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能力为驱动提升教员教学能力

2017-03-09 07:28:59詹红兵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军校教员

詹红兵,赵 霞

(1.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昆明 650208;2. 曲靖市第二小学,曲靖 655099)

以学术能力为驱动提升教员教学能力

詹红兵1,赵 霞2

(1.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昆明 650208;2. 曲靖市第二小学,曲靖 655099)

教学能力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因素,是评价一名教员工作能力和一所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标准。学术能力特别是教学学术能力已成为提升教员教学能力的根本驱动。但是,当前有些教员在处理学术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关系时出现了一些偏差,如重学术能力轻教学能力;重经验主义轻学术能力;重学术能力轻实战能力等。新时期新形势下,教员应通过以下途径强化学术能力与教学能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全面提高个人学术能力;重点强化教学学术能力;以学术创新推动教学创新;正确对待评价机制。

教员;学术能力;教学能力;驱动;提升

教学能力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因素,是评价一名教员工作能力的根本标准,也是评价一所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标准。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提出新时期的强军目标,并强调指出“治军先治校,强军必强校”“强军兴国,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军队院校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强军目标,必须抓住教学能力这个核心竞争力,打牢强军根基,才能担负起培养新型强军人才的神圣使命。教育的关键在师资,基础在教学。军队院校教员必须以学术能力特别是教学学术能力为驱动,全面提升教学能力。

一 学术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关系

对于学术能力的定义,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2008)指出:“学术能力是从事学术研究的相关素质。”[1]对于教学能力,曾拓等(2003)认为:“教学能力简单说来就是教师将特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2]

从学术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定义来看,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学术追求的是获取真知,而教学追求的是知识传播。但是二者存在着间接联系,因为二者都与知识有关,只不过所处的阶段不同。知识的获取与积累是知识传播的前提条件,而教学活动将知识的获取与传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二者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因此教学要以学术为前提,教师首先要获取和积累一定的知识,才能传授给学生。反过来,教学可以为学术再提炼、再反思提供平台。换句话说,二者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的。

然而在实践中,学术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关系往往复杂难辨。学术能力与教学能力是教员个体能力的一体两面,有时难以截然分开。再加上能力不容易量化,因此衡量这两个能力的标准往往转移到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上。在国内国外,关于科研和教学的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科研与教学存在(1)积极的关系(正相关);(2)消极的关系(负相关);(3)不相关关系(零相关)。[3]近年来,随着研究和认识的深入,人们对学术能力与教学能力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新的共识——二者不存在固定的正相关、负相关或零相关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4]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当前的研究都转向通过制度设计强化二者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初欧内斯特·博耶提出教学学术能力这个概念后,国内外都在研究教学学术能力这座沟通学术与教学的桥梁,并把教学学术能力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标准。[5]

二 教员处理学术能力与教学能力关系时存在的偏差

军校教员担负着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的重任,同时也是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主体。总体上来说,当前绝大多数军校教员较好地完成了培养和输送现代化军事人才的教学重任,同时做出了众多科研成果,为推动军队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距离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实现新时期的强军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具体来说在处理学术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关系时还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学术能力轻教学能力

这种倾向主要体现在年轻教员身上。年轻教员往往从高校毕业,拥有较高的学历和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但是缺乏教学经验。此外,年轻教员到军队院校任职以后,其职业发展面临着职称评定的要求。由于个人的科研成果容易量化,而个体的教学效果不容易量化,导致当前的职称评定机制以个人学术成果为主,教学效果所占比重不大。这样的评价机制进一步促使年轻教员乃至全体教员都高度重视个人的科研成果,而忽视教学效果。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如果没有科研成果,教学效果再好也评不上讲师、副教授、教授。相反,科研成果丰富了,即使教学效果不理想,也不一定会影响职称评定。在这种扭曲的评价机制下,很多年轻教员把大量精力放在自己的学术科研上,而且为学术而学术,为科研而科研,导致学术科研与教学活动严重分离,学术能力不能促进教学能力提升,科研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教学成果,甚至给教学效果带来负面影响。

