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超
(安阳工学院; 河南安阳455000)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郭 超
(安阳工学院; 河南安阳455000)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要深刻认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切实解决当今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全面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健康稳定发展。
高等学校; 辅导员; 大学生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骨干力量,其言行举止会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教育部的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使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扩大,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建设好辅导员队伍,是高校的一项长期工作,也是高校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基石。
(一) 是开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
在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而迫切的战略任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深入学生工作第一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在高校的学生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教育政策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党政领导联系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
(二) 是维护学校稳定,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由于部分学校建设时间短,使得学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支优秀的辅导员队伍,能及时解决学生思想和生活方面的问题,能使学生坦然面对学习、生活、工作和情感等问题,进而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校稳定。此外,在社会价值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对于阅历相对较浅的年轻大学生来说,物欲、情欲等无不困扰着他们,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更是给他们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贴心人和朋友,可以及时掌握和解决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能让学生以更加轻松的状态迎接学习、生活和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 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自蒋南翔先生于1953年提出设立学生辅导员制度以来,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辅导员尽职尽责,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他们感化着身边的学生,使得很多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以自己辅导员为榜样,更加努力地去奉献社会,无形中造就了许多高素质人才。此外,有数据显示,有超过40 %以上的高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有过辅导员工作的经历。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仅能协助任课老师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也能为学校培养很多的优秀管理干部。
(一) 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且流动性较大
《规定》第六条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总体上按师生比例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但很多高校的师生比例要远远高于1:200。此外,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十分繁琐,上班时间要处理学生工作,其他时间学生出点状况,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所以说,高校辅导员工作量大,工作时间也长。因此,很多辅导员在工作过一段时间后都会想办法转岗,这导致了辅导员队伍流动性较大,而辅导员的不稳定,对学校做好学生工作也是十分不利的。
(二) 辅导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性不强
由于很多高校的辅导员职业周期很短,所以辅导员队伍经常处于“新人”占多数的情况。“新人”在自己所学的专业方面有特定优势,但很多年轻老师并没有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些甚至在学生时代都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经历,他们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学生管理工作经验都比较缺乏,导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较差。
(三) 辅导员队伍定位模糊,分工混乱
《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规定》还对辅导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和八个方面的主要职责。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定位、职责与分工要求应该说是很明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除了教学以外,与学生有关的一切事务都是辅导员的工作范畴。辅导员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经常周旋于学校的多个行政部门,跑腿多,操心大,却不容易得到学校、学生的广泛认可,高额的付出造成了很多辅导员没有归属感。
(四) 辅导员队伍得不到重视,政策落实不到位
《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教学任务,高校必须将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高校工作的首要位置,以辅导员队伍为组织保障,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但是,高校往往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教学、科研方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放在了次要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辅导员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一) 坚持高标准选拔并定期组织培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前很多高校辅导员数量都不足,各高校必须进一步扩充辅导员队伍。在选聘辅导员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把“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优秀人才吸收到辅导员队伍中来。此外,高校还应高度重视辅导员的培训,邀请其他高校的资深辅导员前来讲座,交流经验。总之,不管是学历、学位的进修,还是短期的专业培训,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 建立、健全相关保障制度,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稳定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就谈不上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更不用说要高质量的工作成果。因此,高校领导必须重视辅导员这个群体,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努力提高辅导员的各项待遇。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他们无私奉献,学校也要重视他们的职称评定和经济待遇,这样才能保障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三)改进工作模式,确保辅导员队伍定位明确,分工清晰
定位明确是建设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的基础。《规定》中明确规定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其工作重点应该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负有一定的管理职能。辅导员的双重身份,要求辅导员应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为基础,以指导学生健康发展为主题,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校应改进工作模式,细化责任,确保辅导员队伍定位明确,分工清晰,把辅导员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为自己“蓄电、充电”,努力总结实践经验,为学生管理工作和学校稳定发展献计献策。
(四) 政府、高校、社会三方面应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
政府应积极地为辅导员队伍建设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在制度建设上应充分考虑辅导员队伍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而高校作为辅导员队伍的直接管理主体,应积极改进工作模式,把辅导员从非本职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回归学生工作本质。最后,社会应给予辅导员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让辅导员走出校园,在社会的大熔炉里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
[1] 朱霞梅.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内在冲突与超越[J].思想理论教育,2012(1):34-38.
[2] 刘翔.关于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6):120-122.
[3] 张明志.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120-122.
2017-03-05
郭超(1986-),男,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发展,电话:15896809044。
G641
A
1671-4733(2017)02-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