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来V2去”与“V1前V2后”语法、语义研究

2017-03-09 12:34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二者句法语义

蒋 明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徐州221000)

“V1来V2去”与“V1前V2后”语法、语义研究

蒋 明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徐州221000)

“V1来V2去”与“V1前V2后”结构不仅在表层形式上相似,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意义也相似。但其实它们在语法语义上还存在潜在的差别。语法上,它们在做句法成分和对V的选择有所差别,在语义上,无论是结构中的V的语义还是整个结构的语义都有细微的区别。

V1来V2去; V1前V2后; 表层形式; 语法; 语义

一、引言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书面文本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诸如“跑来跑去”“想来想去”“跑前跑后”“思前想后”这样“V1来V2去”和“V1前V2后”的格式。无论从表面形式上看还是从某些词的意义来看它们都很相似,但是从语法、语义上对它们分析对比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差别。

二、“V1来V2去”与“V1前V2后”的表层形式

从表层的构成形式来看,“V1来V2去”与“V1前V2后”有很多相似点。它们都是分别由两个常项“来、去”和“前、后”与两个变项“V”组合而成的类固定短语。而且从短语的结构类型来看,“V1来V2去”与“V1前V2后”同样是由两部分对举的并列结构。因此二者在形式上极其相似。按照结构中“V1”和“V2 ”的关系不同,“V1来V2去”“V1前V2后”都有以下几种分类:

(一) 前后两V相同

走来走去 绕来绕去 说来说去 思考来思考去 跑前跑后 想前想后 婚前婚后 担心前担心后

(二) 前后两V相近

翻来覆去 蹦来跳去 攀来比去 商量来讨论去 找前寻后 翻前转后 思前想后 忙活前忙活后

(三) 前后两V相反

合来分去 开来关去 出来进去 得前遗后 瞻前顾后 扬前抑后

可见,“V1来V2去”、“V1前V2后”的形式结构很相似,“V”同样可以为单音节词,也可以为双音节词。因遵循方便人们交际的经济原则以及汉语韵律和谐的特点,“V1来V2去”与“V1前V2后”结构由单音节动词构成四字格式(如:走来走去、思前想后)的使用频率最高。不仅“V1来V2去”“V1前V2后”的结构形式相似,它们在意义上也有某些相似的地方,如“跑来跑去”与“跑前跑后”、“思来想去”与“思前想后”、“转来转去”与“转前转后”等。

从表面看来二者确实无差别,其实仔细探究二者在语法,语义方面还是有一些潜在的区别。

三、“V1来V2去”与“V1前V2后”的语法分析

(一) “V1来V2去”与“V1前V2后”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

对于“V1来V2去”和“V1前V2后”的研究有很多,综合来看,“V1来V2去”与“V1前V2后”在句子中共同充当的句法成分主要有主语成分、谓语成分、定语成分、状语成分或是独立语。例如:

主语:不论怎么着,说来说去等于白说。

忙来忙去算是白忙活了。

谓语:秋雨连说带划,花篮在她手里翻来倒去。

陶哲思前想后,那颗饱受蹂躏的心,刚被润格温暖过来,又重新执着地要脱离尘世的烦恼。(邢院生《女伶》)

定语:飞来飞去的萤火虫把夜晚装点的更加美丽。

社会集资只限于能源、交通运输、邮电、原材料工业以及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的第三产业与乡镇企业的建设。(1986年2月《天津日报》)

状语:“咱们猴子要是丢了尾巴,就没法用尾巴摇来摆去地在树枝上爬走了。”(鲁克《谁丢了尾巴?》)

但十七岁的文熙焉能主持这等大事,幸而总管徐月婷有经验,跑前跑后地张罗着一切。(《弘一大师》徐星平)

独立语:说来说去,就是强调一无资金,二无机械设备,三无技术力量。(1979年10月《北京日报》)

思前想后,我决定不干为妙。(万关源《爸爸真笨》)

