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军旅发明家的绿色之梦
——记甘肃宏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红军

2017-03-08 10:20于清潍
甘肃农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专利技术荒山植树

本刊特约记者 于清潍

一位军旅发明家的绿色之梦
——记甘肃宏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红军

本刊特约记者 于清潍

秋风送爽,瓜果飘香,在这充满丰收喜悦的季节里,我们从兰州驱车30多公里来到皋兰县水阜镇,兴致勃勃地登上一座土山,参观军旅发明家胡红军新法造林示范基地。

站在高高的山头上,放眼远眺,荒山连着荒山,一直连到天边,很难看到成片的绿树,一种干旱荒凉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低头瞅望脚下山坡,却是另外一种兴旺景象,一棵棵松树随风点头,一行行槐树身披绿装,一丛丛红柳伸展嫩枝,一簇簇绿草覆盖大地,就连最难栽活的“爬山虎”也整齐地镶嵌在山崖绝壁上怒放着红叶列队迎接远方的客人。

所有这些绿色的生命编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生态画卷,以鲜活的事实告诉人们,胡红军的新创植树法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昔日的荒山秃岭,在胡红军的新法运作下,必将改颜换装,重铸辉煌。面对树木葱茏的山坡,胡红军满腔激情地向记者述说着创建新法造林示范基地的初衷和创业的艰辛历程。

一棵树的启发

时间推移到1986年的秋天,18岁的胡红军从河南许昌老家参军入伍来到了大西北的兰州部队,当列车开进甘肃境内时,胡红军透过车窗远眺,映入他眼帘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这里既缺水又缺树,人类怎么能生存下去呢?

当列车快离开甘谷县时,他惊喜的发现这里荒山上有一棵树,长得非常茂盛,透过这棵树,他仿佛看到了绿化荒山的希望。他想,既然山上能长活一棵树,就能长满一山树,顿时打开了心灵之窗,催生了他绿化荒山的决心和理想。

但是,从理想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为了弄清这棵树生存的奥妙,胡红军利用假日自费坐上火车从兰州赶到甘谷,然后又步行上山找到了那棵树。这是一棵耐旱极强的榆树,树龄大约有20余年,周围都是光秃秃的荒山坡,一棵树也看不到,唯独这棵榆树“一枝独秀”。胡红军绕着榆树转了几圈,仔细地观察树的生活环境,终于揭开了这棵榆树旺长的秘密:树的根部有一个直径约一米多的圆坑,圆坑上覆盖着许多鸡蛋大小的石头。胡红军用双手扒开石头,湿润的泥土层呈现在他的面前,这时他高兴地喊了起来,似乎从这堆石头上他找到了荒山造林保墒的金钥匙。胡红军不禁被这植树人的智慧所折服,“这个人太聪明了,他在树的周围挖了一个圆坑,下雨时,就会自然地接收众多雨水,顺势渗漏到树的根部,坑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石头,起一种保护作用,可防止水分无谓的蒸发,确保榆树常年不缺水。”

回到军营,他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己的旧洗脸盆里反复试验。他将一棵耐旱的小榆树栽在洗脸盆里放在屋顶上,观察它的生存情况和水量消耗情况。

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找到了小榆树对水的吸收量和消耗量,以及如何控制水的用量。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树下根部渗灌技术,并在2010年获批国家实用技术发明专利,该技术比以色列的同类技术还要先进,共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节水,正常情况下,一亩地需要一吨水,用胡红军的专利技术浇水只用十分之一就够了,水的成本大大节省。二是能够防碱,一些盐碱地一浇上水,白花花的碱块就泛上来了,将土地板结,威胁着树苗的生长。利用胡红军的专利技术植树,树的根部先用一个特制的塑料囊包起来,能够成功地将水和碱分离开,避免了碱对树根的腐蚀。三是成活率高,在严重缺水的荒山上造林,成活率都能达到90%以上。其原理在于利用了“毛细原理”,在树的根部设置了供水器,植树时加满水,当树缺水时,土层产生温差,在毛细原理的作用下,水就会慢慢吸到树的根部,使树维持较长的成活时间。下雨时,水就会自动蓄满蓄水器,而不是直接渗到地底下,从而保证树木成活而不致旱死或涝死。同时这套灌溉装置能使用20年而不要更换,一次投入,长期受益,比目前通用的滴灌技术成本节省2至3倍。这套技术还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是可以用电脑和计算机操作控制,管理人员不到室外树林里察看,只要在室内打开电脑就能看出室外的树是否缺水。如缺水,及时通知管理人员打开地头的水龙头开关,水就很快顺着管道滴渗在每棵树的根部,如不需要浇水立即关上。这套技术不仅在地边林旁可以用,即使在远距几千里的地方也可以用。换句话说,在甘肃植树,在北京就可以实施电脑操作管理,大大节约了人力和管理成本。

