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猛补
(温州市图书馆古籍部,浙江温州 325009)
从温州地方文献订补《全元诗》
潘猛补
(温州市图书馆古籍部,浙江温州 325009)
《全元诗》出版后,在学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功不可没,但任何大型著作疏误难免存在。本文就温州地方文献中发现的《全元诗》编者所失收之作品及疏误之处,进行了辑佚和订误。为《全元诗》的完善及温州地方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全元诗》;温州;订补
《全元诗》[1]出版后,在学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功不可没,但任何大型著作其疏误难免存在。笔者今仅就温州地方文献中发现的《全元诗》编者失收之作及疏误之处,按其册、页数顺序补其缺、订其误、校其失。为《全元诗》的完善及温州地方史的研究提供参考。至于《全元诗》未收作者之作,笔者亦已辑得二百余首,容另文补遗。
《全元诗》第7册324页,金履祥诗失收《广箕子操》。该诗为歌颂温州先贤陈宜中而作。缪荃荪《记题咏陈宜中诗》辑录,云:“为相者盖陈宜中也。”[2]诗云:“炎方之将,大地之洋。波汤汤,翠华重省方,独立回天天无光。此志未就,死矣死南荒。不作田横,横来者王。不学幼安,归死其乡。欲作孔明,无地空翱翔。惟余箕子,仁贤之意留苍茫,穹壤无穷此恨长。千世万世,闻者徒悲伤。”[3]当补。另有《和苏金华归去来辞以送之》[3],苏金华即苏文洪,瑞安人,宝祐癸丑进士,官终金华令[4]137。《全元诗》于此不收《操》体,有违凡例。
第8册157页,潘转庵,字里不详。按,潘转庵即潘柽(?- 1206年),字德久,号转庵,永嘉人。以能诗称,开永嘉四灵先声。潘柽诗见《全宋诗》[5]242221,《全元诗》误收,当删。
第14册218页,吴澄失收《德泉》:“海滨地斥俱咸井,山腹天开得冽泉。刳竹引流来有本,甃池贮满施无边。苦心损己为一邑,甘味益人将百年。宋氏遗功应不泯,更因铭笔久弥传。”[6]703当补。
第17册172页,章嚞失收《因宪使祭中山汤君墓有感》:“管鲍骨已土,市道何纷纷。对面隔九疑,况念宿草坟。贤哉绣衣使,盛德超前闻。不忘平生心,卸鞚登秋云。当年鸡黍约,翻为鸡黍陈。死生迹已判,车笠情犹亲。酒洒泪亦落,染翰丰碑新。心同巽溪水,外静心纭纭。此事史所采,可但镵苍珉。孙子尚显扬,封诰飞恩纶。”[7]473当补。
第23册3页,许善胜,永嘉人。元成宗时曾经在内府任职。按,许善胜,号澹斋,孔㞥岳父[8],咸淳元年进士[6]356。元成宗初曾待诏于翰林院,王恽有“我初入玉堂,喜识澹斋面。忠翁两朝士,极口为称羡。子远东嘉人,文彩金百炼。妙年登巍科,巧宦历几遍。”“前年来京师,得遂依刘愿。校书天禄阁,音吐见雄辨。”等句[9]59,大德四年承事郎江西等处儒学副提举[10],大德九年“叼董湖广学事”[11],延祐二年江西儒学提举[12]。
第23册52页,薛汉失收《拟古》:“皎皎机上丝,织为游子衣。游子荡风尘,素衣化成缁。风尘不可避,四顾将何之。岂不念洁白,徒重墨子悲。勖哉加澣濯,河水清且漪。 娉婷闺中女,天质知自爱。空怀苹藻心,日月苦行迈。蹇修意良勤,迟迟如有待。未嫁庸何伤,失身坠东海。”[13]当补。
第24册124页,梅庆翁,字宗善。生平不详。按,梅时举次子[7]373。
第24册129页,梅时举,号水村,生平不详。按,梅时举,字舜臣,号水村,永嘉人。弱冠举于乡。刚介有守。尝流寓东莞,与赵必瑑为友。精于史学,撰有《通鉴新议》[6]257。《全宋诗》[5]43972录其诗。
第24册381页,陈刚失收《收春堂为鹏山彭氏赋》:“天人本一轨,私欲或间之。所以方寸间,物我生藩篱。哲人会万象,敛之此身微。肝肺即天地,盎然浩无涯。恭惟安乐翁,英迈千载师。作诗谓收春,此意识者稀。君能以名堂,岂不景慕斯。忘蹄在得兔,妙处同熙熙。”[7]485当补。《游灵岩至灵峰院》《罗汉洞》《四泉诗》已补不录[14]。
第24册407页,释净权,字道衡。按,释道衡,字平公,俗姓叶,永嘉人。祝发镇江金山寺。禅教二书,靡不毕通,间亦旁习儒言,于诸子百家多所涉猎,然最善作诗,著有《半闲集》《禅海集》[15]。
第25册382页,赵凤仪,延祐四年守温。《天台山全志》作赵仪凤,误[6]170。失收《游南雁荡》:“马路斜穿簇绣鞍,石门楼上雁湖山。聚奎富览空陈迹,崇教悟缘又壮观。龙卧灵湫唐岁月,宦游胜地汉衣冠。径荒犹有神仙药,医国盘安却不难。”[16]175当补。
第32册250页,郑原善,字复初,玉山人。延祐进士。按,郑原善为延祐五年进士。卒年,据陈增杰辑校《李孝光集校注补遗·郑复初哀词并序》:“元至顺四年(1333年)春,原善呕血卒于京师。李孝光与监察御史王伯循、王士让、行台椽郭彝孟、萨天锡、观志能,共为酒牲,招其魂魄,祭之于凤凰山下。”[17]33当补。
第32册262页,李孝光《送谢仲连小㞥巡检鹿》,空阙字《李孝光集校注》补为“鹿”[18]531,小鹿巡检,永乐《乐清县志》卷六《古迹廨舍·小鹿巡检司》:“在玉环乡三十六都小鹿,去县东南一百五十里。洪武三年移置横山边。”[18]120李孝光失收《过吴江》《环碧斋》《赠朱伯盛》[19],当补。李孝光诗据明抄本及家谱另有108首失收,见陈增杰《李孝光集校注补遗》,计辑录李孝光五律4首、五古15首、五排5首、七律14首、七古49首、乐府4首、杂言12首、联句3首、七绝2首[17]1,当补。文长不录。
