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的政党认同看高校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教育*

2017-03-08 11:02贾德忠
关键词:参政党执政党民主党派

贾德忠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

从大学生的政党认同看高校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教育*

贾德忠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

当代大学生的政党认同包括对现代国家实行政党政治的认同、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民主党派(参政党)的认同。根据近年来有关学者对当代大学生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实证调研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政党认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校关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教育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2015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要求,高校应深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校执政党和参政党思想建设,以及高校执政党和参政党组织建设方面在形塑大学生政党认同中的作用和影响,创新高校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教育的路径。

大学生;政党认同;政党制度;教育

政党认同是反映一个政党执政的社会心理基础和合法性支持的重要指标。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比较活跃的一个阶层,其政党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的成效。从大学生政党认同的视角来审视高校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教育,对巩固当代大学生政党认同的形成基础,深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多党合作实践,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政党认同的基本现状与问题

政党认同是从心理学领域引入的、研究政党依附和选举行为的一个源于西方的概念。在西方的政治语境中,政党认同一般是指选民在心理上或情感上对某一政党的认同或归属感。由于中国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国内学者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做了扩大化的理解,认为“政党认同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作出的一种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1]。政党认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政党认同,一般是指对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广义的政党认同则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对政党政治的认同、对政党制度的认同和对具体政党的认同。笔者拟从广义的政党认同概念出发来探究当代大学生的政党认同与高校开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教育的关联。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政党认同问题,国内学界此前更多的是从大学生入党动机角度切入,这一角度实际上是执政党认同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从广义的视角来研究大学生的政党认同问题,并有多项实证调研成果面世。笔者主要以柴宝勇2015年发表的北京某高校的最新调研数据为研究依据,同时参照了近年来有关学者在重庆、福建等地高校开展的相关调研数据来进行综合分析。*详见柴宝勇:《理性与功利:当今中国政党认同的现状、特征与构建途径——基于北京某高校的数据》,《理论月刊》2015年第9期,第152-156页;蒋荣、代礼忠:《从执政效能和执政价值认同看当代大学生的政党认同——基于重庆大学与西南大学的经验材料》,《青年研究》2011年第3期,第30-38页;刘涵慧:《大学生的政党认同与国家认同——基于北京高校的实证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1期,第85-92页;李文、张宇斌:《从政治认同到信仰追求:高校党建工作的路径新探——以大学生政党认同为例》,《荷泽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第122-125页。本文所引数据均出于上述文章,以下引用皆不再出注。

(一)对现代国家实行政党政治的认同度

当今世界的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20多个国家没有政党以外,都实行不同形式的政党制度。政党政治已成为当今世界多数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常态,政党特别是执政党成为国家政权的实际执掌者,是国家内政外交的重要主导力量。因此,考察当代大学生对政党政治的认同程度,无疑是政党认同中的首要选项。

根据柴宝勇的研究,从测试群体对“政党政治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态度来看,76.5%的同学表示“十分同意”或“同意”,而在关于“未来政党的功能能否会消解或被替代”的看法中,“同意”和“十分同意”的只占21.3%,“不同意”和“十分不同意”的占63.2%(见表1)。虽然关于政党的衰弱和政党政治的认同危机是西方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但上述数据表明,在国际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领域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世界各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对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政党政治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理性看待,对政党政治的整体认同度较高。

表1 北京某高校关于大学生政党认同的调研数据

数据来源:根据柴宝勇:《理性与功利:当今中国政党认同的现状、特征与构建途径——基于北京某高校的数据》(《理论月刊》2015年第9期,第152-156页)整理

(二)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认同度

所谓“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各个政党在政治生活中所处的法律地位。政党同国家政权的关系、政党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是指政党自身的运转方式和模式。政党在行使国家政权、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活动方式、方法、规则和程序,是各个政党在争夺国家政治权力时逐渐形成的一种权力、地位划分的类型和模式。[2]政党制度可以政党的数目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也可以各个政党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竞争性政党制度、垄断性政党制度和合作性政党制度。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简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从柴宝勇的研究来看,对“我国现行政党制度符合国情”的态度,45.4%的同学为“十分同意”和“同意”;17.1%的同学为“无所谓”;“不同意”和“十分不同意”的同学为37.5%。在对“多党竞争选举制度优越性”的态度上,38.5%的同学为“十分同意”和“同意”;20.4%的同学为“无所谓”;41.2%的同学为“不同意”和“十分不同意”。李文、张宇斌的研究也提供了与此相接近的数据。根据他们的研究,在针对“哪种政党制度适合我国现状”的问题上,65.5%的学生选择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上述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现行政党制度的总体认同度比较高,但近四成的同学对多党竞争选举制度的优越性表示了肯定。西方一些学者常常片面地认为,只有竞争性的政党制度才是未来政党政治的发展方向,而把合作性政党制度仅仅看作是一种过渡性安排。受此观点误导,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竞争性政党制度和合作性政党制度的认识还比较含糊,这一结果值得我们深思和重视。

