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中心小学 叶汉东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这使人们普遍地认识到:人才问题才是各种竞争的根本问题,而教育才是人才培养问题的根源。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必须转换角式,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下面谈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
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方式。如对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但对学习文化知识不感兴趣,未养成守行为习惯的学生,着重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对思想表现好,有上进心,但学习方法不对的同学,着重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对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则多进行基础知识的辅导;对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则拓宽其知识视野,让他们钻研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知识,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毅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如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后,课堂练习设计以下题目:
简算:第一套:①(4+10)×25②37×4+37×6
③101×26 ④125×(80+8)
第二套: ①99×156+156②98×65 ③101×87-87
第三套:分别根据如下要求自己编题,使他们能简算出来:
①其中一个因数接近或者大于整百的 ②两个积的和 ③一个积与单个数的和 ④两个积的和或差⑤一个积与单个数的差
要求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必须做第一套,选做第二套,能力较好的学生必须做前两套,选做第三套;优秀学生选做第一套,必须做后两套。此外。
小学生好奇心强,渴望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有利于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在小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我出了这样的应用题给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小客车与大客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大客车的速度是小客车的4/5,两车在离中点20千米处相遇。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条件不多,但数量关系较为隐蔽。我首先抓住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为依据,提出由“大客车的速度是小客车的4/5”这一条件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思考后纷纷举手发言,联想到两车相遇时:
a、大客车与小客车所行路程比是4:5;
b、大客车行的路程是小客车的4/5;
c、如果把全程分成9份,则大客车行4份,小客车行5份;
d、大客车行全程的4/5+4,小客车行了全程的5/5+4;
e、如果小客车行完全程要4小时,则大客车行完全程要5小时(根据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联想而得)。
我继续发问:两车在离中点20千米相遇这一条件你又联想到什么?学生很快就联想到两车相遇时:1、小客车行了全程的1/2多20千米;2、大客车行全程的1/2少20千米;3、小客车比大客车多行20×2千米。我进一步要求学生将联想的结果综合分析,进行解答。由于搭配不同,解法各异,最后出现了十七种不同的解法。
这类练习,由于思维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因此出现一道题会有多种的解答方法。而且这类题可以使学生多角度积极地思考,培养其创新思维。综合自己三十年的教学经历,凡是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较活跃,解题能力也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