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军,杨立红
(安徽中医药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计及运用研究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李新军,杨立红
(安徽中医药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微课设计要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体现创新性,顺应时代性。微课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情感性、结构完整等因素。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要合理地使用微课。
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运用;研究
微课是目前兴起的新型的教学手段,教学时间较短,一般只有5-15分钟,重点突出,“有利于增强课程主题的学习效果。”[1]5-13如何设计微课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进行初步的探讨。
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计原则必须遵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体现创新性,顺应时代性。
思想政治课程特点主要体现在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第一,思想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特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微课设计必须紧紧把握这一大方向,在当前改革开放多元化的思潮中为广大大学生做指路灯塔,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辨明方向。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念,做社会主义事业忠实可靠的接班人;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设计要体现出人文性。人文性原则体现在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必须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关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的知识点的了解和历史发展规律认识,不是通过强行灌输方法给学生,而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去深刻体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理解,并以自己的行动贯彻实行。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态度,充满阳光地度过大学生活的每一天。大学阶段情绪波动很大,大学生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容易情感低落、价值观空虚。在这种情感下,在及时进行疏导和沟通。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2];第三,微课设计的实践性。微课设计中要注意实践性,将学生在生活上比较关注的事情纳入教学中来,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又对现实生活有所帮助。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有许多是在实际生活中形成,微课设计中必须对此加以考虑。
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计中要体现创新性,创新是微课设计要达到重要目的之一。微课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采取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如何让微课更好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课堂氛围,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微课创新设计必不可少。第一,教学选题上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点丰富、思想性、逻辑性强。如何众多的内容中挑选出重点内容作为教学选题,进行微课设计,是第一步工作。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既有教学大纲总体要求,在每章每节中又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必须要进行认真研究,选题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其一,选题的内容必须符合微课小而精的特点,不能过于庞大;其二,选题的内容必须与课本紧密结合,不能脱离课本,特别不能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其三,在每章每节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示范性,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内容;其四,选题时最好挑选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其五,选题时要注意知识点的连贯性,不能割断内在的逻辑性。第二,微课内容设计上的创新。一个选题选好以后,如何进行微课的设计,需要教师花费颇多的心思。微课设计不是对书本内容简单重复,也不是按照课本内容面面俱到讲述。这个过程是对知识点的重新提炼、构造、组合,蕴含着教师的思考和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是微课的创新性重要一步。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并深入进行研究,可以选择一至二两个重要知识点进行阐述,并展开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中国近现史纲要》课第一章民族意识觉醒一节中,书中介绍了林则徐、魏源、王韬、郑观应等人。可以选择其中一至两个历史人物作重点展示,通过收集相关的视频、新闻、纪录片等,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重新进行排列组合。详细讲解,重点挖掘,以点带面,让学生加深对近代中国社会基本国情的认识和反帝反封建斗争意识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微课内容设计中要注意适当控制时间长度,符合微课要求。如同一选题的内容太多,可以适当地分为两至三个微课进行讲授。例如《纲要》第三章“三民主义学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在微课设计中可以将其分为两至三个视频进行重点介绍。
当代大学生都是九五后出生的,他们思维活跃,接触面广,接收新知识的渠道很多,接受能力很强。微课设计中一定要体现时代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微课内容永远有着时代气息,与社会主流旋律相契合。与时代脱节的微课会让学生产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过时”的感觉,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微课的时代性原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学内容与当前的时事新闻、热点焦点、社会问题相结合起来。这要求教师平时要关注新闻热点,探索背后的东西,形成自己的思考,将其传达给学生。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有关“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一节中,设计微课视频时可以将当前香港“一国两制”制度下新发展,新成果和存在问题列进去。在台湾问题中,可以将台海问题的新动向、新思路加入授课内容中去。如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历史性会面,双方达成多项共识。这样的微课设计既让学生了解台海问题的最新发展,又体现出时代性的特色。另一方面微课设计中可以适当突破学科界限,实现渗透和融合。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节中,书中谈到了社会主义的最新发展,民生等多个问题,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下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主,如何让微课视频在课棠上展现出更好的效果,需要从情感性、结构完整等设计方法上入手,这也是微课设计环节重要价值体现。
情感性是微课设计中必须考虑到要素之一,与学生产生心灵情感共鸣将会更加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教师在视频中要注意仪表和谈吐,良好的精神风貌会让学生为之振奋,为之感染。如果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人格魅力,语言富有感染力,将会使微课的吸引力大增;其次,微课视频的教学场景布置也非常重要。教室要整洁规范,背景不能有太多的物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再次,微课创意情境的设计。创意情境设计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在微课视频设计过程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进入到情境中,然后逐步推进,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最后进行总结。例如《纲要》第一章讲授西方列强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人民遭受的巨大苦难等知识内容时,教师以悲怆的声调和痛苦的表情,辅以PPT和新闻图片等内容,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到情境中,沉浸在百年以前中华民族遭受的巨大屈辱和痛苦中,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这种创意情意的设计要求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留意广告、电影等其它各个领域中设计经验和方法,找到可以借鉴模仿的创意。教师可以将这些好的经验和方法移植到教学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完整的微课设计包括资料的收集、课后的预习和复习、听取建设和反馈等环节。在微课设计时首要要收集微课资料。例如在《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讲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要从网络、书本、电影、电视等媒体中收集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国际国内的背景情况、过程及影响等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剪辑、编排、设计、加工等一系列工作才能做成微课视频;其次,微课设计还要有配套的课前练习题和课后的巩固题。仍以上述为例,在微课学习之前,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思考“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在微课学习以后,让学生总结陈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出哪些新面貌”;再次,聆听建议和反馈。一节微课结束以后,还要通过网上平台、座谈会等形式与专家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听取专家的意见,力求设计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微课作品。此外还要多听取学生的建设和反馈,因为微课设计主要受众是学生,是为学生服务的;最后,总结反思。微课结束以后,教学效果如何?要进行总结和反思,并不断进行完善。例如“中国共产党成立”微课视频学习以后,学生们有没有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为中国带来新的变化。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结果,进行总结,并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微课设计,以便完善和提高。除上述几个环节以外,在微课设计时还有微教案、微大纲、微点评,才是一整套微课设计。
