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旭坤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思政部,安徽 马鞍山 243000)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及对策分析
伍旭坤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思政部,安徽 马鞍山 243000)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的生力军。总体而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内容认同不够,情感认同不浓,信念认同不足的问题。基于此,提出国家主导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策化;社会倡导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化;高校引导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化的路径,破解认同困境,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价值评价的标准,具有建设好国家、营造好社会、培养好公民的伦理向度,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遵循。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的生力军。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大学生是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仅关乎其个人成长,也关乎国家未来。面对社会转型、价值多元、思潮激荡、工具理性泛滥的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十分紧迫。
所谓认同是指认同主体对某种价值观念、价值标准、价值取向的内心认可和情感共鸣,并在自觉践行中确定自我的存在感和归宿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崇尚知行合一,没有内心的认同就难以自觉践行。现阶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内容认同不够
大学生是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理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较高的认同,但近期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占六成。笔者一次课堂提问四个学生竟然无一人完整地表述出24个字的内容,说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还存在一定问题。至于内涵认同则更为欠缺。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特征和功能定位模糊。不理解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型,充分吸收了传统的“仁爱”“民本”“公正”等价值的文化养分。中国传统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只有强基方能固本。不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是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逻辑延续,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的当代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流变不了解就难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建设好国家、好社会、好公民的价值内涵。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普世价值”混淆不清。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有相同和相似的表述,就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了西方的“普世价值”。忽视了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特色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有这两个法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会走上西方的“邪路”。可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上的认知认同还存在某些欠缺。
2.情感认同不浓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实质上就是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自身的情感体系中,内化为自己的观点和言行,从心理上赞同和支持,同时引发其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它是连接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间环节,具有行为驱动的精神动力价值。”[1]情感认同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个体与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当今的社会发展急剧变化,价值多元,思潮跌宕,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人们的私欲膨胀,集体意识淡化。大学生中绝大部分学生要求进步,积极向上,关心集体,定期参加社团和社会活动。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自己局限在自我的小天地里,践行工具理性思维,很少联系外界,几乎与集体隔绝。即使参加集体活动也要考量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将集体视为自己谋取好处的工具。没有将个人的发展与集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没有考虑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集体的形象乃至引领良好风尚。大学生中普遍缺乏对国家历史的洞悉,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近代100多年的抗争史,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新中国60多年的创业史,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史知之不多。历史知识缺乏导致文化自信不够。对国家、社会的情感认同淡漠,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3.信念认同不足
“信念是在真理确认和价值认同基础上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相信未来必能产生预期美好结果的坚定的价值追求。”[2]是对某种现实和价值观念抱有坚定不移的信任感的内在精神状态。信念的确立等于树立了远大的价值目标、正确的人生方向、终极的价值评价标准。人类社会纷繁复杂,人生总会遇到无数未知,面临大量诱惑,也会面临多样性的价值选择。一个坚定的信念会对面临的问题及时净化、过滤,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理想目标的实现上,排除不利于理想实现的干扰因素。最终“吹尽黄沙始到金”。邓小平曾经总结道:“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3]
大学生主流是好的,有自己明确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努力。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网络上的不良言论,社会生活中的不如意往往会让他们心灰意冷。一部分学生感到人生迷茫,有理想不知如何实现;有追求,不知如何坚持。在空虚和无聊中备受煎熬,错失了实现理想的机会。内心深处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一个是我要奋斗,一个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缺少内生动力和文化自信,对我要成为“什么样的我”的信仰认同出现不同程度的危机。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现内容认同不够,情感认同不浓,信念认同不足的问题,是国家、社会和学校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正处在市场化与全球化时代。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抬头,价值观念多元。大学生面对这样纷繁复杂的社会和自身人生阅历不足的现实,如何处理好个人价值本位与社会价值本位的关系,认同国家提出的主流价值观往往产生一定程度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家“刚性”倡导不足
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高度重视,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化宣传。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纵观全局,国家的“刚性”倡导明显不足。一是缺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相结合。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将国民经济的蛋糕做大了,但如何分配好蛋糕,如何解决困难群众的利益诉求还缺少公共政策的扶持。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好坏都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在“无网不在”的网络时代,许多信息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就上传网络并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网上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和不实言论,宣扬西方价值观的内容也不少。大学生是网络信息接受最快的群体,是网络的宠儿,而现行的行政管理中缺少净化网络空间有效的政策与法规。网络世界的大量负面信息严重消解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二是缺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传与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现代化实践及百姓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特别是缺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当前的“反腐倡廉”“深化改革”以及老百姓的住房、医疗、社保、教育等民生问题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政策结合起来。这些缺失都导致大学生对其认同度不高。
2.社会多种思潮激荡
马克思说:“人们的观念、观点的概括,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4]当今社会,一是全球化给世界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些价值观,特别是所谓的“普世价值”在大学生中还有一定的市场。大学生历来是意识形态争夺的重要对象,这种争夺将是和平年代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调查表明:在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调查中,21.5%选择不赞成,20.3%说不清”[5],可见,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还存在明显的影响。二是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毫无疑问,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表现为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至上,工具理性膨胀。社会生活中经济生活凸显,物质追求和个人享受成为当下潮流。社会文化也逐渐从政治文化向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转型,中国社会世俗化的趋势增强。原来被人们信奉的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开始向个人本位倾斜。崇尚功利和实用,淡化理想和终极价值。在工具理性的挤压下道德伦理要么是工具,要么被边缘。凡是不能产生功用的“崇高”都被视为遥不可及的远方。甚至出现崇高被嬉戏,美德被调侃的尴尬。大有放逐崇高、抛弃精神、削平价值之虞。三是价值观念多元。毫无疑问,我们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部分,形成了多元的利益主体和分层的社会结构,以及多样化的生活形态。社会存在的多样化决定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社会结构的分层不断消解社会共同的价值基础。价值冲突也就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大学生处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难免不受其影响,出现对主流价值观不同程度的偏离和认同困境。
