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峥嵘
论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
文/杨峥嵘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效工程,党内政治生态状况是判断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重要尺度,因此,必须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遵循政治性和原则性,从思想教育、选人用人、严明纪律、组织生活等关键环节入手,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避免党内政治生活出现异化,依此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提升。
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十八届六中全会
为了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任务,解决新形势下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新要求,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1921年7月,在党的一大形成的纲领中,就对党的名称、性质、任务、组织、纪律和监督等党内政治生活提出明确规定,党内政治生活开展取得较好成效。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等人的“家长制”影响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开展,在此环境下,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主观武断和批评庸俗化等不良倾向。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对党内政治生活不断进行新探索。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针对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强调要“教育党员使党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为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指明了方向。
古田会议后,党内政治生活遭到破坏,“左”倾错误大行其道,直到遵义会议才恢复了党内民主集中制,集体决策、集体讨论与集体领导的新局面重新确立。到延安时期,全体高级干部都通过写整风笔记方式,剖析自己的思想,通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会来提升自身思想觉悟。延安整风形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党内三大优良作风,确立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和“批判从严、处理从宽”原则。党的七大总结历史经验,确立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此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党内政治生活,提升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活健康运行,全党同志心情舒畅,热情高涨,带领人民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的八大针对执政后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党的七大以来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些经验,进一步规范了党内政治生活,并强调坚持群众路线、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等。1957年7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建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可惜,这些思想后来在实践中没有很好贯彻。此后不久,党内政治生活的好传统由于缺乏有效制度来维持,导致“反右”扩大化、“大跃进”,及至“文化大革命”悲剧,给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党内政治生活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党内政治生活开始迈入规范化的良性运行轨道。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党内政治生活作出全面规范。随着《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制定和实施,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被打破,党员干部各项权利的规定得以恢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严肃和净化党内政治生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以坚强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党内政治生活在理论方面、实践方面,以及制度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准则》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十二个方面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内容、主要任务、重要举措作出系统部署,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注重治标又强调治本。落实《准则》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抓住思想教育这个根本。《准则》强调,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和基础。抓思想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宝贵经验,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当前,有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甚至动摇,从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步入歧途、走上不归路,最根本的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新形势下,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工作,着力改进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拓展和扩大教育覆盖面,引导党员干部分清是非界限、坚决抵制错误思想侵蚀。党员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
第二,抓住严明纪律这个关键。《准则》指出,纪律严明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如果说理想是保持中国共产党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那么纪律就是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党的组织就会像一盘散沙。然而,现在不少干部却对此意识淡漠、麻木不仁,认为违反纪律无所谓,在铁纪下仍然抱有侥幸心理,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面上为党、为国家,实则为了填满自己的腰包。党无纪不立、国无纪不宁,要坚持挺纪在前,关口前移。对干部严是爱、宽是害。加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治病救人,既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将监督执纪的关口前移,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紧紧抓住“问题未萌”这个首要环节,在问题发生前及时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治病于初始,守住纪律和规矩第一道防线。要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党内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第三,抓住选人用人这个导向。《准则》强调,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政治生态危害最烈,端正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治本之策。选人用人导向正确,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正气充沛,干部就会见贤思齐、心齐气顺;用人不公,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就会邪气横生,人心涣散。因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把匡正选人用人导向作为重要着力点,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规范程序。要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真正让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奋发有为、锐意改革、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要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制度体系,解决“重选轻管”问题。同时,要抓紧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引导广大干部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奋发有为、敢于担当。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做到“两个不准”,即“任何人都不准把党的干部当作私有财产,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两个不能”,即“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交往,领导干部对党员不能颐指气使,党员对领导干部不能阿谀奉承”;“三个坚决禁止”,即“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坚决禁止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名誉、要待遇行为,坚决禁止向党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决定的行为”。
第四,抓住组织生活这个经常性手段。《准则》指出,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党员参加一次高质量的组织生活,就等于参加了一次政治体检,获得了一次打扫灰尘、净化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的党性检修。习近平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要真正使党员、干部在每一次党内生活中都能有所悟、有所得,就必须坚决反对戏谑化和以游戏的心态对待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要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不断洗涤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灵魂。要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要求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自觉参加党支部和党小组活动,真正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摆进去,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突出党性锻炼,突出思想交流,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要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活动,互相交流思想,坦诚交换意见。认真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年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督促党员对照党员标准、对照入党誓词、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使党性分析过程成为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的观念、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
第五,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准则》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强调抓“关键少数”。习近平指出,这主要是考虑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而抓好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组成人员是关键。当前抓“关键少数”,也是因为当前一些“关键少数”存在的问题仍突出。近期,热播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披露的细节表明,一些领导干部发生的问题,危害特别大,往往成为所在地方和单位各种问题滋生蔓延的主要导因,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影响很大,必须认真加以解决。这要求必须抓好“关键少数”,只要把这部分人抓好了,就能够在全党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办了。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务必清醒认识自己岗位对党和国家的特殊重要性,职位越高越要自觉按照党提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越要做到党性坚强、党纪严明,做到对党始终忠诚、永不叛党。要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在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各个环节敢抓敢管,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
杨峥嵘,中共广东省潮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
责任编辑姜杰
D262.2
10.13784/j.cnki.22-1299/d.2017.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