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健身休闲功能开发研究
——以安徽省湿地公园为例

2017-03-09 09:33常为来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安徽省公园功能

常为来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淮南232001)

湿地公园健身休闲功能开发研究
——以安徽省湿地公园为例

常为来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淮南232001)

湿地公园被喻为“地球之肾”;安徽省湿地资源丰富,湿地公园健身休闲功能开发需遵循保护优先原则、合理利用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可持续传承原则;指出湿地公园健身休闲功能开发的路径包括:利用湿地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建设适度的体育健身“点”;加强健身休闲宣传引导;积极开展体育休闲健身娱乐活动;举办体育文化节事活动。

湿地公园; 健身; 休闲; 功能开发

湿地公园被喻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2005年,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获批为国家第一个湿地公园试点,随后的10多年,我国相继建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0多处,而且每年都在新增。湿地公园与其他普通公园不同,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1]。”湿地公园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家园,人类闲暇之余可在这片家园中旅游休憩、健身康复、修养身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休闲时代的随之到来,体育休闲健身逐渐成为大众体育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避开喧闹,在这样自然幽雅的环境中健身锻炼正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天人合一”休闲康体需求。所以,合理规划利用湿地生态系统开展湿地休闲健身,让丰富多彩的湿地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创造更大的休闲健身空间及相应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安徽省湿地公园的资源特点,挖掘湿地公园运动健身、康体休闲的资源优势,探讨其健身功能的开发。

一、安徽省湿地公园发展概况

安徽是全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除淮北平原有部分盐碱湿地外,皆为内陆淡水湿地。全省现有湿地中,被列为重点湿地的有26处,面积31.5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27.7 %。2016年9月,国家林业局公布了新一批通过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名单,安徽的4处湿地公园通过了试点验收,分别是安徽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徽颍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徽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安徽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2]。2017年3月,国家林业局又批准安徽省庐阳董铺国家湿地公园、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潜山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肥东管湾国家湿地公园等7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这些公园的湿地率平均在60 %以上[3]。

安徽省的湿地公园源自大自然造化,湿地有聚集成片的沼泽、沟渠、河流、湖泊构成,生态复合系统浑然天成,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保护和修复功能,既起到航运功能,又可灌溉农田,既起到净化水质作用,又可调节当地气候。皖南皖北湿地公园各具特色。皖南湿地景观资源丰富且独特、生态环境优良、山水风光优美、动植物资源丰裕、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皖北湿地公园碧水清波,沟壑沼泽新罗分布,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野趣纯真质朴,极具得天独厚的旅游休闲、运动健身资源。例如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是中国独具特色的都市湿地森林景观,空气质量优良。目前安徽省对湿地公园的休闲健身服务功能开发和利用在不断进行探索,但仍存在未能将湿地公园与传统的公园水景、水上乐园区别开,往往会落入传统公园开发的模式,例如,活动主题缺乏特色,活动针对性不强,体验性健身休闲项目少且不够深入;商业开发色彩较浓,公益教育性不够突出。

二、湿地公园健身休闲功能的定位

(一) 愉悦身心的功能

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机构研究显示,在森林和公园等环境中锻炼的人,出现抑郁等不良精神状态的风险比常人约低一半,锻炼次数越多,好处越大[4]。当人们进入湿地公园的天然大“氧吧”,花草树木,绿意满怀,人与自然亲密接触、融为一体,紧绷的神经得以舒缓,心情更加舒畅,紧张的大脑和疲惫的肢体也会得到彻底的解放或松弛,在如此优雅的环境里把休闲与健身相结合,契合“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世界健康运动趋势。开发湿地公园的健身休闲服务功能,让锻炼者不拘形式,追求轻松愉快的轻体育活动,从而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中愉悦身心。

(二) 增进体质健康的功能

现代社会生活工作的快节奏,导致人们精神紧张和神经衰弱,体质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同时休假时间也在增加,引发各种休闲活动蔚然成风。湿地公园不仅地大景美,徜徉在渠沟水榭中健身,不知不觉中运动量超出在健身房、房前屋后等日常环境中锻炼负荷,却不易疲劳,强体健身效果大大增强。因而,湿地公园健身休闲功能开发中,应着眼于增强体质这一基本功能。

(三) 提高审美意识的功能

湿地公园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画卷。活动在湿地公园潺潺溪流边、生气勃勃的树林、花丛中,一边健身强体,一边欣赏天然美景。此刻健身运动与自然完美结合,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尽情地享受湿地公园“饕餮盛宴”般的“美餐”,遐想无限,自然的各种美的存在凸现于人们的感知、理解、想象中,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无目的而和目的”的审美境界。可见,湿地公园健身功能开发中,应当提高健身项目设置与湿地景观资源紧密结合度,让运动健身爱好者,在增进身心健康过程中,从而感受到精神情感与自然环境相融之美,提高审美意识和观念。

三、湿地公园健身休闲功能开发需遵循的原则

(一) 保护优先原则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同其他生态系统相比,湿地是最脆弱的。”[5]换句话说,湿地公园的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不可再生,要让湿地发挥出巨大的健身休闲功能,就得优先保持其“存在价值”。所以,首先要遵循保护优先原则,保证园区内容自然资源的完整性不被侵害。也就是说,开发湿地公园体育健身休闲运动,基本出发点是保护湿地资源不被破坏,自然环境完整,生态系统连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休闲健身爱好者,在发掘体育活动时,要爱护湿地环境,严格遵守园内的规章制度,保持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 合理利用原则

保持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前提下,合理适度开发利用湿地公园自然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建设体育休闲健身站点,开展体育健身运动,实现湿地公园社会效益最大化。当然,为了实现湿地公园的自身造血功能,让湿地的体育运动惠及人们身心的同时,也应当适当利用体育运动的商业价值,增加湿地公园建设发展中的经济效益,让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 协调开发原则

