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00)
关于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问题的文献综述
——基于2007-2016年国内核心期刊
□高月(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00)
随着国务院46号文件的颁布以及健康中国2030计划的出台,中国全民健身热潮不断高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也推动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而伴随着全民健身及公共服务的热潮,体育场馆的现实需求问题也亟待解决,现有公共体育场地难以满足大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当前场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成为政府及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引发我们的深刻思考。
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经费管理安全管理政府政策大众观念
学校体育场馆大量封闭闲置与社会场馆资源极度短缺的矛盾问题亟待解决。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即指学校体育场馆在满足学校正常体育教学和学生课余校内体育活动使用之外,能够有组织地向社区居民开放,合理利用学校资源,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成为政府到社会全民关注的问题,据统计,全国56万个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仅占29.2%,据全民健身的要求相差很远。《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配合,研究促进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的政策措施,努力解决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问题,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在全民健身基础设施需求量大,供给数量有限的现状下,让闲置的场馆面向大众开放不再闲置封闭,实现体育资源全社会共享,是促进体育公共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对于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承担着重要责任,学校体育场馆作为事业单位下属管理的组织,能够更好的接受政府管理,在政府部门政策出台下及时有效的利用现有学校体育场馆实现大众服务。在盘活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同时,为大众运动健身提供公共基础设施保障。
如今高等院校均具备良好的体育场馆资源且场馆存在每日的日常经营开销,却只能依靠政府资金支持;因此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不仅能够盘活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为大众提供便利,更能提高学校体育场馆的自身造血功能,在保证学校体育场馆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有效解决学校与社会资源的供求矛盾。进而平衡场馆自身经营费用与创收的平衡,使场馆资源的管理更加趋向市场化。
学校体育场馆资源数量日益增多,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冗杂,国有资产的投资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仅仅靠政府资金支持已不能适应现如今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内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如PPP模式、AB S模式等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学校体育场馆运营模式也应及时更新,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能够使社会加入到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运营中,实现学校体育场馆与社会资金的结合,利用国有资产投融资等方式,进一步整合学校体育场馆资源。
本文旨在对前人的研究经验加以分析总结,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与参考,通过对中国知网核心期刊2007-2016年近十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查阅与主题相关文献10篇,在参考的10篇文献中,多篇文献作者均通过现状概括、场馆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意见的研究思路,围绕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主题进行描述。
其中黄群玲关于《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困境及对策》、吴碧红等人关于《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以及杨震等人关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困境及优惠策略》,该3篇文献主要以个案分析,问卷调查分析的形式对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问题进行了实地研究,但不足之处是:其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研究布局不具有较强的普遍适用性,只针对调查对象范围提出可行性建议,缺乏对于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整体问题的探究探讨。
其中,参考的10篇文献主要围绕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与安全管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与经费管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与政府政策、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与大众观念为主题进行描述,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但均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关于国外对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文献的参考,仅在胡红等人关于《中国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对策研究》中简单提及到国外日本学校体育场馆的发展现状,数据不具有普遍代表性。
胡红等在《中国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对策研究》以及辛双双等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中针对经费管理问题均认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体育设施,在吸引大量社区群众参与的同时会加速体育场馆的老化和损耗,谁来承担场地和体育设施的维护费用成为制约开放的主要问题,因此胡红等人认为,应当有序推进,向社会逐步开放学校体育场馆,提出以会员制的形式向社区居民开放的方式,待条件成熟再全面开放。但两篇文献并没有最终提出学校体育场馆物耗经费有谁承担的更好选择。
庞志伟,刘晓辉在《针对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理性思考与可行性研究》中认为人身财产安全问题是制约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人员以及学校学生的安全问题由谁承担成为学校的一大顾虑,因而其认为应当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纳入到法制化管理轨道,使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制定有关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策略,使安全问题上升到法律层面。
王德喜等人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的困境与思考》中将和谐社会与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结合而谈,认为安全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社会人士进入到学校,会给在校师生的安全带来隐患,二是活动人员在学校体育场馆因器械使用不当等问题造成的活动受伤问题,安全有谁保证。该观点很好的总结概括出学校体育场馆在安全管理问题上存在的矛盾,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应当坚持因校制宜,在保证学校正常秩序的前提下进行开放。
黄群玲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困境与对策》中针对安全管理问题则通过总结武汉市、上海市的安全管理经验为这一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提出了通过保险制度的形式以保障人员安全。
陈广旭等在《公共服务视角下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障碍及优化策略》中,以公共服务为视角,针对政府政策问题认为各省市能否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能否有效发挥,政府政策的推动对于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这一观点,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与政府政策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杨震等人在《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困境与优化策略》中,针对政府政策问题提出,应当将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纳入到城市建设规划与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建设规划之中,使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能够具备更高的建设力度,上升为国家公共建设规划的高度,进而获得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
而针对该主题,所参考的文献多少对政府政策方面都有所涉及,但在中国国情背景之下,政策何时出台,政策的下发效应都成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本论文旨在在该主题中解决,如何高效化的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作用,才是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刘保国等人在《学校体育场馆属性及其开放对策研究》中,在对学校体育场馆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界定后认为,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来源于体育财政,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而大众普遍观念则认为,学校体育场馆只能为学校使用,很大程度上同样制约了学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因而需要更新大众观念,使其更新对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固有思维,加大社会宣传,传播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信息,便利于社会公众
吴碧红等人则认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体育人才优势,探索建立高校体育场馆与周边社区居民健身资源共享的新途径,在寻求适合于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市场运行机制前提下,更新大众观念,注重平台广告宣传等形式,推动体育场馆有效开放。
通过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存在普遍问题,主要包括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开放后管理问题、经费问题、政策问题以及观念问题等,都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我认为,学习体育场馆与容量管理问题也是重要问题之一。研究发现从2007年至今针对一系列问题提出缺乏有效的实际措施推动,出现了问题明确但解决拖延的问题,且通过研究发现,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需要一种管理运作模式的创新,本论文旨在针对北京体育大学场馆开放存在问题提出对策的同时,创新体育场馆管理运作新模式,结合北京体育大学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身的管理发展模式,并为社会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提供借鉴与参考。
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趋势之下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所面临的困境引发众多专家学者的思考与讨论,并针对其提出适合现代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合理性建议,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既能为民众提供更多的运动机会,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又能积极发挥学校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益,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衍生的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希望未来能够在解决场馆开放问题上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提供新思路。
[1]胡红,孙伟.中国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对策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01.
[2]庞志伟,刘晓辉.针对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理性思考与可行性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08.
[3]王德喜,杨磊,张凤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的困惑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0.
[4]黄群玲.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困境及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5.
[5]辛双双,陈林会.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06.
[6]陈广旭,张承毅.公共服务视角下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障碍及优化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01.
[7]杨震,李艳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困境与优化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1.
[8]刘保国,毕红星,刘志敏.学校体育场馆属性及其开放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9]吴碧红,施文忠,刘宝亮.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2.
[10]陈林会,覃文林.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有效运行机制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3.
G812
A
1006-8902-(2017)-08-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