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310037)
“共振效应”下的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与对策
王永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310037)
利用物理学的“共振效应”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出现,既有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大学生个人的原因;解决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必须实行“融入式”适应性教育,实现新生“软着陆”;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坚持分类指导,实行“因材施教”;加强社会、学校、家庭的“共振”,形成合力。
新生; 适应; 问题; 对策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适应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据此,一些高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高校新生数量逐渐增多,原有的应对新生适应性问题的政策与措施已难以满足大学新生的实际需求。物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当另外一个物体的振动频率与振动体的固有频率接近或相同时,外力体的振动会使振幅急剧增大,这种物理现象称之为“共振效应”。同样道理,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也存在着“共振效应”。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处理实际上也是师生心灵共振与内化的过程。在处理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学生,走进学生,把握与学生交流的最佳时机,教育目标就比较容易在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共振中得以实现。否则,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解决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利用物理学的“共振效应”的理论,来探析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是指大学新生同学进入大学以后,在学习、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的不适应现象。在学习适应性问题方面,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新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等。研究表明,20 %的大学新生没有学习动力,31 %新生学习目的不明确,21 %的新生学习方法不当[1]。在生活适应性问题方面,主要表现为有些大学新生对气候、饮食不适应,有的新生对凡事都需“自己管”的生活方式不适应,有的新生对大学的“柔性”管理方式不适应等;在心理适应性问题上,主要表现为某些大学新生“中心”地位丧失造成的“失宠”心理,以及某些新生自我认同感降低形成的“失落”心理,以及某些新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产生“失望”心理等。在人际关系适应性问题上,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不融洽、人际交往边缘化、交往障碍等。
(一) 社会形势影响
首先,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的社会,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个人主义等腐朽观念还经常侵蚀着涉世不深的大学新生同学。受个人主义等思想的影响,部分新生同学更加趋于以自我为中心,比较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问题。受其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等影响,有些新生同学就比较容易出现理想信念淡化、学习动力不足等引起的学习生活适应性问题[2]。
其次,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当前的网络信息社会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也给大学新生带来了负面影响。有的新生同学患上网络综合症,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中不能自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和学习;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有的新生同学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造成自我认同混乱;有的新生同学热衷于虚拟的网际关系甚至是“网恋”,忽略现实的人际关系,造成现实人际交往问题。
(二) 教育因素
首先, 我国中学阶段普遍存在的 “应试教育”是导致许多新生入学后不适应的重要原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等适应能力的培养;其次,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时间太短,缺乏连续性,大学新生个人的认知平衡和“自我概念”都无法重新确立,不符合大学新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内容与新生实际需求相脱节,针对性不强,教育形式与新生特点联系不紧密,教育内容“拿来主义”问题严重,缺乏创新,教育效果欠佳[3]。
(三) 家庭因素
“望子成龙”的家庭教育教育理念,是新生出现适应性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部分家长受“望子成龙”的教育理念影响,使得许多学生成了家里的“小太阳”。为了实现“成龙”的目标,许多家长承担了中学生除学习以外的一切,使他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等因素,缺乏与孩子必要的沟通与交流,许多学生家长对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不了解,对新生适应性问题缺乏科学的认知。
(四) 新生自身原因
高中奋斗目标的实现与大学继续奋斗动力的不足,是大学新生出现适应性问题的内因。有些同学因高中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进入大学后,大学新的奋斗目标又未确定,出现了“动力真空带”和“理想间歇期”。有的同学患上了“高考综合征”,身心感到非常疲劳,进到大学后想歇歇脚,产生了厌学情绪。有的同学中学时代基本上是在家庭“重点照顾”和班主任“保姆式”的管理下学习,但是在大学,新生的学习不再由老师及家长的监督,学生由“被强迫人”变成了“自由人”,部分同学开始放松自我约束。
“共振效应”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两个振动的物体振动频率相同、两个物体的相互距离比较近、具有振动的“时空场”。同样道理,高校师生心灵的“共振”也是有条件的,老师只有主动地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心理需求,选择教育目标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时机,并潜心营造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氛围,才能有效预防与解决新生适应性问题。
(一) 实行“融入式”适应性教育,实现新生“软着陆”
“时空场”是“共振效应”的条件之一。因此,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既要把握教育的时机,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而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心灵“共振”的最佳时机就是新生在学习与生活等方面出现困惑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教育者如果能够及时接近学生,就比较容易触及新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情感共振”,从而在新生同学的心目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提高适应性教育的效果,顺利实现新生“软着陆”。
1.准确把握教育的时机
