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视角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7-03-09 00:57:01
外语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视点语篇语言

刘 瑾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贵州师范大学,贵阳 550001)

○语篇多维研究

语篇视角研究:回顾与展望*

刘 瑾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贵州师范大学,贵阳 550001)

语篇视角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内容。本文对语篇视角研究进行回顾并梳理出4个主要研究方面:视角概念问题、语篇视角的语言表达、语篇视角的认知研究、语篇视角与翻译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对比研究、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和理论研究方面对其研究趋势作出展望。

语篇视角;回顾;展望

1 引言

视角(perspective)是一个涉及多学科领域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其研究在叙事学、文体学和语言学领域已取得不少成果。从语言学领域来看,视角研究主要涉及两大层面:一是词语与句子层面;二是语篇层面。具体地说,从Fillmore(1977:17-18)的格语法到Langacker(1987:120)的认知语法再到Talmy(2000:70)的认知语义学,视角作为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被视为是影响语言表征的一种认知心理活动,其相关研究主要关涉词语和句子层面。另一方面,不少学者从语篇层面研究视角,如van Dijk(1981:311),Brown和Yule(1983:138),Harder(1997:361),Short(1999:170),Graumann和Kallmeyer(2002:1),Ensink和Sauer(2003:2),Hühn等(2009:1),Kibrik(2011:1)和Dancygier(2012:1)等。一般说来,单独就某些词语或某些句子进行视角上的探讨,是相对静态的研究,而语篇层面的视角则具有较大的动态性,这一层面上视角的组织、变化、构建及其理解等,都给研究带来较大的难度和挑战,但也带来很大的研究空间,同时也为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视角提供很好的角度。

鉴于语篇视角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拟梳理对语篇视角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进行展望,以期能对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2 语篇视角研究现状

根据目前国内外语言学界对于语篇视角的研究,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视角概念问题、语篇视角的语言表达、语篇视角的认知研究、语篇视角与翻译研究。

2.1 视角概念问题

对于视角的概念,学界的认识比较一致。例如,视角指描写事件的角度,涉及观察者与事件的关系,是说话人(作者)识解事件或抽象关系的方法,包括认知、感情等(唐青叶 2009:62)。再如,视角作为构建语篇的一种意义资源,涉及组织人际意义的叙述者的定位、聚焦、心理、观念等(杨才英 张德禄 2006:97)。还有,在话语的构建过程中,由于语言表述的线性化特征,交际者不可能把知觉到的全部对象一并说出,而是选择某个特定的角度来描述他意欲表达的事情。这个角度即话语的视角,是言语交际中说话者所处的位置、所持的立场、态度和观点,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心理的(吴琼 2006:59)。此外,有不少学者使用“视点”(point of view)这一概念,在意思表达上与视角比较接近。如:视点是制约语篇深层结构(即语义)的一种图式(schema),反映人们看待对象世界的角度和态度,支配对象的选择与组合,从而又影响语篇表层结构(即形式句法)的组织(熊沐清 2001:22)。当然,也有学者直接将视角等同于视点,如“视角”和“视点”指人们观察事物、人或事件并表达观点的角度(Graumann, Kallmeyer 2002:1)。另外,Sanders和Redeker(1996)对于视角的看法,也让我们看到视角和视点的同一性:“如果从广义上将话语视角(discourse perspective)定义为话语中某一具体的视点(vantage point)或观点(point of view),那么,严格说来,话语中没有句子能够脱离一定程度的视角化(perspectivization)”(刘瑾 2010:40)。而申丹(2004:52)则将很多不同提法但意思表达基本相同的术语都归为视角,如视点、聚焦(focalization)、观察之眼(seeing eye)等。

从以上关于视角及视点的定义和理解,我们可知,视角和视点常被当作同一个概念使用。因此,本文对于语篇视角研究的梳理,也将涉及包括以上提到的视角和视点的相关研究。总的说来,我们根据学界对于视角和视点的定义,基本可以得出以下关于视角这一概念的共识:

(1)视角是观察事物或描写(叙述)事物的角度,包括物理角度和心理角度;

(2)视角是一种潜在的意义资源;

(3)视角影响或支配着语言的组织形式,可以通过某些语言形式体现出来;

(4)视角存在于所有话语和语篇表达中。

基于以上基本共识,不难理解,视角研究必然涉及认知、功能和语用等领域,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其重要性和复杂性也显而易见。因此,无论视角是被视作识解事件的一种方式,还是制约语篇语义的一种图式,或者是构建语篇的一种意义资源,视角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表达和语义传递。也正因为这一特殊性质,我们能够通过视角更深入地了解人的认知、语言和我们生活的世界。

当然,在研究语篇视角的过程中,不少学者还对其进行类别上的划分。如Fowler(1986:132)把语篇视角分为时空视角、观念视角和心理视角。与Fowler相似,Simpson(1993)把视角分为空间视角、时间视角、心理视角和意识形态视角。在Fowler的基础上,熊沐清(2001:22)又进一步将视点分为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叙述视点和知觉视点。这4种视点同时存在于句及句以上的语言单位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Evans和Green(2006:529-530)则将视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内视角与外视角;(2)静态视角与动态视角;(3)前视角与后视角。其中,内视角与外视角主要涉及空间,静态视角与动态视角主要涉及事物状态,而前视角与后视角则主要涉及时间。Blumenfeld则提出“双重视角”(dual perspectivity)的概念,并区分水平视角(horizontal perspective)和垂直视角(vertical perspective)(转引自Graumann 2002:28)。前者指不同认知主体从不同角度对同一观察对象作出范畴识别,后者指认知主体对认定范畴内的观察对象作出评价。另外,基于标记显现这一角度,Sanders和Redeker(1996:290)将语篇视角分为显性视角(strong perspective)和隐性视角(subtle perspective)。显性视角主要通过明显标记得以显示,而隐性视角则相反。除了这些划分,还有学者(唐青叶 2009:62-63)从功能角度出发,将视角分为概念视角(conceptual perspective)、人际视角(interpersonal perspective)和语篇视角(discourse perspective),其中语篇视角主要关涉整个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制约着语篇意义的建构。

由上可见,学者们对于语篇视角进行的类型划分,既有交叉,也有区别。但总体来说,视角主要是相对于视角主体和视角客体而言,即观察者和观察对象(认知主体和客体),这当中自然涉及时间、空间、事物状态及主体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因素。除此之外,视角的生成及其表现形式也是涉及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不同学者对于视角类型的划分,一方面反映出其研究的视角,另一方面也展示其视角所具有的特征。事实上,学者们往往将视角的类别划分作为研究语篇视角的一个理论切入点。可以说,视角的类型研究,既是我们认识语篇视角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语篇视角在理论研究方面拓展的重要支点。

2.2 语篇视角的语言表达

语篇视角作为一种认知心理活动,往往通过语言形式得以体现。对此,学界已有不少探讨。Short认为,语篇视角的语言标记主要有7类:信息结构、地点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社会指示语、思维或知觉标记、价值和观念标记、句式结构(Short 1999:177)。按照Herman(2002)的观点,代词、定冠词、不定冠词、表示感觉和认知的动词、动词的时态和语态、评价性词汇及一些特殊的句法,都可以看成是视角的语言标记。就语篇视角的转换来说,Ensink和Sauer(2003)认为,可以从语篇的4个方面来辨认视角,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选择、引用形式、词汇选择和指示。基于显性和隐性表现,吴琼将语篇视角的显性语言表现形式归为时间指示语、空间指示语、观念指示语、人称指示语和知觉指示语(吴琼 2006:60-61),而语序、突显程度和重复等形式则从隐性方面体现语篇视角。从语篇的人际意义出发,杨才英和张德禄(2006:97-101)用实例展示时态和情态对于语篇视角的体现。时态是对时间视角的体现,而情态则是对心理视角和观念视角的体现。从视点出发,董秀芳认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区别主要由视点的不同造成,其中前者用的是说话者的视点,后者用的是转述者的视点,同时还有因不同视点交织而出现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混用的情况(董秀芳 2008:373)。也就是说,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及其两者在语篇中的混用,都是体现语篇视角的语言形式。

