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司永
(湖北文理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北 襄阳 441053)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
范司永
(湖北文理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北 襄阳 441053)
随着“课前问题的预设与课中疑难的探究解决”课堂设计的重心转移,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开发学生探究式、协作式、独立式学习能力,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应用中,要“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地进行翻转教学,“引导、监控与激励一体化”地落实翻转教学。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只有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才能成为有效的学习。然而传统“教师主体式”教学模式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个性化”需求,阻碍了师生“双向”教学资源的共建以及教学手段的落后导致课程教学改革未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尤其是大学英语学习“费时低效”的通病未能得到改善。面对这些问题和困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为现代教育带来巨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源于北美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浪潮,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其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1]中国学者关中客将“翻转课堂”简称为“流程的变革”。[2]2013年,《翻转课堂白皮书》解密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四大要素:灵活的学习环境、新型的学习文化、创意的教学内容和专业的教师队伍。这种创新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其深层理论根基。首先,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对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理想的学习环境对意义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学生才能充分建构学习的意义。因此,教师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必须有助于激发学生自由的探究式、协作式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地内化所学知识并建构意义,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3]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正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实践活动。具体而言,在课前,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融入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听、看、交流等感知方式构建新知识,实现知识内化的最大化。[3]然后,在课中,学生充分利用“情境、协作、运用”等探究式、协作化课堂学习环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进行意义建构和知识内化,整个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其次,混合学习理论倡导“优化组合所有教与学的组成要素,实现最优化的教和学”,即要求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利用传统与现代学习方式的所有优势,以投入最低的学习成本而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益。[4]具体而言,混合学习要求将现代数字化教育信息技术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要创建“既能发挥教师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性,又能突显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而且要创设理想的“互动交流与协作共享”的教学环境,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能力。由此可见,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了新型的“教师与学生并行主体”的教学模式[5],而且激发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多方协作、资源共享”方式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基于建构主义和混合学习理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重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前任务的设计和制作应能有助于学生既能掌握语言知识、又能发现并探究问题,为学生课堂采用多样学习方式奠定基础;二是课中任务的设计应能体现学生既建构新知识、又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学生课后系统性归纳知识、锻炼思辨能力的活动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该教学模式设计重心的转移有助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1.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课前任务的设计与制作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翻转至课前完成,尤其是知识的内化转移为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实现对传统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教学流程的颠覆。[6]经过“传统”和“翻转”两种教学模式的对比,我们发现,如果经过传统课前预习的学生是带着问题听课,那么就能提高学习效率。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预习效果而有针对性授课,仅仅按照自定的步调讲授知识,导致教师授课与学生预习之间无关联性,忽视了学生预习的重要性。“翻转课堂”的课前活动是基于教师课前上传“微课”教学视频,学生观看视频,然后提交课前完成的任务,这样,教师的授课转变为将课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提交课前任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有的放矢,启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体验探求知识的快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学生课前完成“微课”视频和辅助资料的学习,就能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领会、应用、提升。所以,课前任务的设计规划至关重要,它主要包括学习资源、课前活动和主题视频活动。
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制作。大学英语学习资源主要包括:预设性、形成性、关联性和网络性学习资源。预设性资源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预先制作或设定必要的资源;形成性资源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困惑、感受、见解等动态生成的资源;关联性资源是指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紧密关联的所有资源;网络性资源指学生可随时随地利用的各种网络学习资源。围绕大学英语四种学习资源,首先,教师制订宏观性教学计划,设计微观性具有广度和深度的课程内容。其次,编写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基于“任务教学法”将结构化的知识转化成学生通过课前任务的完成、课中问题的解决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等系列“微课视频”任务化学习活动或碎片化学习,即“微学习”。