第33册383页,释清茂,号休居子。按,清茂(1262 - 1329年),字古林,又号金刚幢,晚称休居叟,俗姓林,乐清人。生于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19岁,参横川如珙于雁荡山能仁寺。作《拟寒山诗》三百首。至大三年(1310年)撰成《重拈雪窦举古一百则》。清茂所作诗文偈颂不少,流传也广,为元代温州僧人中存诗最多,共有520首。有《古林清茂禅师语录》五卷、《古林清茂禅师拾遗偈颂》二卷[20]199,《全元诗》囿于凡例不收,甚惜。
第39册319页,杨维桢《简五峰》,《弘治温州府志》题作《送人之永嘉兼简五峰》[6]702。
第40册218页,三宝柱失收《赠贞女虞淑娥》:“捐躯赴壑秉坚贞,烈烈霜风刺骨成。只为此心存一醮,却从何处问三生?兰焚香谢春庭冷,玉碎光寒水国惊。咏雪才华殊未羡,千秋女史重芳名。”[21]106见瑞安《双桥虞氏宗谱》,当补。
第44册194页,陈秀民失收《岳阳楼夜泊》:“湘灵瑟鼓潇潇夜,龙女笙吹淡淡秋。楚曲吴歌互相答,岭猿巴鸟不胜愁。”[22]当补。
第46册175页,孔岑,字天璧,又字秀夫,平阳人。按,“孔岑”应作“孔㞥”,“㞥”,木刻版或从八,或从人。字书无从山从八之字;《说文》:“㞥,入山深貌。”音义并同岑[23]800。
第46册248页,林节之失收《题杜甫游春》:“驷马桥边路,百花潭上庄。少陵今不作,载酒吊斜阳。”[24]《东瓯续集》卷三当补。
第46册249页,金翼,字敬德。赤城人,一云乐清人。按,避乱乐清,与朱希晦交契,遂为乐清人[7]648。
第46册424页,高明《题陈谢二公五言古风》,辑自《陈文正公文集》,高明前有弘治六年进士巡抚江西孙燧和天顺间广信知府金铣的诗作[25],此高明必明人,又《题陈谢二公五言古风》云:“我生为晚辈,心窃喜同乡。”撰写《琵琶记》的高明是元末瑞安人,非明中期弋阳人,此诗《全元诗》误收,当删。失收《题唐康居国贤首祖师墨迹》:“西方秀草生七枝,康居日光孕灵姿。早年未着僧伽黎,妙解已诧华严师。五十三参义无遗,四万余偈穷毫厘。光明出口见者希,金狮子吼摇须弥。欲敷大教渐东陲,尺书万里寄所思。茧纸飞度高句骊,红光射浪鱼龙疑。鲛宫贝阙迎珠玑,天吴罔象惊纷披。遂令义想阐奥辞,四英五卷分思维。慈云法雨偏海涯,十山宝地天花垂。消奴汉奴咸归依,牛加马加来诹咨。高山初日冠王时,光芒欲夺扶桑曦。朝鲜教条要用施,黄金不买鸡林诗。灵迹终难淹九夷,归来中华今几兹。天柱老人忽得之,盥洗薇露焚玉蕤。诵之如奉大总持,急呼黄鹤招灵芝。绀园西头一丈碑,鸾翔凤翥蟠蛟螭。惊倒㞥光走亚栖,超轶怀仁压梦龟。观者如云皆叹唏,杂沓罗汉从辟支。天龙夜叉为呵㞥,神鳗出井不敢窥。传闻赤足来白髭,辟易木魅潜山夔。清凉石鉢大布衣,天荒地老夸三奇。我昔学书曾临池,羲之之鬼招不来。夙生根器诚忍痴,况乃名利劳驱驰。黄尘白发徒自疲,九会十义安能知。何时休息解馽羁,东林莲社甘栖迟。佛贤法领相追随,谢公润文或可为。合掌甘菩萨仰大悲,愿濯香海净垢肌。龙经妙义肯我贻,杂花界里修毗尼。”[26]当补。
第47册141页,张天英,字羲上,号楠渠(南渠),又号石渠居士,温州人。张天英失收《盖竹山》:“幽幽亭馆碧山中,老木寒泉一径通。华盖影高千古月,竹林香远半天风。佩鸣晓洞逢仙子,酒洒芳樽忆醉翁。明日游人各南北,琼楼清宴几时同。”《客怀奉简玉山》:“我昔离家七月强,只今十月陨清霜。可惭浊洒黄花兴,应悔青灯白发长。翠袖天寒修竹暗,绮窗日暖唾茸香。夜长枕上扬州梦,江北江南是故乡。”[7]483当补。题江山不老楼》:“我为幽人赋四休,江山随我上书楼。光阴冉冉云中鹤,天地悠悠海上鸥。玉树清香浮白雪,金樽春色漾黄流。年年但愿身长健,尽日花前醉莫愁。”[16]176
第68册233页,误收张南渠《空翠亭》,南渠即张天英字,《空翠亭》已见张天英诗,当删[27]。
第50册1页,朱希晦失收《送万与言游学》:“夫弟子之习学也,必以德行为本,文艺为末。唯能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则由学而成,由习而致,所谓文质彬彬然君子。倚韵系诸卷末以勉之。……洙泗道尊人共慕,河汾名重世多钦。克除物欲因明理,统摄身骸存正心。璞玉未追光韫石,文章纷出绮成林。何由净洗平生事,一到朝阳听凤吟。”[21]107《赠万君》:“君家多奕叶,兰桂自萧森。白战催诗垒,清声振士林。剑看龙虎气,律和凤凰音。何事轻轩冕,长怀江海心。谁谓古今异,今人犹古人。琴中泉出峡,笔底艳生春。高谊真超俗,清襟迥绝尘。何时共谈笑,沽酒为情亲。 尝闻万夫子,风骨玉森森。醉酒柴桑宅,读书松竹林。乾坤钟秀气,金石振清音。身后云仍在,流芳足慰心。 山上青松老,庭前翠竹森。老龙犹卧壑,稚子自成林。素抱霜雪操,时生风籁音。还应笑梅实,调鼎为酸心。 天地等逆旅,利名俱恼人。蓬莱三万里,庄木八千春。白积巾中雪,红飞陌上尘。人生行乐耳,杖履暂相亲。”[21]107《答万与言》:“杜陵避地家蜀城,恋阙耿耿丹心明。昌黎远涉漳海腥,云开衡岳由精诚。丈夫要全节与名,不然苟禄徒偷生。多君年少才俊英,平生芥视千金轻。抵受苦吟陶性灵,毫端倒泻银河清。”[21]108《次万与言韵》:“自笑疏慵一老翁,平生乐道任穷通。雪侵蓬鬓无多白,春看花枝有底红。昔赏久离琴操外,交亲惟在酒杯中。不应尚有吟诗癖,吟尽君诗味不穷。”[21]108《次韵赠万与言》:“如棋无事着争先,胜负看来岂两全。陶令涉园应有趣,谢公入社自无缘。老惊白雪生头上,闲厌红尘涨目前。莫笑渴羌偏嗜饮,长年酿得酒如泉。”[21]108以上见乐清万桥《万氏宗谱》。《访安固沈奥宗谱题句》:“奕世沿流几百年,独留风景想前贤。儿孙礼学姑无恙,谱牒宗支信有传。事属古今虽变改,诗遗珠墨尚澄鲜。一言一慨无穷意,清白相看各勉旃!”[21]108见永嘉珍川《朱氏义阳郡大宗谱》。当补。