此外,还有学者就某类语篇或某个语篇来分析语篇视角的表现形式。如陈明芳(2008b:ⅳ)在研究英语博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中的转述现象时指出,转述动词、转述从句及元语篇都是体现视角的重要手段。宫英瑞(2009:73)在探讨《圣经》的叙事视角时,从空间、时间、心理、话语和意识形态等层面,对《圣经》中视角的语篇标记进行详细的归纳和分析。

总体说来,体现语篇视角的语言形式和手段非常丰富。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于体现语篇视角的语言形式和手段的探讨,主要涉及指示语、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语态、时态、情态和话语标记等。这些形式和手段所传递的意义和功能非常复杂。事实上,学者们在探寻体现语篇视角的语言形式和手段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究这些形式和手段所传递出的意义和功能。就指示语来说,其视点的选择可以反映语用移情和离情(冉永平 2007:334),也可以反映身份的构建(李成团 2010:15),还可以反映亲疏原则和地位原则等语用原则(陈辉 陈国华 2001:175)。但是,很明显,探寻体现语篇视角的语言形式和手段是我们探讨其后意义和功能等问题的关键。就当前的研究来说,虽然已有不少涉及语篇视角的语言形式得到不同程度的探讨,但是对于这些形式在不同类型语篇中的表现、具体特征及其相关规律等问题还未得到充分讨论。此外,还有一些体现视角的隐性形式和手段仍待进一步挖掘和探讨。

2.3 语篇视角的认知研究

对于语篇视角,学界在探讨其表现形式、意义和功能等问题的同时,也从认知方面对其自身的性质、构建及其理解等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方面,从语篇视角的性质及其相关解释力来说,学者们从认知角度提出的观点,深化我们对语篇视角的认识,拓展语篇研究的空间。比如,通过对视点和语篇连贯关系的考察,熊沐清认为,视点是制约语篇深层结构(即语义)的一种“图式”,并提出从认知层面去分析语篇视点以解释语篇连贯的思路(熊沐清 2001:21)。王正元在运用认知理论对语篇视点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语篇视点是人的认知参照点的体现和心智概念图式认知点的投影物(王正元 2006:112),语篇视点缺位、转喻视点及定冠词视点嫁接功能等许多语篇视点现象都能在此基础上得到合理的解释。

另一方面,一些学者也从认知角度探讨语篇视角的构建及其理论框架。比如,陈安玲认为,视角作为一种认知识解机制,能够通过视点定位和视觉整理手段将情境中的经验或抽象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把不同的突显域识解为意义并映射到语言形式上,从而完成对语篇语域的设定(陈安玲 2007:20)。赵秀凤(2006:23)在研究语篇视角表达的动态生成过程时,提出以“言语场景”为基础的认知构建模式。另外,针对叙事语篇,赵秀凤和李玉财(2008:111)还提出描述型和讲述型两种典型的叙事语篇视角框架。

可以说,学界从认知角度对语篇视角的研究各有侧重,但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弄清语篇视角的本质和相关规律,从而了解人的认知和语言的使用。不过,由于人类认知的复杂性,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4 语篇视角与翻译研究

