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法良,毛常明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61)
贫困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策略探究
聂法良,毛常明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61)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是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提升贫困学生幸福感为立足点,探索这一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从思想教育积极化、学生资助艺术化、心理救助人性化三方面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幸福感,为贫困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心理和谐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
贫困大学生;幸福感;心理健康;提升策略
调查发现,在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数量约占大学生群体总数的20%,这一群体既要承受来自学习科研、人际交往等普通学生所要承担的各种精神压力,还要承受经济条件的巨大限制,所以部分贫困大学生很容易出现抑郁、自卑、承受能力差等心理困境,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成为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困生”。因此,关注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缓解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的有效方法是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而幸福感正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感悟幸福、创造幸福、积攒幸福的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确保校园的团结稳定,实现社会的良好发展,这也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从而实现高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先进性人才,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进程。
1.幸福感的含义
幸福感是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以及生活满意感三个方面组成的,是依据自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性反应,幸福感指数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幸福感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密切相关,幸福感的水平能有效反映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个体心理越健康,那么所表现出的幸福感则会越高,反之,心理越不健康,幸福感会越低。因此,提升幸福感有利于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水平。
目前关于幸福感的研究颇多,描述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广为认可的是Diener的理论。此理论中提出了幸福感的定义以及所包含的成份(情感、认知两类)。这里所说的“情感成份”主要是指社会个体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学习工作中所体悟到的不同情绪,包括积极情感(例如,高兴、开心等)和消极情感(例如,伤心、焦虑等)。如果个体在生活工作中所感受的积极情感比感受的消极情感多时,那么就会表现出较高的幸福感与满足感。通俗来讲,“认知成份”指的则是个体对生活评价后表现出的满意度,这里说的生活满意度不仅针对整体生活,也可以指具体某一方面的满意程度。
2.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研究发现,影响个体幸福感的因素较多,各因素相互关联作用于幸福感水平。基因、年龄与生存环境(如家庭环境)、人格特质(如责任心、乐观、内向外向等)、自我效能感和目标定向、文化因素(如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关系满足、生活意义等)都与个体的幸福感有着紧密的关联,张志涛等研究发现,父母对大学生的理解程度越高,情感关怀越多,学生所能感受到的幸福感就会越强,感受到的孤独感则会越低。社会支持程度也会影响个体的幸福感,学生所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则感受的幸福感水平就会越高。经济条件因素也会对个体幸福感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有学者调查显示,经济条件较差的群体,幸福感相对较低,这是因为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性格差异、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尤其是贫困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基础养成、思想提升的关键阶段,极易出现幸福感缺失的现象。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能够接受高校教育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随之增加的就是贫困大学生人数。很大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来自偏远的山区,家庭经济来源单一,支付学费困难,因此在校期间生活相对拮据,贫困生的自尊心比较强,所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常会表现出自卑、敏感、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等现象,他们容易对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抵触情绪,时刻保持戒备心理,体会不到别人对他们的关爱,甚至在近几年出现了个别大学生自杀的悲剧,这些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家庭贫困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心理承受水平相对较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抑郁、自闭等各类心理疾病,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贫困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自卑无助。本文对驻青的10所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贫困学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该群体中约有36%的大学生会在人际交往中频繁产生自卑情绪,剩余约64%的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相对乐观阳光的精神状态,能积极应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压力,但也会偶尔产生自卑情绪。贫困学生容易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自己对物质的需求,因而会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与无助感,感到自尊心受挫,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从而引发抑郁情绪。
贫困大学生最多见的精神问题是焦虑紧张。“双困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父母所给的费用不足以为他们提供富裕自在的生活条件,生活拮据、情况窘迫,高昂的学费、生活费使他们倍感压力、深感焦虑。此外,正是在经济压力的驱使下,许多贫困大学生勤奋刻苦、踏实上进,通过学习换来的优异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使贫困学生获得自信心、满足自尊心、提高上进心,学业上的竞争会使这一部分大学生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双困生”承受着经济与学业的双重压力,因此在学校常会出现焦虑和紧张等精神问题,久而久之,易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
贫困大学生易产生的交往问题是敏感多疑。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普通学生所无法承受的精神压力,他们自卑无助、谨言慎行,将困难及压力深埋内心,变得敏感多疑,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中存在障碍,抵制他人的善意帮助,抗拒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周围人持有严重的不信任感,同时,贫困学生容易将人际交往的缺乏归因为他人不屑与他们交往,从而增强了自身的自卑情绪,没有勇气认识新朋友。
由于家庭贫困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考验和挑战,如何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全面协调发展、身体健康强健、心理健康阳光;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贫困大学生创造优异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学习环境;如何有效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满足感和幸福感。