暴风骤雨,提高新生融入速度。“暴风骤雨”就是准确的把握适应性教育的时机,即在新生入学后及时快速地对其进行适应性教育,及时地解决新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出现的适应性问题,从而使新生快速融入到新的环境。实践表明,新生入学后的三个月内被称为“大一现象”或“大一的迷茫”,是适应性问题“多发”的时期,因而也是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最佳时期,此时如果能够及时的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就可以帮助新生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解决大学新生思想的误区、盲区,避免走入认识的禁区,引导学生在认知上适应大学的要求与规律[4]。从而预防与降低新生因适应性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
2.正确理清教育的时序
各有侧重,切记胡子眉毛一把抓。春风化雨,提升融入的效果。春风化雨就是通过分阶段教育等途径,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高适应性教育的效果。首先,要实行进行分阶段的教育。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主要包括学习、生活、心理、人际关系等适应性教育。但是,上述教育内容不能够齐头并进,而是分阶段进行的,即首先进行生活适应性教育,然后进行学习适应性教育,接下来再依次进行心理、人际交往、学业规划等的教育。
3.成立专门机构,实现组织融入
搭建平台。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也是外国教育学家专注的课题之一。为了帮助大学新生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外国一些国家专门设立了组织机构,如澳大利亚的一些高校设立了专门的适应性教育中心。在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机构一般的是学生处。因此,为了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高校可以在学生处等学生管理部门下设学生适应性问题研究中心等机构,为新生提供个性化指导,让新生尽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同时,高校还可以在心理健康中心设立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咨询中心,负责对全校出现适应性问题的同学进行咨询与帮扶。
4.实现教育课程化,实现教学融入
创建阵地。首先,高校应该将新生适应性教育课程纳入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把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课程作为每一位大学新生选修或者必修课,并将新生适应性教育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逐步使适应性教育的课程由“课外”走进“课内”,由“第二课堂”转变为“第一课堂”。其次,要加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融入到全校的公共选修或者必修课,如融入到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与规划等课程。积极加强新生适应性教育在本专业课程的融入,把传道、授业、解惑结合起来。
(二) 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生为本”
物理学研究表明,两个物体彼此相互靠近是“共振效应”的重要条件。只有师生的心灵的距离很近,就越是容易产生心灵的“共振”,才能有效地预防与降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发生。教育学理论表明,受教育的个体只有“亲其师方信其道”,亲情道德比知识更重要。在新生适应性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主动地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生为本”,才能感染、影响学生。
1.凸显新生主体地位,提升教育效果
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情感对个体的认知活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教育的过程中,即使是正确的、科学的教育内容,也必须经过受教育者的情感过滤与帅选,才能内化为他们的心理意识。新生是适应性问题的主体,教育者必须尊重新生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把新生的在大学的需求作为适应性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与新生平等交流、沟通,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2.实行朋辈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高校教师与新生在经历、年龄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而利用朋辈进行新生适应性教育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高校可以挑选学习成绩较好,并有一定组织和表达能力的学长担任“新生助理”或“新生学导”,通过他们自身的亲身经历和榜样示范作用,帮助新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重新树立生活、学习目标,更快适应大学生活。
3.构建服务网络,实现服务零距离
要利用网络平台创建校园生活社区,主要包括“我的空间”、“学习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域。“我的空间”主要反映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生活状态,减少新生在新环境中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为提高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创造条件。“学习区”应该着眼于介绍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科研兴趣,激发学习潜力。“生活区”旨在提供各类校园生活服务信息,使新生感受到便捷的校园生活服务。
4.掌握新生信息,做到有备无患
首先,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要通过谈心谈话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主要成员的有关家信息;了解其个人成长历程中的关键性事件及其影响,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大学期间的职业规划等等;其次,高校应该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通过心理测试,全面掌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进行访谈与干预,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三) 坚持分类指导,实行“因材施教”
两个物体的频率基本相同是“共振效应”的又一重要条件。因此,对待新生适应性问题,教育者首先必须深入了解自己,主动调节自己“频率”。同时还要了解学生,了解新生的“心理频率”,“知其心而融其情”,对学生兴趣爱好、心理特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为实现心灵的“共振”创造有利条件。
1.“欲为人师,先为己师”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效地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高校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要主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夯实处理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理论基础。同时要理论实践相结合,要在借鉴他人关于适应性问题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以工作的实践来验证相关理论与最新成果,真正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因龄施教,关注学生的时代差异
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00后”大学生群体的主要优点有:自我意识强,思想上追求独立,具有很强的优越感,维权意识和强烈的功利心理。但是,“90后”也存在过度依赖家庭、心理素质薄弱、缺乏自立和自控能力、适应能力较差等问题[5]。首先,高校教育者应该根据新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选择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措施,增强解决适应性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其次,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教育方式,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以情动人,既要正面激励又要积极引导,要重视双向互动。
3.因人施教
