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
(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212)
浅谈“慕课”环境下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改革
文静
(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212)
随着“慕课”在国际上兴起,中国高校也纷纷开始借鉴并尝试这种新型的在线教学模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深受影响,课程课时压缩导致其不能体现课程优势,发挥增强学生文化意识的作用。本文探讨利用“慕课”教学的优势条件对英美文学课教学进行改革,从而扭转这一局面。
“慕课”;英美文学;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开设英美文学课的历史已久,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后因历史原因曾一度中断,80年代以后这门课又重新回到了高校课堂。英美文学课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学欣赏力,扩大学生知识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受到新型课程以及实用技能课程的冲击,英美文学的教学陷入重重困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互联网的发展,翻转课堂,慕课,可汗学院等一系列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为英语美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
课程设置较为单一,所开设的相关选修课不足以满足学生全面学习的需要。目前多数高校仅在大三或大四上学期开设了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两门课程,除此之外与英美文学相关的选修课却甚少开设。英美文学课不可能单独讲授作家和作品,文学发展与演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均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如英国文学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阶段。战后英国文学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自立门户,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已不再处于从属地位。进入20世纪,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面对文学课程的复杂性、多样性,学校需开设相关的选修课介绍英美历史、西方哲学、英美经济文化相关知识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文学课上所学知识,这样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和强度。对于重要作家作品也需要通过开设选修课的方式使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多样化的选择方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英美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课程的关系处理较为随意,且课时偏少。目前,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各高校更倾向于为英专学生开设各种“实用课程”如商务英语、文秘英语、旅游英语、跨文化交际等,英美文学课程课时进一步压缩,由原有的三至四学期压缩为两学期,每周仅两节课,有些学校甚至采取合班大班上课的方式以便为特色课程、创新创业课程让路。这样势必导致学生专业知识不牢固,一知半解,对原本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囫囵吞枣。教师迫于教学时间有限,只能压缩删减内容,讲授文学作品选读的同时还要兼顾英美文学史,顾此失彼,有的老师甚至完全是凭个人兴趣,对英美文学史几句话带过。英美文学课的老师上课压力大,经常是在赶进度,以期学期结束之前完成教学计划。这种情况下,英美文学课魅力尽失,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这一局面。“慕课”等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为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慕课”是在线开放课程模式的一种独特类型,这一术语出现于2008年,并迅速普及、扩张、进化。目前,以英美为首的全球十几个国家在积极推进慕课,大部分为发达国家,也有部分发展中国家。国际上比较知名的“慕课”三大平台分别是EdX,Udacity,Coursera,授课语言以英语为主,中国的一些顶级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已陆续通过这些平台提供在线课程。其他高校纷纷紧随其后或主动或被动地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尝试。
“慕课”指的是在线提供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学习过程评估和微证书的管理等。不仅提供学习资源,还涵盖了整个教学过程。学习者在这个平台上学习、分享观点、做作业、评估学习进度、参加考试、得到分数、拿到证书或是学分,实现了学习的全部过程。“慕课”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课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反复推敲,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同时,也为教师带来了机遇,将各种有效资源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慕课”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要求,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由第三方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评价更为客观,更具有参考价值。
这种教学理念的创新,注重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慕课”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质量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的精品化和碎片化,将流媒体、云计算、大数据,无数小元素的有机结合,“慕课”真正实现了过去的“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避免了长期以来填鸭式的授课形式。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直在进行改革,但是仍然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讲授为主要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面,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形式。英美文学的教学情况尤为如此,面对课时量严重不足,课程内容繁多的局面,教师多是采取满堂灌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难度较大,学习效果不佳的后果。英美文学课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难以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专业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面对英美文学教学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慕课”的在线教学优势来弥补英美文学教学中的种种不足,来提高教学效果,增进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和西方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
(一)完善并丰富教学内容
利用“慕课”的视听教学,教师不再受传统课堂的限制,利用丰富的视听资源和多样化的信息来扩充教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改变英美文学教材中重古典作家轻现代作家的局面,教师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不再受教材的束缚,而是以教材为依托,拓展并延伸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不再是单一地介绍作者生平,主要作品,然后分析选段,讲解语言点。这种传统的做法完全依照阅读和综合英语的教学模式来,没有体现英美文学的人文特色和文化意识。利用“慕课”的优势环境,教师可以将内容转化为视频,画面,配合指导性的讲解和分析,穿插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作家成长经历,翻拍成电影或影视作品的经典选段和对白。这种知识的融合,立体化呈现知识的方式一改从前的沉闷的课堂氛围,更能满足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习者的需求,即要求知识形象生动,贴近生活,用视频和音频来进行展示。
(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与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密不可分,是内在动机在学习行为上的体现。以“慕课”形式呈现的英美文化课不再是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的重语言点知识点讲解的教学模式,而是吸收了最新的咨询,融汇各种相关信息,以图像、声音、文字来呈现知识的现代课堂,英美文学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需要运用视、听、说等感官,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课堂所展示的内容。这种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去享受知识和信息带来的乐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以及学习地点,学习方式灵活,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课程时间缩短,分知识点讲解,讲课精,可反复观看重复学习。原有的大班授课变成小组讨论,学习、作业、考试均是在线完成。这种课程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学生获得了极大的学习自由和自主选择权,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
(三)增强互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到时间、空间、人数及教材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不利于开展广泛深入的交际互动,且多数互动仅在教师和少数课堂上表现活跃的学生之间。这类学生多属于水平较高,领悟能力较强,较为自信,把握课堂上为数不多的机会充分展现自己和老师进行互动。对于性格较为内敛害羞的学生,或是水平较差缺乏自信的学生却很难抓住这样的机会,而这类学生反而是更需要老师关注并给予鼓励和引导。“慕课”平台延伸了交际课堂,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变多了,不仅仅是师生之间,还有学生之间,可进行交流的话题也在增加,轻松的网络氛围可以使学生放松戒备和自我保护意识,以轻松的心态进行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学习情况。此外,英美文学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并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慕课”为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广泛接触语言和文化的机会,直接有效地进行语言学习并了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完善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
利用“慕课”优势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可以改善当前英美文学教学效果不佳的局面,并应对经济环境的冲击,其他实用课程的挤压,保留文学课的优势,继续发挥英美文化课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和专业能力的作用。然而,将这些措施落实到实处还受一定条件的制约,需要我们共同去克服,并逐步推进。这些制约条件主要体现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视频以及微课制作技术才能真正进行英美文学课的“慕课”教学,配备后期制作团队和在线服务人员。同时,硬件设施也要跟上,便利的网络环境才能保证随时随地观看“慕课”课程。对于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脱离了教室课堂的约束,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一开始会感到无法适从,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一个个去解决,才能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成功地进行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改革。
[1]崔少元.全球化与文学教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探微[J].外语教学,2000,(7):52-54.
[2]斯蒂芬·哈格德.慕课正在成熟[J].教育研究,2014,(5):92-112.
[3]李志民.慕课的兴起应引起中国大学的觉醒[J].中国高等教育, 2014,(7):30-33.
[4]车雪.慕课能否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曙光[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11):104-105.
[5]王德志.浅谈慕课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10):153-155.
文静(1983-),女,湖北黄冈人,汉口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