课前练习活动的设计。首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和以学生己有的知识层次为基础,教师设置一系列具有一定数量和难度的建构意义的练习活动。其次,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指导,教师设计“学生要用语言活动去解决交际问题”的系列任务,即将课文中拟定“掌握英语知识和培养技能”等设计成需要合作完成的、交际性的“微任务链”活动,学生需要通过多种有意义的、真实的交际活动来学习语言、内化知识[7],最终实现“知识的建构和技能的提升”的认知目标。
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根据教学进度,教师要求学生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参与网络课程、查找相关网络资源,通过短信、微博、微信、QQ、自主学习平台等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学习体验,进行“整体化和碎片化”相结合的微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形成性资源”信息反馈,与同伴协作解决疑难问题,教师也可借助该资源信息平台督促进度较慢的学生,重点指导学习困难大的学生。
2.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课中任务的设计与制作
基于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结构及流程,教师设计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是由学生完成课前知识建构与课堂知识内化学习活动组成,其基本流程是:课前,学生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教学材料,完成知识的建构。在课中,教师设计由学生完成的独立自主解决问题、小组协作交流、成果展示与评价反馈等活动,实现由知识内化到技能培养与思辨能力提升的目标。
课堂问题探究与综合评价的设计。没有“任务”就没有“翻转”,[8]课堂教学活动应设计有“梯度性”的任务。首先,针对学生完成“课前任务”提交的学习汇报、自我评价等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系统的等级评价,继而设计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探究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思辨;其次,根据课前遇到的未解决的难题,学生自己可以提出探究性问题。总之,教师无论是确定课堂探究问题还是设计课堂任务型活动,都应该努力营造探究式、协作化学习讨论的氛围。
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设计。独立探索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必备的素质,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9]在组织展开任务型学习活动时,首先,基于学生课前掌握知识反馈信息及学习兴趣,针对重点内容所设计的探究性问题,教师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其次,因为协作小组直接影响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所以基于所选定的微任务,教师应根据学习成绩、认知特性和课堂探究问题等因素将学生分成探究小组或者学生自己协作组合探究小组,通过竞争、合作、设计等协作模式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意义建构到知识内化的目标,旨在挖掘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潜能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成果展示与评价反馈的设计。在完成“微任务”—“学习元”后,[10]小组或个人的“展示”活动应该充分暴露学生“学到什么、解决什么、遗漏什么”等问题。协作学习小组通过轮流在课堂上进行成果汇报和交流,可以将自己的微任务成果录像或制作PPT形式进行展示。针对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协作能力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师生共同进行综合性、形成性评价。在多元的翻转课堂评价体系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评价与反馈”的诊断、激励和引导功能,尤其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探究能力进行客观地评价,这样做既有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为教师今后设计新任务提供了反馈的依据。
大学英语翻转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总体目标,有助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首先,有助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发展。翻转课堂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学生拥有灵活的学习自主性,可以自主调整课前观看视频与课件的时间和场所,尤其是基于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自主地调整学习进度与节奏,获得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体验。如果遇到不能理解的重点或难点内容,学生可以重复观看,“看什么、何时看”完全由自己决定。[11]此外,学生在课前学习中遇到难题时,可以随时通过多种移动终端向教师提问,得到教师及时的帮助,扫除了学习障碍,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其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或者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学英语翻转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如何知道。现代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构主义理论家Dickinson认为,如果学习者在他人的引导下能够完全独立地进行与学习活动相关的决策并成功实施,就表明他具有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也即“自主”需要经历“从他主到自主”的过程,起初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学”的体验,才能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翻转模式的“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满足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首先,通过课前进行教学微视频、问题回答等自主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完成知识的初步建构,再实现意义的建构。其次,通过课堂小组交流即可解决探究性问题,完成知识的拓展,实现知识的内化,所有这些活动均由学生独立内化与构建语言文化知识,实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标。
第三,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无论是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还是《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都明确规定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为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在真实的交际信息教学环境中,通过协商意义和互助合作完成。[1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基于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完成意义的建构,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及小组协作探究”完成知识的内化拓展,这种交互性减少了教师的讲授时间,教师“精讲”来平衡“多讲或少讲”,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交流活动时间,进行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语境,以交互协作形式巩固拓展课前、课中所学内容,发展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尽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师生收获了惊人的教学成效,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不同类型的学生对翻转模式接受程度的差异性,更不能盲目照搬。因此,翻转不应“一刀切”,在教学实际的推广与应用中,教师应该考虑两点建议。