(二)重经验主义轻学术能力

与年轻教员相对的是年长的教员和来自基层的教员。年长的教员和基层教员重经验主义轻学术能力。这部分教员容易犯经验主义,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理论知识相对欠缺。这些教员往往轻视学术研究的价值,一味重视经验教学,甚至走到了与学术化的年轻教员相对的另一个极端。年轻教员和年长教员都走了极端,也都忽视了教学能力这个核心。好的经验要经过提炼升华为理论,才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检验过程才能成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理。而这个过程也是学术研究的一般过程,也是追求真理的认识论过程。因此,经验丰富的教员要排除经验主义的偏见,重视学术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重视理论研究,把好的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为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重学术能力轻实战能力

大多数教员,包括年轻教员和年长教员,都存在重学术能力轻实战能力的倾向。这种倾向对军校的实战化教学非常不利。很多教员认为理论研究是学术,而实战应用不是学术。再加上理论研究容易出成果,而实战应用效果不明显,更致使很多教员埋头进行理论研究,而忽视理论在实战中的运用,或者轻视实战中的学术研究。在实战化教学中,军队院校都提倡教为战,学为战,练为战。战斗力标准是军队的核心标准,唯一标准,军队院校的教学最终要落脚在实战上。军事院校的特殊性质要求教员必须立足实战化教学这个核心,必须将理论研究和教学活动都聚焦在实战运用这个焦点上。换句话说,军校教员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都要服务于实战运用这个中心任务。

三 以学术能力为驱动提升教员教学能力的途径

在新时期实现强军目标,军校教员应该正确处理学术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关系,以学术能力特别是教学学术能力为驱动,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一)全面提高教员的个人学术能力

如前所述,学术能力与教学能力是教员个人能力的一体两面。学术能力是教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能力是学术能力的载体和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5]因此,无论年轻教员还是老教员,无论是学术型教员还是经验型教员,都必须清楚认识到学术能力与教学能力二者的辩证关系。要全面提升军校教员的教学能力,首先要全面提高其个人学术能力。在此,并不是要鼓励走学术研究的片面道路,而是针对当前军队院校教员个人学术能力的现实情况。同时,也不是要倡导学历至上。尽管自学历制度问世以来,学历就成为学术知识和学术能力的证明和象征。在我国,高学历也成为较高学术能力的代表。引进高学历人才是提高军校教员学术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一条可靠途径。但必须指出的是,提高学历并不是提高学术能力的唯一途径。高学历可能代表广博的学识和较强的学术能力,但不能代表较强的教学能力。因为较高的学术能力需要转化才能成为较强的学术能力。总而言之,全面提高军校教员的个人学术能力,是全面提升教学能力的前提和根本途径。

(二)重点强化教员的教学学术能力

教学学术能力事实上是对教学规律的学术探究,是对教学活动的专门研究。随着对教学学术能力认识的深入,人们已达成一个普遍共识——教学学术能力是教学能力的核心。因此,提高军校教员的教学能力,其关键与核心在于强化军校教员的教学学术能力。对于教学学术能力这个概念要有清晰的认识。首先,教学学术能力不等于科研学术能力。科研学术能力较强的高学历人才不一定掌握教学活动这门艺术。例如一个理工科的博士,在学术研究方面非常出色。但这个博士并没有受过专业的教学能力训练,其教学能力往往低于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师范院校毕业的专科生。换句话说,高学历不能直接等同于高教学能力。其次,教学学术能力也不等于丰富的教学经验。从教多年的老教员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这并不等于拥有较强的教学学术能力。学术活动的本质是探究事物的规律,教学学术活动探究的是教学活动的规律,需要掌握科学严谨的学术方法。老教员经验丰富,但并不一定掌握学术方法,要将经验转化为教学理论成果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无论新老教员,都必须正确认识教学学术能力这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概念,重视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和总结教学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自觉强化自身的教学学术能力,掌握教学学术这门艺术,全面提高教学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以学术创新推动教员的教学创新