家庭经济状况。家境贫困是导致大学生产生身心问题的直接原因,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目前,关于家庭经济状况对幸福感影响的研究颇多,家庭的经济收入和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表现为正相关。当个体获得的收入越多,就越容易得到权利地位和物质享受,因此越容易获得自尊心、自信心和幸福感。贫困生的经济来源较少、经济能力较低、生活困难拮据,因此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自身性格特点。根据人类个体心理活动指向性对个体性格类型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外向型性格和内向型性格两种。如果大学生拥有外向型性格,其心理活动会更加趋向于外部世界,表现为积极乐观、热情勇敢、善于交际;如果大学生拥有内倾型性格,其心理活动会更加趋向于内部世界,表现为内敛保守、对事严谨、不善交往。面临经济困难的状况,具有内倾型性格的贫困大学生会表现出消极的应对方式,从而表现出负性情感,因自卑情绪的存在所以抗拒与他人交往,且在交往过程中小心翼翼,体会不到温暖和快乐,且自我教育欠缺导致幸福感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现实需要。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要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环节的根本任务。加强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展现教育的公平性,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现在很多高等学校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对贫困生的认识不全面,工作力量较为薄弱,教育缺乏针对性,贫困学生感受不到学校、老师的关怀,自身的压力无法排解,因此幸福感缺乏。
社会支持情况。社会支持指的是社会弱势群体通过社区、网络、同学等渠道获得无偿物质帮助或精神帮助的社会行为。鼓励、服务、关心、建议等无形的帮助也属于社会支持的范畴。贫困大学生的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但目前存在社会资助体系还存在欠缺,且社会舆论氛围较差,因此导致高校贫困学生的幸福感缺失。
自2004年,青岛科技大学针对勤工助学的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启动实施了“自立自强与成长成才”勤工助学学生群体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大胆探索贫困生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路,经过探索与实践,得到了显著的育人成效和社会效益,校内外反响良好,催生了一批代表性强、幸福感强、影响广泛的先进典型。基于此,立足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影响因素以及当前贫困大学生的普遍特点,初步设计了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策略。
一是思想教育积极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汲取国际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经验,立足我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实际,拓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办法,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尊重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在此过程中既要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也要引导贫困大学生加强理论学习,以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进行艰苦奋斗和自立自强教育、感恩精神和责任感教育、诚实守信和遵纪守法教育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促进贫困学生全方位发展,弥补精神空缺,最终达到提升幸福感的目的。
二是学生资助艺术化。引起贫困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因素,因此提升幸福感最根本的也是进行经济资助,贫困大学生敏感多疑,如果直接采用资助、捐赠等方式来帮助这些学生,会严重伤害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改进贫困大学生资助模式、创新贫困大学生帮扶形式,改变传统的经济资助方式,巧妙的转变为荣誉奖励、劳动报酬,通过这样的手段可以极大的激发贫困大学生的内在潜力、优势资源,提高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健康的人格和乐观心态。将贫困与先进结合到一起,发放各类励志奖学金、励志助学金等;将贫困与品质连接在一起,设立各种学生资助项目,资助品质优异、好学善思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优化学校勤工助学体系,充分发挥贫困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为贫困学生提供量多质优的勤工助学岗位,同时,要积极拓宽校内校外的勤工助学渠道,挖掘更多的勤工助学资源,将勤工助学作为大学生增长才干、磨练毅力、锤炼品格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方式和手段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这些艺术化的学生资助方式会对贫困大学生起到良好的激励和帮助作用,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与全过程育人新格局。
三是心理救助人性化。贫困大学生极易产生自卑、自闭、抑郁等各种心理疾病,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针对这一现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提前预防,尽早发现,及时救助。一方面,要完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治体系,创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要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进行个体心理咨询、心理沙盘游戏、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积极引导高校贫困大学生加强自我探索、自我剖析、自我认识的能力。要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实时了解思想动态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帮助贫困大学生认识自身优劣,提高自信心。研究发现参与过校园文化活动或者在校期间担任过班委、学生干部的学生幸福感更高,鼓励贫困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在团队中感受到温暖和幸福。另一方面,要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网络,适时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开展心理咨询调查。
[1]何瑾,樊富珉.贫困大学生自尊、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3):409-410.
[2]范洪辉,邓敏,张玉娉,等.论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肇庆学院学报,2015,(3):57-61.
[3]李雪平,李双双.贫困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的链式中介效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6):464-469.
[4]谢杏利,邹兵.主观幸福感在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中的中介作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1):78-83.
[5]徐迎利,陈旭,杨荣.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59-260.
[6]王佳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4):141-142.
责任编辑:孙延波
G641
A
1671-4288(2017)04-0093-03
2017-04-03
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项目编号:Y13SY14);青岛科技大学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3XB12);青岛科技大德育科研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4XDB10)
聂法良(1971—),男,山东临朐人,青岛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博士,副教授;毛常明(1980—),男,山东日照人,青岛科技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博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