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居铭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文学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模式研究
李居铭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嵌入理论源自西方新经济社会学的概念。当嵌入理论已经发展一般方法论意义上的工具,可将嵌入理论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探究出文学作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与接受对象的一致性前提,联系目前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改革现状,论证出文学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模式有着现实必要性、理论可行性与实践可操性,由此探究将文学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新模式。
文学作品;高校思想政治课;嵌入理论
嵌入理论来源于西方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对于“嵌入性”这一概念,一般认为由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首先提出。但是,美国的新经济社会学的代表人物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则被普遍认为是真正将“嵌入理论”进行充分的发掘与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新经济社会领域的重要人物。Mark Granovetter在论文《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1985)提出的“嵌入”思想为:“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受到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而这种社会关系是一种基于信任、文化、声誉等因素的持续性社会关系。”[1]并将其划分为 “关系嵌入(relational embeddedness)与结构嵌入(structural embeddedness)”[2]两类。
如今,嵌入理论已经成为具有一般方法论意义的工具,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学科的研究之中。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可将文学作品作为嵌入的主体,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作为嵌入的客体,嵌入的方式则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路径设计。但是,这里存在一个前提,也是嵌入的可能性:嵌入的主体与嵌入的客体必须存在着某种共性,即“组织之间不仅具有双边关系,而且与第三方有同样的关系,使得群体间通过第三方进行联结,并形成以系统为特征的关联结构”。[3]
首先,文学作品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存在一致性。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精神层面教育与引导的主要载体,是培育大学生对世界、对人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阵地;文学作品是作者运用艺术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反映现实,从中蕴含着作者的高尚情怀,从而对读者进行精神层面的改造和引导,“一切艺术,当然也包括文学在内,它的最基本的推动力,就是改善人生、把人类生活提高到至善至美的境界的那种热切的向往和崇高的理想。”[4]换言之,二者的根本目标都是影响、培养、改造人的思想和精神。
其次,文学作品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接受对象均是人,尤其是思想与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的年轻大学生,大学生作为联结文学作品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第三方”,成为嵌入的联结点,并构成了嵌入成立的前提。
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无疑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真正加强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对大学生的教育效果,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快乐地成长,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则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指向。在对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改革研究中,利用文学作品探究思政课改革的新模式,既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长远需要。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对于专业课来说,没有真正引起学生的重视、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没有真正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导致思政课堂的实效性有待提加强。文学作品的嵌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目前高校思政课面临的困境和难题。首先,文学作品能够有效地转换思政课话语方式。相对于其他学科特点,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独特性在于其理论性较强,传统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在台上填鸭式的枯燥灌输,台下的学生未必能够真正的接受和消化,呈现出一种“伪在场”的状态。“在更精确的意义上讲,大学生主体性‘伪在场’是指大学生虽然人在课堂,但并没有能够成为课堂有机组成部分,没有能够调动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去参与教学”[5]。文学作品不仅内涵广泛,还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样的形式,可以将理论性、抽象性强的教材知识,转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叙事话语,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次,文学作品能够参与思政课教师权威的共建。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新媒体的开放、虚拟、即时等特征,客观促进了社会的民主、平等、自由,在这种时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大学生,大多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关注现实、崇尚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传统教师所具有的独断权威;另一方面,新媒体带来的知识传播的速度、广度与深度,慕课等新教学形式的兴起,资源共享成为现实,也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教师没有了对知识的垄断,也就没有了权威。教师权威的重建,需要构建民主型、开放型的课堂氛围,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具有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人、感染人、塑造人的独特功能,利用文学作品以情感人、以理动人的感召性可以有效地参与思政课教师权威的共建。
