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空间智慧服务走向第三代图书馆
——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7-03-09 01:58:10黄玉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漳州智慧图书馆

黄玉琴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智慧空间智慧服务走向第三代图书馆
——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

黄玉琴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简单介绍第三代图书馆产生的背景,分析第三代图书馆的特征与功能定位。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为例,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功能的构建策略。

第三代图书馆;智慧空间;“互联网+”

在“互联网+”环境下,读者进入图书馆不仅仅是为了阅览图书,更是为了交流与共享信息,甚至创造新的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一栋建筑物、文化地标,同时也是一所高校文化氛围的集中体现[1]。

1 第三代图书馆的提出

早期所谓的第一代图书馆是书库与阅览分开的,以藏书为中心。第二代是实行开架管理,现代化程度很高,实现自动化管理。第二代图书馆以开放为特征,在发挥收藏功能的同时为读者提供阅读、参考以及学术研究的场所[2]。第一代和第二代图书馆都是围绕“书”展开的,即“藏书之所”,尽管图书馆服务内容增加了信息素质教育、专题讲座、参考咨询等服务,但从根本上并未改变图书馆“以书为主”的本质,图书馆的功能布局和工作流程,乃至读者服务仍然围绕着“书本位”的理念设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无缝式的渗透,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学习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读者进入图书馆获取信息,同时读者本身也产生信息,现代图书馆的重心在于交流和分享。在智慧环境下,空间力量的复苏与创新媒介的崛起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时代的发展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格局,图书馆界都在探索从以书为主体向以人为主体的图书馆转型,提出了超越传统图书馆的新型图书馆发展理念,第三代图书馆由此应运而生。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第一代与第二代图书馆均把藏书放在首位。智慧环境下的第三代图书馆表现为空间的融合与共享,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活动需求,强调用户的体验,以人流为主导来设计设置功能齐全的讨论室和研讨室,方便共享交流,这些都是第三代图书馆的内涵要素。

2 第三代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高职院校图书馆主要通过其馆藏资源、人才队伍、空间等服务发挥其文献信息中心、服务教学科研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空间构建进入了“虚实互补”的发展阶段,图书馆的馆藏、阅览、交流空间的比例正在逆转。图书馆已经从单一的图书借还向多元化读者服务转变,相较于传统图书馆,第三代图书馆表现出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求、资源融合、可接近性、开放性等特征[1]。

一直以来,流通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然而电子阅读的兴起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直接导致图书的借阅量呈减少的趋势。传统的图书馆旨在为读者提供阅览自修的安静场所,给人的印象是“书的空间”。如今读者更期待图书馆在知识服务上有所突破,为读者提供人际交流和知识创造的空间。“未来图书馆会体现两方面的价值:场所价值和服务价值。”[3]挖掘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吸引更多的读者回到图书馆,促使读者与实体空间的互动。

3 高职图书馆智慧空间构建的创新举措

空间再造给图书馆带来的不仅是服务方式的变化,而且是管理方式的变革。我院图书馆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注重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馆舍空间功能整合、人才队伍培养。在具体空布局上,为藏书和读者服务保留空间服务区域,致力于将图书馆建设成为文献信息中心、学习研讨中心、文化休闲中心、展览交流中心。

3.1 汇聚优质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馆藏按学科划分空间,将医药卫生类文献收藏在同一空间里,彰显馆藏专业化。将各种信息服务纳入其中,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服务,拉近读者与资源的距离。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彰显文化特色,围绕学院重点专业不断创新和发展,大力推进区域特色文献建设。本着“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理念,建成具有浓厚区域文化特色、专业特征突出的“闽台生育文化研究中心”[4]。

3.2 倡导学习研讨

图书馆是读者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教育场所,需要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觉,是任何人都可以走进的文化第三空间。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图书馆将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读者可以在图书馆与他人进行交流,可以静下心来看书,也可以个别或联合研讨。

物联网的发展为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提供了一个大好机遇。我院图书馆是福建省内首家引进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的高职院校图书馆。RFID与图书馆完美结合,改变传统的分层管理模式,开创了图书馆管理服务的新纪元:将纸本藏书、电子设备、馆舍功能进行整合,逐步形成了藏、借、阅、检“四合一”的大流通管理模式,馆内提供无线WIFI覆盖、移动阅读、自助借还、自助复印打印、自助饮料等人性化服务。

3.3 创新服务吸引读者

(1)创立休闲书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我院图书馆结合实际馆情,主动营造舒适惬意的氛围,在馆内设立书吧,是漳州地区首家开创书吧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书吧引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团队,将知识性与休闲性相结合,满足高职学生的文化休闲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释放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的休闲空间,让学生把图书馆作为每天必去的好地方。同时,书吧作为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子项目之一,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锻炼平台。

(2)打造视听体验区,“叫醒”读者。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智慧图书馆正在走进人们的视野,视听体验区分为影视体验区、有声读物区、信息素养区3个区域,视听区项目包括文化教育、知识传播、艺术熏陶、科技体验,不仅给读者在视觉上和听觉上带来突破传统的非凡体验,而且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有声读物与视频资料将知识以完美的声像形式传递给读者,颠覆传统的阅读模式,给用户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和完美的用户体验。

3.4 开辟第三空间

资源是无处不在的,信息是资源,人是资源,空间也可以成为资源[4]。我院以校庆为契机,将校史展览应用于图书馆中,发挥图书馆的展览作用。校史长廊陈列职业行业发展的历史实物,营造职业氛围,凸显高职院校特征。通过校史长廊,潜移默化地培养读者“爱校、兴校、强校”的人文精神,从而使图书馆整体的服务理念和文化内涵得到凝炼与升华。图书馆以校史长廊为平台提供主题展览服务,每年在读书月期间举办科普知识图片展,展览主要挑选以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主题,如《如何挑选中药材》、《夏季常见病的防治》、《日用品的使用期限》等。

3.5 “互联网+”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智慧互联

尊重价值、有效交互、注重体验是“互联网+”的内涵,因此,图书馆“互联网+”应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参与、注重读者体验,而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互则离不开智慧互联。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持续渗透,图书馆的虚拟空间已不再是单纯的“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别称,而是将自身所拥有的远程存储的馆藏资源、数字资源、信息平台、移动社交、微服务等进行整合,构建智慧型图书馆,实现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智慧互联,形成一种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有效交互形态[2]。

4 结语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建设应注重融合与共享,在管理与服务理念上也应有所突破。面对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作为一个发展的有机体,应不断地开拓创新,一方面应发扬以藏、借、阅为核心的图书馆传统功能[5];另一方面应不断拓展读者空间服务,增加新功能,引进新技术,优化空间布局与组织,逐步实现图书馆空间虚实互补、读者与实体空间良性互动的服务新格局。

[1]吴建中.走向第三代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6(6):4-9.

[2]阚辉.“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16(4):71-73.

[3]肖珑.图书馆空间功能及其布局设计[J].图书情报工作,2013(20):5-10.

[4]黄玉琴.职教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9):40-42.

[5]黄玉琴.优化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图书馆流通工作探讨——基于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分析[J].情报探索,2015(3):121-123.

G40-03

A

1671-1246(2017)18-0022-02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智慧化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及其功能研究”(JBS14374);“互联网+”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研究(JAS161082);院本课题“基于智慧化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及其功能研究”(ZYS2014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漳州智慧图书馆
南康漳州龙
福建漳州面煎粿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飞跃图书馆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
智慧决定成败
网球俱乐部(2009年9期)2009-07-16 09:33:54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