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
对于去产能下的战略布局,有三个层面必须把握:
第一是去产能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解读和要点。第二是中国绿色财税体制,现在大家都关注“三去一补一降去产能”,它具有它的切入点和复杂性特征。第三是从机制上怎么把握,这是最关键的。这个机制最关键的问题,其实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资源配置的基调,怎么让市场充分起作用,而让市场充分有作用必须要去产能。
真正要“去”的是落后产能
首先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缘由。中国自工业革命以来是落伍的,这个落伍长期得不到解决。所以怎么实现现代化问题,必须要跨越式发展,弯道超车式发展,全球要求生产力实现整体跃升式的发展,这个要特别尊重客观规律,客观规律的研讨是:人类社会发展确实不是简单的谁走在前面就永远居于前列,而永远是你追我赶。
创新发展作为第一动力在矛盾凸现之下,我们必须解决矛盾,必须实现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升的升级版,在这样的认识之上,直接对应到我要谈的第二个层面——“三去一降一补”。
“三去一降一补”的切入点大家已经高度关注。现在的钢铁、煤炭、电解铝等行业存在明显过剩产能,所以必须把它消解,具体工作中有全局指标,切块层层下达到区域、行业。
我并不认为聚焦在去过剩产能方面就准确无误,真正去产能应该是聚焦在去落后产能。什么叫落后产能?比如煤炭。可能更多的体现在中小煤炭生产能力,但是也不能绝对,它最关键的是要把污染严重、效率低的产能去除掉。
去落后产能其实非常容易快速推进,而且一夜之间原来属于过剩产能马上提升为有效产能。比如钢材在2016年出现回升,上半年整个钢铁行业回暖,到了三季度以后煤炭回暖,煤炭价格迅速上升,市场供不应求,发改委多次开会研究怎么调度。
所谓过剩产能,是随时迅速可以改变的。当然,去产能最关键的机制,肯定不是政府手里的这套指标和行政手段,一定要尊重市场,优胜劣汰。
去杠杆和企业的关系
再来看去杠杆。所谓杠杆就是大家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空间太多了,拿广义货币M2来说,中国现在已经达到两倍多。财政部门2016年要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将税率提到了3%。
一个企业和去杠杆有什么关系?企业和集团的加杠杆是企业负债率,但一个企业负债率到了70%,另外一个负债率只有60%,你能说这个负债率70%的企业就注定比60%的企业糟糕吗?
很可能是负债率70%的企业正处在突破瓶颈的情景下,只要突破一下就能发展得长远。而那个负债率60%的还找不到自己突破瓶颈的有效路径,不要看眼下增长率特别高,再往后它就要萎缩,甚至要被市场淘汰,这种绝对不是同日而语简单的类比,不可套用某一个固定的量化机制,所以一定要在去杠杆方面做具体分析,正视复杂性。一定要靠企业家自己的综合考量,去掌握自己可接受的空间,争取在前面打開空间。
优胜劣汰机制很关键
第三个概念叫去库存。去库存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国房地产。最后一个降本,政府只能是帮助企业降低税负成本,2016年取得的一个进展是营改增全覆盖。
我观察企业还有很多隐性成本,一个企业开业要盖几十个章,每个章盖起来往往跟着要疏通打理各种关系,这不就是成本吗?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进行综合改革,一定要靠精简政府机构和推进廉政建设。
去产能作为战略布局的重头戏,企业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还在不断强调这样一个重点事项,它的机制无疑是关键的。现在中国企业数量达7000万以上,每天要增加1.4万以上企业注册量,一年就是几百万,这7000万以上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政府行政手段关心去产能只适合少数对象,绝大多数企业的去产能必须依靠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机制,所以政府要维持公平的竞争市场环境、制度环境。
企业家要看清大势
而淘汰落后产能的机制,不能放弃,永远在路上。
我认为作为企业家,就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要义无反顾地加入市场竞争,投机取巧只能是一个阶段,可能突然间风险就来了。所以企业家不要试图找靠山,你的靠山可能瞬间变成火山。这几年我们看到很多案例都在印证这一点,所以我很推崇在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企业家感受到的是扛,是不走偏不走歪道,我们要变革,变革要走正道,一定要在竞争中形成优势,满足用户升级的需求。
对于用户升级,企业家要意识到互联网变成了移动互联,比如:新生代人人用手机就可以观看任何喜欢的节目,包括朗诵、诗歌等,都在享受移动互联时代带来的产业革命。这是企业家应当关注的。
我觉得一个市场经济的企业家,首先要看清大势,这个大势在2017年初看得更清楚,整个市场演变是什么情况,你能不能比别人快半步,就显得很重要。其次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打造核心竞争力。再者就是你的产业,将所有事情做到极致,因为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