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纹饰在1949—1966年中国书籍封面中的应用

2017-03-08 07:45王璐龚小凡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2期
关键词:纹饰书籍传统

王璐,龚小凡

传统纹饰在1949—1966年中国书籍封面中的应用

王璐,龚小凡

(北京印刷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北京 102600 )

1949—1966年是新中国书籍设计初创、发展和初步繁荣的时期。文章通过对该时期传统纹饰在封面中的应用的研究,分析了这一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发展概况,探讨了传统纹饰的类型和表现方式,并阐述了传统纹饰在书籍封面上的运用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的借鉴意义。

传统纹饰;新中国“十七年”;书籍封面设计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纹饰”是“装饰纹样”的简称,按其表现题材内容一般可分为:几何纹饰、动物纹饰、植物纹饰、人物纹饰、综合题材纹饰等。传统纹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集文化与审美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本文通过传统纹饰在书籍封面中应用的研究探讨新中国“十七年”的书籍封面设计,以为当代书籍设计的民族化探索提供借鉴。

一、新中国十七年书籍封面设计的发展

1949—1966年是新中国书籍设计初创、发展和初步繁荣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出版事业十分重视,1950年出版总署召开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明确了出版事业的方向,新中国书籍设计艺术也随之不断进步和发展。

50年代初的书籍艺术风格整体上表现出庄重、质朴的特点,许多书籍封面运用传统纹饰来表现书籍的内容或作为书籍的装饰元素。由于受到当时的生产工艺、印制水平、设计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建国初期的书籍封面设计存在形式单调、艺术性不强等问题。

50年代中后期,人民美术出版社举办了中央一级出版社书籍装帧设计展览会,讨论了关于装帧设计的问题,社会各界开始认识并关注装帧艺术,促进了书籍艺术的发展。1958年冬,文化部出版局《关于举办全国书籍装帧插图展览会的通知》中指出:“书籍的装帧插图,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出版社除了必须首先注意书籍的内容质量之外,还应重视装帧插图工作,使书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构成完美的统一。”这个时期,书籍设计艺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的指引下开始追求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同时,传统文化受到重视,书籍封面大量运用几何纹饰、动植物纹饰、人物纹饰等传统纹饰做装饰,涌现出一批较优秀的作品,如《红旗歌谣》《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爬山歌选》《古文观止》等。但也存在有些封面不顾设计内容堆砌、滥用传统纹饰的现象。

60年代初至中期,书籍出版继续发展,虽然在书籍设计上少有突破,但也出现了不少好的设计作品,如《楚辞集注》《李有才板话》《海誓》《四世同堂》等作品,注重封面的艺术性,将民族传统和现代设计理念结合,为我国后来的书籍设计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 图1 《三国演义》1953

> 图2 《左联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60

> 图3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1959

> 图4 《红旗歌谣》1959

> 图5 《现代民谣》1949

> 图6 《历代妇女著作考》1957

> 图7 《六朝乐府与民歌》1957

> 图8 汉代石刻荆轲刺秦王

二、传统纹饰的类型及其在书籍封面中的应用

书籍封面设计,不仅要表现书籍视觉上的形式美感,还要将书籍的内涵呈现出来。设计者在体现时代感的同时也要吸纳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运用到书籍封面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纹饰以展现书籍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性是新中国十七年书籍设计的常用手法。

(一)几何纹饰

几何纹饰一般是运用点、线、面组成的有规律的纹饰,通常包含抽象的几何纹以及几何纹与自然形结合形成的半抽象纹饰。几何纹饰早在新石器时代大量使用在彩陶上,经过几千年演变,被当作主要纹样广泛应用在陶器、青铜器、画像砖、瓦当等各种载体上。

几何纹饰的特点是通过点、线、面有规律的变化和多样的结构形成富有美感的图案。这类纹饰在书籍封面中的运用主要有回纹、条纹、云纹、水纹等,也包括如意纹、龟背纹、柿蒂等程式化的纹饰。作为封面设计的元素,几何纹饰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其适于表现的书籍内容较为宽泛,在文学、艺术、政治、科技等图书封面中很常见。这些纹饰有的与书籍的内容有关联,有的则仅具有装饰作用。如图1我国古典文学《三国演义》的封面底纹运用了水纹,水纹也称水波纹、波浪纹,形似水流动的样态。专门表现海水波涛的称作海水纹,是一种陶瓷器的纹饰。《三国演义》的封面中,在淡蓝色底色上对水纹进行了艺术化处理,表现了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与书籍的内容相呼应。如图2《左联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封面中下部以一个单独如意纹为单位,向上下和四周平铺画面,形成正负如意形,在白蓝色的平面空间虚实呼应,富有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书名运用红色宋体字表达对革命的热情,并放置于视觉中心的封面黄金分割线位置,以突出主题。但这个封面中的如意纹只是作为装饰元素使用,与书籍的内容没有太大关系。

