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对高校红色文化传承的启示

2017-03-08 17:36张烨
红色文化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红色

张烨

“红色文化”自本世纪初正式提出以来,受到学界多个研究领域的重视,并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包括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红色文化的本质及特点,红色文化与革命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关系,红色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等,充分反映出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如何把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高等教育也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重要议题。目前,高校的红色文化培育工作已初具楷模,并开启从传统教育向体验式、案例式、问题导向式等现代教育理念及网络平台利用的探索过程。与此同时,此项工作也在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中应对着极具时代性的问题和挑战。新一代的90后大学生在物质充裕、网络文化泛滥、东西方文化共同影响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们的生命经历、人生体验与红色文化萌生、发展的那个历史年代之间,客观存在着日趋遥远的时空距离和愈来愈深的情感隔膜,且因中学阶段重知识传递、轻情感体验,大学阶段则忽视大学生群体主体地位的彰显,使得难以唤起他们对红色文化的共鸣和认同。一些表面看似拉近大学生与红色文化距离的创新做法,反而消解了红色文化的真谛,造成红色文化娱乐化、形式化、庸俗化、工具化甚至污名化的弊端。

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当代大学生正在经历重要的人生转折,从高考压力中走出来的他们,在意识及潜意识层面,都对社会、对自我充满了强烈的探索欲望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他们需要通过深度社会化的过程,认识自我、确认自我,通过逐步了解、融入当下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来认同自我、展现自我,因此难免遭遇理想与现实、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多种类型的冲突,此类人生困惑和发展主题,均可通过红色文化、红色历史、红色精神的映照与回应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

提升高校红色文化培育工作的有效性,迫切需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和传递方式,探索红色文化之于当代大学生的正确打开方式。对此,高校的红色文化培育可充分借助先进的教育心理学理念,在当代大学生的迫切需要与红色文化的时代精神之间搭建桥梁,寻求和创造两者间的契合点及有效联结方式,提升红色文化传承的针对性与深刻性,破解当前高校红色文化培育的困境。通过传播方式的探索和实践,使红色文化成为当代大学生应对生命困惑、塑造健康人格的有效资源。

本文即以此为方向,借助存在主义、建构主义和积极心理学三大流派的相关教育理念,展开初步探索,希冀为高校红色文化的培育工作带来一些新思路。

一、存在主义的教育理念

上世纪五十年代,莫里斯(Maurice Merleau-Ponty,1908-1961,法国存在主义的杰出代表)等学者把存在主义哲学引入教育领域,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成为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重要代表。

根据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核心要义并非简单地追求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搭建,把受教育者的思想交托于既有的观念体系,忽视甚至泯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创造性与独特性,而是通过教育过程使之不断形成、深化对自我的理解与认同,建构主体生命意义,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体潜能与天赋,使内在可能性充分实现。在存在主义教育目标指引下,教育者的工作不再是设定相对恒定而统一的标准,帮助和要求被教育者尽其所能地达到,而是为其呈现更多的选择,引领他们明确不同选择所指向的未来面相,使之通过一次次自主的、有意识的理性选择,形成独特而适合的人生路径。正如奈勒所言:“让教育为个人而存在。让教育教会个人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那样的自发而真诚地生活。”①转引自陆有铨:《躁动的百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页。

处于成人早期的90后大学生,渴望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知自我,他们向往自由、张扬个性,本能地排斥统一和僵化的定义与塑造。同时,由于中学阶段对应试教育的过分关注以及传统灌输式教育理念片面强调知识传递等因素,导致他们缺乏对自我的深度了解,大学阶段愈来愈多元的学业选择及周围群体多样化的人生样态,时常使之陷入迷茫,对自我确定感的渴望与追逐,反而让他们更加容易追风和从众。因此,大学生群体迫切需要教育者引领其进行有意识的自我认知、自我理解活动。