这样看来,“V1来V2去”与“V1前V2后”在句子中能够充当的句法成分相当丰富,但二者也有区别.“V1来V2去”在句中可以充当补语成分。比如:那棵树被大风吹得摇来摆去。而搜寻语料并没有发现“V1前V2后”有这样的用法。此外,“V1来V2去”没有作宾语的句法功能,而“V1前V2后”可以作宾语成分,虽然这样的例子非常少,还不普遍。比如:农业部门转变职能开展服务仍是两头在外,只管产中,管不了产前产后。使产供销一体化的有效机制难有进展。(1994年4月《报刊精选》)

(二) 能够进入“V1来V2去”和“V1前V2后”的“V”的类型

对于能够进入“V1来V2去”与“V1前V2后”动词“V”的类型,二者也有异同。首先对于动词类型的划分,按照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可分为:A.动作行为动词,如:、听、批评、宣传等;B.心理活动词,如:爱、怕、恨、喜欢等;C.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如:在、存在、死亡、消失等;D判断动词:是;E.能愿动词,如:能、会、愿意、敢等;F.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等;F.形式动词,如:进行、予以、加以。 通过查询语料和总结前人研究结论可以发现,其中动作行为动词和心理活动动词对这两个格式的适用性最强,比如:看来看去,条条龙都一样。(韦世林《希望岛》);他从不畏畏缩缩、瞻前顾后,却又稳稳当当,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前头。(宦牧《冷眼向洋看世界》);秋红思来想去,最后三天三夜没合眼,在一个满天星斗的黑夜,她逃出了门来。(张雷《变天记》);这一晚上,史岱年思前想后,在床上折腾了很久。(鲍昌《盲流》)。

然而,两者的不同在于:有些行为动词可以进入“V1前V2后”而不能进入“V1来V1去”。比如“产前产后”“婚前婚后”“死前死后”,而不能说“产来产去”“婚来婚去”“死来死去”。

产前产后产妇吃什么更好?(百度网)

婚姻教育,即教育青少年树立本族文化认可的婚姻观念,包括婚前婚后的许多内容。(罗开玉《丧葬与中国文化》)

若这一天正杀了人,那被杀的死前死后又有一种出众处,或招供时十分爽快,或临刑前颜色不变……(沈从文《从文自传》)

有些表示主观情感态度的心理活动动词可以进入“V1来V2去”结构,而不能进入“V1前V2后”。比如可以说:“爱来爱去”、“恨来恨去”、“喜欢来喜欢去”、“讨厌来讨厌去”,而没有“爱前爱后”、“恨前恨后”、“喜欢前喜欢后”、“讨厌前讨厌后”的用法。比如:人生总有散场的时候,爱情也是,开场时爱来爱去,散场时恨来恨去,回忆时痛来痛去。(百度网)

青春像水草一样疯长,枚云在“班头儿”康文涛的眼中……更是一种喜欢来喜欢去的青春。(百度网)

四、“V1来V2去”与“V1前V2后”的语义分析

针对上文有的动词能够进入“V1来V2去”而不能进入“V1前V2后”,而有的动词能够进入“V1前V2后”却不能进入“V1来V2去”这一现象,将二者进行语义分析来进一步揭示。

(一) 能够进入结构的“V”的语义特征

前人对“V来V去”格式中V的语义特征分析大致相同,徐国萍按照[动作]义、[持续]义、[位移]义将可以进入“V1来V2去”格式的动词分为三类:

A1类:[+动作][+持续][+位移]。例如:跑来跑去、飞来飞去等。

B1类:[+动作][+持续][-位移]。例如:想来想去、说来说去等。

C1类:[-动作][+持续][-位移][+主观情感]。例如:喜欢来喜欢去、爱来爱去等。

据此我们可以把“V1前V2后”中V的语义特征分为以下几类:

A2类:[+动作][+持续][+位移]。例如:跑前跑后、转前转后等。

B2类:[+动作][+持续][-位移]。例如:思前想后、瞻前顾后等。

C2类:[+动作][-持续][-位移][+瞬时]。例如:死前死后、婚前婚后等。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具有[+动作][+持续][+位移]义的A类动词以及具有[+动作][+持续][-位移]义的B类动词对“V1来V2去”和“V1前V2后”是同样适用的。而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C1、C2类动词的适用,也就是说,进入“V1来V2去”的动词必是具有[+持续]义的语义特征,而能进入“V1前V2后”的动词可以是持续的,也可以是瞬时的。进入“V1前V2后”的动词必须具有[+动作]义的语义特征,而能进入“V1来V2去”的动词可以是动作也可以是表达主观情感的心理活动动词。

