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
——对经典著作导读课教学的启示

2017-03-09 12:34潘洁华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经典著作唯物主义

潘洁华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
——对经典著作导读课教学的启示

潘洁华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三条进行解读,分析它批判旧唯物主义和本身所具备的新特点,进而正确地认识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教育关系的科学理论。这些理论对人与环境以及教育之间关系的分析对当今经典著作导读课的教学有非常巨大的指导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经典著作教学; 启示

在当前,大多学生认为经典著作导读是一门无关痛痒的课程,如果这种想法不及时纠正,那经典将失去吸引力,而被世人所忽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简称《提纲》)以实践为主线划清了马克思与唯心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界限,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认真学习其精髓,对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旧唯物主义关于人与环境教育的认识

作为时代的产物和马克思哲学活动的成果,《提纲》的出现是必然的。在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下,马克思建立了《提纲》。《提纲》所提到的“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认为改造人的基础就要改变环境与教育,这就是旧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教育万能论是爱尔维修的观点,他认为平等是人的天赋。因此,在他看来是人们所处在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不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差异。爱尔维修推崇所理解的教育是人们生活条件的总和,也就是说对人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环境。在他看来,对不良的环境的改变能够让坏人转变为好人。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对人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的是环境与教育,造成人不好性格的是社会环境恶劣以及教育制度的不合理。因此,要改变人的性格就要改变环境和教育。旧唯物主义看到了环境与教育在人成长中的作用,但却过分夸大了这种作用。旧唯物主义忽略了人才是积极的活动者与实践者,忽略了只有依靠革命实践才能实现革命环境的改变,导致了他们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忽视认识的源泉是社会实践。

二、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人与教育之间关系的科学阐述

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是一致的,只能被看做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变革的实践”是环境和人的改变辨证统一的基础原则。

在看待人和环境的关系时要承认在人的发展中环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承认人对环境的能动改造是在实践过程中完成的,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关系,而是双向的相互的。人类能适应自然环境,还能通过其主观能动性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使自然有利于其更好地生存。也就是说,本质上的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主客体之间进行双向互动的实践关系。对人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要辩证地看待,既要看到在人的发展中教育的主导性作用,也要认识到在接受教育时人的主体能动性,应该看到社会历史条件与社会发展规律对教育本身的制约。教育的特殊功能决定了人的发展,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中教育所起的主导作用。在人的发展中,作为外部因素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发挥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离不开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参与,在人的发展中社会实践是不可缺失的。在创造的过程中,人与环境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之间的一致被合理地理解为是变革的实践。也就是说,人变革的实践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统一的基础。

三、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教育关系的科学理论对经典著作导读课教学的启示

(一) 正确地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其历史不能磨灭的影响力,而只有受教育者本身真正体会到经典著作的内涵才是真正传承经典的精神,只有积极地去学习和研究,这才能达到经典著作教学的目的。

传统的经典导读教学受经典著作难度的影响,教育的主、客体间定位明确,教师是解读的权威,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教育者则是解惑的客体,两者具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受教育者是聆听者。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经典导读教学使得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地位,对经典著作学习的积极性不足。既然能被称为经典的,就具有学习的必要性以及一定的学习难度,想要掌握经典精华,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引导受教育者去读经典著作,把握经典的精华,又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增强经典著作导读课的实效性。

(二) 努力地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作为构成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的教学环境,是教育的外部条件,教育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环境呈现开放性、多维性与复杂性等特征,并伴随很多新因素。因此,经典著作导读教学需要充分地利用和适应新的环境,通过利用新环境来增强教学的效果。

传统的经典著作导读的教学重视人际环境的影响,在现代社会里,如何使经典导读课更加受学生青睐,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开展经典著作导读工作时,要充分地把握经典著作导读教学环境的特点,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选择合情合理以及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只有真正把握住了高校经典著作导读教学环境与高校经典著作导读课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教学水平,经典著作的精华最终被学生所吸收。

(三) 积极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民主和法制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性普遍得到提升,正确地认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有利于增强经典导读课教育的针对性。

经典著作导读课教学环境呈现纷繁复杂的时代特征,因此,高校在建设环境的过程中离不开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培养。培养主体意识,也就是对受教育者自主分辨、自主选择和自我控制方面能力的培养。在经典著作导读教学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对教学产生着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因此,当学生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时,教育者要耐心细致地对其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自觉地抵制和克服不良影响,重视对经典著作的学习。教育者只有激发与发挥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才能促进其主动地去学习经典著作。

(四) 有效地发挥实践的重要作用

在《提纲》第三条中马克思充分地揭示了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实践,人改造环境和环境塑造人的中介也是社会实践。

社会是人们接受教育和转变思想的基本途径。因此,在经典著作导读课教学中,要坚持把经典著作导读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在实践锻炼中成长。自觉能动性、社会性、开放性以及专业性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善于把经典著作精华融入到社会实践,通过加强社会实践,发挥其在大学生经典著作导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拓宽视野,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重视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创新管理体制,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

[1] 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39-46.

[2] 李小敏.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第三条中的教育思想解读[J].考试周刊, 2012(49):22-23.

[3] 胡圣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高校法制教育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 2010(16):171-176.

2017-02-23

潘洁华(1991-),女,广西梧州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电话:15697731791。

G642

A

1671-4733(2017)03-0125-02

猜你喜欢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经典著作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大学生经典文献阅读情况调查
深入研究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研究》评介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实践:马克思的新哲学观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
材料成形及控制专业经典著作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