(二)动植物纹饰

动植物纹饰可分为动物纹饰和花草植物纹饰两类。动物纹包括现实真实存在的形象,如鸟纹、鱼纹,和想象的非现实动物,如龙凤纹。花草植物纹包括自然界中的植物和抽象化的植物,如卷草纹、缠枝花、树纹和叶纹等。这类纹饰在文学、政治、历史、艺术、经济、古籍类书籍封面中被广泛使用。

动植物纹饰作为封面设计的元素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寓意性,既可以准确地表达书籍内容,也可以作为书籍的装饰元素。如图3《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整个书面运用缠枝牡丹花纹和织物的纹理,白色的签条带有单阑边框,签条从上向下纵向排列手写书名和出版社印章,表现出中国传统书籍古色古香的特色。如图4《红旗歌谣》中将凤戏牡丹纹饰放在封面左下角,凤戏牡丹纹是人们熟悉的吉祥纹饰,寓意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与《红旗歌谣》表达的劳动人民的雄心壮志及当代追求相呼应。

(三)人物纹饰

人物纹饰是以人的形象为主题装饰的纹样,内容十分丰富,题材上可以分为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吉祥寓意等几类。人物纹饰作为封面的设计元素具有象征性、寓意性的特点,由于人物纹饰运用与书籍内容有联系,因此其适用的书籍范围有一定制约,在文学、艺术、历史类书籍封面中较为常见。纹饰的人物形象来源于民间人物剪纸、敦煌壁画、石刻画像(画像石、画像砖)等。如图5《现代民谣第一辑——中国歌谣文学选之一》封面运用了民间剪纸人物纹饰。书名将画面分为两部分,通过人物及服饰、骆驼、蒙古包表现少数民族的的生活场景,传统剪纸艺术与书籍内容现代民谣具有一致性。

(四)其他题材纹饰

其他题材的纹饰是除了几何纹饰、动物植物纹饰、人物纹饰之外的纹饰,如文字纹和吉祥纹饰等。文字纹多用于器物装饰,将文字书写如花纹,或将文字图案化布局成为装饰画面的主体。常见的文字纹有寿字纹、万字纹、福字纹等。吉祥纹饰是具有吉祥意义的图形或文字表达吉祥寓意的特殊纹饰。这类纹饰具有特定的构图和寓意,主要表达福、禄、寿、喜等吉庆寓意,有浓重的文化底蕴。吉祥纹饰作为封面设计元素具有特定的寓意性,适用的对象相对宽泛,在文学、历史书籍中比较常见。如图6《历代妇女著作考》封面底纹运用蓝印花布肌理的花蝶盘长图案,由牡丹花、蝴蝶、盘长纹组合形成。盘长又称百吉、中国结,是佛教八宝之一,拟一条绳线编结,盘曲连接无终无止,寓意连绵不断。牡丹寓意富贵,蝶谐音耋,寓意长寿。花蝶盘长纹饰寓意富贵长寿。整个画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传统纹饰在书籍封面中的表现方式

新中国十七年间,书籍设计开始注重书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和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问题。这个时期,传统纹饰在书籍封面中的运用主要有直接使用和变形处理两种方式。

(一)直接使用

在书籍封面的设计中,被直接使用的传统纹饰通常有作为底纹铺满封面使用,作为装饰在封面局部使用和作为主要图案单独使用三种方式。这一类直接使用的纹饰通常与书籍内容相关,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和装饰性。

> 图9 《中国京剧院演出剧本选集》1959

> 图10 道教八宝纹>

图11 《在更高的路程上》1956

> 图12 织锦牡丹纹饰

> 图13 《贩书偶记》1959

> 图14 对马树纹瓦当

> 图15 《中国古典艺术》 1954

> 图16 《赵树理选集——新文学选集》1951

> 图17 《辛亥革命先著记》1958

> 图18 《醒世恒言》1956

传统纹饰可以作为书籍封面的底纹被直接使用,底纹一般选用水纹、如意纹、回纹等几何纹饰,传统缠枝牡丹、卷草纹等经典植物纹饰,石刻画像、剪纸等人物纹饰纹饰,蓝印花布、织锦、丝绸中的吉祥纹饰等直接作为主体装饰部分。图7《六朝乐府与民歌》封面直接运用了汉代的山东嘉祥武梁祠汉代石刻荆轲刺秦王的石刻画像(图8)。《荆轲刺秦王》画像石画面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管仲射小白的故事;中间第二层是主要部分即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第三层为神话题材伏羲女娲的故事。画面人物动作夸张,画中的人物纹饰大气,古朴的艺术风格与书籍中的中国古代生活内容相一致。图9《中国京剧院演出剧本选集》封面直接使用了吉祥纹饰中的道教八宝纹图案(图10)。道教八宝又称暗八宝,由道教八仙所持的法物芭蕉扇、宝剑、柏板、花篮、葫芦、荷叶、笛、鱼鼓,及祥云和寿字组成纹饰。