第50册48页,文质,字学古,甬东人。按,文质,字学古,(一作固),永嘉人。客居甬东、娄江。当正。《赋吴王城》诗题注“作‘虎丘燕集送㞥㞥㞥之秣陵分赋吴王城’”。按,顾瑛原诗题为“至正辛卯正月八日,雪中与郯九成、陈惟允游虎丘,夜宿贤上人竹所。明日始霁,乃登剑池,取水煮茗,图景赋诗。诗成而九成上马入城”云云,因知所缺之字应为“郯九成”[7]598。当补。
第50册116页,释文信,字道元。永嘉人。按,文信,字道元,号雪山,永嘉人。少与杨廉夫、张伯雨齐名。著有《雪山集》。住石湖宝华禅寺。洪武中,年八十馀逝[23]999。
第51册93页,吴溥泉,生平不详。按,“吴溥,字溥泉,又字原博,吴人。李孝光作于顺帝至元正年(1341年)致释笑隐的《发建业贴》,称‘溥泉读书积学,明敏晓时务,善于为歌诗,又工书,为之延誉引荐。’”[17]27
第52册361页,沙可学,色目人,居永嘉。按,沙可学,至元二年(1342年)进士,至正八年(1348年)任江浙行省枢密院都事,中书省左右司员外郎[28]131。沙可学失收《溪山春晓图》:“鳌溪杏花春雨足,叠涧争流溢深谷。岚气空濛暖翠浮,波光荡漾葡萄绿。柳外人家白板扉,渔罾晓挂苍苔矶。凫弋汎渚傍舟楫,沙禽浦树相因依。川回野迥林麓断,轻烟漠漠开平远。白鸟孤飞云水宽,青山一抹蛾眉浅。惠崇画史天机精,晴窗写出沧洲情。胸襟淑气寄毫素,展卷使吾双眼明。图中风景堪重惜,越上吴乡相仿佛。石田茅屋久荒凉,杜宇苦啼归未得。天涯半生羁旅客,随处林泉聊自适。乌纱白发照沧浪,杖履逍遥歌隐逸。”墨迹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题“古弘沙可学”[19]208。《兰玉台》:“东山玉兰台,潇洒无尘埃。琅矸映琪树,芝草生丹崖。上有插天峻岭起崪峍,下有冲波古涧流萦回。晴岚浮空拂黛色,凝云化石堆琼瑰。豫章四面翠帷合,碧玉一片青天开。西坡先生五经笥,东山子弟群英才。读书余暇此游适,青矜济济吟相陪。朱弦余音寄流水,彩笔洒翰题苍苔。昔贤嘉言冠今古,先生取义名斯台。秋兰未花玉在璞,润色幽芳满林壑。浩歌一曲山水间,飒飒秋风起寥廓。”玉兰台是谢氏族人酬咏唱和之地,位于永嘉鹤阳村东北角小山上,“玉兰台”三字的摩崖石刻至今犹存[28]26。沙可学有诗赠鹤阳谢氏十一世孙谢振孙,其题为《赠谢子成》:“华表千年鹤初返,地灵人杰此爰居。惠连得句流芳远,安石当年积庆余。翠竹碧梧鸣凤鸟,琪花瑶草秀阶除。勉旃努力光前烈,事业将须太守书。”[28]130《赠简斋公》:“云松亭上偶同游,杜若幽香满沃洲。鳌禁吏官题扁字,莲峰乐处动鹴裘。参天老树横霄汉,落日遥岑射斗牛。珍重郑庄能好客,开樽再上玩山楼。”《瑞安蔡桥彭氏家谱》。当补。《同治安仁县志》卷二十七有哈珊沙《祭王烈女》:“潼川王氏,一门双节。父死于忠,女死于烈。千古之下,炳如日月。薄奠告成,念之呜咽!”王烈女,乃温州总管王铨之女。元末,温州陷落,“王铨伸颈受刃,有女赴水死。”[6]477此哈珊沙即沙可学。又据马明达、陈彩云考证,沙可学即哈珊沙[29],故第51册267页,哈珊沙《奉题定水见心禅师天香室》,当并。其又将沙可学与哈珊沙子山混为一谈。沙可学是至正二年进士,而沙子山是至正十四年进士,且未见其在永嘉的生活记录。显然,他们是两个人。故第53册225页另有哈珊沙子山条,甚确。
第52册577页,李应旗,字均绕,号耻庵,号菌翁,瑞安人。按,李应旗乃季应祈(1308 -1390年)之误,见孙诒让《温州经籍志》考证[4]1062,当正。季应祈诗失收颇夥。温州市图书馆存《月泉诗派》一卷,清同治九年海日楼抄本,收入季氏家族季震孙诗2首、季应祈诗105首、应祈妻诗1首。当补。文长不录。
第53册1页,郑洪,字君举,号素轩,永嘉人。一作三衢人。按,所谓三衢人,据鲜于伯机《书赵子固水仙卷》元贞二年三衢郑君举题名。郑洪《周玄初来鹤诗》下注曰:“洪武己巳”,“则君举入明已久。且元贞二年,元兴甫十七年,至洪武二十二年己巳,君举已逾百岁,伯机元贞二年题名,恐不足信。”[4]1047三衢郑君举当为另一人。郑洪失收《幽致轩》:“花落晴窗燕拂檐,蕙牙兰叶翠纤纤。幽谷与云通小径,清波四月映疏帘。”[7]545当补。
第53册219页,李至刚,天台人。按,此李至刚为明初永乐时人,所收《题赵孟坚水墨双钩水仙长卷》见《眀诗综》等书,题为《赵子固水仙》。李至刚,初名铜,以字行。鄜州同知垚子,永乐元年拜礼部尚书。此李至刚为眀人,《全元诗》误收,当删。元有同名永嘉李至刚,孙衣言认为“建文四年以李至刚为礼部尚书,似即其人”,实永嘉李至刚至正二十五年时任枢密院掾曹随从副使帖木儿卜花公往守耽罗。第二年,至刚因病不能随团队回还,乃留松江,“因记所历山川形势、民风土产,编而成集,厘为三卷,题曰《耽罗志略》”。而官礼部尚书李至刚“永乐二十二年至刚七十岁,上距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已60年,岂能如贝琼所说,以10岁少儿为‘枢密院掾曹’随使万里,而十一二岁著书乎?此必别一人无疑。”[23]965