用实践推广新技术

“发明专利,仅是在技术创新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要把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变成亿万群众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工具,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广泛宣传,让老百姓懂这项技术,愿意接受并实施这项技术。要做到这一步光靠口头宣传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亲自实践,做出样子,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才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并接受采用。这几年走过的路,许多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在采访过程中,胡红军一面向记者倾诉推广专利技术的酸甜苦辣,一方面列举了许多事例说明用实践推广专利技术的重要性。

近几年他驱车千里先后跑遍了民勤、景泰、靖远、皋兰、会宁、甘谷、兰州新区,以及宁夏的中宁县,拜访了林业、水利有关部门的官员、专家,结识了几十名热心林业事业的私人老板,一面向他们宣传树木根部囊技术的优越性和具体操作方法,一面指导他们用自己的专利技术栽树、管树。在景泰县,他用新法帮助当地农民栽树200多亩,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为当地农民改造荒山做出了榜样。在民勤腾格里沙漠边沿,他亲自指导农民栽活了几千棵沙柳,为当地农民绿化荒滩闯出了新路。在宁夏中宁县,他与一家林业公司合作,试种了几百亩生态林,长势良好,自治区林业部门领导看了后高兴地大加赞赏,并很快批准立项,拨付该公司生态林建设项目款5000万元。该公司还特地邀请胡红军赴宁夏电视台作专题推广报告,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胡红军身为部队的一名团级干部,对农民、对造林事业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到一地很快与农民打成一片,并与农民交知心朋友,因而也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2008年11月,在民勤县的一个小饭馆,胡红军和几个朋友边吃饭边聊着关于绿化治沙的事情。吃完饭胡红军跟老板结账时,老板却不收他的钱,条件是要和胡红军合个影。胡红军说:“没事,钱照收,影照合。”那个老板却说:“那不行。”胡红军问:“为什么,我又不是名人。”老板说:“名人很多,我没兴趣,我听了你的新法植树后很受感动,如果你能治沙把树栽活,我的后人就可以拿出我们的合影,说说当年那个治沙的人,还要说我的先人没有收他的饭钱。这样,我的后人就会有饭吃。”一个饭馆老板都能有这样的觉悟,让胡红军很是感动。

“树木根部渗水浇灌技术”经媒体报道后,不少企业找到他希望买断专利,但胡红军拒绝了。“我研发这个技术并不是为了挣钱。专利卖给企业后,出于营利的目的,想要把甘肃的山头变绿需要花费的成本就会更高。”因此,胡红军决定无偿将此项技术提供给企业,只需他们支付整套装置的材料费即可。这一消息传开后,一位致力于育苗的战友无偿为他提供了树苗。还有一位甘谷大象山的村支书从网上看到关于胡红军的报道后,特意从甘谷拉了两万棵树苗送给了胡红军。这位村支书只留下了一句话,“我宁可不要这些树,也要结交你这样的人。你失败了,我只是损失了一些树苗,但是你如果成功,我的灵魂就能得到安慰。”在胡红军的精心栽培下,这些树苗已经渐渐成活。