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接受与认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问题,进一步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说服人、如何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度,这也是高校思政课的职责所在。在思政课中嵌入文学作品,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增强课堂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文学作品中历史事实的叙述,以事实话语的建构增进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学的来源并不是凭空而想,反映的正是现实中已经或者正在发生的事,但是要经过艺术的处理,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比如中国文坛在上世纪曾有“左翼文学”、“解放区文学”等说法,这是具有很强现实性与历史性的文学作品类型,将这些反映中国革命战争历史的文学作品嵌入到思政课中,以事实话语的建构向大学生说明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正确性和必然性。其次,文学作品中经典著作的重读,以逻辑话语的建构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鉴于思政课较强的理论性与意识形态性,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重读,从逻辑话语建构的角度,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道路的认同。最后,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一些经典形象的塑造,以情感话语的建构加深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比如《红岩》中的江姐、小萝卜头等英雄形象的塑造,通过英雄的感召力,以精神与情感的隐形教育与感染,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与事实的认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上坚定立场,最终能够形成坚定而正确的政治观。
一般认为,人文精神“具体包含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方面,人文知识是基础,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行为是外显”[6]。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高校往往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方面知识与技能,存在着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单纯以就业为导向,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强化。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更应成为培育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主平台。文学作品嵌入思政课,更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提升,延伸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优秀的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尤其是文学经典,作为人类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积淀和浓缩,成为人文知识的集中显现。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基础,可以利用课堂让大学生多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恩格斯对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曾评价:“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的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其次,优秀的文学作品饱含着积极的人文精神。读者从文学作品中汲取了作者寄托的理想与信念,例如杜甫等人的诗词体现着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钢铁是怎样练车的》体现着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学生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人文精神的洗礼。最后,优秀的文学作品塑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在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中,除了大学生自身内部的努力,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同样重要。通过思政课中融入文学作品的课堂研读、课后研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加强校园文化中人文氛围的建设。
在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的各项改革中,探索通过文学作品的嵌入以增强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有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可利用文学的政治功能、审美意识形态特性和作品类型进行具体分析。
文学的政治功能是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文学的位置,在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范畴,意识形态对人类的思想和心灵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因此,在以往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文学总是充当时代的号角,“在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往往充当着先导性角色,预告、召唤并促成政治、文化变革的到来。”[7]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使文艺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
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这一点上,文学的政治功能与高校的思想政治课这二者无疑具有一致性。可以利用文学的政治功能,通过思政课堂上文学作品的嵌入,引导大学生提升政治信念、政治情感与政治认同,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总体来看,文学属于一般的意识形态。但是,文学更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重要特性。因为在表现意识形态时,文学常常用审美的方式,这是人所易于、乐于接受的。因此,有利用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将文学作品嵌入高校思政课,有利于加强课堂效果。首先,文学作品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内容同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都是从思想上教育人、引导人、培育人,做“人”的工作。其次,值得注意的是,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内容重理论、重抽象,加之思政课教师普遍倾向于照本宣科式的宣讲,讲授的内容很难对大学生入脑、入心,也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人、打动人的目标;文学是利用审美的形式,对现实生活作出诗意的反映,通过作者深邃地思考、运用艺术技巧进行加工,审美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传达的精神更有利于读者接受。
目前,高校思政课存在着诸多困境,对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改革,从理论上看文学作品的嵌入不仅可能,而且可行。具体来说,文学作品嵌入高校思政课的实施路径,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情境分别研究。
文学作品可以根据各种标准划分为多种形态。众多类型的文学作品中,适于嵌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更有利于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大概有以下几种:
1.古典文学的历久弥新。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典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与精华浓缩,也是最直观的载体。从先秦散文到楚辞汉赋,从魏晋笔记到唐诗宋词,从元朝戏曲到明清小说,都是中国古典文学闪亮的明珠。值得注意的是,古典文中往往蕴含着浓浓的政治色彩。所谓“文以载道”,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来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热爱国家、关心政治,也一直是古典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和精神。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将古典文学融入思政课堂,更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形成浓厚的所谓家国情怀。