3.校园文化单调乏力
学校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高校普遍重视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但大多缺少系统的规划,更多地还是停留在口号的宣传上。一是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失去理论和文化魅力,学生难以入脑、入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体现到教学育人全过程还有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还需要研究。在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价值引领,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格局还需要一个过程。二是未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有效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序衔接,帮助学生从实践中、生活中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魅力,从而增加其理性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社会实践普遍缺少问题意识,没有很好地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有效耦合,不利于大学生对其实践认同。三是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既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有传统文化的根基,还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合理内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上,存在对传统文化挖掘不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透,对西方文化不“左”即“右”的现象。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校园文化活动整体平庸,缺少精品项目,大多数活动内容缺少创新,过程上缺少指导,结果上缺少升华。且参与面不广,认同度不高,收效不明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未能成功地营造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和谐共生的氛围,让学生时刻生活在“道德的财富里”。
解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困境,需要发挥国家、社会、高校的协同作用。要坚持顶层设计、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力求实效。
1.国家主导: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策化
国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积极推动者,在社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家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制定公共政策和制度,与法律、道德一起完成社会治理的任务。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体现了社会的价值选择,社会价值观往往蕴含在公共政策中。要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将抽象的价值观与具体的政策和制度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是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新加坡在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时充分利用了公共政策的工具,将国民的价值观认同与制定“居者有其屋”的公共政策相结合,让大量低收入阶层在新加坡获得了住房。此举大大提高了全体国民对新加坡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制定公共政策相结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政策化。及时制定反映社会困难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和社会利益矛盾疏散机制的公共政策。特别是制定涉及百姓的住房、医疗、社保、教育等民生政策,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就业、创业的优惠扶持政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具体生活中落细、落小、落实。二是加大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公共政策的落实。发挥政府自律,大众舆论监督和社会评价机制监督作用,保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政策横向落实到边,纵向落实到底。
2.社会倡导: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化
社会是个大课堂,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无时不在的,在社会层面破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困境。一是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提高政治敏锐性,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国内各种不良思潮。与此同时,还要创造性地进行意识形态的理论生产。构建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知识体系,不断实现意识形态大众化。这种大众化的意识形态要能够回应当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的理论困惑和实际困难,在实践中增强意识形态的理论魅力。要坚持意识形态生产与核心价值观建构同步,这一过程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同时体现中国特色;要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同时要建构精神高地;要反映群众利益表达,同时规范群众行为。要不断进行意识形态话语创新,用人们日常生活中鲜活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用大家听得舒服的语言解答群众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向心力。二是要加强社会法治建设。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社会立法,以法律的权威保障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要公正执法,在执法中要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让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保持适度张力。新加坡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过程中成功地利用法律武器,根据核心价值观内涵制定了一批法律,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社会秩序和公民行为,实行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三是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构建学校、社区、家庭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开发社会德育资源,坚持用榜样力量引领社会风尚。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阿布列林·阿布列孜一生以焦裕禄为榜样,用实际行动维护法律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高校引导: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化
大学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加强文化建设,力求取得突破。一是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语言。实现教育的“温度”、政治的“高度”、思想的“深度”有机结合。要在坚持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思政课的人文内涵。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感召学生。以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鼓舞学生。引导学生在时代洪流中确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和健康的生活态度。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情感激励功能。从理论上证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并与学生当下的人生规划和技能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共同理想,愿意为实现共同理想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并在实践中立志成才。要充分发掘思政课的道德感化功能。坚持用正面的形象和典型的事迹教育学生如何坚守生命里的真、善、美。提高道德批判能力和道德建构能力,特别是对诚实守信、爱国友善的价值践履能力。二是提高学生文化视野,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合理设置课程计划,促进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效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衔接,努力塑造有正确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感的好青年。这也是欧美国家价值观教育的通行做法,美国通过开设多门公民教育课程潜移默化地进行价值观渗透教育,一度取得显著效果。三是打造校园“文化能量场”。价值意识的构建就是通过打造无数的“文化场”,并让这些“文化场”在人的心理机制上产生意义的过程。大学校园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载体,对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校园文化载体,精心设计,打造精品,优化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通过有含金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导向。处理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娱乐性与学术性的关系。努力打造寓娱乐性、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的高雅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1]郭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中的情感认同[N].光明日报,2016-01-02(06).
[2]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
[4]马克思.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5]李建华,夏建文.立德树人之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11.
责任编校 刘正花
G641
A
2095-0683(2017)02-0127-04
2017-03-07
2016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SK2016A079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WT2015SK010)
伍旭坤(1979-),男,安徽安庆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