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正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中美大学生资助资格的比较与借鉴
林玉正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二战后,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成功实施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资助申请程序日趋完善。本文以美国为经验,对大学生资助资格认定进行两国的操作程序比较,对完善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具有借鉴意义。
大学生资助;认定;借鉴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贫困大学生的公平入学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资助项目和资助覆盖面不断增加。如何保障教育公平,确保资助资金真正用于贫困学生,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热点。美国大学生资助起步较早,形成了行之有效并完善的学生资助资格认定程序,分析比较中美两国在学生资助资格认定的做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大学生资助资格认定程序。
美国联邦政府“二战”后开始介入学生资助,其后《高等教育法》颁布实施并几经修订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奖学金、助学金、学生贷款、工读计划以及联邦税收补贴等多元混合资助体系和丰富的资助项目,通过多种渠道的资金来源,实现了学生申请到实施落实的高效运转,促进美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这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规定申请资助学生必须统一使用“联邦大学生资助免费申请表(FAFSA)”,同时也统一家庭经济标准的计算方法,以认定申请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和承受能力,保证了资助资金的公平分配。其资助资格认定程序大致如下:
1.申请。学生向高校经济资助办公室提出申请,网络填写联邦大学生资助免费申请表,表格填写的内容要详尽真实,包括个人和家庭基本信息、社会保险号码,父母收入及资产信息、个人收入及资产信息、纳税申报信息等。
2.核查。教育部的数据处理系统依据国会通过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在FAFSA填报的信息,计算出学生的预期家庭贡献(EFC),然后出具一份《学生资助报告》(SAR),报告中列出申请人提供的信息,经计算得出的EFC及其他用于计算的数值。教育部审核人员可能将申请表格的信息与家庭报税单相对照,若有不实,取消资助资格。
3.核定。学生收到教育部的SAR后,高校经济资助办公室要求申请学生确认个人填报的信息和EFC,然后确定申请学生教育支出的承受能力,按照每个学生的具体需要和国会制定的一揽子资助配比标准确定资助方案。
我国大学生资助资格认定以我国教育部出台 《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作为实施依据,称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是落实资助政策效果的基础性工作。其资助资格认定程序大致如下:
1.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如实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持该表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生成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
2.学生到高校报到后,向学校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申请认定。
3.由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认定评议小组,根据申请材料、认定标准的基本条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等情况,评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并提出初步意见,院系审核并公示后,学校复核确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及困难档次。
建档立卡学生凭政府扶贫办生成的贫困信息到校后直接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确定困难档次。
中美两国的大学生资格认定都是由国家有权部门颁布实施,经学生申请、提交材料、核查、认定等规范的认定程序。美国的大学生资助资格认定已经有几十年的应用实践,比较成熟,但填写冗长的表格存在着争议,同时还出现申请资助后影响被录取的情况。而我国出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才10年,确保了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相比两国的资助资格认定过程,笔者认为,在“困难证明材料的收集”、“困难认定标准”和“认定实施过程”存在着不同之处。
美国是个信用发达的国家,个人失信违约的代价将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受到掣肘,个人消费和未来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美国大学生填报FAFSA表格信息,与个人社会保险号码绑定,也就是将个人信用与申请资助联系在一起,因此每个学生都真实负责的填报表格信息。同时,FAFSA填报的收入信息以美国完善的纳税征管制度作为保障,美国税法规定,纳税人有责任和义务说明报税是明了、清楚、诚实的,数据是准确的。而FAFSA填报的信息将会与美国税务局的纳税信息进行比对审核,一旦发现有问题,就必须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取消资助资格,处罚金或坐牢或两者。而我国学生提交的困难证明材料,没有信用制约,仅是道德约束,困难证明材料仅凭学生个人填写后到乡镇、街道民政部门盖章,人为因素大,影响证明材料准确性,存在相当的“水分”:一是填写不实。有些学生没有读懂表格信息,理解有偏误,对影响家庭经济收入的信息不能准确表达填写;有些学生为了能更大机会申请到资助资金,夸大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尽可能地少报或不报家庭经济收入。二是把关不严,作为证明学生家庭经济收入的政府部门,存在讲人情、做老好人,或出于同情、怜悯或工作不严谨等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办理证明的学生“来者不拒”,甚至出现虚开困难证明的情况,使得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较差,或拖延办理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困难证明材料。三是违约成本低。由于地缘因素和经费的限制,学校无法对学生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进行核实,即使发现学生证明材料不实,通常仅是学校老师对其批评教育,违约失信成本低。