在近几十年教育变革的过程中,我们对传统教育模式弊端的认识和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强调由来已久,希望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发展瓶颈,存在主义的教育理念为之提供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较为明确的实现路径,即深入了解和尊重当代大学生对其人生价值的主观理解,针对其最为迫切的内在需求与渴望,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灵活的教育方式,顺势而为,引领、辅助他们学会选择,并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理性而有意识的探索,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并最终成为自己。为此,存在主义学派格外重视人文学科的设置,希望通过多样化的人文教育全面而深刻地诠释人的本质和存在价值,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重要命题,充分彰显人本主义色彩。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红色文化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共同构成,有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贯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发展史的丰富精神资源,也有各种鲜活的革命人物、革命事迹所承载的爱国情怀、高尚品格等,这些都可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成长、自我探索提供多面相的选择和滋养。同样重要的是,红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正是近代中国从“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中警醒,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在历史巨变的洪流中重新定位、在一次次的苦难中坚定追求民族复兴的过程,是年轻的新中国在一代代仁人志士的艰苦探索中顺应时代需求、树立崭新国家形象的过程。这一探索过程中的曲折与冲突、坚持与妥协,恰恰呼应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下社会经历了各种迷茫与挫败之后,逐渐明确自我、确定自我,不断走向自我认同、自我实现的生命历程。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培育,需充分关注这种内在呼应,突出问题导向,展现历史发展与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回应大学生特殊生命阶段的内在冲突与困惑,引发他们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深度共鸣。

依据存在主义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根据个体的人格特点与主观兴趣,创设新颖的切入点

红色文化犹如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矿产资源,原则上我们希望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让当代大学生尽可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红色文化,但为了逐步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教育过程不可过度拘泥于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构建,刻板追求客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应以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为核心,引导受教育者从个体兴趣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形成与红色文化的对话关系。教育者要充分关注和理解对话双方彼此融合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生命经验、现实处境、心灵状态的全面对接,通过对话的持续进行,使大学生借助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生命力、感染力,关照自我期待和诉求,以点带面,逐渐铺开,在充分尊重、实现大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使红色文化真正成为大学生可亲近、可探索、可交流、可传承的文化。

大型纪录片《震撼世界的长征》的拍摄角度和方式即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探索。摄制组采取全新的叙事理念解读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长征故事。工作人员历时两年,奔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十余个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采集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从国际化的视角描绘长征史诗,开篇即突破观者的固定思维,令人意外地把镜头拉至德国柏林现代化的都市街头,自然引出与中国革命密切相关的两位德国军官奥托·布莱恩和汉斯·冯·西克特,缓缓拉开历史帷幕,然后画面跳跃式地切换到美国纽约的兰登书屋,因为这是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修订出版地。就这样,传统和常规的叙事逻辑被完全打破,观者需要带着疑问,主动跟随编导的意图,借助变化中的生动画面,在历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穿梭中,了解这段重要历史以及与之相关的叙事史。为具体展现长征精神的国际影响,纪录片聚焦美国头牌记者、自诩为“天下风云一报人”的哈尔森·索尔兹伯里,他在埃德加·斯诺的影响下,怀揣撰写一部完整中国红军长征史的夙愿长达几十年,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在1984年75岁生日时,向前来祝寿的友人宣称,明天他即将飞赴中国,重走长征路。之后,老人身戴心脏起搏器,带着打字机,爬雪山、过草地,历时七十四天,从江西到达陕北,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最终完成著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种典型个案的选取让长征故事更加丰满、生动,让长征精神更加国际化,拉近了年轻人与长征故事的距离。

2.引导大学生多角度进入同一主题,观察问题的不同面向

红色文化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雄厚根基,又面向日新月异的近现代世界。其形成与发展根植于复杂多变的历史背景和国家救亡的巨大压力,其间的扬弃与继承、保守与变革,充斥着巨大的内在张力,至今仍是当代大学生热切关注的议题,也是丰富大学生认知、体验的有效资源。在进行红色文化培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可通过视角的转换,充分展现某一问题的多重面相,冲击大学生既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框架,通过探索过程的引导,促进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深度理解和认同。

3.创设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承担红色文化传播的义务和责任,促进主体认知的外化与升华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主体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创办多种类型的校园主题活动,以各种艺术形式帮助养老院的老年人重温红色文化,到社区、中小学中担任红色文化宣传员等都是颇具成效的体验路径。通过这种主体认知创造性外化的实践过程,可有效强化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内在认同,而且教育者可以通过对活动过程的监控,观察、了解他们对红色文化感知、理解的程度和群体特点,为培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二、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认知理论,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射”(S-R)的公式中,加入个体主观加工的过程,形成S-O-R的基本认知模型,强调学习者的主观加工。近二十年来认知理论的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得到长足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①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建构主义经历了从个人建构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二者同样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认为人对知识的建构不仅被知识的客观性所决定,更受到个体已有概念框架的影响。相对于个人建构主义把个体认知视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社会建构主义更加强调个体认知形成过程中,社会活动参与、同他人的交互作用等外界环境因素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包括:环境创设,即关注主体意义的生成和主体融入性的实现,创设有利于主体内容建构的环境;会话协作,即强调教育过程中建立在个体思维独特性基础上的互动交流;意义构建,即重视主体选择性,要求主体按照个体需求做出主动选择。

