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能力导向下大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与核心素质培养研究

2017-03-09 20:54尹贞姬
高教探索 2017年1期
关键词:核心素质就业能力学科知识

尹贞姬

摘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教学成效的直观体现。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着知识面狭窄、实践技能欠缺、人文素质偏低等问题。高校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教学,还要提高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及实践技能。此外,高校还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个人形象塑造能力、创造力、亲和力、沟通力以及实干精神等核心素质。

关键词:就业能力;学科知识;核心素质

适应市场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基本诉求。大学生就业能力高低不仅反映了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成效,同时也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进入社会并获得良好的发展。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加强大学生学科知识学习,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是高校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学科知识的学习是大学生获得就业机会的前提条件,而实践技能、审美情趣、人文精神、道德观念、创造力等核心素质的养成是大学生获得长远发展的保证。如何将学科知识学习与核心素质培养相结合,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其表现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就业就是“找工作”,即获得一个职位,而所谋得的职位是否如自己的心意,并获得理想的薪酬与发展机会,则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高的人容易凭借自身学识和人格优势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不仅能获得理想的职位与薪酬,日后还有很多晋升与发展的机会。而就业能力弱的人不仅难以获得理想的职位,而且很难有更好的发展。因此一个人就业能力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背景与水平,更体现了其实践技能、人文素质、创造力、沟通力等方方面面的素质,所以就业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目前大学生毕业后都面临着就业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在校学习,大学生在毕业时拥有了相当的专业知识水平,具备一定的人际交流能力,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应该说在毕业时大多数人已具备了一定的就业能力。但从就业现状及结果来看,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知识面狭窄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从小学到大学,一般都采取按学科知识分类教学的方式,文理分科状态导致学生所获得的知识面狭窄。大学学习期间,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涉及较多,无关的知识则涉及甚少。这种教学的结果造成知识的割裂,学生无法获得全面的知识,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1]。毕业生找工作时,用人单位更期望看到的是知识体系全面、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而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所获得的只是本专业或本学科的系统知识,可谓“专而不全”,这从综合就业能力来说显然是不足的。

(二)实践技能欠缺

大学课堂理论知识学习比例远远大于实践教学,尽管为了顺应市场需求,各个高校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增加见习、实习等环节,但总体来说还是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学生毕业时虽然经过了几个月的实习,但真正能适应职业要求的还是少数,一般都需要经过用人单位的再培训,以及传、帮、带等方式才能逐渐适应工作。可见实践技能欠缺,工作上手慢,适应周期长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普遍问题,很多用人单位都希望能够聘用到具有相当实践经验、能尽快担负起工作任务的人才。因此增强实践技能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

(三)人文素质低

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物质利益至上甚至拜金主义思想在大学生中十分普遍。许多大学生人文素质欠缺,毫无敬业奉献精神,没有树立起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待工作得过且过,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与他人不能和谐相处,过于争强好胜,没有清晰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的意识,很难融入集体。[2]这就造成就业困难或就业后难以获得长远发展,无法完全适应工作、适应他人、适应社会,精神世界极度空虚,更谈不上在职业生涯中有所造诣了。可见,就业能力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对人文素养也提出了要求,这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保证。

二、就业能力对大学生学科知识學习与核心素质培养的要求

(一)学科知识的学习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学科知识的学习,没有系统而扎实的学科知识是干不好任何工作的。因为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很难想象专业知识薄弱的人可以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即使勉强就业恐怕也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在就业能力导向下,大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广泛学习,深刻领悟

各专业都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对所开设的每门课程认真学习,并且做到深刻领悟是在校大学生的基本任务。有的学生对待自己的专业课程态度不认真,按兴趣挑选,感兴趣的认真听,不感兴趣的放一边,这将造成专业知识本身的偏颇。因为每门专业课程的设置都不是随意而为之,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它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都发挥着相应的作用。所以每位在校大学生如果要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的话,就必须认真对待每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到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及时反思,深刻领悟,夯实自己的专业课功底。[3]

2.融会贯通,博采众长

学科知识的学习存在着“专而不全”的问题,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在就业能力导向下,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时首先要做到各门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即要看到各门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它们之间不是“各自为政”的,而是彼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在教育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教育学原理”是理论基础,“课程与教学论”是方法论问题,“教育心理学”是与学习机制相关的,而“教育史”关注的是整个教育学的发展脉络等等。它们之间互有联系,共同撑起教育学这个学科体系,因而不是彼此孤立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做到融会贯通,才能开阔眼界,丰富头脑,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在校大学生还要通过选修、补修等方式,多涉猎专业课以外的其它知识,博采众长,这样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能开发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从而又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核心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从小学一直贯穿到大学的,大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从而为社会服务。在就业能力导向下,大学生应具备以下核心素质。

1.个人形象塑造能力

一个人的仪容仪表、风度形象会给他人留下第一印象,具备良好的个人形象塑造能力在就业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个人形象包括言谈、举止、着装、气质、风度等等。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这些构成了一个人的形象要素,培养学生的个人形象塑造能力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不仅能提高人格魅力,还能给他人带来良好的印象,对他的人际交往、社会发展等方面带来益处。[4]