第53册306页,林常,字伯庸,永嘉人。按,林温弟。从仕郎江浙儒学副提举、泉州德化县尹,入明为温州府儒学教授。以诗名。著有《夷斋集》[30]728。失收《风雨过鄱阳湖有感》:“三月雨多风满天,湖中水高难系船。大鱼跳浪白如雪,好山隔岸青于烟。去官莫过彭泽县,读书拟上匡庐巅。人生百年苦行乐,帝乡遥遥心自怜。”[7]604《赠笔生陈大用》:“铦刀杀青汗简空,将军缚兔收奇功。谁能拔毛利天下,我亦脱颖出囊中。管城生无食肉相,中书老为秃发翁。玉堂累累谩成冢,月凉杵冷惊秋风。”[7]604《北苑造茶即事》:“青州州前溪水涟,残红满川花可怜。垂髫何处采茶女,落日去家呼渡船。绿阴青子山雨歇,游丝飞絮春风颠。荒村远客官舍静,新愁恼人闻杜鹃。”[7]605《登孤屿寄友人》:“蜃江江心孤屿低,孤屿亭外双峰齐。潮声到枕夜月上,海气拂烟朝雨迷。风流康乐极登览,离别少陵多品题。君游四明好山水,何日更期同杖藜。”[7]605《陈德甫溪山春晓图》:“郭外长溪接远江,矶头新水白鸥双。万山云气翻春雪,一枕松声响夜泷。宾客不徵绮里季,子孙终老鹿门庞。何时我亦来同隐,多种桃花映酒缸。”[7]605当补。
第67册346页,林伯庸一诗辑自《江心寺志》,江心寺在温州孤屿,可见此林伯庸即林常,一人两见,当并。
第56册220页,陈高,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暂将《永乐大典》所录 “陈子尚诗”,归“陈高子上”名下。按,胡翰有《寄陈子尚录事》:“东瓯有一士,周游吴楚间。一岁一归养,四十来作官”句①杨镰. 全元诗:第46册[M]. 北京:中华书局,2013:8.,又据《全元诗》未收平阳陈彦卿诗8首,其中有《次陈子尚感怀韵》[29]714,子尚即子上,陈高字又作子尚,甚明。《题白鹤寺瀑布》,《永乐乐清县志》题作《双瀑泉》[18]135,《全元诗补遗80首》误补[14]。
第56册524页,顾华,温州人。按,顾华,字仲华,平阳人。入明,以秀才授太常寺丞,改工部主事。洪武九年任崇阳知县[31]340。当补。失收《南荡泛溪》:“黄帽櫂船溪水清,船行溪树远相迎。雁归泽国菰蒲晓,鸦噪峰峦烟雨晴。瀑布悬崖界山色,浪花穿石激滩声。渔郎欲识桃源路,只恐前村鸡犬鸣。”[16]108《小木天楼为章惟初赋》:“东南有高楼,穹窿势磅礴。仰观凌虚空,俯视临大壑。于中多古书,仿佛秘书阁。匪伊崇雕镌,而不事丹雘。缅怀梅隐居,贻谋始开拓。遗安及云礽,相辉照华萼。乃翁去云远,九原应不作。登临宴文字,俯仰隔今昨。蓬莱当我前,安能跨飞鹤。何如纵豪吟,尽此银凿落。”[31]715当补。
第58册335页,孔晥《乱后》,《东瓯诗存》题为《绝句书事》。“彭泽岂堪犹作令”,“令”《东瓯诗存》作“吏”[7]569。
第58册336页,孔从善《哀吴克敏》“至今天与英雄恨”“英雄”《东瓯诗存》作“人俱”[7]569。
第58册346页,林温失收《牧牛图》:“朝耕骑牛出,暮归骑牛还。但知牛背乐,孰知牛力殚。仓廪有时满,鞭箠何时闲。寄语牧牛人,慎勿加伤残。”[7]600《春日园池杂兴》:“有官固云乐,无官亦清闲。驰驱戎马中,不知泉石安。少壮能几何,鬓发亦已斑。木落当归根,倦鸟当知还。何必苦役役,劳劳天地间。”[7]600《盘山道中》:“盘山岭头春雨多,天台雁荡云相摩。鹧鸪啼入竹林去,我行不得君奈何。”[7]600《洪武癸丑中秋奉东宫旨赋秋月歌》:“玉阶夜凉宫漏永,风动梧桐委金井。海门推上明月来,影浸冰壶秋万顷。银汉迢迢星宿稀,万象不敢争光辉。关河千里共今夕,勿使霜露沾人衣。小臣年年江海客,独倚山窗看月色。今年来对禁城秋,凤阁龙楼天咫尺。玉门宾客一何多,承恩自怜双鬓皤。愧无长才比希逸,一笑其如秋月何。”[7]601《醉学士歌》:“上幸东阁,赐学士宋濂酒。醉甚,上喜,亲洒宸翰赐之,命温作歌。 六龙南飞海宇一,武功既定崇儒术。九天宫阙五云深,雉扇鸾旗乘舆出。黄阁秋高风日凉,西奎东壁昭文章。圣明天子万几暇,诏许儒士承清光。内官传宣走络绎,乌帽联翩坐前席。大官赐馔荐珍羞,光禄行觞泻琼液。玉堂学士金华仙,醉酒拜舞君王前。天颜喜动笑摹写,挥洒宸翰如云烟。臣濂再拜喜欲颤,臣有丹心赤于面。臣心忠赤臣独知,臣面頳红人共见。前绹后轼重儒林,臣濂宠光冠古今。愿持归家遗孙子,百世相传同此心。”[7]601《艾伯谦都司函其先君子骨归葬》:“落日悲游子,浮云指故乡。功名一骸骨,湖海几风霜。单父琴犹在,河汾策最良。平生太史笔,千载发幽光。”[7]602《崔道明员外睡起轩》:“梦里惊闻扣角歌,揽衣起问夜如何?海门日出曙光动,屋角乌啼春意多。岁月惊心空把镜,风尘眯目暗投戈。江南倘有垂纶地,且向矶头理钓蓑。”[7]602《赠雪兰赵氏》:“五月南风开藕花,门前流水白鸥沙。王孙积业已多世,父子读书能几家。碧树清风生羽扇,青灯凉雨隔窗纱。夜深仰见星辰近,共欲秋乘海上槎。”[7]602《送娄士连之官四川》:“见说蜀中天下奇,一官万里去何之。云连古栈驱车远,江绕盘涡入棹迟。落日秋风神禹庙,黄鹂碧草武侯祠。寻幽好载郫筒酒,县令相过是故知。”[7]602《题岳阳楼卷后》:“博士声名蔼缙绅,当时文采动星辰。百年俯仰俱陈迹,一代才华不数人。阿阁共看丹凤集,沧江空羡白鸥驯。岳阳楼外春如海,谁采芳洲杜若新。”[7]602《圣贤图》:“抚卷忻然起正襟,丹青遗像俨如临。天生圣哲有先后,道在乾坤无古今。河岳几回开泰运,图书一出契人心。仲尼不作周公梦,千古寥寥仰德音。”[7]603《重游沙湾会诸友》:“岘山西上鉴桥东,乱后重来意转浓。二十五年三到此,百千万劫一相逢。青山不改来时色,白发新添别后容。堪笑浮生能有几,漫携藜杖日相从。”[7]603《挟弹图》:“金明池上踏春泥,走马归来日又西。手把金丸不轻发,恐妨云外杜鹃啼。”[7]603《竹石图》:“日暮牛羊去不回,森森松竹长苍苔。空怜一片阶前石,曾带宣和雨露来。”[7]603《登巽山次曾子白韵》:“琼楼高处不胜寒,下视尘寰几席间。骑鹤欲从沧海去,吹箫时引白云还。道人宴坐双瞳碧,使者驱驰两鬓斑。我欲结庐山下住,登临时复一开颜。”[6]707《夜宿白鹤寺听瀑》:“谁触银河势欲摧,双龙飞舞下瑶台。长江风涌秋涛急,绝壑雷轰夜雨来。欹枕忽惊诗梦断,倚栏顿觉客怀开。山人暂洗尘埃耳,猿鹤纷纷莫浪猜。”[6]707当补。