(二) “V1来V2去”与“V1前V2后”的结构义

对于“V1来V2去”的格式义考察,学者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概括来说主要有动作持续说和动作反复说。不论进入“V1来V2去”的动词是A1类还是B1类或者C1类,“V1来V2去”结构总是呈现出[+反复义]、[+持续义]的语义特征。例如:

我紧张地看着手表,二十分钟过去了,叭儿狗跑来跑去,若无其事。(胡根《格洛卡男孩墓地》)

大辫子想来想去,理不出头绪来,仍然愁眉苦脸地呆立着。(李晓明《追穷寇》)

其中“跑来跑去”表达了在两个点之间往返地跑,具有[+位移]义,且“往返地跑”这个动作是持续不断的。由于“想来想去”中“来”、“去”趋向的意义虚化,因此“想来想去”表达的只是“想”这个动作是反复持续进行而没有位移。因此,“V1来V2去”结构可以表达[+反复][+持续][+位移]或者[+反复][+持续]的意义。

而对于“V1前V2后”结构的语义分析,我们可以从“前”与“后”意义开始。不同于“V1来V2去”中“来”与“去”的是,“来”与“去”只表示方位上的趋向。而按照崔洋(2011)的观点“前、后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不仅表方位还表时间,显然这是两个域”。 这一点是造成二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总的来说“V1前V2后”可以分析如下:

第一类:“前”与“后”表方位义,且与A2类动词结合。具有[+反复][+持续][+位移][+空间范围周遍]的语义特征。如:跑前跑后、转前转后。这一类与“V1来V2去”很相似。例如:唯独班长,不时地跑前跑后,照顾着大家。(李喜善《塞夜一路暖》)

第二类:“前”与“后”表方位义,且与B2类动词结合。具有[+空间范围周遍]的语义特征。如:瞻前顾后、观前察后、抑前扬后等。例如:几十年后,她瞻前顾后,虑事周全,几乎没有人能够愚弄她。(程广,叶思《宋氏家族全传》)第三类:“前”与“后”表示时间义,且与B2类动词结合。具有[+反复][+持续][+时间范围周遍]的语义特征。例如:想前想后、思前虑后等。例如:想前想后,俺得去。(张玲《小水珠》)

第四类:“前”与“后”表时间义,且与C2类动词结合。具有[+时间范围周遍]的语义特征。例如:婚前婚后、死前死后等;一张图告诉你,婚前婚后买房的区别。(百度网)

经过比较我们发现,“V1前V2后”的语义中只有第一类和第三类同“V1来V2去”的语义最为相似,都有反复义、持续义。第二类和第四类同“V1来V2去”差异最大,且“V1前V2后”具有的表达时间范围周遍和空间范围周遍的意义是“V1来V2去”所没有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V1来V2去”与“V1前V2后”同中有异。然而本文只是从语法、语义的平面对它们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和比较,发现了二者在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对“V”的类型、意义的选择以及整个结构义等方面的差异。“V1来V2去”、“V1前V2后”结构在语用方面以及其中“来”、“去”和“前”、“后”的虚化程度方面还有深入研究的空间。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3] 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崔洋.对现代汉语中四字格"x前x后"的认知分析[D],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2011.

[5] 刘宏珍.“V来V去”的语法意义浅释[J].读与写(教育学刊),2009(1):72.

[6] 李晋霞.“v来v去”格式及其语法化[J].语言研究,2002(2):63-69.

[7] 汪宁.反复性“v来v去”格式语义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1):74-75.

[8] 杨德峰.再议“V来V去”及与之相关的格式[J].世界汉语教学,2012(2):198-208.

[9] 黄燕旋.方位对举四字框式结构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1.

2017-03-16

蒋明(1993-),江苏徐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电话:15152196876。

H030

A

1671-4733(2017)03-0146-03

猜你喜欢
二者句法语义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语言与语义
摇曳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