微课作品除了教师自主设计之外,应当谋求来源途径多元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途径:首先是网络上开放平台提供的资料。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开放的教育资源来寻找与自己教学相关的内容。如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等网络平台都有大量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有些是微课作品,有些是教学视频。教师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部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学生水平等情况重新整合这些内容。教师通过在网络上收集资料,既可以接触到全国优秀教师的最新教学成果,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升教学水平,还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其次,学生制作的微课视频。教师可以布置微课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找素材。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第二章的“洋务运动”一节以微课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完成,让学生从网络上、书本上等媒介找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剪辑和加工。这样既可以起到锻炼学生的目的,而且其中有些的微课视频和资料,教师可以作为参考或者直接引用;最后,同教研室或不同校教师之间制作的微课视频,可以相互参考学习。其中制作较好的微课视频可以当作经验进行推广。除上述三个方面之外,随着微课教学的逐步开展和推进,教育主管部门制作的微课精品课程可以使用或者作为参考。
优秀的微课作品设计好以后,在实践教学中必须合理地运用,才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微课教学必须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模式。微课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一方面在传统教学中加入微课可以为课堂增加生机和活力。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维新变法一节学习,除教师在课堂讲授、提问等传统模式以外,适当地加入微课视频、微点评等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变化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起求知欲,便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微课在传统课堂中有效使用,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微课的发展。由于微课教学效果显著,可以让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更加关注微课的发展,更多的优秀教师投入到微课设计中来,推出更多优秀的微课作品。而微课的大力发展,又可以进一步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变化。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微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每章节教学内容不同、情景设置等不同而变化,不局泥于单一播放微课视频模式。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习中,在微课设计中可以加入情景模拟元素,让学生在微视频下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话剧、歌剧、诗歌、舞蹈等多种形式展示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和欺凌,以及中华民族抵御外辱、奋起抗战的决心和意志。情景模拟微课展示可以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增加爱国主义情怀,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根据需要合理地使用微课,切不可盲目滥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微课的特点和长处。使用微课时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微课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使用。现在网站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历史微课视频,五花八门、数目众多,让人眼花缭乱,如何挑选出对教学有用的微课视频,确实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教师要紧紧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方向。教师一定要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的内容是为思想性服务的,这样在挑选微课视频和制作微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盲目;第二,要根据课堂内容合理地使用微课教学。微课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为了形式上的新颖,而随意地使用微课教学,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果。在《纲要》课教学中,有些重要知识点思想性很强,用微课的形式很难将其解释清楚。如近代严复“天演论”的维新思想,其逻辑性、针对性和适用性都很强,特别切合当时时代的需求,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成为维新变法的思想武器,对后来的鲁迅、胡适等人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十几分钟的微课视频很难将其解释清楚,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作详细的讲解;第三,微课使用不能割裂课堂的完整性。一节课的内容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微课教学应该是其完整性的一个部分,或者是更好地维护这种完整性。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新颖的外壳而盲目使用微课,破坏课堂内在的完整性,那微课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得不偿失了。
微课强大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的限制,教师一定要注意到微课这一优点,并在课外充分发挥这一功能。第一,教师可以建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微课平台。其作用体现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下载相关微课视频进行补缺补差,温故知新;另一方面在学业为学生解疑答难,在情感上与学生沟通交流,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作用;第二,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视频录制,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或让学生成立的评议小组进行打分。还可以演讲、辩论等形式巩固微课的内容;第三,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更加牢固。例如在学习“维新变法”这一节中,可以让学生对维新变法背景知识的微课视频进行提前预习。课程结束以后,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探索性的改良运动无法引领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富强的主客观原因,并向学生提供总结类的微课视频,让学生课后学习。或者向学生推荐《走向共和》等优秀影片,让其观看。
微课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在把握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的二次加工和创新。教师将精心制作或收集的微课合理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
[2]倪金如.以主题性教育思想指导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2016年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项目“纲要”课程名师工作室(Szzgjh1-1-2016-12);2016安徽中医药大学教研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微课教学模式研究(2016zlgc010)
李新军(1976- ),男,安徽六安人,安徽中医药大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杨立红(1974- ),女,辽宁彰武人,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医文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