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感核心与诵读教学*

2017-03-09 20:07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语感文本院校

□ 李 群

语文语感核心与诵读教学*

□ 李 群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媒系,福建 福安 355000)

所谓语感指的是在长期的坚持体验与训练之后,所产生的对于语言文字所拥有的领会能力、感知能力等。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诵读为中心形式,对语文语感核心目标进行充分把握,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文本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含英咀华,用提升审美情感力的办法培养造就语感能力,借以进一步完善语文综合素养。

高职语文;语感;诵读教学

早在20世纪30年代,夏丐尊、叶圣陶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便率先提出了语感学说[1]。迄至本世纪初叶,因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持续进行,则有越来越多人呼吁强化语感教学,并指其视作语文教育的核心。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此项研究依然处在起步阶段,但我们始终坚信,只有对语感教学加以完善,才能真正处理好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尖锐问题,真正彰显出语文的学科特点,学生的创新个性。在此过程中,诵读具有非常突出的引导意义,诵读这种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本来即比较常用,而若关注语感培养,则该方法更加符合古语所说的“以声节之”、“以语应之”的原则,借助反复的诵读,可以从疏通文字、感知情怀、领悟内容等层面达到语感的真正进步要求。

一、高职语文语感培养重要性

1.能力培养需要。诵读是学生培养语感的重要策略,而语感的形成,恰可以帮助高职学生表述思想与见解,特别是在个别学生结业以后仍然无法用普通话流畅地表达自我,存在口头表达能力不足的情况,以诵读为主要方法的语感训练作用尤显突出。

2.高职特色需要。高职院校学生和其他高等院校学生比起来,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其中语文语感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按照笔者在2015年所做的调查,本校二年级4个班约180名学生中,除了个别女生表现尚佳之外,绝大多数学生都存在朗读与表达时语感不理想的问题。因此势必要求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关注语感核心与诵读教学,不然语文能力的培养只能沦为一句空谈。

3.未来发展需要。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其在文化素养方面的不足是现实情况,可其与其他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是相同的,所以同样要求其加强文化素养方面的自我培养,从此意义上讲,对高职学生做朗读和语感训练也是帮助其提升自我的必要方式。

二、语感的定义与性质

语感指的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所产生的正确、灵敏且多样的感知能力,属于一种语言文字把握基础能力,它在长期的坚持体验与训练之后所形成,是所有语言领悟与应用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现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语感是所有文字的应用前提”,同时代的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我认为语感可说是最重要的文字及语言训练[2]”。而实践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语感并不会因为年龄的成长而自然形成,它需要明确主观意识长期坚持后才能取得。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若想保证语感培养的完善性,就一定要对其加以留意,以免荒芜了学生的大好训练时机。

语感拥有下述几方面的性质:1.敏锐。对于一篇文章来讲,写得是否通顺,是否能产生让读者欣赏的美感,只要作者自己认真读上数遍,便可以有一个大致的认知了,看它是上口、顺耳,还是拗口、逆耳,哪些地方用得合理、精妙,哪些地方存在语病,一读可知,这便是所谓的语感敏锐性质。2.直觉。按照现代语言学家的观点,个体“直觉”可以自然地对句子产生识别、理解、创新,即我们平时所讲的“意会”,它通常不必依赖于理性的分析,也不必基于语法规则实施专业研究,而只靠直觉思维就可以对语感加以捕捉[2]。3.整体。对于汉语言而言,其所处的传统文化本来即具有含蕴和余味不尽的特点,这使得语感具有不可拆分性,只有从语言全方位、多角度的整体化拿捏,才会认识到语感之表、之里、之境,条分缕析得到的理解与切分,则和语感的性质相差极远。4.联想。语感具有联想的性质,比如“红色”不但是一种颜色,还可以从中感悟到革命的热情、体会到初升的朝阳,再比如见到“落叶”这两个字,不但会有自然景观的呈现,同时会产生无常、寂寥的味道等,可以说正是语感赋予语言和文字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语感核心功能及诵读教学对高职生的引导作用

(一)高职语文中语感核心功能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是比较关注职业应用特点的,意在保证学生拥有足够的职业行为能力,而将能力中比较核心的部分加以重点关照,即所谓的核心能力,它是未来学生就业时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能够进行迁移的关键内容[3]。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已是一个系统性理论体系,其中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所给出的核心能力标准最具代表性,在该标准中,表达和交流能力处在首要位置,与此能力相对应的正是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其中的语感能力针对性最为突出。高职语文教师应重新调整教学思路,以语感培养为核心,带动学生就业能力发展。

(二)诵读教学的引导作用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诵读方法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集中体现于下述几个方面。

1、对语感的直接培养。诵读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感的直接培养,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增强。特别是对于一些文言文诵读而言,通常较单字逐步讲解更容易使学生精细入微的感觉。因此,教师宁可少做些字词句段的分析,也要利用反复诵读,使学生形成一同语境中的自然感受,从而更深刻理解作者的语气、用意等[4]。

2、对精神的良好熏陶。如果学习者具有较好的思想情操与精神境界,其语感的体悟也将同步深入,而诵读恰恰是一种满足高尚精神享受需要的做法,它可以有效陶冶高职学生思想情操,使其心灵受到良好感染。诵读状态下的自如声音、悦耳音调、美好憧憬,皆会给学生带去美的享受。

3、对文章的深度理解。事实证明,对文章深度有越深的体会,越容易在诵读语感上产生独到的见解,诵读则又会反过来促进文章的深度理解[4]。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语文教师关注诵读教学,无疑增加了一种手段,使学生能够发现作者的巧妙神思与匠心独运,而且还可以带动其思维能力、感情控制力等的全面进步,真正领会文章的深层次内涵。

