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万山王 琳
(湖北文理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论辩证教学原则体系在区域活动中的应用
胡万山,王 琳
(湖北文理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超越、适应、主动、意义和机智等五项辩证教学原则及其环节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合案例系统解读了区域活动中的教学经验,扬弃了既有的指导原则,同时为区域活动提供了若干建议,比如让幼儿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材料,避免干扰幼儿的活动,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等等。
区域活动;辩证教学原则;幼儿教育
G612
A
2095-4476(2017)12-0077-03
2017-08-22;
2017-11-24
胡万山(1976—),男,湖北枣阳人,湖北文理学院教育学院讲师。
传统教学原则体系面临诸多困境,作为尝试,胡万山提出了超越、适应、主动、意义和机智等五项原则所构成的辩证教学原则体系[1]。该体系是有机的整体,五项教学原则类似五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相互渗透。每项教学原则都是一个抽象概念,各自包含三个环节,各环节之间也是既独立又配合的关系。
区域活动是学前教育中特殊的教学形式,包括环境创设、材料投放、语言启发、行为干预、点评总结等过程。区域活动强调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理论奠基人包括皮亚杰、蒙台梭利和加德纳等。有人概括了区域活动的指导原则,比如全面性、发展性、层次性、渐进性、适宜性、丰富性、多样性、操作性、自主性、开放性等原则,这些原则与传统教学原则一样处于知性层次,不仅杂乱无章,而且存在谬误。为了走出混乱,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套合理、实用的理论工具,本文将辩证教学原则体系应用于区域活动,在系统解读既有教学经验的同时,为未来的区域活动提供指导。
超越原则指教学应领先于学生的现有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包含帮助、挑战和期待等环节。区域活动中,帮助体现在提供活动的支架(比如通过投放图示、说明书、订货单和记录表来引导幼儿系鞋带、折纸、采摘水果和选择瓶盖等,以及通过入区卡、活动卡、小脚丫、告示栏和特定旋律来引导幼儿遵守秩序等),或者直接启发诱导,以及通过角色扮演提供示范等。挑战指拓展、提升既有活动,使之对幼儿的智力形成挑战。期待指通过材料诱发相关行为,或者直接通过语言表达出对幼儿的期待和要求,比如,“在玩《过家家》游戏中,教师提供了大小型号不一的厨房用具、长短不均的筷子、用法不同的调味品和极不妥当的角色分配。这不仅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还增加了活动的难度,幼儿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于是幼儿们便开始商量重新分工、合作。”[2]
适应原则是指教学应符合学生实际,包含匹配、连续和协调等环节。区域活动中,匹配是指对幼儿年龄、性别、能力和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符合。比如对于同样的活动(穿线板、撕纸、生活劳动等),小班、中班和大班的目标和内容各不相同。连续是指在幼儿新旧能力水平之间或新旧经验之间的平滑过渡。水平的连续即循序渐进地提高难度,内容的连续比如邀请喜欢画画的孩子到植物角画植物,让擅长动手的儿童给工具做标签和写说明书等。协调是指在与幼儿互动中,调整最初的教学设计,实现幼儿新旧经验之间的和谐。匹配、连续和协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比如,“在拼图材料的投放过程中,刚开始投放的是20片的拼图,可是幼儿刚开始拼时,一直没有成功,这样幼儿的兴趣就慢慢的淡了下来,到最后就完全的把它置之不理了。根据幼儿操作的情况,我进行了及时的调整,把20片的拼图收起来,投放入较简单的10片以内拼图,这时候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了,当幼儿对于10片以内的拼图熟悉了,拼得速度快了,我又及时地新增了15块的拼图,一下子又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3]在此,投放10片以内的拼图体现了匹配,新增15块的拼图即连续,根据幼儿操作情况进行的及时调整即协调。
主动原则是指教学应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包括自发、能动和自主等环节。区域活动中,自发表现为幼儿的建议、构想、创意、提问等。教师应该宽容、支持幼儿的自发活动,提供相关的物质条件,比如,在美术角提供美术墙、颜料、画笔和套袖等,让幼儿自由创作。能动表现为儿童动手动脑,有事情可做。老师需要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安排一定的任务。自主表现在儿童自由选择,自行决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等,比如,幼儿可以跳出教师设计的包饺子的情景,改用橡皮泥做丸子。自发、能动和自主常常融为一体,比如,“在大班开展‘小问号’这一主题时,幼儿对磁性产生的现象非常感兴趣。于是,教师在科学区投放了磁铁、塑料玩具、铁制品等物品,让幼儿玩‘谁能吸’的游戏;在棋类区投放了各种用磁铁制作的棋;在竞赛区投放了各种用磁铁来进行比赛的游戏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追寻真谛。”[4]这里,幼儿对磁性现象的兴趣体现了自发,玩游戏等活动即能动,幼儿的自主探索即自主。
意义原则是指教学应对学生有意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包括满足、成就和自由等环节。区域活动中,满足体现在迎合幼儿的需要和趣味,比如提供富有童趣的图片和实物。成就即幼儿在活动本身获得成就感,可以通过成果展示等方式来实现。自由体现在教师把幼儿视为主体,放手让其创设环境和制定规则,比如,“‘不能争抢,轮流玩!’,‘可以一个人洗菜,一个人来煮饭。’……最终厨房煮饭的规则在幼儿的讨论声中落下帷幕。此后幼儿都能自觉遵守,如有不遵守规则的,其他幼儿往往也会提醒。”[5]