第64册4页,郑思先,字文伯。祖籍昆阳(今属河南),流寓江浙。按,昆阳即平阳古称,其字瓯仲,郑采子,平阳人,移居常熟。洪武六年为国子助教,转四川按察司佥事,后官福建布政使[7]627。
第65册121页,刘南金,字里不详。按,刘南金,字贡禹,永嘉人。明初为海州学正、温州府学训导。著有《壶山行云集》[7]612。失收《客沙川》:“每厌红尘岁月侵,偶因佳趣即登临。高低山色宜朝暮,来往潮声自古今。夜雨频催归客梦,梅花偏动故园心。蹇驴落日沙川路,瑟瑟西风和短吟。”[7]613《题画》:“云气重重湿薜萝,一江新水碧生波。抱桥绿树和烟合,隔岸青山带雨多。秋老秫田陶令醉,风高茅屋杜陵歌。何时得借扁舟去,载酒携琴此处过。”[7]613《九日登谢客岩》:“兴来谩学晋风流,控鹤亭前自在游。乌帽黄花重九节,碧云红叶谢村秋。乾坤渺渺还无际,尘世纷纷总若沤。我又江湖为客去,正须尊酒涤离愁。”[6]708当补。
第65册140页,宋之才,生平不详。按,宋之才,字庭佐,号云海,平阳人。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全元诗》收《寓言》,为北宋朱之才诗[32],《全元诗》误收,当删。
第66册1页,谢隽伯(1225 - 1278年),字茂良,又字长文。晚年从释,法名淳道,号偕山。永嘉人。李孝光外祖父。隐居不仕,吟咏自娱。卒于祥兴元年。有《和樵稿》《梅花百韵》,佚。《鹤阳谢氏家集》存其诗18首[28]6。《全宋诗》[5]45333录其诗。《全元诗》误收,当删。
第66册2页,徐淮,字原泽,亦作元泽,永嘉人。徐自明后裔,李孝光表弟,李有《和元泽见寄》《迁新居,与表弟徐元泽对床卧,夜半风雨作,推枕赋此。复就枕,梦缚秦桧。既寐,再和前韵,录呈元泽》二诗。失收《青田溪上即景》:“夜来小雨打篷鸣,溪上风吹绿水平。野店梨花如雪白,客乡明日是清明。”[7]479当补。《送万敏中之金陵》:“江边商女犹教曲”,“教曲”《东瓯诗存》作“歌曲”[7]478。
第66册10页,陈燧,字民初,永嘉人。按,陈燧,元末为福建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后罢归。明洪武中起为丹徒教谕,久之升广州府学教授[23]982。失收《送邵炼师归江阴》:“青门隐者人不识,骑鹤来寻华盖君。姹女夜栖丹鼎火,玉妃春绣紫衣云。愁闻南国旌旗暗,爱听中天歌吹分。此去元都旧时路,碧桃红雨正缤纷。”[7]607当补。
第66册17页,谢子通,字必达,号迂轩。永嘉人。按,谢子通,名时中,以字行。后以子通为名,改字必达。号清趣、迂轩,生元泰定间(1324 - 1327年)。工画,以子庭循贵,赠武德将军、锦衣卫正千户。所收《白溪舟中》诗与宋潘逊诗同[24]《东瓯续集》卷二,诗本潘逊作,当删。
第66册19页,章功懋,平阳人。按,章功懋,字子勉,从祖祖程,尝注林景熙诗集。洪武十三年以才学荐授兴山丞,有《雪舟吟稿》[31]345。
第66册21页,梅珪,字秉玉,永嘉人。按,明初温州府学教授[6]150,梅珪《东瓯诗存》作“梅圭”[7]606。
第66册23页,刘平叟失收《仙坛寺》:“窈窕悬僧庐,空山断诸想。上邻境泬寥,下瞰色苍莽。猿鹤无宿期,古今契真赏。坐中风雅谭,林壑散清响。凉飚洒我发,白云随我杖。醉卧松石下,不知海月上[31]467。当补。
第66册24页,陈虞之,字云翁,永嘉人。按,陈虞之(1225 - 1279年)咸淳元年进士,授扬州教授。历淮东安抚使干官,两浙转运使干官,刑、工部架阁,辟广王府记室参军。元兵至温,率乡人在故里芙蓉山建寨固守反抗二载,寨破,与残部、亲属跳崖殉国。诗见《全宋诗》[5]242221,《全元诗》误收,当删。
第66册26页,林希颜,平阳人。按,林齐,字希颜,与陈高、何岳齐名,称“瀛州三杰”[31]356。
第66册29页,汤元善,字明善,一字长卿,平阳人。至元二十八年、元贞二年、大德八年三次饥荒,谷物腾贵,皆减价平粜,以济贫民。乡人德之,举其郡望而称之为“汤中山”,既卒,为立祠。著有《草堂诗集》[31]395。草堂《东瓯诗存》作题白沙草堂,白沙草堂为作者住宅名。“面执”作面势,《元诗选》盖误以势之古体“埶”为“執”而致。“田园屋”“梅月”。《东瓯诗存》作“田园居”“梅花”[7]470。
第66册36页,黄九高,平阳人。按,黄九高为黄允高之误,当正[31]701。黄允高为元代温州“署学事”“平阳县学教谕”[6]164。
第66册38页,何汝樵,平阳人。按,何岳,字汝樵,平阳人。与陈高、林齐以文鸣,时称“瀛州三杰”[31]357。
第66册40页,陈允和,平阳人。按,陈埙,字允和,自号白云友,平阳人。有《白云集》[31]357。
第66册41页,章惟初,平阳人。按,章善,字惟初,祖程从曾孙。元季与兄弼游国学。洪武十四年荐授上蔡丞[31]345。
第66册42页,张瓐,平阳人。按,张瓐,字季常,号恒庵,平阳人。有《恒庵集》。[7]632
第66册43页,缪仲林,平阳人。按,缪珊,字仲琳,平阳人。与兄琏以诗鸣。洪武间,先后以荐至京。不受官而归,本县延为训导。著有《埙篪集》[31]359。
第66册253页,甄良友,字里不详。按,甄龙友或作良友,字云卿,永嘉人,迁居乐清。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东瓯诗集》作《观洞庭》,《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一题作“岳阳楼望洞庭”,误。此为其湖南帅参任内所作。甄龙友,见《全宋诗》[5]24029,《全元诗》误收,当删。