传统纹饰在书籍封面局部使用中,通常将纹饰在封面的上下端、四周边框作为装饰。图11《在更高的路程上》描写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村的新气象,封面在画面偏下位置直接使用织锦牡丹纹饰(图12)做带状装饰,白色的纹饰在靛青色背景上十分醒目。同时,织锦牡丹纹饰象征美好幸福,与作品的主题思想相呼应。

传统纹饰在书籍封面中单独运用,一般是将纹饰单独作为封面的主体部分。图13《贩书偶记》运用对马树纹半圆形瓦当纹饰(图14)在封面上部作为主体部分,方圆结合的瓦当造型突出画面静中有动的艺术美感,与表现古代中国文化的书籍内容在内涵上形成关联。

(二)变形处理

在很多情况下,将传统纹饰应用到书籍封面设计中,不是简单的对纹饰样式的拷贝或挪用,而是在分析、概括纹饰样式后,结合书籍内容及设计需要,将纹饰进行变形处理。在新中国十七年中,对传统纹饰进行变形处理主要有简化、复杂化、分解、组合等方法。

1.简化。中国传统纹饰形式多样,有的繁复庞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必要的概括、提炼和取舍。图15《中国古典艺术》的封面运用了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中的人物纹饰。纹饰描绘了一位侧身站立的女子,头顶前方有一龙一凤,表现墓主人升天的主题。封面对原纹饰进行了大胆取舍,只选取了原画的人物部分,将书名置于画面上方替代原有的龙凤纹饰,巧妙的把书籍题材与经典人物纹饰结合,表现出书籍的文化内涵。简化的纹饰在使用上是从特定的情景中抽取出来,并赋予新的内涵。

2.复杂化。把经过简化的纹饰再加一些新的纹饰,以丰富画面,增加层次感。这种方法是为了丰富纹饰内涵,填充纹饰空间,以求美化或均衡。图16《赵树理选集──新文学选集》中在四方连续的圆形纹饰相交处形成三角形,将回纹的局部组合成新的三角形图案,使整个画面更丰富和谐。

3.分解。这种方法是将原有纹饰解体,将其局部放大或缩小,或改变原有纹样的结构。图17《辛亥革命先著记》封面中将四合如意纹饰整体打散,重新装饰在长方形边框周围,长方形边框内突出书名。在处理时,不仅把每个如意纹做了放大,还将左右两边如意纹的局部进行了扩展。

4.组合。这种方法一般将纹饰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图案,这种方法在当时的封面中较常使用。图18《醒世恒言》封面把两组不同的凤戏牡丹纹饰一首一尾组合在画面中,画面新颖而对称均衡。

四、传统纹饰对当代书籍设计的借鉴意义

新中国十七年书籍设计作为新中国书籍设计的开端,体现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的文化艺术观念与审美理念。传统纹饰在书籍封面中应用的探索为书籍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积累了经验。传统纹饰在书籍封面上的运用表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对于今天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的中国风格与民族特色表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田自秉.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邱陵.书籍装帧艺术史[M].上海:重庆出版社,1990.05.

[3] 方厚枢.中国出版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12.

[4] 古月.中国传统纹样图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01

[5]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委员会.新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精萃[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06.

[6] 中国蓝印花布馆.中国蓝印花布:图集[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5.01.

[7] 万长林.新中国“十七年”书籍设计艺术的视觉特征[J].艺术教育,2011(06):34-35.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Decoration in the 1949 - 1966 China Book Cover

WANG Lu,GONG Xiao-fan
(School of Art Design,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nication, Beijing 102600, China)

1949 - 1966 is the new Chinese book design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prosperity perio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book cover design in this period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decoration in the cover.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ypes and expression of traditional decoration, and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decoration in the book cover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book design for reference.

traditional decoration; New China "seventeen years"; book cover design

J04;J232.3

A

1008-2832(2017)02-0049-03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纹饰书籍传统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雕漆纹饰的修复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