1992年的美国《高等教育法》修订,统一了家庭经济标准的计算方法,作为资助资格认定标准并沿用至今。美国大学生的资助资格认定是以经济资助需求为基础,其中,经济资助需求=大学费用—预期家庭贡献 (EFC),EFC的值超过大学费用,美国大学生才有资格申请资助。大学费用包含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其中,学习费用=学费+学杂费,生活费用=伙食费+住宿费+交通费,大学费用的确定相对简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每年按全国六大地区和四类院校分别测算并公布。而EFC=父母个人收入+父母资产收入+学生个人收入+学生资产收入-必要生活开支,这些收入与美国个人纳税申报相关联,数据真实准确,必要生活开支有由政府统一规定,计算出来的EFC作为学生是否接受资助或资助类型的重要数据基础。我国根据教育部 《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财政部门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是参照本行政区域内各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将认定标准分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别困难等档次,高校通过学生提交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家庭人员组成、家庭成员健康状态以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平均消费情况的基础上认定学生的困难程度。但是这样的认定标准属于定性描述,标准模糊,缺乏统一。同时,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也界定不同。因此,我们缺乏一个科学有效的和可操作的量化指标。虽然,目前多数高校都出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具体细则和标准,列举困难对象的范围,但仍然存是主观的经验式定性判断方式。
美国大学生提交FAFSA的表格后,联邦教育部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会根据学生信息内容自动计算EFC。生成《学生资助报告》(SAR),高校经济资助办公室要求申请学生确认SAR的信息,根据EFC和学生的需要来确定对学生的资助,全程运用互联网和计算机运算处理技术,排除人为因素,客观公正。我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过程总体上是规范操作,公正评议,但也夹杂着较多人为主观因素,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策把握不够。由于辅导员大多身兼数职,行政事务多,无力完全了解学生及家庭情况,也很少将精力放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上,也很少对评议小组成员进行政策培训和解读,因此,评议小组成员对困难认定的具体政策也是一知半解,对困难标准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不能公平地参与民主评议。二是人情关系影响大。认定评议小组评议过程中,结合在校学习、生活表现来评议。但在评议过程中会出现人情私心,对关系好的同学多些赞美之语,对关系不好的同学虽然了解情况却予以漠视,甚至碍于同学情谊不愿给老师提供真实信息。三是个人隐私暴露多寡。有些困难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为了能获得资助资格,在认定时着重表述自身家庭如何困难,诉苦比困难,甚至“痛哭流涕”,引发他人同情,更有甚者进行拉票。反观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生内心比较自卑、孤僻、自尊心强,不愿意别人知道他的家庭隐私,反而没有获得资助或者仅是不对称档次的资助;有时又刻意证明自己不是家庭经济困难生,不愿意接受国家资助,这直接影响到资助政策的落实。即使是可信度较高的建档立卡学生,个别省份直接认定为困难学生,没有提供可查阅的证明资料,受到师生争议——出现个别学生入学后从没申请资助,周围学生反映其日常生活正常,而突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的学生。
我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通过比较中美两国资助资格认定的做法,找出差距,更好地完善我国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
我国现阶段的《高等学校及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由政府基层办理材料证明手续,政府部门应该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制定业务流程图并上墙公示,做到办理程序有规可循;加强责任问责,对工作不负责、推诿、随意并造成不良影响的工作人员,应当给予诫勉谈话或行政处分;工作人员应该树立责任意识,对符合办理条件的证明材料,不仅要应办尽办,还要通过电话回访当地村干部、实地查访等形式,提高证明材料的可靠度。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我国增加了另一种困难证明材料形式,即建档立卡材料或信息,学生到校可直接申请资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心中有数才能工作有方。如果连谁是贫困人口都不知道,扶贫行动从何处发力呢?搞准扶贫对象,一定要进村入户,深入调查研究”。因此,政府部门应挑选具有强烈责任心、过硬职业素质的扶贫调查队伍,在当地村干部的协助下,携带现代化多媒体设备,通过自主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现场观测现有贫困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和劳动力状况,精确测量和仔细核实贫困家庭经济情况,搞清调查对象是否符合社会保障实施兜底,是否需要医疗帮扶救助。