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风俗民情

2017-03-08 10:41蒋岭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饽饽体味风俗

○蒋岭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由于历史上多次民族迁徙,以及朝代更迭、战争和移民、戊边等原因,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各种岁时、节令、信仰、娱乐以及奇异的婚俗、礼俗、衣俗、食俗等等……

【向名家致敬】

过年须要在家乡才有味道(节选)

梁实秋

过年须要在家乡里才有味道。羁旅凄凉,到了年下只有长吁短叹的份儿,还能有半点欢乐的心情?而所谓家,至少要有老小二代,若是上无双亲,下无儿女,只剩下伉俪一对,大眼瞪小眼,相敬如宾,还能制造什么过年的气氛?北平远在天边,徒萦梦想,童时过年风景,尚可回忆一二。

祭灶过后,年关在迩。家家忙着把锡香炉,锡蜡签,锡果盘,锡茶托,从蛛网尘封的箱子里取出来,做一年一度的大擦洗。宫灯,纱灯,牛角灯,一齐出笼。年货也是要及早备办的,这包括厨房里用的干货,拜神祭祖用的苹果干果等等,屋里供养的牡丹水仙,孩子们吃的粗细杂拌儿。蜜供是早就在白云观订制好了的,到时候用纸糊的大筐篓一碗一碗地装着送上门来。家中大小,出出进进,如中风魔。主妇当然更有额外负担,要给大家制备新衣新鞋新袜,尽管是布鞋布袜布大衫,总要上下一新。

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年菜是标准化了的,家家一律。“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乡下人说的话,北平人称饺子为“煮饽饽”。城里人也把煮饽饽当做好东西,除了除夕宵夜不可少的一顿之外,从初一至少到初三,顿顿煮饽饽,直把人吃得头昏脑涨。

正是一年复始,不准说丧气话,见面要道一声“新禧”。房梁上有“对我生财”的横批,柱子上有“一入新春万事如意”的直条,天棚上有“紫气东来”的斗方,大门上有“国恩家庆人寿年丰”的对联。墙上本来不大干净的,还可以贴上几张年画,什么“招财进宝”、“肥猪拱门”,都可以收补壁之效。自己心中想要获得的,写出来画出来贴在墙上,俯仰之间仿佛如意算盘业已实现了!街上除了油盐店门上留个小窟窿外,商店都上板,里面常是锣鼓齐鸣,狂擂乱敲,无板无眼,据说是伙计们在那里发泄积攒一年的怨气。大姑娘小媳妇擦脂抹粉的全出动了,三河县的老妈儿都在头上插一朵颤巍巍的红绒花。凡是有大姑娘小媳妇出动的地方就有更多的毛头小伙子乱钻乱挤。于是厂甸挤得水泄不通,海王村里除了几个露天茶座坐着几个直流鼻涕的小孩之外并没有什么可看,但是入门处能挤死人!火神庙里的古玩玉器摊,土地祠里的书摊画棚,看热闹的多,买东西的少。赶着天晴雪霁,满街泥泞,凉风一吹,又滴水成冰,人们在冰雪中打滚,甘之如饴。“喝豆汁儿,就咸菜儿,琉璃喇叭大沙雁儿”,对于大家还是有足够的诱惑。此外如财神庙、白云观、雍和宫,都是人挤人,人看人的局面,去一趟把鼻子耳朵冻得通红。

【思路延伸】

本文按照时间线索写了在北平过年时年前的准备和过年时的情景,回忆了一些风俗:祭灶后采购年货、置备新衣;祭祖先、烧年菜;室内要张贴对联、年画等。全文运用了简洁的语言进行叙述,同时也糅合了文言词语和民间用语,读来诙谐风趣。

【相关话题】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民俗、风情、故乡风物、家乡特产……

【话题点拨】

同学们,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民俗风情、故乡风物、礼俗以及家乡特产等方面时,我们会发现这些东西的背后蕴藏着很多的历史文化内涵。要真正体味出风俗民情,我们不但要“静观默察”,还要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体会。

【体味阅读】

作者:老舍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饽饽体味风俗
太平风俗美
你身上的体味怎么来的
花饽饽“笑”了,年味浓了
康体养生,体味别样的健康生活
班级特色 体味数学,收获精彩
清宫饽饽桌
行摄『太行八陉』体味岁月沧桑
《红楼风俗谭》
国内外清明节风俗大不同
跟踪导练(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