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红
(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 吉林 四平 13600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提高,然而,地方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服务条件,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文化学习和信息交流的需求。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相比,具有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1],但是地方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都是以本校的教学科研为主要服务对象和目标,社会化服务明显不足,因此限制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地方高校图书馆实行社会化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2],其优化也是社会资源、文化交流、共享新方式的探索。本文拟从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内涵、必要性出发,结合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探索如何实现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优化。
社会化服务这一概念可从两方面解读,首先是“社会化”:指社会对于处于其中的个体施加影响以使之融入社会生活,或者个体主动投入社会中,参与社会建设、发展的过程。它有两层内涵,一方面是社会中的个体受一定社会环境的熏陶和教育,接受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和法律规范以及知识技能教育,是个人受社会影响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个体用自己的道德信仰、价值观念、个性特征在社会生活中影响他人,并促进社会运行、繁荣的个人主动影响社会的过程。其次是“服务”:指为集体或他人提供帮助或辅助,使之从中受益的有偿或者无偿的互动过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服务是提供劳动来满足他人的某种需求,而不是提供实物。所以“社会化服务”指的就是各个部门、组织或者个人为满足社会目标对象的需求而提供的帮助和支持,是有偿或无偿的互动过程。
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地方高校图书馆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为社会个人、企事业单位分享各种馆藏资源,提供信息服务,以满足社会各界对图书信息资源的需求的过程。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应该包含三层内涵:(1)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其前提是在满足本校教科研的基础上的。地方高校图书馆隶属于地方高校,其主要职能是为学校教辅服务,图书馆应优先保障本校职工使用文献资源,社会化服务应取得本校师生的支持。(2)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可以依据具体情况选择有偿和无偿服务。因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是基于基本的校内服务之后的,其隶属部门和资金来源与公共图书馆服务都不同,开展社会化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延伸和拓展,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偿或无偿服务。(3)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需要从图书馆领导至员工都有准确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培养 “对外服务”意识、共赢的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逐渐完善,服务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丰富的馆藏资源,需要被分享、被利用,让更多的有需求的用户能够获得精神需求的满足。而且,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我国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地方高校图书馆不断加强社会化服务来支持。
首先,地方高校图书馆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学习型社会就是通过各种相应机制和手段,培养、保障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而这其中少不了文献信息资源的提供和交流。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数据容量以海量速度增长,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也在日益更新[3],对于图书馆的数据整理、分析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能迅速、准确地达成目标,是很难满足学习型用户的要求。而地方高校作为各地区的高等学府,其图书馆在文献信息收集、分类、整理以及服务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再加上先进的设备和管理,以及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对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极为有益。其次,强化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功能能够极大地满足社会民众对信息资源“质”的需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数字通讯的迅猛发展,民众对信息资源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百度、谷歌等互联网引擎工具给予读者获取信息的便利,使读者对多渠道、多载体信息以及个性化需求信息越来越感兴趣”[4]。当前社会民众已经不能满足于对于信息资源的量化要求,更需要高质量的资源。一般地方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都无法与地方高校图书馆相比,因而,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能够极大地弥补地方公共图书馆的不足。再者,地方高校图书馆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办学定位的需求,有利于自身的发展。高校的职能包含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其中服务社会是高校反馈社会的一项重要环节,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能够有力加强学校的服务职能,同时,社会化服务能够扩大、增强地方高校及其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图书馆建筑面积25 341平方米,工作人员近百名,设阅览席位5 300个,设有参考咨询部、文献资源建设部、期刊部、流通部、技术部、办公室等七个部室。借阅室属于“开架管理”,借阅者能够自由在书库完成查询和借阅程序。图书编目、流通管理与信息开发等图书馆业务基本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在文献资源方面,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书232.42万册,收藏重点以学校的基础学科为主,与学校师范类专业大学的特点相结合,形成了以文史文献为特色的藏书体系。馆藏多种珍贵古籍(比如,台湾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库备要》《古今图书丛书集成》等)及珍贵史料(比如,影印本《申报》和满族文化研究的许多相关资料)。在数字资源方面,图书馆有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Jhon Wiley、国际教育专题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Springer LINK全文数据库、CSSCI、维普考试系统、读秀数据库、百链数据库、大成老旧期刊、CMARS数据库、网上报告厅数据库、新东方数据库、正保远程教育数据库、国研网、国道数据库、大学生就业图书馆等五十多种数据库,数字资源存储空间达35T以上。
