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荣 苏 建 陈 谷 马 燕
(四川省三台蚕种场,四川 三台 621100)
现行普种即时浸酸使用的盐酸具有很强的刺激味,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对环境也有不良影响。为适应生态蚕业发展理念,减少蚕种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投放使用量,降低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影响,达到绿色发展目的,我场在2016年秋季、2017年春季开展了普种温汤即时浸渍试验。现将试验初报如下。
1.1 试验用种
1.2 制种要求
蚕种按即时浸酸的技术处理要求杀蛾送种。
1.3 试验设置
将每张蚕种裁成8小块,设置8个处理区,分别标注品种、批号和浸渍时间。
自来水温度129℉,8个处理区分别按5s、6s、7s、8s、9s、10s、11s、12s时间即浸。
蚕种晾干后按照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916—2009桑蚕种催青技术规程》进行。
4.1 调查项目
催青期蚕卵水引及转色情况、蚕种催青死卵数、最大二日实用孵化率 。
应用软件SPSS分析表1,得出结论,15个指标载荷为三个主成分所记录,每个指标在主成分矩阵中所对应主成分数值越大即对该成分的贡献就越大。第一主成份在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农民人平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费邮电业务总量、第一产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上具有较大载荷;第二主成份在综合机械化率、农业种植业总产值、卫生工作人员、高新产业增加值等指标上具有较大载荷;第三主成份在进出口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普通中学在校人数上具有较大载荷。
4.2 调查方法
催青阶段,观察记录蚕卵水引及转色情况;蚕种孵化后,调查记录每个试验小区孵化卵数、催青死卵数、不受精卵数,计算最大二日实用孵化率。最大二日实用孵化率=孵化数/良卵数×100。
5.1 蚕种转色情况
871×872正反交、夏芳×秋白和蜀芳×川白的处理区转色较齐,其中以8s浸渍时间的转色最齐,“秋白×夏芳”和“川白×蜀芳”的处理区的转色欠齐。
5.2 孵化率情况
871×872正反交、夏芳×秋白和蜀芳×川白的处理区的二日实用孵化率达90%以上,其中以8s浸渍时间的二日实用孵化率最好,达到95%以上;但秋白×夏芳和川白×蜀芳的处理区的二日实用孵化率较差,只有70%左右(普种温汤试验催青调查统计表见表1)。
5.3 不良卵率情况
871×872正反交、夏芳×秋白和蜀芳×川白不良卵率最低的2.79%,最高的14.65%,与重叠卵较多有关;秋白×夏芳和川白×蜀芳最低的28.13%,最高的68.07%,主要与品种性状有关。
表1 普种温汤试验催青调查统计表
制种季别品种浸渍时间(s)孵化数(粒)催青死卵(粒)不受精卵(粒)最大二日孵化率(%)不良卵率(%)春871×872519281841291 299 2362688264091 068 94718522042090 0810 798159280095 224 7892232140094 105 90102428260090 339 67112212348086 4113 59121872160092 137 87春872×8715223264097 212 79623241402094 326 44722721121295 305 1882408721697 103 53924241404094 546 911024121726493 348 911126241842493 457 341219561443693 148 43
6.1 871×872正反交、夏芳×秋白和蜀芳×川白的处理区的二日实用孵化率基本在90%以上,而以8s浸渍时间的二日实用孵化率最好,达95%以上,符合《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行业标准对即浸普种的要求;但秋白×夏芳和川白×蜀芳的处理区的二日实用孵化率只在70%左右,未达到一代杂交种行业标准对即浸普种的要求。
6.2 871×872正反交、夏芳×秋白和蜀芳×川白的处理区的二日实用孵化率能达到行业标准要求,与该品种产卵比较规则和集中有关;秋白×夏芳和川白×蜀芳的处理区的二日实用孵化率未达到行业标准要求,应与该品种产卵比较不规则和不集中、温湿度控制范围和浸渍时间早迟等有关。
6.3 871×872正反交、夏芳×秋白和蜀芳×川白可进行整张试验,秋白×夏芳和川白×蜀芳有待进一步进行小样试验。
6.4 本试验是用的平附种,不能选除不良卵,重叠卵较多,转青而未出的卵较多,影响孵化率。因此,试验要求蚕种产附平整,少重叠卵,通过控制好产卵室目的温湿度和杀蛾时间,提高蚕种产卵的集中度,以提高孵化率。
6.5 普种温汤即浸,由于蚕种不能脱粒,与现行普种散卵生产不符。如能试验成功,可适当增加出库数量,在小蚕共育室收蚁或集中收蚁发种,淘汰苗尾蚁,也能达到散卵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