(三)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的认同度

政党认同的第三个层次是狭义的政党认同,也就是对具体政党的认同。在我国,这个层次的政党认同既包括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的认同,也包括对民主党派(参政党)的认同。据柴宝勇的研究,测试群体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态度”,66.1%的同学给予了肯定回答;认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政治力量”的也达到64.5%。李文、张宇斌的研究显示,77%的大学生认同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中国长期执政,并能领导我们建设现代化。从刘涵慧的研究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认同度很高,他们相信执政党的吸引力,也将党的荣辱视为自己的荣辱。这些都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地位的高度认同和强大信心,也体现了对执政党执政绩效的认同。

研究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就不能不关注大学生的入党动机问题。据蒋荣、代礼忠的研究,67.5%的大学生表示“较愿意”或“非常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大学生有着相当的吸引力。这一比例与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具体情况基本相符。但愿意或希望入党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度,这就涉及大学生入党动机研究。李文、张宇斌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显示,综合“信仰共产主义”“愿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争取进步”三个选项,有68.1%的大学生的入党动机较为端正。但另一方面,仍有25%的同学在入党动机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功利性,把入党作为毕业后找工作的筹码,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并不是想为了党的事业去奋斗。柴宝勇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现象,北京某高校的这一比例为23.4%(见表2)。

表2 北京某高校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研数据

数据来源:根据柴宝勇:《理性与功利:当今中国政党认同的现状、特征与构建途径——基于北京某高校的数据》(《理论月刊》2015年第9期,第152-156页)整理

蒋荣、代礼忠在同一问题的研究中没有直接针对被试者提问入党动机,而是请其直接评价目前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以免得到期望性回答,使答案更加客观。统计表明,仅有15.6%的大学生“较赞同”或“非常赞同”“大学生党员有坚定信仰”,而40.5%的大学生“较赞同”或“非常赞同”“大学生入党主要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只有26.8%的大学生“不太赞同”“入党的工作观”,其余32.7%的大学生表示“中立”。上述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入党动机的问题上存在着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并存的现象。这种多元化的选择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政党认同潜在的风险和危机。

(四)对中国民主党派(参政党)的认同度

关于参政党的认同,柴宝勇的研究显示,测试群体关于“民主党派能否代表民众的诉求”和“现阶段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绩效”两个问题,分别有71.4%和63.8%的同学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此外,只有40.8%的大学生知道我国有八个民主党派;有6.9%的大学生知道科技部部长的致公党党派背景(我国现任科技部长万钢系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而李文、张宇斌的研究表明,被试大学生中有21%在对党派了解程度方面选择了“都不了解”。参政党认同度在以上四个方面的认同中比例最低,一方面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参政党的价值认同较低,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参政党、乃至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了解度明显偏低。

总之,据上述北京、重庆、福建三地10余所高校近五年调研数据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政党政治认同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党认同方面均有较高的认同度,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内政外交成就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成就的高度认可。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大学生在政党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认同度不高,而认同西方多党竞争制度的仍占一定比例;二是大学生入党动机存在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并存的现象,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尚没有摆正理想信念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三是部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一些大学生中的认知和接受度仍然偏低;四是对中国民主党派 (参政党)的价值认同和绩效认同明显不足,对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认知普遍欠缺。

二、影响大学生政党认同的成因分析:基于高校的视角

关于政党认同的形成基础,有学者认为一般包括政党意识形态、政党组织、政党领袖和政党执政绩效等要素,“前三个因素是政党的内部因素,后一个因素是政党的内部因素所带来的外显结果”[3]。而政党意识形态则是塑造政党认同的灵魂,在其中起着关键和主导作用。认同的层次性也是研究政党认同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据阿尔蒙德和维伯判断,政治主体对于政治客体的政治取向包括:“认知”的取向,即关于政治系统的角色和角色的承担者,以及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知识和信念;“情感”的取向,即关于政治系统的角色、人员和行为的感情;“评价”的取向,即关于政治对象,特别是那些涉及价值的标准和准则,可以和信息与感情相结合的政治现象的判断和见解。[4]因此,认同的层次性表现在同一个体对认同对象的认知的不同层次上,其中认知是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情感是认同的动力,评价是认同的高级阶段。[5]对政党认同也应作如是观。