具体到红色文化培育,教育者不仅要关注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更要关注当代大学生感知、理解红色文化时所使用的经验结构、解释框架和认知方式,唯有充分了解后者,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红色文化传播的具体内容和引导方式。

1.创设有利于大学生知识建构的红色文化传播环境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把人的学习视为一种情境认知。“情境认知不是封闭于个人头脑中的认知过程,而是同周遭环境中的工具、符号、语言乃至人际关系等媒体和功能性资源的交互作用之中生成的认知过程。”①钟启泉:《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8期。据此,实体环境方面,红色文化纪念地、博物馆等机构可针对大学生的群体特点设计主题展览,在空间设计上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的逼真场景,营造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同时,围绕主体感受生成、变化的规律,注重历史过程叙事、立体叙事的使用,借助实物、照片、雕塑、绘画等综合的艺术形式,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此外,还可设计一些参与性活动,增强学习者的体验。

抽象环境方面,可从大学生的生命经验出发,借助具体的历史场域,设计引导性的探究、体验环节,创设引发大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情境,为当代大学生呈现、解读那时那地不同派别、不同人物的观点、论据、言行,深入展现红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性与冲突性,使大学生置身历史发展的拐点,自然代入其生命经验和自我困惑,展开独立思考,呈现个人观点和看法,明确其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已有知识与新知识间的联结,引发大学生的价值冲突和认知失调,使处理冲突、恢复认知平衡的内在动力驱使他们投入更多的主观思考。

2.开展丰富的会话协作

同辈间的协作学习、交流讨论,可以促进大学生既有知识的外化、迁移,强化他们对所摄入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因为“知识是随着对话的继续而被不停地生产出来的东西”②高文、裴新宁:《试论知识的社会建构性》,《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1期。。会话协作不仅是简单的呈现过程,而且是一个再创造、再整合的过程,可以帮助大学生通过语言叙述产生更多的主动思考。

更为重要的是,个体既有的生命经验、认知图式、思维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往往导致其对客观知识建构出不同的主观内容。会话协作中,以语言为媒介,不同个体对知识的主观认知得以交换、交流和碰撞,从而带来知识与思想的更新、变化,形成进一步的“回归性知识”。“认识是一种在个体的认识建构活动之上,加上同他人的交互作用之中,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③钟启泉:《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8期。会话协作使大学生在同一知识领悟的层面上,生成丰富的共同性映衬和异质性交换,促进不同角度或层次的思考,丰富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悟。

此外,会话协作也可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与同辈群体之外,受到红色文化感染的对象展开交流,以获取更加多元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3.关注大学生的主观意义构建

受教育者的意义构建是建构主义学派最为关注的内容。首先,建构主义流派中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该理论提出,主体摄入新知识、进行主观意义建构的前提,是新的知识内容与其既有经验和知识框架接近,可以产生对话、交流,因此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既有认知和价值态度,从而“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④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因此,高校教育者需据此设计或调整红色文化培育的层次与进度,确保教育内容的逐层递进。

其次,可针对具体的讨论主题引入相应案例。如著名历史人物与当代大学生处于同样的年龄阶段时,面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利益等各种人生冲突,曾经历怎样的心理过程做出最终抉择,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对个人及社会发展造成的具体影响如何?通过类似的红色文化具体化、个体化呈现,可使革命精神、民族大义等远离大学生生活情境的内容,真正引发他们的情感体验,进入其意义建构的内在领域,对其产生实质影响。

再者,只有充分了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进行主观意义构建的具体过程、基本特点,教育者才能选取恰当的时机,对其做出有效干预。对此,教育者可细致考察大学生主观叙事过程中所隐含的意义建构的痕迹,关注大学生如何通过已有的认知图式去感知、内化新的信息,如何在与他人思想的交流与交锋中,调整自己的认知。