从学界关于语篇视角的研究来看,一部分学者也不断将语篇视角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魏家海 2002:114,方开瑞 2003:28,王卫新 2004:82,莫爱屏 2007:107, 徐莉娜 2008:51,王明树 2009:143,彭正银 2010:105,田华 2011:36,解雨薇 张蓊荟 2011:81,郭玉梅 2014:139)。这方面研究的一个重点是翻译中语篇视点的差异问题,即原文作者的视点和译者的视点距离问题。魏家海认为,由于英汉语篇本身存在差异,原文作者和译者在词汇选择和组织谋篇上的视点也会有明显差异,因此原文和译文之间的距离不可避免(魏家海 2002:114-117)。对于作者和译者的视点距离,徐莉娜提出无标记翻译和有标记翻译。她指出,当作者的视点和译者的视点距离很小或重叠时,译者的翻译是无标记的,而当作者的视点和译者的视点之间存在显著距离时,翻译过程就出现标记性,这使得译者必须切换视点,采取一定的策略以消除标记,从而化解语言形式的冲突(徐莉娜 2008:52)。这当然也给译者提出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避免一直停留在作者视点上而出现死译,二是要避免偏离作者视点而出现胡译。另外,对于语篇中的视角现象及其翻译,莫爱屏从语用角度提出两方面的研究指向:一是探讨作者/说话人意图、译者/译员意图及语篇之间的互动关系;二是从微观层面探讨视角与不同语篇成分之间的关系(莫爱屏 2007:103-107)。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对语篇视角现象的把握和对其在翻译中的恰当处理,准确体现原文作者和作品的意图。

总的说来,虽然研究者们在探讨语篇视角及其翻译时各有侧重,但这些研究的观点比较一致:一是翻译中语篇视点的处理对于译文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翻译中语篇视点的处理相对灵活,有一定的策略可循,但都必须以不偏离原文的语义和保证原文的语篇意图为条件。同时,学者们从翻译角度对语篇视角的研究不仅是对翻译研究的拓展,而且更能有助于我们从对比的角度了解语篇视角的本质和运用。

3 研究展望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界对于语篇视角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断增加。虽然学者们研究的视角各有侧重,但对于语篇视角在许多观点和认识上比较趋同,这为语篇视角在理论上的发展和在具体语篇中的深入研究奠定很好的基础。基于此,语篇视角研究至少可以在以下4个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比研究、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和理论研究。

3.1 对比研究

上文中,我们提到的学界对于语篇视角与翻译的相关研究多是从翻译的角度谈论语篇视角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问题,这其实已经涉及到不同语言语篇的视角研究。另外,也有较少研究是基于语篇视角(视点)对不同语言中的语言点进行对比研究,或者是直接对比不同语言的视点表达。前者如张佩霞(2006:32)基于视点理论对中日代词使用的研究,后者如刘礼进(2011:237)对汉英篇章视点回指式的对比考察。从这些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语篇视角和翻译的研究,其重点主要在翻译问题上,而直接对比不同语言语篇视角的研究数量又极少,所以对于不同语言语篇视角的问题,即不同语言语篇视角的对比,还需要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当然,除了不同语言语篇视角的对比研究,不同类型语篇的视角对比研究也是语篇视角在对比研究上需要拓展和深入的内容。具体地说,从不同语言语篇视角的对比研究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语言使用者通过语言表达视角的异同,从而更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认知及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而从不同类型语篇的视角对比研究中,我们能够知悉视角运用的一定规律。由此看来,语篇视角的对比研究不仅能给语篇视角研究提供巨大的空间,而且能够为语篇视角研究带来丰硕的成果。

3.2 研究方法

从关于语篇视角的已有研究来看,学界多采用定性研究。至于定量及实证方面的研究,只能散见于少数相关研究中,如陈明芳(2008a:12),訾缨和赵秀凤(2008:2),刘礼进(2011:238)等。但是,从语篇视角涉及的研究内容来看,定量及实证研究也应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语篇视角与认知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随着认知语言学领域对实证研究方法的重视,实证研究方法在认知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语篇所涉及的体裁、类型、表现方式等非常广泛,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地使用语料库研究方法,能够为语篇视角研究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增强分析的信度和效度,同时还可能有助于我们发现在定性研究中所不能发现的问题和研究的突破口。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在关于语篇视角现有较多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和内容,有针对性地结合一定的实证研究方法和语料库研究方法,将能有效推进语篇视角的研究,而且也是该研究发展的一个方向。