提高军校教员的教学能力要以学术创新作为驱动的主要引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无论是科研学术创新还是教学学术创新,终归会体现在教员的教学过程中。在信息化时代,很多教员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过去那种吃老本,得过且过,不求进取,毫无创新的时代终结了,取而代之的是让人眼花缭乱的更新换代。新形势下教员如果不紧跟学术前沿、不创新创造,依旧固步自封、作茧自缚,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只有创新,才能克服停滞不前,才能实现逆水行舟。军校教员以学术创新推动教学创新最有利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及时把学术成果转化为最新的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活动的创新内容,确实做到学术与实战运用紧密结合。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更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当前很多院校在教材使用和创新推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材内容陈旧老化、脱离实战、缺乏创新等。因此,军校教员要运用好自编教材这一主要载体,一方面保证教材内容及时更新换代,紧跟前沿,紧贴实战,另一方面使之成为教员学术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平台,确实做到以学术创新推动教学创新。

(四)教员要正确对待评价机制

军校教员要正确对待考核评价机制,始终将教学能力提升作为个人成长进步的根本能力。身为教员,教学任务始终是本职工作和基本使命。尽管不同院校会有不同的考核评价机制,特殊院校会有特殊的考评要求,但是归根结底,教学能力这个根本标准不会改变。当前,高等教育获得全面发展,但是教学与科研仍然是现代大学的两项主要职能和两根支柱。即便是侧重科研的研究型大学,也不会偏废教学活动。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也是全面的,而且是必须涵盖教学能力的。可见,教师评价的标准是立体的、全面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废弃教学发展这个根本。否则,军校教员应转变为从事专业研究的科研人员,研究型院校转变为专业的科研机构;反之,如果军校教员仅仅搞教学,忽视学术研究,那么军校教育将与从事义务教育的中小学无异。理想状态当然是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并重,但是两全其美的事很难做到,二者择一,军校教员不能丢弃其根本——教学和人才培养,只能在侧重教学的前提下,在教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学术研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教员的天职和最高道德追求。即便考评机制存在一定偏差,教员要牢记自身的教学天职,确立牢固的价值评判标准,绝不能偏废教学根本。唯其如此,军校教员才能正确对待考核评价机制,正确取舍,才能始终立足教学能力这个根本,进而提高教学能力。

[1]肖川.何谓“学术能力”[J].基础教育参考.2008(7):95-96.

[2]曾拓,李黎.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02-105.

[3]高德胜.国外高校教学和科研关系研究述评[J].上海高教研究,1997(11): 63-65.

[4]吴洪富.国外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的四种路径[J].江苏高教2011(4):65-68.

[5]Boyer E.Scholarship Reconsidered: 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ate [M]. Jossey-Bass, 1997:16.

[6]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Faculty Development in Highe Education: Enhancing a national Resource[M].Washington D.C.: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1991.

[7]周光礼,马海泉.教学学术能力:大学教师发展与评价的新框架[J].教育研究,2013(8).

[责任编辑舒 泳]

Using Academic Research Capability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Capability of Military School Teachers

ZHAN Hong-bing1, ZHAO Xia2

(1.National Fire Services Academy, Kunming 650208, China; 2.Qujing No.2 Primary School, Qujing 655099,China)

Teaching capability is the key factor of teaching activities. It is also the fundamental standards of valuing a teacher a well as a school. One’s research capability especially research capability on teach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promoting the teaching capability of teachers in Chinese military schools. But nowadays, some military school teachers have some problem in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academic research capability and teaching research capability. For example, some focus on academic research while ignore teaching research; some put more weight on experientialism and less on research; some stress more on theoretical research rather than actual practice.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 teachers in military schools should abide by the following ways to deal with the proper relationship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research and to well accelerate the promotion of teaching capability. First, to fully improve personal academic research capability; second, to primarily enhance the teaching research capability; third, using academic innovation to promote teaching innovation; fourth, to properly treat the evaluating system.

Military school teacher; Research capability; Teaching capability; Promote and enhance

G640

A

1008-9128(2017)02-0113-03

10.13963/j.cnki.hhuxb.2017.02.029

2016-06-03

詹红兵(1983-),男,云南宜良人,博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军校教员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读与写(2019年34期)2019-11-27 15:02:54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用少年军校特色诠释国防教育内涵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8
学术研究
晚安,教员先生
军校物语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