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马娜
垃圾分类推广的有益尝试
——记广州市绿点海珠区厨余投进袋项目
◎肖马娜
目前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但其实“垃圾围城”早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都市病。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推行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成为了从源头上阻断“垃圾围城”的一种方式。广州市绿点公益环保促进会从“厨余垃圾分类”入手积极在社区开展宣传和监督工作,共同推动广州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杭州、深圳、桂林就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广州作为全国最早的分类试点城市之一,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有2.5万吨,并出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广州垃圾处理能力暴露出不堪重负的危机,推行垃圾分类显然也成为了缓解垃圾处理压力的一种趋势。在对垃圾分类摸索不断的摸索过程中,广州率先在2011年出台行政规定,全面推进分类,其中便有一条分类标准“干湿要分开”,将厨余垃圾进行分开投放。
将垃圾进行“干湿分开”一方面使分类标准简易化,清晰化,有利于公众了解什么是垃圾分类以及如何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因为对广州人来说,“能卖拿去卖”、“定时定点”这些耳熟能详的标语更具备影响力,所以将垃圾分类进行细化,可以带来良好的行动效应。另一方面,以“干湿分类”为例子,实现以点带面,有利于分类工作循序渐进开展,进而推动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广州市绿点公益环保促进会在垃圾分类议题的倡导前提下,结合广州市垃圾分类的具体情况,决定从“干湿要分开”入手,共同推动广州垃圾分类工作。2015年底开始积极在社区开展厨余分类宣传和监督各类工作,希望能够探索适应社区特点的垃圾分类模式,打造具有“绿点特色”的举措。十个月内,项目组整合多方资源,不断与相关方开展沟通协调,在小区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监督活动。截止至项目结项(2017年4月份),参与垃圾分类的小区居民明显增多,提升最明显的小区情况是,垃圾分类参与率(小区使用厨余袋且其厨余纯度达60%及以上人数/小区抽查样本量)从原来的0%提升至51.7%,提升幅度为51.7%。准确率(使用厨余袋且厨余纯度达到 95%及以上人数/小区抽查样本量)由原来的0%提升至24.4%,提升幅度为24.4%。
2015年底,绿点“海珠区厨余投进袋”项目实施的前期,项目志愿者团队深入小区,开展前期调研,发现受访家庭未进行厨余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一是怕麻烦,扔垃圾的前提就是方便;二是认为厨余垃圾混收混运,分了也白分;三是基本上只能凭生活经验来区分垃圾的类别等。对此,项目组分别从以下方面入手,探索适应社区特点的厨余分类推广模式。
项目小组定期在海珠区的四个小区开展户外宣传活动,向居民派发环保知识宣传单,科普厨余垃圾的知识点,让居民重新定义厨余垃圾的概念,了解厨余垃圾的经济利用价值,比如:厨余垃圾可用于发电、工业用油、堆肥等。同时设计相关主题的互动性游戏,有意识地提高与社区居民沟通互动的次数,让居民更深入认识驻点的志愿者及其工作内容,并在过程中宣传讲解厨余知识,提升居民的厨余分类的准确率。此外,项目小组也会定期在小区招募亲子家庭参与亲子工作坊,教孩子们如何利用厨余分类堆肥的产物种植盆栽、学习环保知识,以小带大,让孩子们的环保行动影响家长,一个家庭影响另一个家庭,带动社区共同支持垃圾分类。
项目组在各小区安排驻点的志愿者团队,团队成员每周在小区开展2-3次定时定点的站桶与监督劝导活动,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傍晚19∶00-21∶00,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提升居民的分类知识及准确率,同时记录居民是否进行垃圾分类、对厨余专用袋使用进行数据收集,及时发现问题。在开展日常监督劝导工作中,各小区对接的志愿者团队还有一项核心的工作,即每月定期全面上门派发厨余专用袋(ecovio生物降解垃圾袋),为居民提供分类工具,减轻家庭分类及后端分拣处理压力,让居民逐渐养成分类的好习惯,有效推动了厨余垃圾的零废弃及资源化利用。
项目开展过程中,项目组发现小区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存在许多待完善的地方,包括垃圾投放点环境卫生及照明状况不佳、垃圾桶类别与数量不足且标识不清、桶摆放朝向错误或桶盖未开、用垃圾车代替垃圾桶以及厨余混收混运等问题,影响居民分类参与度。项目组就此与有关方面开展多次协调工作,与试点小区所在街道、物管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撤销楼道垃圾桶就是共同促进垃圾分类的一大举措。居民在初期阶段并不满意,即使在实施过程中,也有部分居民会直接乱丢垃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将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这对于督促居民厨余分类、提高分类准确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合作方也给与了很多支持,比如:小区物管处安排小区清洁工每日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厨余单独运往街道的厨余回收站;派驻环卫工人,协助志愿者共同开展垃圾分类监督与劝导工作等,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可度及积极性均有所提升,小区厨余分类的准确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从前期的调研和初期实践分析,厨余分类模式运作的过程中存在多种阻力因素:
一是垃圾分类这种高度社会化的工作成效较慢,垃圾分类试行多年,成效不佳,限制公众参与积极性。曾经光亮的街头分类垃圾桶渐渐淡出了公众视线,且在很多小区分好的垃圾在运输环节出现混运现象,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挫伤公众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性;二是部分垃圾分类的措施给居民带来不便,以“撤销楼层垃圾桶”为例,居民的反对程度不断上升,拒绝垃圾分类,甚至在初期,出现垃圾乱丢、不配合驻点志愿者等情况,极大的打击了志愿者团队的工作热情。
正因为以上原因,在宣传教育、监督劝导、多方合作的过程中,坚定相关方(包括社区居民、物管、志愿者团队等)对于垃圾分类的信心尤为关键,于是培训及激励制度应运而生。
1.志愿者团队的培养
参与“厨余分类”项目的成员主要为在校大学生,他们对于环境环保议题、垃圾分类议题有一定的了解,且积极性较高。考虑到部分学生非环境等相关专业出身,绿点会根据各高校团队在开展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定期为这一批大学生提供专业的课程及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厨余分类知识及监督劝导技能,及时解决团队在执行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同时在项目开展中期,绿点也在服务的小区内为街道工作人员、环卫工人、物管及小区清洁工作人员开展了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培训会,提高相关方对工作的了解与参与积极性。
2.适时组织参观活动
在项目瓶颈期(参与者热情下降),工作人员会及时组织各小区的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环卫工人和志愿者等相关人员参观厨余堆肥线、垃圾分类示范社区等,了解厨余垃圾的流向及后端处理体系,让相关方参与其中,了解垃圾分类行为所产生的正面效应,无疑是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最大的激励。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学习经验与成果,总结好经验、好方法、好技术。
3.建立奖励机制,实施奖励制度
各小区会定期根据每月相关数据评选出积极参与分类的居民和志愿者并发放奖励,提高相关方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截至2016年9月,各小区分别评选出15名积极志愿者;12月共评选354户积极投放居民。合理化的奖励,最能调动居民及志愿者团队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厨余分类作为垃圾分类体系下的小类目,其运作模式反应出垃圾分类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高度社会化的工作。这个过程中,善于整合多方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社会组织和事业单位等力量),并能各司其职,共同引导与督促群众自觉分类,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除了多方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还应考虑建立相关机制支撑。归根结底,垃圾分类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相关细则、方案和办法缺乏刚性,不具有强烈的制约能力,导致公共卫生事业难以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初期,适当的激励措施能够带来良好的效应,但长效机制则需要靠明确的收费与监督惩罚制度做支撑。健全相关法规才能为垃圾分类提供制度保障。今年广州也将试点实施公共机构以及100个样板小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面推动广州垃圾分类工作。
同时,从厨余分类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缺乏科学、足够的了解,培养居民的分类习惯才是垃圾分类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多种形式,如:简化分类标准、驻点监督指导、设定垃圾分类宣传日、免费发放垃圾袋等,提高居民的分类意识,养成分类习惯,提高分类的积极性,打造“自觉分类,政策为辅”的模式,只有更多的居民养成分类习惯,才能让垃圾分类继续成功推行。
● 肖马娜,广州市绿点公益环保促进会传播官员。
(责任编辑 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