群众的期盼和支持,已成了他实现绿色之梦的强大动力。

步履维艰勇向前

满山坡的绿树试验田长势喜人,也让胡红军信心倍增,“只要是干旱地区,用这种技术种树都可以成活、成林。如果有人愿意加入,我愿无偿提供专利技术!”胡红军说在三百六十行中,他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的路,同时也是不被大家所看好和理解的路。他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思考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中国西北所有的荒原、荒山、沙漠变绿。“我原本也可以舒舒服服地过着吃不愁、穿不愁的生活,但我心里还有一个梦没实现。为了验证我的专利的有效性,我一次次扎根荒山、荒原,就是想证明我能让它们变绿。我们想做好事,但是我们现在所获得的支持太少了,只是仅凭我们几个人的执着与坚守是远远不够的。”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以后,胡红军内心十分激动,不管前进的路上有多大困难,军人的气质不能变,追梦的劲头永不减,他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决定成立甘肃宏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并在皋兰县水阜镇建立示范基地,向更高的目标出发。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志同道合的两位年轻的复员军人杨小玲、刘冰后,大家一拍即合。今年春节刚过,刚刚转业不久的胡红军就和两位战友来到了水阜镇,与当地一位老板合作,老板无偿使用他的专利技术绿化荒山。他无偿使用老板的一个山头建新法造林示范基地。他决心用几年的时间,将这座几百亩的荒山头变成绿树成荫的生态园,供全国各地取经者前来参观,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和感动每个来访人。

想法很好,落实很难,山上没有路,也没有水,更没有住房。他们就在山下租住两间民房,作为办公室,既是宿舍又是向荒山进军的指挥部。收工后,自己做饭吃,生活十分艰苦。仅用半年的时间他们就用拖拉机推出了一条盘山路,并将山头推平,汽车也能开到山顶。又投资30多万元在山顶上盖起了五间办公室和一座能容500吨的水池,满足了造林和生活用水。进入三月份,正是植树的好季节,他们一边基建一边造林,昼夜奋战,马不停蹄。有一天在山坡上植树,胡红军不小心从山坡上滚落到山沟里,胸部严重摔伤,吐血疼痛好几天,战友们劝他住院治疗几天,他摸摸胸口说:“没关系,当下正值植树造林黄金季节,不能下山休息。”直到现在,他的胸部有时还有些阵痛。

看到胡红军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当地农民个个都伸大拇指夸赞,说他是军中豪杰,创业的尖兵。但也有人不理解:一个团级干部拿着高工资,不在城里享清福,跑到穷山沟里找罪受。每当听到这些议论时,胡红军总是笑着对他们说:“人活着不是为了享清福,人要活得有价值,就要敢于吃苦、乐于吃苦,目的是为亿万人民造福。”正因为有这种幸福观,几次享福的机会他都推掉了。一次是在加拿大工作的儿子劝他到加拿大工作,加拿大政府很欢迎他去加创业,待遇相当优厚。另一次是一位穆斯林朋友帮他联系到沙特麦加植树,沙特王储见面礼给2000万美金。第三次是部队首长希望他重返部队,继续搞科研,给副师待遇。所有这些享清福的机会他都一一谢绝了。他说:“我是部队培养起来的干部,2008年被评为全省十大杰出青年,2009年评为全军学习成才模范人物,先后发明专利10多项。今年虽然48岁了,但是我的绿色之梦还未实现。在我的后半生,我要发明更多的专利,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特别是要把造林专利技术推广到全省去,让甘肃座座荒山都变成绿树成荫的金山银山。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这些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在陇原大地,回荡在荒漠山巅之间,也激励着胡红军奋勇向前!胡红军追逐绿色之梦的精神和感人事迹,也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支持。《兰州晚报》《兰州晨报》《华夏文明导报》《绿潮》杂志,以及众多网站先后对胡红军的事迹作了详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公司洽谈业务的手机整天不断线,前来皋兰示范基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百闻不如一见,凡是到示范基地参观过的人,没有不佩服,没有不信任的,并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胡红军的专利技术学到手,在自己家乡荒山上开花结果,增添精彩。

猜你喜欢
专利技术荒山植树
防爆电机专利技术发展综述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全新充电专利技术实现车队充电
植树
植树真快乐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专利技术综述
植树鸟的来信
缪带弟:姐妹齐心 荒山生金
曲面显示器的专利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