那么,作为政党认同形成基础的四个要素是如何作用于大学生自身,并循着政党认知、政党情感和政党评价的层级,直至影响到其政党认同的行为层面呢?这其中既有高校内部的原因,也有社会影响的原因。笔者主要从高校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教育的视角来分析其对大学生政党认同的影响,题目所指的“教育”从广义而言,涵盖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即不仅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也充分考虑到高校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参政党建设对大学生成长的教育和影响。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面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政党政治教育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教育的主阵地,对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政党意识形态和价值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发布实施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得到重视,成效也十分显著。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但是,具体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教育方面,目前的教学实践尚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的碎片化。在高校,大学生政党政治认知的主要来源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课程。就政党认同教育而言,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更多地承载了政党意识形态教育功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涵盖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的轰轰烈烈的革命建设史、改革发展史,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绩效史。从教学内容来看,虽然上述关于政党和政党制度的知识点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均有涉及,且是各类政治课考试的重要知识点,但教材内容仍存在碎片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党史党建内容较为充分,参政党及多党合作内容相对偏少,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内容更不充分;教学内容内在逻辑性不强,系统性、完整性、渐进性不够,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没有实现有效衔接。在政党绩效教育方面,有的教师不善于及时把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绩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政党建设成效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中国共产党加强国家经济建设、民主化建设、科技建设等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的教育关注不够。*据刘涵慧的研究,“不同领域自豪感对政党认同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当大学生对我国的政治、民主、经济、社会安全系统、科学技术的发展感到满意时,他们对执政党的认同感、归属感就会越强;相反,当他们对我国文艺、历史以及体育等方面的表现感到满意或不满意,并不会影响其对执政党的认同归属感”。刘涵慧认为,对政治领域的满意会提高政党认同,一是因为政治、经济、民主等领域的发展能更直接展现出政党的作为,国家在这些方面表现得优秀,执政党功不可没。二是无论是民主化,还是社会安全系统,尤其是经济的发展,这些领域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他们对这些领域的期待更大,也就更能敏锐地捕捉到其进步。参见刘涵慧:《大学生的政党认同与国家认同——基于北京高校的实证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1期,第90-91页。认知是认同的基础和首要环节。政党政治认知“对于形成对政党的归属感、认同度以及产生凝聚力,都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没有对于政党的一些知识、认识和意识,政党认同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5]。

二是教学效果的一般化。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些课堂教学仍以灌输式为主,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单一,师生互动缺乏。有的教师不善于联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虽然相关内容写入教材,进了课堂,但并没有入脑入心。政党情感是政治参与的感情纽带,也是政党认同的动力来源和感情基础。没有情感体验,评价也就无从谈起,自然也就失去认同的动力。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近百年来中国历代仁人志士不断奋斗探索的历史选择,是中国在民国初年多党制、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垄断政党制度的反复比较、试错和付出惨重代价后的必然选择;如何引导学生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多党制“水土不服”的比较中汲取教训;如何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即使西方国家的多党制也各不相同,是各自国家历史生成的结果并在国际比较中得到启示;如何在历史的纵向比较和不同国家政党制度的横向比较中讲清楚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与优势,以及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贡献;如何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途径和渠道开展政党制度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之自我内化,引导自觉,形成有序的政党意识形态教育与反馈系统,增强实效性,这些都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考验。

(二)高校执政党、参政党思想建设方面

在高校内部,政党意识形态、政党组织和政党执政绩效对大学生政党认同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身边的、本校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的所作所为、自身形象等来实现的。它对大学生有着更为直接、直观、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其中既包括作为执政党的高校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的建设,也包括作为参政党的高校民主党派基层建设;既包括执政党、参政党的思想建设,也包括组织建设,下面分而述之。