3.3 跨学科研究

语篇视角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内容。语言学、叙事学、文体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都能对语篇视角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支撑,而语篇视角事实上也是这些学科和领域所关注的研究点。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叙事学领域在视角的研究方面取得较多成果,成果主要集中在叙事语篇上,而叙事语篇只是众多语篇类型中的一类。此外,随着一些相关学科和领域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理论成果也不断产生。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在语篇视角的研究中融入一些新的视角。具体地说,叙事学领域对叙事语篇视角的研究,其中所涉及的理论主要来自于叙事学、文学,而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等方面的成果运用较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认知语言学领域对于视角的研究从其产生时就有视角这一核心概念,但其相关研究主要在视角概念的认识和静态研究上,对于动态的语篇视角的研究近年来才逐渐引起关注。因此,将涉及语篇视角的主要学科和领域的成果有机结合起来,使得相关理论成果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交叉和融合,也是语篇视角研究在理论发展上的一个动力。

3.4 理论研究

如上所述,语篇视角研究可以从许多学科和领域的研究中获得理论发展的动力。学界对于语篇视角概念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并且有部分学者已在分析语篇视角表达形式的基础上积极探寻语篇视角生成及其理解的相关理论框架。我们认为,这方面的探寻不仅是因为语篇视角自身的性质对其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受相关学科和领域快速发展的动力所驱。如认知语篇学是以语篇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从认知角度解释语篇的内部结构,从而将语篇的生成与理解纳入人类的一般认知模式(朱长河 朱永生 2011:35)。这也正是语篇视角在理论研究上的一个发展趋势和目标。或者说,语篇视角也可以纳入认知语篇学研究之中,因为视角将认知的过程和结果融为一体,既制约语篇的生成,又帮助理解语篇。

4 结束语

本文从语篇视角的概念、语篇视角的语言表达、语篇视角的认知研究以及语篇视角和翻译研究方面,对语篇视角研究进行梳理,并对语篇视角的研究趋势作出展望。我们可以看到,语篇视角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围上,而要达到从宏观上了解语篇视角的生成和理解,我们仍然须要借助更多的研究方法和不断吸收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陈安玲. 认知视角对语篇语域的设定[J]. 外国语言文学, 2007(1).

陈 辉 陈国华. 人称指示视点的选择及其语用原则[J]. 当代语言学, 2001(3).

陈明芳. 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语类结构与视角[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a(12).

陈明芳. 学术语篇的转述和视角[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b.

董秀芳. 实际语篇中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混用现象[J]. 语言科学, 2008(4).

方开瑞. 论小说翻译中的人物视角问题[J]. 中国翻译, 2003(6).

宫英瑞.《圣经》叙事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郭玉梅. 论汉译法中的语篇视点问题[J]. 中译外研究, 2014(1).

李成团. 指示语选择的视点定位与身份构建[J]. 外语教学, 2010(5).

刘 瑾. 语言表达中的视角问题[J]. 外语学刊, 2010(4).

刘礼进. 汉英篇章视点回指式对比考察[J]. 现代外语, 2011(3).

莫爱屏. 话语中视角现象的语用翻译[J]. 外语学刊, 2007(4).

彭正银. 知觉视点在翻译中的转换与等值效果[J]. 外国语文, 2010(2).

冉永平. 指示语选择的语用视点、语用移情与离情[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5).

申 丹. 视角[J]. 外国文学, 2004(3).

唐青叶. 视角与意义的建构[J]. 外语学刊, 2009(3).

田 华. “视角”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J]. 上海翻译, 2011(3).