湿地公园健身休闲功能的开发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湿地本身就是大的有机生态系统,像合肥庐阳董铺国家湿地公园设计开发体育健身休闲运动,会涉及到“自然—人—社会的复合系统”,这就不能不考虑湿地的生态、地理、环境学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兼顾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协调关系,统筹考虑园内多系统的相互协作和合理配置。

(四) 可持续传承原则

本原则有两层意思:其一,没有健康的湿地,就没有健康的人类。湿地公园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园内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永续利用性,是可持续开发湿地公园健身休闲活动的基础,不能因为开发体育休闲活动而破坏整个湿地系统的自然性和持续性,更不能企图改变生态更替为手段而进行开发。其二,湿地公园本身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在历史演绎中沉淀着这片土地的文脉,例如阜阳颖州西湖湿地,北宋盛期与杭州西湖齐名,并称“杭颖”,为我国四大名西湖之一。湿地公园的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发不能破坏历史风貌,相反,更应该增加这块湿地的休闲与健身的文化特色,通过文化融合,让体育的人文气质来传承铸就渐进延续的精神根基。

四、湿地公园健身休闲功能开发的路径

(一) 挖掘湿地自然生态资源优势

湿地公园因地理位置不同,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也不同,例如,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柳树婆娑,芦苇荡漾,湖光山色;而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则山水风光优美。根据这些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开展独具特色的体育健身活动。例如: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群山环抱,景色优美,开展的水上运动嘉年华吸引了众多爱好者;淮南焦岗湖湿地公园,河流汇聚,碧波万顷,乘着皮划艇悠哉游哉地体验淮河文化风情;三叉河国家湿地公园,芦白稻黄、蛙鸣鱼跃,鹭舞燕翔,地形地貌是开展定向运动的不二场地;花亭湖湿地公园则是开发体育康复疗养的宝地。总之,开发体育健身运动要善于利用湿地公园的自然生态资源所提供契机和空间,不能做“无米之炊”。

(二) 建设适度的体育健身“点”

湿地公园面积大,环境特别,且空旷之地连绵不绝,给游客休闲放松提供天然空间,可以结合休憩的站点,规划与建设一些有利于健身休闲的体育健身活动的设施或健身路径,譬如,休闲性的有秋千、射箭、垂钩、划船等;挑战性的有勇者之路、攀岩、滑索等,体能性的有网球场、沙滩排球场、轮滑场、体能乐园、环湖自行车赛道等等。便于休憩时吸引人们休闲与健身结合,丰富人们在湿地的休闲文化生活。

(三) 加强健身休闲宣传引导

将湿地公园的旅游休闲与康体健身的紧密结合,是湿地给予现代社会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稀缺馈赠。开发湿地公园的健身休闲功能,就是为了如何更好地为人们服务,让人们休闲观赏、身心健美可兼而得之,因此,湿地公园开发了健身休闲项目站点,应该加强宣传引导,激发人们参加运动、舒展筋骨的兴趣,增强人们健身休闲意识及行为。譬如,通过指示牌标出体育健身休闲站点或健身路径等;在有的体育休闲健身“点”如攀岩、体能乐园安排专人进行指导,租赁相应的器材及管理;另外,湿地公园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的同时也把园内的各种健身休闲活动进行宣传。

(四) 积极开展体育休闲健身娱乐活动

湿地公园利用自身的环境优势,开发体育休闲健身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健身休闲的便利服务,促进游客的体育健身活动。除了建设一些体育场地设施等“硬件”,同时也要加强“软件”建设,积极设计开展体育休闲健身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作为一种“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基于健身、健心、健美、娱乐为一体,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全民健身中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3]。如湿地内开展定向寻宝、儿童体能乐园、水上绳索挑战、皮划艇、扎伐比赛等。

(五) 举办体育文化节事活动

在人类的文化节事中,体育文化节事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湿地公园举办各种体育文化节事活动,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如骑马、自行车赛、游泳比赛、皮划艇赛、广场舞等活动,让参与者沉浸体育节事的氛围中,享乐其中。例如,合肥滨湖国家湿地森林公园“自然、生态、野趣”理念,贯穿到公园体育项目建设全过程,力争打造绿色体育活动,摩托艇和自行车赛是特色体育节事活动。此外,各个湿地公园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举办体育节事,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合一的绿色体育节事,如端午节举办龙舟比赛,夏天举办游泳比赛,春季举办风筝节等。因而,举办体育文化节事活动是开发和推广湿地公园健身休闲功能的重要舞台,一方面能造出湿地公园热烈的体育文化气氛,提升湿地公园的体育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激发人们以饱满的情绪投入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一起感受与湿地自然融为一体的畅爽体育文化生活。

[1] 陈钰.生态旅游视角下城市湿地公园体验型活动研究——以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79-82.

[2] 林业局.林业局关于2016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结果的通知[EB/OL].(2016-09-01)[2017-03-25].http://www.gov.cn/xinwen/2016-09/01/content_5104485.

[3] 安徽省林业厅.安徽省新增7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EB/OL].(2017-02-03)[2017-03-25].http://www.forestry.gov.cn.

[4] 唐闻佳.在自然环境中锻炼好于在健身房[N].文汇报,2012-07-14(008).

[5] 陈克林.湿地的最佳保护是合理利用[EB/OL].(2012-10-15)[2017-03-25].http://www.ceweekly.cn/html/Article/2012101527596664_2.html.

2017-03-25

2016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体育创意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K2016A0869)

常为来(1974-),男,安徽蚌埠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管理。

F592.7

A

1671-4733(2017)03-0047-03

猜你喜欢
安徽省公园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在公园里玩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一见如故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