第66册403页,章元应,字里不详。按,章元应即章玄应,玄避康熙避讳为元,字顺德,晚号雁荡山樵,乐清人。成化十一年进士[6]362。此诗辑自陕西西安《临潼县志》,当为其在陕西左参政任内所作,章元应,明人,《全元诗》误收,当删。
第66册419页,曹可实,生平不详。按,曹可寔,字明卿,瑞安人。明姜准《岐海琐谈》卷五:“曹明卿可寔,号云涧,官福建罗源县尉。易代后,里中诗社多有警句。徐肖梅安抚赴召至京,卒,公挽之云(略)。时赋者数百,唯此为胜。”[33]曹氏为宋末元初人。
第66册423页,宋眉年,生平不详。按,宋眉年,字寿道,号笋翁,永嘉人,庆之子。少从林一龙游,弱冠领国子监荐。入元,徵为温州路学录,升学正,转兴化、赣州教授,政和县主簿,有能声。年七十八卒。有《存稿集》,已佚[6]258。
第66册425页,汪鼎新,生平不详。按,汪鼎新,字进卿,一作镇卿,号桐阳,平阳人,寓居永嘉。少孤,自树立,明《尚书》、《周易》,尤长于诗文。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浙东宣慰使李思衍行部温州,举为温州路学录,旋升平阳州学教授。有《桐阳小稿》二卷,已佚[34]。
第66册426页,徐似孙,生平不详。按,徐似孙(?- 1293年),字若翁,号肖梅,永嘉人。景炎元年(1276年)自湖州通判返里,为帅幕参议官。元兵至,似孙为保全一方,出城议降。后又力阻镇守刘万奴说元帅屠城。乃命为安抚副使,改温州路总管府治中[30]743。失收《白石岩》:“白石岩如甑,玄坛虎守关。日边浑似海,云下欲无山。星斗明孤剑,猕猴识大还。李君仙去后,苔锁药炉闲。”[7]475《宿山寺》:“乱峰藏坏塔,曲径入深林。四境尘嚣寂,一灯松竹深。鹤寒栖树顶,云静宿岩阴。偶此来分榻,流泉杂梵音。”[7]475《即事》:“溪东棠梨秋正好,溪西柿子都红了。惭愧猿猴不见来,依然日日供山鸟。”[7]475当补。
第66册429页,刘宗功,生平不详。并据《光绪永嘉县志》收《桐江旅泊》一诗。按,刘宗功,永嘉人。“据《东瓯续集补遗》目录,刘宗功仅《丽阳祈梦》一首,而书内实收二首,其下薛缘隐则有目无诗。因知此实薛缘隐诗”[7]595,当据改。失收《丽阳祈梦》:“几年六馆一书生,可笑儒衣犹未更。毕竟功名浮世梦,何须梦里问功名。”[24]《东瓯续集补遗》当补。
第66册430页,陈一斋,生平不详。按,陈一斋,永嘉人。宋末曾入太学,屡试礼部不第,在乡教授。诗为牟巘所叹赏。与乐清刘黻、平阳汪鼎新友善。元成宗大德初,尝为儒学官员[7]554。失收《送刘蒙川》:“春草征帆远,春江落日程。瘴乡官是客,儒服老谈兵。海阔龙无影,山空凤不鸣。梅花东阁路,凄断故人情。人家两岸分。”[7]554《维阳怀项朴庵》:“长铗悲弹负壮游,京华倦客又扬州。西风昨夜他乡梦,明月故人何处楼。石塔钟残枫叶瞑,瓜洲棹远荻花秋。幽窗一点寒灯影,徙倚阑干起暮愁。”[7]554当补。《全宋诗》[5]42824录其诗。
第66册431页,陈天祐,生平不详。按,陈天祐,字孝章,号可竹,平阳人。咸淳四年武科进士。尝为浙江西安教谕[31]261。
第67册3页,项平父,字里不详。按,项安世(1129 - 1208年),字平父,号平庵,括苍人。淳熙进士,与陈傅良、薛叔似、陈谦、叶适等温州诸公为同志友。[23]667《绝句》见《后村诗话》[35],《全元诗》误收,当删。
第68册75页,周询失收《题菜》:“此色不可有,此味不可无。端居思古人,抚事成长吁。菜园一踏破,谁复念其初。世间有鄙夫,宜复观斯图。”[7]621《牛图》:“平原荡荡春日迟,春草沃露凝如脂。刘氏牡丹天下奇,花开不受春风吹。行行坐赏娱群痴,手弄鸜鹆忘朝肌。南山白石长离离,长夜漫漫歌者谁。世间何物黄金覊。”[7]621《题张师夔所作木石图为潘行人赋》:“珊瑚出海枝撑空,老蛟抉石云玲珑。鲛鮹古色生莽苍,双眸欲挂寒梢东。张公昔年宦南服,挥毫尺素如尺玉。何从得此秋一幅,萧飒阴风动林屋。请看屈铁苔藓株,轮囷岂比庄生樗。万牛回首不易致,明堂梁栋今当需。”[7]621《题兰竹》:“托根未得所,荆刺乃同林。不有此君子,谁能知我心。山川澧浦静,风雨湘江深。恻恻抱芳意,纫佩何由寻。”[7]622《题青田谢知县廉仁卷》:“高卧东山不计年,起携琴鹤下芝田。四知暮夜浑无愧,百里阳春释倒悬。虚室尘埃生瓦甑,间阶风日静蒲鞭。石门山水还依旧,康乐诗成又几篇。”[7]622《题经畬斋》:“气作耕牛志作鞭,圣经贤传总良田。力勤但使无虚日,收获当期大有年。学稼奚容樊氏请,揠苗无若宋人然。从来说食难充腹,实地工夫尚勉旃。”[7]622《题瓜果》:“道人惟木食,不识大官羊。客至罗瓜果,淡然风味长。”《题画》:“长㞥山头枫树林,林中茅屋闭春阴。修琴卖药不归去,白云满地苍苔深。”[7]622当补。
第68册117页,梅颐,字昌年,号甦庵,永嘉人。按,康熙《宋金元明诗选》于元诗、明诗皆有梅颐,大约为元末明初人。洪武初为乐清县学训导,失收《拟古杂体八首》《江阁二首》《秋日漫兴》《书扇》《次春日偶怀》《墨梅》《春寒》见《东瓯诗存》卷一六。据《全元诗》凡例,其应该算明人,故不录,此条当删。其父梅芹,元末隐居为道士,倒有诗见《东瓯诗存》,《全元诗》却失收,当补。
第68册151页,赵永嘉,泉州晋江人。金鞍山道士。按,“金鞍山连宝盖山,宋赵永嘉隐此。”[36]“永嘉或云宋人,与考亭同时;或云元人,与虎岫岩僧嘉善交。其在石室也,独处无侣,虎为守户。”[37]《全宋诗》[5]45667录其诗。其《宝盖山》有“嘉善有鱼餐得去,永嘉有虎唤能来”句,知与僧嘉善交,为元人;又嘉善与永嘉对仗,知两人皆以地名代人名,赵永嘉必与永嘉有关,不是在永嘉出家,就是在永嘉任职。