2.实干精神与动手能力

从就业能力角度来说,拥有一定的实干精神与动手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一面。具备实干精神的人对待工作踏实刻苦,不会偷奸耍滑,勇于面对困难并努力克服,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这样的人一般都是很受欢迎的,能够获得良好的口碑和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就应培养他们的实干精神与动手能力,而不是一切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要善于放手让学生动手锻炼,从而使他们逐渐形成喜欢动手动脑、愿意踏实钻研的品质与精神。

3.内外兼修的亲和力与沟通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才能在职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获得认可,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良好的沟通能力的获得需要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这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首先要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否则只能徒有外表而内在空虚。其次要有一定的亲和力,避免高高在上、待人冷漠的形象,要给人以稳重端庄、热情大方的印象。再次要有礼有节地处理矛盾和争端,避免极端的态度和行为。良好的亲和力与人际沟通能力能够给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带来良好的开端,也会为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因此这是大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

4.锐意进取的开拓创新能力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主旨。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未来职场竞争中,具有创新意识,善于提供创新的思路,能够创造出创新性的产品,这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最强劲的动力。因此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具备锐意进取的开拓创新能力,这是未来获得发展与成功的要素。缺乏创新能力的人在工作中习惯按部就班,久而久之就没有了对待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而创新意识强的人则善于动手动脑,喜欢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愿意大胆尝试,并且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这样的人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的机会要大很多。因此从就业能力角度来说,培养大学生锐意进取的开拓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三、就业能力导向下大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与核心素质培养的策略

学科知识的学习是基础,其它各种素质的培养是形成完整人格的必要条件。一个发展完善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多方面的扎实的基础知识,文明修养程度高,社会性发展良好,综合素质与能力均比较好。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从学科知识学习的角度给学生提供成才的道路,还要从核心素质培养方面多下功夫,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一)加强就业教育,引领学生规划未来

很多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正确的就业想法,只是按部就班地上课、下课、考试、放假,等毕业时才发现自己需要思考找工作的问题,可这时为时已晚,很多不足之处已无法弥补,造成终身遗憾。高校在学生入学初期,就应该积极开展就业教育,引领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业生涯,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蓝图,始终把就业教育贯穿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可在大一、大二组织学生开展“职业教育”等课程,让学生对每种职业都有明确的认识,进而在大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未来职业挂钩,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进入大四时,组织学生大量参与社会实践,为将来的职业“预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并锻炼自己的就业能力。这种贯穿式的就业教育,会为学生打开思路,认清未来发展路径,从而给学生良好的个人发展创造条件。[5]

(二)开设跨学科课程,增强学科知识交融能力

由于长期以来,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接受的都是按学科知识分类教学模式,这从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联系,造成学生认识事物的片面性。大学的分专业学习使得学生仅仅了解到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而与专业无关的其它知识了解甚少。这显然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应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除了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以外,应多设选修课、补修课,给学生多提供一些跨专业或跨系旁听的机会,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能获得其它方面有益的知识。当遇到问题时,不仅从某一个角度思考,而且能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科知识的交融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整体认知水平、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當然,学科知识交融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自己从多方面加以努力,也需要学校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调整才能够实现。

(三)加强校内外合作,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在就业市场导向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刻不容缓。从目前人才培养状况来看,高校所开展的实践性教学,包括见习、实习、参观等一般都在大三大四进行。如果大学四年都贯穿就业教育的话,那么加强实践应用方面的教学应该从大一就开始。每年可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应本着让学生了解职业前沿、增强实践能力的主旨来进行。高校应加强与校外企业、事业单位、机构、团体的合作,将联合培养的模式推广到更多的专业中去,使学生在大学低年级就有机会深入各个社会机构参观、访问、座谈,了解社会各个职业的真实情景,提高个人认识水平。在进入高年级时则给学生提供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而得到锻炼,为未来从事某一职业打好基础。

(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加强人文精神培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所高校如果拥有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则会对学生产生正向的熏陶与感染,反之则带给学生负面的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是密不可分的。[6]因此高校应着力于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抵制低俗风气,在高雅清新的氛围中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般都是以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通过开展积极向上的文艺、体育、竞赛、展示等活动,来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从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例如,为提高大学生个人形象塑造能力,可开展校园形象大使选拔、校园环保服饰秀、职业形象亲和力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发挥创意,通过参加活动,提高学生对自我形象的认识,学习塑造个人形象的方法与技巧等。此外,还可开展读名著写感受、优秀影视剧观赏、自编话剧表演、艺术操比赛、热点问题辩论会等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让高雅脱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充满校园,从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在充满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中提高学生内外兼修的各种品质,使学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修炼好基本功。

总之,就业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高校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善于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科知识交会融通能力,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重课堂,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在校大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而且在个人形象塑造能力、实干精神、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核心素质方面都有所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

参考文献:

[1] 史利平.论师范专业大学生学科知识交融能力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2(3):114-118.

[2] 李燮.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6):46-47.

[3] 刘小强,蔡玉莲.大学第一年教育(FYE):研究、实践和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93-103.

[4] 赵江平.论大学生素质培養的四种能力[J].求索,2004(11):176-177.

[5] 谭菊华.大学生就业视野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27-132.

[6] 李铁范.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社会意义和社会标准[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4):117-120.

猜你喜欢
核心素质就业能力学科知识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品读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基于核心素质培养的艺术学校通识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研究
基于核心素质培养的艺术学校通识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研究
民航运输航空飞行人才核心素质剖析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人力资源招聘与测评”课程中团队学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