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论治”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疗效观察

2017-03-08 00:21陈训译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2期
关键词:眼震耳石规管

陈训译

(湖北省广水市中医院眩晕门诊,湖北 随州 432700)

“从虚论治”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疗效观察

陈训译

(湖北省广水市中医院眩晕门诊,湖北 随州 432700)

目的探讨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首先进行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选取有残留症状的患者,运用中医药理论,从虚论治,以归脾汤加减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全部67例治疗患者,治愈53例,好转14例,全部有效。结论 中医药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的有效手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留症状;中医药;归脾汤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是由椭圆囊囊斑上脱落的耳石进入半规管,对半规管感受器产生刺激,造成头位与重力改变相关的短暂眩晕发作,是临床最常见的眩晕疾病,占眩晕患者的17%~42%,女性BPPV发病率高于男性一倍。大部分BPPV患者经耳石复位后,眩晕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位置性试验无特征性眼震诱发,患者痊愈;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复位成功后,患者位置性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仍残留头晕、头昏沉不适、走路不稳及颈部僵硬、失眠、焦虑等症状。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近1年多来,经手法复位成功后,仍有残留症状的BPPV患者,运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11~2017.4确诊为原发性BPPV患者187例,男62例,女125例,年龄22~81岁,平均55岁;经床边位置试验检查,判定为后半规管(P-BPPV)103例,外半规管(H-BPPV)62例,混合半规管(同侧外半规管合并后半规管(M-BPPV)22例。

1.2 BPPV诊断标准

(1)主诉为头位变化而造成的反复发作的、短暂的眩晕或头晕。(2)位置试验中出现眩晕及特征性位置性眼震。眼震特点:①后半规管BPPV,Dix-Hallpike试验患耳向地时出现带扭转成分的垂直上跳性眼震,其垂直成分向上,扭转成分向下位耳,由激发头位回复至坐位时眼震方向逆转,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短于1 min;而嵴帽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长于1 min;②外半规管BPPV的眼震,双侧滚转试验均可诱发向地性眼震,持续时间小于1 min,可判定为外半规管的管石症,诱发眼震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一侧为患侧;若诱发水平离地性眼震,眼震持续时间大于1 min,且与体位维持时间一致,则可判定为嵴帽结石症,诱发眼震强度小、持续时间短的一侧为患侧。③多半规管BPPV,多种位置试验可诱发相对应 半规管的特征性眼震。(3)排除其他疾病,如中枢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后循环缺血、前庭偏头痛等。

1.3 有残留症状患者的诊断

BPPV复位成功后,患者位置性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但仍有以下表现:(1)头晕,表现为病人自觉头晕、头昏沉,无视物旋转。(2)走路不稳,有漂浮感,头部快速运动时,有瞬间的头晕。(3)颈部僵硬不适,颈部或后枕部紧绷感,但颈部体检无明显颈肌痉挛,无明显的压痛点,颈部活动自如。(4)失眠、焦虑;或原有的失眠、焦虑加重。

全部187例BPPV患者,复位成功后88例有残留症状,发生率为47.0%,其中头晕53例,占全部病例的28.3%;不稳者30例,占16.1%;颈部不适者42例,占22.4%;失眠、焦虑者68例,占36.4%;同时合并二种残留症状者65例,占34.7%,合并三种及三种以上残留症状者12例,占6.4%。

1.4 排除标准

(1)年龄过大,行动不便,无法配合手法复位者;(2)有严重的心肺等疾病,不能耐受手法复位的患者;(3)原有手术或外伤未愈,影响手法操作者。(4)不能完全排除是中枢性眩晕或其他眩晕疾病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对诊断为BPPV的患者,依据排除标准,排除不适应手法治疗的,余均运用手法进行复位治疗。外半规管BPPV采用BBQ或Gufoni复位法,后半规管BPPV采用Epiey或Semont复位法,复位成功的标准为患者自觉无位置性眩晕,位置试验特发性眼震完全消失。

收集BPPV患者复位成功后出现残留症状的病例,运用中医药治疗,以归脾汤加减,药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当归、茯神、枣仁、龙眼肉、远志、木香;兼见形寒肢冷,颈部酸困,加桂枝、白芍;血虚甚者加熟地、阿胶,并重用参芪;呕恶、脘闷不食,加代赭石、竹茹、砂仁;失眠多梦,加夜交藤、合欢皮;5副为一疗程。

2 结 果

对于有残留症状的病例,同意中医药治疗67例,其中治愈53例,好转14例,无无效病例,最短服药3副,最长15副,平均服药5.8副。治愈率79.10%,好转率100%。