调查采集的数据应及时按实际客观录入数据系统,通过大数据处理,及时反馈调查结果,出具调查报告,并加大对数据采集过程及重点数据的复核验收,严格执行数据质量问责制,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确保采集数据准确、可信、衔接有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当前,我国贫困人口基数大,情况复杂,贫困人口的识别不够精确,为充分掌握贫困家庭情况及经济收入水平,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形成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以大数据管理为核心、以大数据应用为主导的信息资源归集、共享、开放和安全保障机制。我们应在建档立卡、社会保障项目资金等内部扶贫数据的基础上,与公安、教育、住房、财政和税务等部门数据进行网络对接,通过顶层大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数据的实时观测、分析和对比,为每一位贫困户建立“贫困指数”,从而对贫困人员实施全面真实地识别与评估,使贫困深度看得见、摸得着,实现由定性到定量的精准转变,也为日后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标准系统提供数据基础。
我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大多运用定性评价体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人为因素多,证明材料的真实可信度较差,缺乏客观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构建客观、可操作性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促进认定程序标准化,精准识别资助对象,有利于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对此,我们应借鉴其他国家先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家庭财产性收入、家庭成员病残情况、家庭受资助情况等影响家庭状况的参数指标,赋予指标系数权重,计算学生家庭经济的大学费用支付能力,结合先进的计算机处理能力,采用大数据分析,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和困难程度,从而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精确度,达到合理分配国家助学资金到受资助的学生手中,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材料的真实有效性靠个人自律,同时部分学生靠自己的勤劳,改善了个人收入,未能主动说明,也无从申报。这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个人信用系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极易导致失信行为。为有效提升个人信用监督、自觉实践诚信,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除加强诚信的教育和宣传外,我国还应积极推进个人信用的监督和惩处机制的建设,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信息共享。破除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信用信息壁垒,加强推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同时发挥各方面力量,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实现政府主导与社会联动的有效融合。
2.加强对失信个人的联合惩处。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处体系。限制失信个人参加特定行业或项目、获取政府社会保障补贴资金,限制招录(聘)失信个人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入党或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入伍服兵役,限制失信个人的高消费如乘坐列车软卧、高铁、动车一等以上座位、民航飞机等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住宿星级酒店、高消费旅游、购买具有现金价值保险限制,以及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等方面。
3.加快信用平台和惩处软件开发建设。推进失信个人信息与公安、民政、教育、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建立的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尽快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联合惩处系统的对接,通过网络自动抓取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及时反馈惩处情况。加快惩处软件开发使用进度,将失信个人名单信息嵌入单位管理、审批、工作系统中,实现对失信个人名单信息的自动比对、自动拦截、自动监督、自动惩处。
[1]杨克瑞.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袁连生.美国大学生资助需求公示及对中国的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7,(3).
[3]吕晓慧.美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教育,2013,(5).
[4]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5]武佳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7).
[6]徐晓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提高扶贫精准度[N].新京报,2016-03-10.
[7]魏丽虹.对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几点思考[J].统计与咨询,2011,(3).
[8]吴丽仙.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5,(9).
林玉正(1978- ),男,福建闽侯人,助理研究员,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资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