既要充分认识新生的共性,还应该关注其个性差异。第一,高校教育者创新工作理念,不能搞“一刀切”,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位新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者必须积极开发其潜在的个性优势;第二,要“严于管”,更要“敢于放”。“皮格马利翁”原理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在一个充满期待和关注环境中,他们也许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因此,要根据新生的具体情况,对部分有潜质的新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发他们在适应大学生活的“领头羊”作用。
4.因题施教,提高针对性
因题施教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适应性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对于心理适应性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或报告、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和平台、开展团体心理活动,引导新生养成健康的心理,提高抗挫折能力;对于学习适应性问题,高校要通过包括专业认同感、专业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专业思想教育,使新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加深对专业了解,培养专业兴趣,让新生明确学会科学地运筹时间、培养良好学习方法;对于生活适应性问题,高校要不断培养生新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同时,对经济困难的同学,通过教育、帮扶,克服适应新环境中出现的困难。对于人际交往问题,要积极引导新生培养宽容、诚信等品格,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交往艺术,尽快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四) 加强社会、学校、家庭的“共振”,形成合力
布罗芬布里南关于人的发展的生态学理论认为:家庭、学校、社会都是人类的社会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他们作为育人的三大载体,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各自发挥独特的作用。只有实现社会、学校、家庭的“共振”,才能形成解决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合力。
1.营造大学新生适应性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氛围对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各级教育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逐步改变“成绩决定一切”的教育理念,积极倡导素质教育,促进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二是突出媒体社会责任,营造良好适应性环境。作为社会喉舌的舆论媒体,要充分发挥信息载体的功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泛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大学新生,倡导大学新生树立远大理想,要旗帜鲜明的反对“读书无用论”的错误主张。
2.做好学校的适应性教育
首先,必须加强中学适应性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中学要转变 “以成绩论学生”的观念,以大学教育目标为导向,完善中学素质教育,要加强中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适应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使中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未来的大学生活。其次,是加强大学、中学之间的交流。中学可以利用周末等空余时间组织中学生访问大学校园,使中学生提前领略大学的文化氛围,了解大学的校园生活。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为高三同学们开办讲座、报告,为他们介绍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以及相关问题[7]。
3.搞好家庭适应性教育
家庭和学校作为育人的两个重要载体,既有不同的教育分工,也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其一,大学新生的家长要加强子女适应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新生家长必须对大学生适应性问题有科学的认识,加强子女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的引导孩子树立自立精神。其二,家长还应积极配合高校适应性教育,在新生进入高校后,家长应密切了解孩子在大学的适应情况,并定期的于班主任、辅导员保持联系与沟通,准确掌握大学生在校情况。只有家庭与学校的紧密配合,才能使使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此外,大学新生应该积极加强个人的适应能力的培养。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大学新生还必须加强个人适应能力的培养。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每个人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适应问题,对此,在新的环境下,大学新生应该对自己不断进行调适,化解大学生活遇到的问题,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
总之,大学新生的适应状况关系到他们的大学生活甚至今后的人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自身职责进行科学定位,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高校应该做到“未雨绸缪”,通过制定有效的措施防止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发生。同时,对出现适应性问题的新生同学,高校要以“融情入世”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疏引。不仅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大学新生“快乐成长”的氛围,还要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和高雅的校园文化让新生同学形成快乐的精神状态。只有社会、学校、家庭齐心协力,共同打造良好的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大环境,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才能使大学新生走出迷茫,融入新生活,迎接新的挑战。
[1] 张文杰.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调查与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4):44-46.
[2] 高永.基于“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概论课情境教学模式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5 (3):57-60.
[3] 魏铜铃.“以人为本”视阈下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 金一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学术月刊,2012(7):42-44.
[5] 李清华.“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教育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4-16.
[6] 李龙,王伯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求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6):90-93.
2017-02-24
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Y201534911)
王永进(1973-),男,河南新县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电话:13588006826。
G645
A
1671-4733(2017)02-0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