四、利用诵读增强高职学生语文语感的策略

(一)以读懂为基础

读懂教材之内及延伸出来的文本,是使高职学生形成语感能力的前提条件,如果缺少了读懂这个前提条件,深入的语感培养便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语感的“感”字,是依附于语言的“语”字之上的。按照中国留传千年的经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利用反复的多次诵读,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产生整体化的准确感知,从而明确文本思路、弄清其基本结构,在此过程中增强对于语音、语义、语法的了解,带动语感的进步。而以读懂为基础的教学应用方法,则需要有下述几方面的注意事项。

1.读懂情感。首先,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读”出语言中隐含的情感。按照夏丐尊先生的说法:“对于国文教师来讲,最为关键的一项任务在于向学生传达感知能力,使之从培养自身语感着手,完成语文能力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自身所拥有的教学语言,会和学生精神世界发生直接关系,将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注意自身范读的巨大力量,使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初读课文,认知文本基本含义,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内容。此时,教师的范读意义也突出的。另外,教师亦应在范读中合理处置朗读中的停顿问题,强调语气的高昂与舒缓,宛转与急速等,从而将学生带入到一个特定的境界中去,像游客在美景中畅游一样,体会作品的无穷魅力与独特风貌。

2.读出内涵。高职院校学生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之下,借助诵读这种主要形式,重点感知文本中词和词、句和句、段落和段落间的层次关系、连缀特点,继而体会文本大体思路。学生可压低声音诵读,重点接受内涵方面的训练,使语感得到更快速度的生成。而教师需给学生提要求,使学生得以以问题为引导,完成诵读中的认词、解句、悟文;比较、分析、感知。此一过程侧重于作者心灵和学生心灵的沟通,使学生将更容易体会到语言的情趣与精髓。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一遍诵读未能产生理想效果,则可以分几次安排学生诵读,如一次要求其领悟主旨,二次要求其领悟语法,三次要求其品味语言等。数次的诵读指导,学生会视文本内容的不同,分别感受到自然之美、人物之美、故事之美等,于无形中强化了语感所属大环境的认知水平。

3.读会技巧。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语感的应用技巧。我们应当承认,语感的学习与应用确实是讲究技巧的。在多次的传统研读训练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已经可以获取一些基本的语感应用技巧,可这些技巧过于零散,不成体系,教师则可以在特定的时机中带动学生利用回忆重现的办法,将方法技巧接纳到知识网络里面去。在此过程中,同样需要诵读的辅助作用,使学生利用诵读、背诵等形式重拾语感技巧的精华及其内蕴应用,还可以同时贮存语言量,锻炼语言感知能力。集体背诵的优势也明显。此外,配乐背诵的办法则具有声情并茂的特点,在抒情效果及感染力上更胜一筹,会帮助学生自然过渡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二)以品味为升华

在诵读时读懂文本,其后,则要做进一步的赏析,以保证语感核心培养处在一个优化状态,而非原始的理论层次。具体可以从下述几方面进行操作。

1.应用比较法品味规范。比较法是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感精准性的一种必要策略,即比较文本与自身体验。在诵读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发现,有些文本在用词上虽然不是特别深奥,其表层意思理解起来难度也不大,可是却非常精妙传神。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诵读后进行比较,反复揣味其隐含的意味,深究作者的匠心,使之最终达到领悟作者意图的效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情境,用以激发学生头脑中原本存在的类似体验,促进其联想能力的进步,在此前提下获取更深入的情感体验,并将原有体验同文本反复吟咏结合起来。

2.应用调换法品味精华。所谓调换法,即是将文本之中所要研究的目标词语置换为另外一个与其相关联词语,使两个词语得到充分比较,使高职院校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应用可能性。比如原文中出现“她的钢琴弹得多么纯熟啊”一句话,教师将“纯熟”这个词换为“熟练”,意思并没有太大差别,但学生完全可以从中推敲、赏析,揣摩出二者的精微差别:“纯熟”这个词一方面表现出了对钢琴曲的熟练,另一方面还显现出了熟练程度,而熟练一词则没有这个效果。

3.应用揣测法品出韵味。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是有精妙字眼的存在,这表现出了作者的炼字水平。高职语文教师带动学生感悟语文文本,还需要使学生在诵读之处,深究其中存在的言外之意、语外之情,以及高标致远的韵味,这种韵味有时甚至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但也恰恰是极敏锐、极深切的。对于这种敏锐度极高、深切度极强的语感内容而言,语言上的讲解有时显得乏力,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揣测,从而得到别人无法给予的细腻感受。而教师的任务则是给学生提供其所需要的语言情境,并在其出现困惑时做出解答。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若想让高职院校的语文语感核心目标得到满足,必须要保证一条,那就是多给予诵读训练,在保证训练量的基础上,使学生读出精华、品出神韵。本文在探讨语感核心培养的重要性及其与诵读教学关系之后,以多读为前提,指出了相应的语感培养方法,希望可以成为后续教育的借鉴。当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于:应当充分利用教材里面的经典篇章,使之得到反复的揣摩,避免囫囵吞枣与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以便常读常新,随时获得新的启示。

[1]党宏毅.强化高职生文言文诵读教学[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6):122-122.

[3]魏彩霞,吴会娟.浅谈如何提高高职英语诵读[J].才智,2014(4).

[5]娄丹枫.诵读,语感,怎么强调都不为过[J].求知导刊,2015(23):160-160.

[6]陈仕梅.在诵读、想象、品悟和积累中培养语感[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6,02.

H119

A

1008-4614-(2017)05-0048-03

2017-9-12

李群(1974— ),女,福建福鼎人,福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媒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研究与教学。

猜你喜欢
语感文本院校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