在执政党思想建设方面,当前影响大学生政党认同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点。一是党内意识形态教育存在弱化趋势。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矛盾尖锐化、问题复杂化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对外开放和全球化的发展给西方各种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机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各种思想的生长提供了土壤,政党认同的意识性基础也受到冲击。在高校,主要表现为:有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教育走过场、形式化,重党员业务培训、轻政治教育,重教学科研考评、轻思想政治把关;个别教师在课堂上非议乃至攻击我国的政党制度,宣扬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功利化倾向严重。二是对多党合作存在思想认识误区。有的党员片面强调执政党认同,无视参政党与执政党之间的关系及参政党认同,不会更不可能引导大学生关注民主党派组织;有的党员认为民主党派发展成员是与中国共产党争夺人才;有的质疑民主党派的政党属性,提出“摆设说”“花瓶说”“象征说”。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方面,对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也存在认识误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本质和特点可以概括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与,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亲密合作。但有的民主党派成员片面强调参政党认同,夸大、对立其与执政党认同之间的差异,乃至走到“多党制”的误区;有的认为不搞多党竞选、轮流执政就不是民主制度,不以谋取执政为目的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党,有意提出所谓我国政党制度的合法性问题;有人以“共同参与执政的政党”或“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执政”来概括民主党派,不仅在理论上造成误导,而且在实践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地位造成威胁;有的成员基于功利性乃至盲目性加入民主党派,把民主党派仅仅当作联谊或交友的组织。

思想建设过程是一个政党灵魂塑造的过程。政党认同既是一种主观态度,也是一种理性选择和价值认同,中国共产党党内意识形态教育的弱化和对多党合作思想认识的偏差,以及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弱化,一方面影响了大学生的政党意识形态塑造和理想信念教育。据蒋荣、代礼忠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调查,仅有15.6%的大学生“较赞同”或“非常赞同”大学生党员有坚定信仰。另一方面,也导致大学生难以科学地把握中国政党制度的内涵和本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思想的混乱,降低了大学生的政党认同度。因此,要影响和引导大学生的执政党和参政党认同,就必须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强化执政价值认同,深化多党合作制度教育,同时要把参政党思想建设摆在与执政党思想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长抓不懈。

(三)高校执政党、参政党组织建设方面

政党组织是影响政党认同的重要变量,政党组织建设也是争取政党认同的重要手段。但一段时期以来,党内管党治党的不严和党纪约束的松弛,严重影响党的建设的成效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形象。高校执政党建设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两点。一是高校执政党基层组织及成员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务工作重视不够,基层组织工作不到位,使党的工作出现业余化倾向;有的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监督作用缺乏机制保障,发挥作用的渠道不够通畅;有的基层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不力,战斗力弱化;有的党员长期不关心党内事务,不参加组织活动,体现不出党的先进性;一些青年教师不愿入党,不愿被党组织“约束”;有的学生党员虽然在形式上入党,但并没有在价值观上入党。二是高校多党合作实践出现虚化、弱化、边缘化倾向。一些高校民主党派成员了解校内事务、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不畅通;民主监督作用发挥的机制尚未形成;在政党协商方面存在“想起了、有空了、拖不过去了才协商”的随意性问题,“协商是自找麻烦”的认识问题,协商前不知情、不明政、协商中“各说各话、流于形式”的问题等;队伍建设方面存在“少数人中选人”“拿着帽子找人”等现象。

加强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由中国共产党的特殊性质决定的。一般认为,西方政党组织发展经历了权贵型政党、大众型政党、兼容型政党和卡特尔型政党四个发展阶段。[6]共产主义政党虽然不同于西方政党的组织发展路径,但以此观照,中国共产党大体处于大众型政党的组织发展阶段。作为大众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明确的党章党纲,对党员入党程序、权利义务、各级党组织建设都有严格的规定,这种组织的严密性和结构的完整性便于进行有效的政治动员,也是政党争取认同的有效手段。但据李文、张宇斌的调查,大学生在“对身边党员的看法”这一问题上呈现出二元分化的趋势,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对身边的党员表示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执政党的认同与拥护,但认同“表现一般”和“不关心”这两项的也占到47.5%。根据蒋荣、代礼忠的研究,36.17%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不赞同”和“较不赞同”“大多数党员仍然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一观点,而持“非常赞同”的仅占3.72%,持“比较赞同”的占21.49%。这表明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在广大师生中的接受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在合作性政党制度下,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关键在于执政党的推动和坚持。从多党合作的实践来看,高校不仅是大学生政党政治理论认知的主渠道,也是近距离感受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丰富实践的重要场所。根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达成的共识,民主党派不在大学生(包括研究生)中发展成员,大学生对多党合作的实践认知很大程度上是从所在高校的具体实践中获得的。而上述问题的存在无疑使大学生对多党合作的认同度大打折扣。因此,积极推进高校多党合作实践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新形势下加强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参政党组织建设方面,高校民主党派是各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力量,因此各民主党派都十分重视在高校特别是在学术带头人中发展新成员,而对于各民主党派发展联系“以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主”的规定却往往注意不够,致使各党派之间出现“趋同化”倾向,从而削弱了各民主党派的党派特色和影响力。这主要体现在:有的党派干部没有经过党内长期考验和锻炼,对党派历史传统和工作特点缺乏深入了解;有的党派领导班子新老交替缺乏长期准备,党派干部后继乏人,青黄不接;有的民主党派高校基层组织不健全,党派成员多单兵作战,与社会和学校各部门沟通不足,建言献策缺乏实际操作性;有的党派成员政治素质、政治热情不高,重业务轻党务,不愿参加学校民主管理,不能较好地代表民众诉求,失去代表性和影响力。据笔者所引用的数据显示,在政党政治认同、政党制度认同、执政党认同和参政党认同比较中,参政党认同度比例最低,这在某种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当前参政党组织建设的现状,这一现状与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政治功能的弱化不无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参政党建设的成效直接决定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生命力,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参政党认同。