机智原则是指教学应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包括协同、开放和无为等环节。协同是教师整合各种资源对学生发挥影响,开放是教师接受学生和环境的影响改变自身,无为指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逐步独立。区域活动中,协同体现为家园合作、幼儿互动以及跨区域、跨班级的合作等。开放指教师在新情况下灵活生成新举措。无为体现为尽量不干预儿童。比如,“在摆放积木的活动课上,幼儿甲想摆出自己喜欢的小房子,但是积木总是坍塌,教师发现后并没有马上介入,而是等待。过了一会儿,幼儿乙看到了幼儿甲的问题,就主动过来给予帮助,最后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愉快地完成了积木的搭建。”[6]
超越、适应、主动、意义和机智等五项原则相互配合,比如超越原则和适应原则集中体现在对幼儿循序渐进和参与式的引导中,主动原则和意义原则集中体现在兴趣、游戏中,幼儿的认知操作和童稚趣味融为一体。
五项辩证原则及其所属环节构成一张富有张力的概念之网,能扬弃区域活动中既有的指导原则。
首先,既有指导原则中的不合理成分被批判和克服。比如有人论述层次性原则时就提出,要为不同层次的幼儿分派不同的材料,为能力强的提供,为能力弱的提供等。这种做法只突出了适应原则中的匹配环节,容易造成对幼儿的消极暗示,不利于幼儿的人格尊严和长远发展。更一般地说,传统的因材施教原则同样只突出了匹配环节,容易导致刻板印象以及快慢班等错误做法。
其次,既有指导原则中的合理成分被保留和整合。这些指导原则或者对应于辩证教学原则的某个环节,或者被作为抽象概念的辩证教学原则所涵盖。比如丰富性、多样性原则对应帮助,发展性原则对应挑战,全面性原则对应期待,层次性、适宜性原则对应匹配,渐进性原则对应连续,操作性原则对应能动等。
根据超越、适应、主动、意义和机智等五项教学原则,可以给出区域活动的若干建议。
第一,教师应充分重视区域活动,借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区域活动应该成为主题活动、集中教学的有益补充,甚至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旋律。应该像瑞吉欧那样,把环境视为“第三位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环境和材料引导幼儿。
第二,不应该由教师一厢情愿地为不同幼儿分派不同层次的材料,而应该同时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由幼儿自主选择,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
第三,对区域活动来说,虽然所有五项原则都发挥作用,但主动原则占据枢纽地位。区域活动的最佳状态就是幼儿专心致志地操作自己选择的材料,以及幼儿之间的探讨与合作。只要幼儿专心操作,教师就应该作为观察者和研究者,尽量不去干扰。如蒙台梭利所说,要把幼儿的活动视为工作,对幼儿的表扬可以放在讲评阶段,而不是幼儿操作时进行。
第四,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负责越来越重要的事务,比如材料的收集和投放,区域主题和行为规则的确立等。在讲评阶段应鼓励幼儿反思和自主评价。这样一来,幼儿将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区域活动,教师也能避免为维持纪律而消耗大量精力。
第五,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释放创造才能,教师也可以在自由生成中体验创造的乐趣,这两方面都应该成为教师幸福感的源泉。
[1]胡万山.论教学中的超越原则[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3(2):2 -5.
[2]扎 桑.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指导策略[J].西藏教育,2012(8):54-56.
[3]庄锦颖.2010—2011 学年度小六班专题总结——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J].文学教育,2012(1):46.
[4]赵莲花.区域活动材料选择丰富性和投放科学性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0):4-5.
[5]施雅清.优化区域游戏情境 营造自主发展空间[J].儿童发展研究,2016(2):69-72.
[6]庄婉瑜.幼儿园生态式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6(3):70-72.
Application of Dialectic Principle System to Regional Activity
HU Wanshan1,WANG Lin2
(School of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angyang 441053, China)
Five dialectical instructive principles including transcendence principle, adaptation principle, activeness principle, meaningfulness principle and wit principle, together with their links, constitute an organic whole.The instructive experience in regional activity is interpreted with cases,and the current guiding principles are sublated.Some suggestions for regional activity are provided including letting the children select autonomously the material of different levels, avoiding disturbing the children’s activity, and respecting the children’s subjectivity to the full.
regional activity; dialectical instructive principle; preschool education
刘应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