2.红色经典的重点融入。红色文学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的概念,属于中国20世纪50-70年代主流文学。在权力话语(甚至多是官方话语)那里受到支持、允许、主张的文学内容,是一个与“权力”有关的概念,“是相对于不同阶段的那些被接纳、被肯定、被推崇的主张和创作而言,是个历史的概念。”[8]因此,红色文学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体现了中国革命时期的丰富革命精神,对年轻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政治引导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传播。再高校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融入《红岩》、《青春之歌》等经典的红色文学作品,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革命精神感染力。
3.文学作品的衍生形态。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霍克海默和西奥多·阿道尔诺在其代表作《启蒙辩证法》中曾提出“文化工业”,用来描述20世纪30、40年代社会上出现的电影、广播、杂志等新的文化现象。随着上世纪90年代商品经济的加速发展,出现了文学与市场和商品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时间,文学作品的改编成了热门,许多经典文学作品被翻拍成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电影、电视剧或话语等。这种文学作品的衍生形态以其新颖的形式与更具冲击力的视听效果,对年轻的大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选取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引导性、人文性、艺术性并忠于原著的优秀改编作品,作为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内容的辅助方式,也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课堂热情。
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文学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中,以辅助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体来说,可以使用文学作品的讲授引导、多媒体技术的多种运用、经典原著的阅读研讨等教学方法。
1.文学作品的讲授引导。讲授法作为课堂教学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主要在主流思想的引导与把控、观点知识的直接传授,起着重要作用。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类型多种多样,思想艺术水平也参差不齐。思政课教师在讲授思政课主要教学内容时,可以穿插着相关类型的文学作品。例如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可以向大学生同时介绍《论持久战》、《矛盾论》等体现毛泽东思想精髓的经典文章,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概述,对作品的历史意义进行评价,从而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正确引导与直接教育的效果。
2.多媒体技术的多种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课堂教学设备与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年轻人更倾向接受新鲜事物,对多媒体技术更感兴趣。可以通过多媒体强大冲击力的视听效果和巨大影响力的感染效果,在讲授意识形态性强、理论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之中,穿插播放对应的经典文学作品翻拍成的电影、电视剧或话剧,如《地道战》、《英雄儿女》等,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减少课堂的枯燥性与单向灌输性,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3.经典原著的阅读研讨。可以针对思想政治课某个知识点,选取一部内容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细致阅读,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研讨。从作者自身的经历、作品的写作原因、艺术手法的运用或者重点段落的解读等要点,从历史真实性和艺术审美性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研读与赏析,从而在思想中接受与认同、在历史中还原与体验、在情感中影响与内化,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学生心。
1.运用“期待视野”走进接受对象的思想状态。“期待视野”是德国的姚斯提出的一个接受美学的概念。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更是“读者在特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动机的支配下,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的”[9]。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期待视野”是之前在生活、学习经历中已经形成的思想价值观与行为习惯,和文学作品的接受规律一样,应当让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接地气”,在课堂中营造出能够走进学生思想状态的教学情境,换言之,就是能够接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又能够满足学生的知识期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运用“对话理论”提供双方交流的互动平台。根据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参与对话的双方存在一个前提:共同的统觉背景,否则对话双方将无法进行正常的对话。按照这种理论,思政课教师对学生传播意识形态及理论性知识时,应当尤其注意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理论水平,通过学生能够接受的、乐于接受的方式,例如以文学作品的嵌入为桥梁,为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更好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运用“共情理论”建构情感话语的感染方式。孔子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学生脑、深入学生心,情感的感染力同样也是有力的方法。通过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与审美性,讲述历史、剖析人物,营造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情境,因此,通过“共情”,真正通过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与心中,才是更为长久与有效地教育方式。
[1]黄中伟,王宇露.关于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2).
[2]Granovetter.Mark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pp 481-510 in A JS Volume 91 Number 3(November 1985).
[3]易法敏,文晓巍.新经济社会学中的嵌入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8).
[4]钱谷融.钱谷融论文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陈建,林立华,王婧倩.高校“思政课”大学生主体性“伪在场”及唤醒[J].江苏高教,2012,
[6]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7]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度《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专项研究课题“形势与政策课‘翻转课堂’研究”(2017XS06)
李居铭(1989-),女,江苏徐州人,就职于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