第一,“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地进行翻转教学。教师要充分调研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水平学生的学情,在具体执行中进行“因校制宜、因班制宜”相应的调整,采取“翻转与半翻转”灵活性策略。例如,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或组织教学活动时,针对男女生学习风格、兴趣点的差异,小组讨论的划分要考虑男、女生的搭配,充分发挥女生语言优势的带动作用,最大程度地挖掘小组探究活动的协作能力。再如,应该考虑理工科学生繁重多样的实验课程,他们很难在大学英语课程上投入过多的时间,教师需要为他们设计课前、课中重点突出的学习任务,采取较简单的课堂互动与交流形式,重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引导、监控与激励一体化”地落实翻转教学。教师要加强学生翻转课前自主学习的引导与激励,确保学生翻转课中自主学习的落实。尽管学生青睐观看视频完成知识的初步建构与课堂互动进行知识内化与拓展的生动轻松的教学活动,但是教师要提醒和督促学生提交翻转课前任务的完成报告,便于教师调整和落实课堂探究式、合作式学习任务,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经调查发现,部分学生没有完成课前对语言知识的初步建构,那么就谈不上知识的拓展运用。如果学生没有课前语言知识的积累与教师对翻转课前教学活动的调研与精心设计调整的准备,翻转课堂的互动交流就可能止步于形式,不能落到实处,更不用说实际的教学成效。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监控与引导,尤其要重点帮扶学习态度不端或学习进程拖沓的学生,鞭策他们努力完成翻转式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形式或教学模式,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根除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使师生双方受益。就学生而言,随时随地利用“知识性的微视频”和“系统性的PPT”优质教学资源,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换为发现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体验学习成就感、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强化自主学习及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就教师而言,利用精心设计碎片化的微视频和系统化的PPT优质资源,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教师从“满堂灌”转变为“精讲”和“点拨式互动”,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反思学生的学习结果,不断更新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促进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发展。但是,我们强调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不能盲目照搬,应该“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地推行“翻转与半翻转”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监控与激励一体化”地落实翻转教学。
[1] 张金磊,土 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 关中客.颠倒教室究竟颠倒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5):19-22.
[3] 邵 华.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多媒体英语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71-74.
[4] 李克东.在思与行中一路走来[J].信息技术教育,2006(3):16-19.
[5]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
[6] BERGMANN J, SAMS A. Flip Your Classroom: 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M ].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12.
[7] 邵 华.新一代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的编写原则[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9):97-100.
[8] DIETZ-UHLER B,LANTER J R. Using the four-question technique to enhance learning[J]. Teaching of Psychology, 2009(1):38-41.
[9] 吕丽珊,何高大.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反思[J].山东外语教学,2013(4):60-65.
[10] 余胜泉,杨现民.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1):47-53.
[11] 何自然.外语是学会的[J].外国语,2003(2):51-56.
[12] DOUGLAS BROWN H.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159.
(责任编辑:刘应竹)
Design for College English Flipping Class Teaching Mode and Its Application
FAN Siyo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partment,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angyang 441053, China)
With the transfer of design core of “presupposing problems ahead of class and exploring solutions in class”, the college English flipping class teaching mode can stimulate students’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interest, foster good learning habits, exploit their inquiring cooperative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ies and satisfy their need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s well.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flipping class teaching mode, it is imperative to practice it appropriately, esp. in the form of “instructing, monitoring and spurring”.
college English; flipping class; model of teaching
2017-05-10;
2017-06-01
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Y2016029)
范司永(1969— ),男,湖北襄阳人,湖北文理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文艺学。
G642.421
A
2095-4476(2017)06-00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