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在四平地区文献资源、数字资源等方面首屈一指,但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发展程度却相对较低。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除曾与四平市图书馆(四平地区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开展共建共享、互助多赢、共谋发展项目联盟,与四平市图书馆进行过图书资源和图书馆技术、服务工作的交流外,绝大多数时间仅向本校教职工、学生提供服务,应该说对社会化服务尚在起步、构想阶段。此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图书馆并未拓展社会化服务的领域,即便个别图书馆尝试了有关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其开放程度也较低,并未达到理想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制度不明确、管理模式不清晰。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与地方政府、公共图书馆都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即便高校意识到应该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也不知从哪里着手,对于社会化服务的管理细节缺乏把控的预知能力,因而不敢尝试和开展社会化服务。(2)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理念尚未形成。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不仅社会民众不理解,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认识也不到位,大多数工作人员都认为搞好校内服务就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全部。(3)社会化服务专门人才匮乏。社会化服务需要具有更高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馆员,而高校在人才引进中尚未重视社会化服务队伍的构架和组成,开展社会化服务人力不足。(4)各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经验均明显不够。由于国内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数量并不多,可供学习的经验并不丰富,“摸着石头过河”也是地方高校社会化服务开展面临的难题之一。
3.2.1 完善社会化服务管理制度
要开展地方高校的社会化服务,亟需国家宏观政策、制度的大力支持,只有政策、制度完善了,各地方高校的社会化服务的内容、项目、保障措施和评价体系等才能有据可依,各地方高校也才敢于展开拳脚,攻克新目标。在此基础上,高校自身也需要制定好与开展社会化服务相配套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首先,将社会化服务纳入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范畴,把社会化服务当成图书馆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其次,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管理制度,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内容、部门和管理方式等(比如校外人员借阅证押金收取等的具体规定)做出规范,使之有章可循。再者,地方高校图书馆积极宣传社会化服务的工作内容,图书馆主页上对外服务的内容要及时更新,对外服务的联络方式要保持畅通,对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内容予以公示,定时更新信息。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介,让网站、网页的登录者都能获得、了解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相关内容。
3.2.2 强化社会化服务理念,转变思想
社会化服务理念的认可度和先进程度,是做好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首先,要树立先进的社会化服务理念,要让地方高校图书馆从学校主管领导到图书馆各级部门都能够了解并积极推行社会化服务的理念,向社会化服务工作做得好的高校图书馆学习经验,争取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和管理方法。其次,要引导馆员的思想认识,改变只对校内服务的传统观念,引导馆员意识到社会化服务也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一部分,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让学校图书馆走出校门,深度接触社会,这不仅是对当地经济、文化的促进,更是对图书馆本身的“推介”,能够实现双赢。再者,要促使社会民众更新对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认识,改变民众对高校图书馆“阳春白雪”“敬而远之”的固有观念,让民众切实感受到地方高校图书馆能够满足自身“求知”需要,提升地方高校社会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3.2.3 建立结构合理的社会化服务队伍
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需要在做好校内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对地方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但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对于馆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都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素质,要求馆员业务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意识都比较强,有一定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及计算机、英语专业背景,在文献收集、整理和传送方面也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在社会化服务意识方面,馆员需要认识到社会化服务对个人和图书馆发展的意义,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化服务。同时,要做好岗位安排,比如善于沟通表达的馆员从事对外服务工作,解决社会化服务的外来咨询和需求;善于计算机操作的负责文件的整理、加工和检索;善于图书馆专业知识的负责对口的专业服务。再者,引进馆员时,除考虑到性别、年龄、学科的因素外,还需考虑社会化服务经验,有经验的可以优先考虑。同时,要做好对馆员的培训、进修等工作,可以派馆员到社会化服务较好的高校图书馆学习经验,还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讲座。
3.2.4 注重合作联合,实现资源共享
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相比,专业性、学术性较强,但其社会化服务进行程度大都较低;而公共图书馆设立的目的即是为社会大众服务,因而在社会化服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值得地方高校图书馆积极借鉴。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公共图书馆、其他地方高校图书馆积极交流与合作,以实现资源、优势的互补,促进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与共赢。
总而言之,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想要此项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地方高校图书馆和企事业单位、社会民众共同努力,以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知识型、学习型社会的创建贡献力量。
[1] 吕玉梅.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实践与建设[J].科技信息,2012,(36):451-451.
[2] 马春花.浅谈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2):318-319.
[3] 高红燕.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提升读者服务能力的路径[J].图书馆学刊,2016,(5):116-118.
[4] 吴鸣谦,韩跃杰.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用户服务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426-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