充分利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及教育模式,可使红色文化形成过程中社会及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得以充分展现,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思考及其对主体意识的自觉,使其在感知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深度理解,确认、稳固、系统化自我内涵,提升涵容冲突的自我功能,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持续内化,逐渐养成一个更具包容性、开放性的自我。

三、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

积极心理学在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西卡森特米哈伊等人的努力下,于21世纪初诞生,虽然发展历程短暂,却给心理学领域带来划时代的变化,迅速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潮。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积极心理学,把心理学研究的方向从疾病和问题的治疗与矫正转向人潜能、优势的发挥和挖掘。这一研究转向的重要前提即是对个体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潜力的坚定信念,而红色文化的发展历史本身,即彰显着这种积极的人性观和革命观。

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治党经验之一就是“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激发党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信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信任革命同志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以积极、正面的方式促进党的建设和发展,从而由一个几十人的小党快速发展为改变国家命运的庞大党派。此外,党领导群众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因素是坚信人民群众所蕴藏的巨大力量,敢于且善于发动群众。虽然当时中国民众普遍处于较为蒙昧的状态,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更是被埃德加·斯诺称为“人类文明遗忘的角落”,党的群众路线、群众政策在探索之初曾遭遇巨大阻力,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党对群众力量的信心,为取得广大民众的信任,中国共产党深入底层,用百姓熟悉的语言描绘革命的意义所在,并努力为之争取切身利益,以革命精神和党派魅力最终赢得民众支持,使一盘散沙的底层社会凝聚起宏大的革命力量。

积极心理学提出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所构成的三大支柱,且论证了三者间的紧密联系,“积极人格的形成建立在积极情感体验不断获得的基础之上,又反过来增加了个体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可能性,而积极社会组织系统则为前两者的获得和形成提供了社会支持,因此,这三者之间发生着真实而复杂的互动关系,缺一不可。”①任俊、李倩:《积极心理学:当前的困扰与未来的走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因此,高校红色文化培育要尽可能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实现三者间的良性互动,通过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帮助大学生获取积极体验,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价值所在。

1.积极体验的获得

红色文化得以在艰难的历史条件下萌发,砥砺成为被历史铭记的一种文化形式,得益于其所蕴含的丰富的积极因素,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入探索在艰难的历史进程中,究竟是哪些积极因素或催生积极因素的具体做法使中国革命走向成功,使红色文化得以长久传承,本身即是唤起和生成积极体验、充分彰显红色文化时代意义的探索议题。这种积极情感体验的累积,势必给当代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源,同时,也可促使其生成深入红色历史、亲近红色精神、认同红色文化的内在动力。

2.积极人格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家对人类的普遍美德展开系统研究,提出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卓越组成的六大核心美德,进而将其延展为24种积极品质。红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艰辛历程,汇聚了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的智慧与勇气,这些革命先贤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塑造和展现出多样态的积极品质、积极人格,从这一角度来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对积极人格的理解的具体化、深入化,同时,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形成更加深刻的感知。

3.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

彰显红色文化积极魅力的社会组织系统是红色文化培育的根本保障。利于红色文化传承的积极社会组织系统需具备哪些要素?大学生在怎样的社会组织系统中才能切身体会红色文化的魅力,感受红色精神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红色文化与各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将是高校工作者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

对此,井冈山大学的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团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一团队从组织和培养有艺术兴趣的在读大学生着手,编排、演出井冈山的革命历史。该团队自2005年开始创作,2006年3月首演,每场演出都有近3000名井冈山大学的学生投入舞台及后台工作,同学们用舞蹈、歌曲、朗诵等生动丰富的舞台形式在90分钟的时间中,倾情演绎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颂扬井冈山精神。通过这项活动,大学生把个人的艺术爱好与红色文化的传承事业有机结合,在演出的热烈气氛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更为重要的是,参与此项工作的广大同学在宣传井冈山文化的过程中,也在井冈山精神的感染下严格要求自己,使这个红色文化熏陶下的演出团队,表现出极大的团结精神和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工作热情。

综上所述,高校的红色文化培育工作欲应对时代挑战,突破发展瓶颈,势必借助先进教育理念及心理发展理论,在红色文化内涵发掘与大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之间搭建广阔而坚实的桥梁。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红色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红色是什么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红色在哪里?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追忆红色浪漫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