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福丽
(黄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成长小说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表现成长为主题的小说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这一类小说通常表现了主人公对人生的顿悟和自我意识的获得。而体现成长主题的小说大多会描写人物从天真幼稚到心理成熟的不断成长变化,引领他们进入更为理性的成人世界。[1]37《纯真年代》是华顿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外界评论很高,是最为典型的描写美国纽约上层社会生活百态的作品之一。而《夏季》的背景设置却截然不同,故事发生在偏僻、落后和闭塞的乡下地区,描写的对象是下层社会的年轻人。然而这并不影响两者的共同之处,即都描述了主人公的成长之路,体现了成长的主题。主人公阿切尔和切丽缇的成长背景与经历有异,但故事结局却很是相似,契合了成长小说的基本模式。它通过对年轻主人公出走、考验、迷惘、顿悟和认识人生及自我的情节模式来展现和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2]4两位主人公的生活环境不同,但都陷入了痛苦的三角恋情之中。在真爱出现之前,都觉得生活还可以接受,但也都具备潜在的不安分,直到关键人物出现,激发了他们内心向往自由、渴望新生、追求情感的冲动,被压抑的个性才得以释放出来,让他们不顾一切寻找逃离的机会。而在现实的阻力面前,经历挣扎和迷茫之后,又丧失了最后的信心和勇气,更确切的说是内心逐渐在成长成熟,能够更为冷静、理性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最后做出明智的决定。
成长的道路通常都是从不安分和诱惑开始,对阿切尔来说,这两者都是具备的。阿切尔出身名门望族,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各方面条件优越,并有一份门当户对的婚约;未婚妻是漂亮、聪慧、天使般的、标准的上流名媛。面对这样的生活和环境,他曾经是很满足的。“纽兰·阿切尔从记事开始就已经意识到这些了,而且完全接受并早已把它们当成自己世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了。”[3]86在纽约上流圈子也混地如鱼得水,但他却自恃甚高,认为自己比起周围的人思考得更多,读得更多,甚至对任何事情都有更高明的看法,并常常对陈腐的贵族生活感到厌恶。面对每天都重复一模一样的事情,他发出以下感叹:“千篇一律——千篇一律!”[4]58随后艾伦·奥兰斯卡的出现更是打破了他内心的平静,诱惑也由此到来。奥兰斯卡夫人个性突出,大胆追求独立,爱情自由,全然不同于老纽约上层社会制造出的千篇一律、刻板单调的女人,阿切尔的未婚妻梅·苇兰,她代表的是上流阶层的所谓的规则,毫无个性可言。艾伦的到来为阿切尔打开了全新的一扇窗,也激活了他内心被长期压抑的因子,很快产生共鸣。他们互相吸引,阿切尔在艾伦身上找到很多共同点,例如对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她虽处于刚刚离婚的状态,可从欧洲回归的艾伦浑身散发着自由的气息和成熟女人的魅力,和梅形成了强烈反差。阿切尔被艾伦深深吸引,而梅则让他感到乏味和压抑。因为艾伦是反传统的代表,敢于追求自由和爱情,让阿切尔看到了真实的自我。阿切尔对艾伦的感情其实从另一个侧面也是对自我认识的深化。[5]66相比之下,梅则是老纽约道德规范的完美代言人,在阿切尔面前就意味着社会规则对他的束缚。
在艾伦出现之前,阿切尔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爱情和生活的,在艾伦的启示下他对自身的追求有了更加清醒的认知,使得他决定反叛之前压抑他、使他厌烦的社会规则,打算与心上人一起逃离,去寻求和实现自我。阿切尔在对艾伦的感情中陷得很深,盘算着如何与艾伦双宿双飞,甚至想不顾一切地远走高飞。可是横亘在他们中间的是与梅·苇兰的婚约,更确切的说,是老纽约的道德规范。而奥兰斯卡夫人代表的是反传统的,是不受纽约社会所欢迎的。他们对阿切尔的蠢蠢欲动早已有所察觉,只是冠冕堂皇地装作不知,暗地里却想方设法要将他俩拆散,梅便自然而然成了代言人和实施者。她看上去纯真无知且很亲善,实则给人的感觉是心机深重,使尽手段迫使阿切尔回归身边。此时的阿切尔陷入了挣扎之中,在追求理想自我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他的内心是矛盾的、迷茫的。阿切尔其实也已经看破梅的心机,却始终没有道破,在反复掂量和审时度势之后,他的内心在逐步的成长、成熟,最后的关头还是放弃和艾伦私奔的好时机,选择妥协,将自己的婚姻之舟停靠在了安全的港湾。即使他对他生活的老纽约是那样不满,他断然不敢也不愿与之决裂。[6]31他尽管是心有未甘,却没有像往日那样冲动的想法了,由此实现了他的顿悟。小说的最后,梅已去世,几个孩子也长大成人,他也有机会与艾伦重修旧好,可真到了楼下,他还是犹豫不前,最后选择不见。“在我的观念当中,坐在这里想像一下远比我真的走上去还要真实可信。”[4]250
《夏季》中所描写的主人公切丽缇与阿切尔有所不同,她是位来自下层社会的青年,但在追求理想自我的过程中,同样遭受了社会规则带来的压力和束缚,尤其是在追求爱情自由的道路上受阻,从而经历了反叛、逃离、挣扎、迷茫到顿悟的成长过程。