3 讨 论

现代医学相关研究认为,大多数BPPV病因为退行性变或原发性,老化与退行性变有关是老年高发的原因,比较剧烈的体力活动,头部创伤,亦可影响BPPV的发生,同时,BPPV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受到广泛关注,BPPV亦可继发与其他疾病,或与其他前庭疾病并发。

BPPV一旦诊断明确,手法复位效果良好,大部分患者眩晕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位置性试验无特征性眼震诱发,患者痊愈。但仍有小部分BPPV患者复位后,自觉头晕、头昏沉不适、走路不稳及颈部僵硬,并有失眠、焦虑等症状,临床判定为残留症状。上述症状的产生,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有以下原因:(1)前庭功能受损,因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导致前庭功能受损,破坏了平衡系统的功能,从而引起头晕、走路不稳,而平衡系统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进行重建,故头晕及走路不稳的症状会持续一段时间。(2)耳石残留,半规管内仍有少量耳石未能完全复位,因残留的耳石较少,无法引发明显的位置性眩晕和眼震,但可以引起头晕。(3)椭圆囊功能受损,正常情况下,耳石位于椭圆囊,而发生BPPV时,椭圆囊内大量的耳石脱落, 椭圆囊功能受损,从而导致患者头晕、行走不稳。(4) 强迫体位,很多耳石症患者被误诊为颈椎病或脑供血不足,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同时,因患者的头部运动会使头晕加重,故长期限制头位运动,颈部活动减少,引起颈肌痉挛,患者自觉颈部僵硬不适。(5)精神心理因素,30%~50%的急性前庭疾病病人演化为慢性,甚至合并精神性疾病,BPPV发作时剧烈的眩晕、呕吐症状,使患者产生明显的恐惧情绪,心理受到影响,心因性因素在慢性头晕中比重尤其高,因医疗界对BPPV的认识较晚,很多医生的眩晕知识较陈旧,对眩晕的诊断、解释不精准,同一个头晕患者就诊多科会有诸多不同诊断和治疗建议,患者无从适从,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属于虚者居多。《景岳全书·眩运》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了“无虚不能作眩”在治疗上认为“当以治虚”为主。

从临床病史上看,多数耳石症发生在年老体弱患者,且以女性多见,并多在久病、劳累、情绪波动后急性发作,是为久病、过劳之后,耗伤气血,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如《灵枢·口问》篇所载:“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证治汇补·眩晕》篇说:“血为气配,气之所丽,以血为荣,凡吐钮崩漏产后亡阴,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此眩晕生于血虚也”。说明气血亏虚皆可发为眩晕。

患者症见头晕,动则加重,劳累即发,面色晄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

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头晕且遇劳加重,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则面色苍白,唇甲不华,血不养心,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气虚则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均是气血两虚之象。

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甘温,补脾益气,当归甘辛温养肝而生心血,茯神、枣仁、龙眼肉甘平养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木香理气醒脾,以防益气补血药滋腻滞气,有碍脾胃运化功能。若兼见形寒肢冷,颈部酸困,加桂枝、白芍,以温中助阳,和经止痛;血虚甚者加熟地、阿胶,并重用参芪,以补血生血;呕恶、脘闷不食,加代赭石、竹茹、砂仁,以镇逆止呕,芳香和胃;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合欢皮,助安神定志之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归脾汤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大量试验研究显示中医药能有效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增加内耳末梢氧供,从而改善眩晕症状。

综上所述,BPPV患者应及时明确诊断,规范复位治疗,对于有残留症状的患者,适度地给予中医药治疗,能迅速的缓解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中西医结合法治疗BPPV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田军茹.眩晕诊治[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7第1版.

[2][韩]韩炳仁,林埈成,等.眩晕与耳鸣[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3][英]阿道夫M﹒普朗斯坦[德]托马斯﹒伦珀特眩晕与头晕[M]华夏出版社,2012.

[4]计莉彭新,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武警医学,2016,27(7).

[5]李海聪,李求兵,等.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抑郁障碍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

[6]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7]李 冀.方剂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8]戚晓昆.掌握头晕概念及常见疾病特点以减少误诊[J].中华医学杂志,2017.

[9]侯月婷.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7,16(4):423-427.

[10]余芳芳.归脾汤治疗失眠临床运用概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146.

R255.3

B

ISSN.2095-8242.2017.042.8198.02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眼震耳石规管
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诊治策略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耳石症患者后管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症状临床观察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你了解耳石症吗
动物也会晕车吗
眩晕伴Burn眼震一例
耳朵生病也会眩晕
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