王明树. 翻译中的“主观性识解”——反思中国传统译论意义观[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

王卫新. 语篇视点与翻译策略[J]. 外语学刊, 2004(5).

王正元. 语篇视点的认知分析[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2).

魏家海. 翻译中的语篇视点差异[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5).

吴 琼. 言语交际中的视角化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11).

解雨薇 张蓊荟. 小说翻译中叙述视角的传递与作者意图的传达[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

熊沐清. 论语篇视点[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1).

徐莉娜. 翻译视点转移的语义分析[J]. 中国翻译, 2008(1).

杨才英 张德禄. 语篇视角与语气和情态[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6).

张佩霞. 从视点看中日文代词使用之异同[J]. 外语研究, 2006(4).

赵秀凤. 语篇视角的语言表达[J]. 山东外语教学, 2006(1).

赵秀凤 李玉财. 视觉图式关照下的语篇视角框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朱长河 朱永生. 认知语篇学[J]. 外语学刊, 2011(2).

訾 缨 赵秀凤. 转述话语中视角框架转换的实证研究[J]. 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 2008(2).

Brown, G., Yule, G.DiscourseAnalys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Dancygier, B.TheLanguageofStories:ACognitive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Ensink, T., Sauer, C.FramingandPerspectivisinginDiscourse[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3.

Evans, V., Green, M.CognitiveLinguistics:AnIntroduction[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Fillmore, C. The Case for Case Reopened [A]. In: Cole, P., Sadock, J. (Eds.),SyntaxandSemantics:GrammaticalRelations[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7.

Fowler, R.LinguisticCriticism[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Graumann, C.F. Explicit and Implicit Perspectivity[A]. In: Graumann, C. F., Kallmeyer, W.(Eds.),PerspectiveandPerspectivationinDiscourse[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2.

Graumann, C.F., Kallmeyer, W.PerspectiveandPerspecti-vationinDiscourse[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Harder, P.FunctionalSemantics:ATheoryofMeaning,StructureandTenseinEnglish[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7.

Herman, D.StoryLogic:ProblemsandPossibilitiesofNarrative[M].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2.

Hühn, P., Schmid, W., Schönert, J.PointofView,Perspective,andFocalization:ModelingMediationinNarrative[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9.

Kibrik, A.A.ReferenceinDiscours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Langacker, 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Sanders, J., Redeker, G. Perspective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Speech and Thought in Narrative Discourse[A]. In: Fauconnier, G., Sweetser, E.(Eds.),Spaces,WorldsandGrammar[C].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Short, M. Understanding Texts: Point of view[A]. In: Brown, G., Malmkjor, K., Pollitt, A., Williams, J.(Eds.),LanguageandUnderstanding[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

Simpson, P.Language,IdeologyandPointofView[M]. London: Routledge, 1993.

Talmy, L.TowardaCognitiveSemantics:ConceptStructureSystems[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0.

van Dijk.StudiesinthePragmaticsofDiscourse[M]. The Hague: Mouton Publishers, 1981.

定稿日期:2016-12-17 【责任编辑孙 颖】

DiscoursePerspectiveStudies:RetrospectandProspect

Liu Ji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discourse perspective; retrospect; prospect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认知框架下的语篇视角研究”(13BYY154)的阶段性成果。

H0-05

A

1000-0100(2017)02-0032-6

10.16263/j.cnki.23-1071/h.2017.02.005

Discourse perspective is a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are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literature from four aspects: the interpretation on the concept, the linguistic forms for presenting discourse perspective, the cognitive approach to discourse perspective, and the study on discourse perspective and translation. Comparative study, research methodology,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re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 on discourse perspective.

猜你喜欢
视点语篇语言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视点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24
我有我语言
让你每天一元钱,物超所值——《今日视点—2014精萃》序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2
两会视点
中国水利(2015年5期)2015-02-28 15:12:40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
语篇特征探析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