在切丽缇的成长道路上起关键作用的是两个男人,一个是她的养父罗约尔,另一个是情人哈尼。切丽缇生长在双亲缺失的、不健全的家庭,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出身更没有那么体面,可她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渴望属于自己的爱情。她生活的北多玛相对于她出生的地方要先进文明得多,这也是周围的人一直给她灌输的思想。她原本的生活虽封闭,可也算安逸,她还曾为了陪伴养父而放弃出外上学的机会,但自从偶然一次机会她去了纳特顿之后,对外面的世界有了些许了解,便觉得这里的生活是如此闭塞和沉闷。在图书馆工作期间,依然觉得生活沉闷,对里面的书籍没有丝毫兴趣,养父罗约尔的两次求爱更是让她心生厌恶。“我是多么讨厌这里的一切!”[7]5切丽缇不止一次这样说。读者可以从主人公两次直白的自语中感受到她那份渴望自由的躁动和备受压抑的欲望。[8]275她要离开北多玛,摆脱养父的不伦之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哈尼走进她的生活,如同久违的阳光照进她的心田,使之变得生机盎然。正处年少冲动的年纪,再加上两个男人的诱因,使得她坚定了离开的念头。切丽缇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反叛与逃离。因为忌惮小镇上人的世俗的看法,害怕被发现而受到惩罚,他们躲在山边的小屋里偷偷幽会。她日日陪伴和期待,等待着好的时机能与心上人远走高飞。然而在一段不确定的没有明确承诺的交往后,哈尼与她渐渐疏远,直到她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哈尼在城里早有婚约,与她的相知只是一时的新鲜。这是切丽缇遭遇的第一波挫折。
雪上加霜的是此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切丽缇本可以将此作为筹码来挽回自己的爱人,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但她清醒地认识到,哈尼永远不会回来,于是主动提出让哈尼履行承诺与安娜贝尔结婚,[9]71慷慨地成全了他们,而哈尼也回信表示欣然接受。切丽缇的这个举动已经说明她内心挣扎之后得到了一定的成长,迎接她的是第二波曲折和成长。
决定堕胎又遭受波折,迷茫中的切丽缇并未完全放弃逃离的念头,所以决定回到出生地,上山寻母,寻找慰藉。当她疲惫不堪地挣扎着来到自己出生的山里时,却得知母亲刚刚去世,这个她本寄予一丝希望的地方是那么不堪,外祖母和母亲都曾经过着像畜生般的生活。深感失落与沮丧的切丽缇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开始认清自己,认清现实,开始醒悟——如若给自己和未出世的孩子一个相对安稳的生活,就得放弃无谓的挣扎做出妥协。因此她最终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抉择:下山找养父罗约尔,回到原来的生活。而此时,罗约尔正上山来找她,得知她怀孕的事,仍然决定娶她。嫁给养父后的切丽缇虽然心里还给哈尼留了一席之地,但慢慢地她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她的那颗心也渐渐安定下来。故事的最后,读者可以看出切丽缇对现有的状况还是比较满足的,也基本完成了她的两次成长过程,变得成熟起来,“他们的眼神交汇之处有切丽缇以前从未见到过的东西:一种令她感到惭愧却很安全的感觉。”[7]194
无论是《纯真年代》中的阿切尔,还是《夏季》中的切丽缇,都曾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追求真爱,想要不顾一切冲破世俗的藩篱,实现真实的自我。在社会规则的阻挡下,他们满怀希望冲动过,遇到挫折挣扎过、迷茫过,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内心不断成长,变得越发理性,渐渐地认清现实,他们醒悟了,最后做出对他们来说最为妥善的抉择。与其说他们都向现实低了头,不得不屈服,不如说他们都成长成熟了,看待事物更加理智,更加全面了,更加懂得生存之道了。这也体现了作者本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转变。华顿出身名门,一开始也有门当户对的婚姻,但她的情感之路实有波折。她还亲身经历世界大战,参与救援工作,直面世间凄苦。年轻时的华顿也曾犀利和锋芒毕露过,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到了晚年时期她的心态已经有了很大转变,更加寻求稳妥,和旧秩序握手言和了。这些都反映在华顿的作品当中,尤其是《纯真年代》的故事结局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因此说华顿的这两部小说都凸显了成长的主题,是对成长小说研究的深化和丰富。不仅体现了对两性和谐共存的探索,更强调了个人追求和社会规则之间的理性平衡。
[1]田迎春.走近美国文学中的成长小说[J].安徽文学,2014(1).
[2]成新霞.伊迪丝·华顿成长小说研究——《伊坦·弗洛美》和《夏季》[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3]Wharton,Edith.The Age of Innocence[M].NewYork:Bantam Classic Book,1996.
[4](美)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M].周爱农,译.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廖欢.从互文关系和成长小说看《纯真年代》与《华盛顿广场》[J].咸宁学院学报,2011(8).
[6]吴雨铮.追求自我与真爱之旅——浅析《纯真年代》中纽兰·阿切尔的心灵成长[J].安徽文学,2012(6).
[7]Wharton,Edith.Summer[M].New York:Signet Classics,1993.
[8]何雁.从华顿的女性视角分析夏洛蒂的反叛到妥协[C]//李维屏.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21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9]马春花.从“他者”到“自我”——对《夏天》中切丽蒂的心理探寻[J].作家,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