[1] 杨镰. 全元诗[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2] 缪荃荪. 缪荃孙全集:笔记[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156.
[3] 金履祥. 仁山文集[C] // 永瑢,纪昀.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9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99.
[4] 孙诒让. 温州经籍志[M].潘猛补,校补.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5]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全宋诗[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王瓒. 弘治温州府志[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7] 曾唯. 东瓯诗存[M]. 张如元,校补.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8] 苏伯衡. 苏平仲文集[C] // 张元济. 四部丛刊初编缩影本.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60.
[9] 王恽. 秋涧集[C] // 永瑢,纪昀.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0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0] 吴宏道. 中州启札[C] //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委会.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第79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7:339.
[11] 迈柱,夏力恕. 湖广通志[C] // 永瑢,纪昀.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34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21.
[12] 陈卿云. 同治重修上高县志[C] // 江苏古籍出版社.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辑:第39册.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13:358.
[13] 陈焯. 宋元诗会[C] // 永瑢,纪昀.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4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05.
[14] 孙海桥. 《全元诗》补遗80首[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4):46-53.
[15] 戴良. 九灵山房集[C] // 永瑢,纪昀.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9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07.
[16] 周喟. 南雁荡山志[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17] 陈增杰. 李孝光集校注补遗[C] // 温州市图书馆. 温州历史文献辑刊:第1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8] 佚名. 永乐乐清县志[M].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
[19] 陈增杰. 李孝光集校注[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0] 洪振宁. 宋元明清温州文化编年纪年[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1] 潘猛补. 浙南谱牒文献汇编:第2辑[M]. 香港:香港出版社,2008:62.
[22] 玄烨. 御选元诗[C] // 永瑢,纪昀.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41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78.
[23] 孙衣言. 瓯海轶闻[M]. 张如元,校笺.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4] 赵谏. 东瓯诗集[C] //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委会.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97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7.
