,来设置主干课程,兼顾到商务管理与信息技术两方面的内容,增加实训教学的课时。在证书的报考上,引导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先取得社会认可度高的证书,再逐渐获取专业技术职称,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鼓励他们报考报关员、国际货运代理、物流师等资格证书。
通过研究其他国家的电子商务专业体系,可以得知,我国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体系还不够完善,我院近年来积极实施改革,颇有成效。笔者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产学研为动力,以教学体系改革为突破口,才能真正体现出职业特色,达到育人目的。
[1]陈德人.创新创业型交叉学科专业的知识化探索与社会化实践——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及其规范性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 2010(01)
[2]李畅,刘任熊.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动态能力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8(02)
[3]万由祥,方楚勤.创业型高职院校创业动因案例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