三、基本结论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7]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个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植根于我国土壤,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鲜明特色。2015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完善了民主党派的职能,并对支持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内容、程序和形式作了进一步规范。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8]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切都为新形势下加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理直气壮地开展和加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教育、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政党认同提供了契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政党政治理论认知的主渠道,对形塑他们的政党意识形态和价值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内容上,要把中国政党制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课程,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充分考虑青年学生成长的心智和接受特点,整体规划、系统设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的政党制度教学,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教育,探讨编写《中国政党制度》系列教材,有条件的高校应开设中国政党制度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绩效宣传教育,加强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主化建设成就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绩效教育,增强大学生政党认同的时代感;加强高校基层党建绩效教育,增强大学生身边的认同感;拓宽大学生参与学校党组织、社团组织等活动的渠道,在政治参与中感受中国政党制度的价值和生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强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政党制度教育培训,激发教学热情,探索教学艺术,进一步提高政党制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大学生执政党认同形成的活教材,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实践对大学生的参政党认同起着主导和基础作用。可见,要引导大学生执政党认同,就必须强化执政党成员的价值认同,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充分利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利时机,结合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政党意识形态教育,使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得到持续、稳定地强化和认同;在入党积极分子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入党动机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由功利性认同向价值认同的转化;要严把党员教师思想政治关和组织纪律关,加强党员管理,完善评价体系,以党员教师的先进性影响大学生,感染大学生;在多党合作实践中,要以《条例》的学习、贯彻和落实为契机,以刚性要求和法治思维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搭建机制化平台;高校组织、统战部门要加强制度化协商,合理配置高校政治资源,为党外代表人士涵养水源;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把民主党派工作当作分内事、“责任田”,明确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本校多党合作的丰富实践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认同。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大学生养成参政党认同的特殊平台,对他们进一步认识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高校参政党建设中,要深刻认识民主党派的政党属性,加强民主党派历史教育和多党合作历史教育,科学把握这一制度存在的历史必然性;要“学术门槛”和政治素质并重,坚持“以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主”发展民主党派成员;要加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构建一支理论水平高、政治能力强的民主党派组织队伍;要充分利用《条例》规范的履职内容、方式和程序,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积极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通过切实履行职能找准民主党派在高校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中的位置,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彰显参政议政绩效,树立良好的参政党形象,从而影响和巩固大学生的参政党认同。

[1]柴宝勇.论政党认同的含义及其要素[J].探索,2009(1):64.

[2]周淑真.政党政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08.

[3]柴宝勇.理性与功利:当今中国政党认同的现状、特征与构建途径:基于北京某高校的数据[J].理论月刊,2015(9):154.

[4]阿尔蒙德,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戴龙基,唐亮,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7.

[5]柴宝勇.政党认同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1.

[6]柴宝勇.政党发展:涵义、视角及趋势[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66-70.

[7]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EB/OL].(2015-05-20)[2016-11-0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0/c_1115351358.htm.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6-07-01)[2016-11-0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责任编辑:张 燕)

2016-11-22

贾德忠,男,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中文系1992届毕业生,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研究员,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政党外交、执政党建设、中外政治制度研究。

G64

A

2096-3262(2017)01-0012-08

猜你喜欢
参政党执政党民主党派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
关于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