[25] 陈康伯. 陈文正公文集[C] // 《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 续修四库全书:1317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17.
[26] 高明. 高则诚集[M]. 胡雪冈,张宪文,校.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289.
[27] 邓富华.《全元诗》补遗[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4(6):36-41.
[28] 张如元. 永嘉鹤阳谢氏家集考实[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9] 马明达,陈彩云. 元代回回人沙可学考[J]. 回族研究,2008(4):42-47.
[30] 张宝琳. 光绪永嘉县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10.
[31] 刘绍宽. 民国平阳县志[M] // 上海书店. 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辑:第58册. 上海:上海书店,1993.
[32] 元好问. 中州集[C] // 永瑢,纪昀.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65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1.
[33] 姜准. 岐海琐谈[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78.
[34] 王朝佐. 东嘉先哲录[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195.
[35] 刘克庄. 后村诗话[C] // 永瑢,纪昀.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1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9.
[36] 谢道承. 福建通志[C] // 永瑢,纪昀.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27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70.
[37] 杜臻. 粤闽廵视纪略[C] // 永瑢,纪昀.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0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064.
Revise and Supplement on Complete Works of Poems in Yuan Dynasty from Wenzhou Local Literature
PAN Mengbu
(Department of Ancient Books, Wenzhou Library, Wenzhou, China 325009)
Since Complete Works of Poems in Yuan Dynasty was published, the collect has been significant influence in academic world. However, any large-scale works undoubtedly exist in many neglects and mistakes. The missing errors and the lost poems by the compiler of this book is recompiled and revised from Wenzhou local literature. The paper studies contribute to the perfection of Complete Works of Poems in Yuan Dynasty and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Wenzhou local history.
Complete Works of Poems in Yuan Dynasty; Wenzhou; Revise and Supplement
G256.3
A
1674-3555(2017)02-0106-11
10.3875/j.issn.1674-3555.2017.02.016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刘慧青)
2016-03-15
潘猛补(1956- ),男,浙江乐清人,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地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