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思考中职护生的整合教育

2017-03-09 04:54侯淡君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护理学内科病人

侯淡君

(揭阳市卫生学校,广东 揭阳 522021)

从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思考中职护生的整合教育

侯淡君

(揭阳市卫生学校,广东 揭阳 522021)

以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为例,从注重各学科内容的联系、加强资源利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注重道德教育等方面论述对中职护生进行整合教育的重要性。

内科护理学;中职护生;课堂教学;整合教育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工作的内涵逐渐深化,外延逐渐扩大,这些护理实践的新变化使得护理人员面对的病人不仅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还关系到这个个体所涉及的心理活动、伦理道德、社会关系等层面。这就要求中职护生必须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作为教师则要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教育和训练,以达成不同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结构。另外,在学术性课程领域,课程内容注重从生活出发,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导向[1]。随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式向人机对话考试模式的转变,案例分析题通过计算机可以实现作答的不可逆性,更接近真实临床情景[2]。这就对各学科知识资源的整合提出了更高要求。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不仅与基础学科联系紧密,而且与外科、妇产科、儿科和护理学基础都有密切的关系。为提高教学效果,为临床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同时也使中职护生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式,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及教学经验,从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出发谈谈中职护生整合教育的重要性。

1 将各学科相互交叉和重叠内容以有效方式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建立整体观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面对的病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其所患疾病不可能如教材中所描述的病种独立存在,有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几个学科内容,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具有知识整合意识,将不同学科知识、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如在讲解消化系统“腹痛”常见症状时,先提问学生“腹痛”的经历及感受,再总结、归纳大家所表达出来对于“腹痛”的认识。虽然内科护理学课本所提到的“腹痛”症状只是内科疾病,如胃溃疡、胆囊炎等,但如果病情控制不理想,上面两种疾病继续发展,一旦出现急腹症,这种“腹痛”症状马上就会转变为外科的“腹痛”。与此同时还应注意特殊年龄“腹痛”,如小儿肠套叠、胆道蛔虫症等;特殊年龄、性别“腹痛”,如育龄女性宫外孕等。

美国教育家吉鲁在《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一书中,将教师视为创造知识的专业人士。他反对将教师看作单纯的知识传递者、代言人,而将教师视为实践的反思者[3]。教师乃传道、解惑者。因此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有责任整合各科的知识资源,架起学科之间沟通的桥梁,将一个完整的、没有被分割的世界呈现给学生。

2 应用问题支架开启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融会贯通

以问题支架的方式承载学生思维发展的任务,符合以生为本的自主学习理念,也遵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问题支架助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基于问题学习的有效策略[4]。中职护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思维欠主动、对某些知识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不强烈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结合纵向、横向联系,巧设问题对学生提问,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如讲解泌尿系统“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时,课本中提到影响病情因素有感染、劳累、妊娠、预防接种和应用肾毒性药物等。此时提问学生:为什么妊娠会影响病人病情?为什么预防接种会影响病人病情?这两个问题涉及妇产科学、儿科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等不同学科知识。如果不加以提问,只是一带而过,加之课本对于这个问题也没有过多描述,那么大部分学生最多也只是知道上面这几种因素可以影响到病人的病情,至于为什么就很少有人去思考了。通过这种课堂提问方式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回答与教师总结,全班学生就知道了妊娠能加重孕妇肾脏负担、预防接种能启动病人的免疫应答,从而诱发病人发病。与此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记忆,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若碰到这种病例就会正确评估其病因并进行相关健康宣教。

3 在专业知识教学中结合临床病例渗透边缘学科知识,使学生贴近临床

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理论知识都是以分科知识为主,如独立的内、外、儿、妇、产等各科专业知识,尚未接触到真正的病人,为让他们从理性上先认识“临床病人”,在恰当时机引入实际病例能收到预期效果。如讲解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进行血液透析替代治疗需要终生治疗时引入一真实病例:一男性血透病人,28岁,未婚,已行透析一年,主要经济来源于在家务农的父母。在一次瞒着家里人、没带钱到医院透析后装死不回家,后经打电话联系家属表示无钱不再透析。这时提问学生:假如你是血透室的护士,你该怎么做?这就涉及伦理道德问题、社会支持问题以及病人心理问题。在伦理道德问题上护士会碰到不同利益主体的伦理选择困境[5],这就是病人与其家属利益发生冲突、医患利益冲突。在社会支持问题上病人由于缺乏社会支持而继发心理问题。在心理问题上病人装死不回家是心理弹性较差的表现。所谓心理弹性是病人在遭遇应激或逆境时,与其对抗和适应及心理状态恢复或发展的能力[6]。通过此病例,让学生认识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全面的边缘学科知识。

4 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成为高效学习者

中职护生年龄尚小,处于可塑性较强阶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勤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学者提出教学模式本身作用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更高效的学习者[7],而使学生成为更高效的学习者,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力和潜能”[8]。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找准时机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如讲解“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用药指导中提到“嘱病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漏服、补吃药物,或突然停药”。这时提问学生:如果这种病人不按医嘱服药,违反了以上规定将会引发什么后果?因未接触临床,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唯独未提到有可能损害靶器官的严重后果。后来给他们列举了一个不遵医嘱服药最终导致偏瘫的真实病例,同时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机械地接受知识,只有勤动脑、多思考,才能牢固掌握知识,并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养成主动思考习惯,同时要想办法让学生尝到多动脑学到知识所收获的喜悦,从而促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成为他们个体的学习需要的自动化行为方式[9],使他们成为更高效的学习者。

5 言传身教,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

古人云:未行医,先行德。因此,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努力学好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应重视道德养成。教师要将以德树人作为己任,针对学生课堂上开小差、打磕睡等影响听课的行为,从尊师重教道德教育入手,引申到护生进入医院后,如果未能做到尊师重教、尊重他人,就会影响到其职业发展及护患关系等。

综上所述,教师要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在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做到教书、育人并重,培养出技能与道德全面发展、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正确人生观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

[1]笑虓.“全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前景与举措[J].广东教育,2016(11):35.

[2]穆亚敏.未雨绸缪 精准对接新护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6):82.

[3]郭跃辉.高水平学科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路径[J].广东教育,2016(11):51-53.

[4]罗刚淮.以问题支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J].广东教育,2016(11):32-33.

[5]韩琳,马玉霞.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伦理困境及典型案例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6):2819-2821.

[6]刘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和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5):2739-2741.

[7]JoyceB,WellM,CallhounE.ModelsofTeaching(NinthEdition)[M]. NewYork:PearsonEducation,2014.

[8]程岭.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J].教育研究,2019(9):93-97.

[9]苏思慧,金盛华.学习习惯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J].教育学报,1999(9):27-31.

G420

A

1671-1246(2017)09-0088-02

猜你喜欢
护理学内科病人
谁是病人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病人膏育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