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背后的神之手
——从电影《敦刻尔克》看海军的军民融合

2017-03-08 01:25张亦隆
国防科技工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敦刻尔克预置商船

张亦隆

今年9月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电影《敦刻尔克》,尽管票房不够理想,却仍旧延续了诺兰导演的好口碑,在豆瓣电影得到8.6的高分。影片的故事从陆、海、空三个角度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德国军队的包围下,40万英法盟军被困于敦刻尔克的海滩之上,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才有可能活着回家。

据不完全统计,敦刻尔克大撤退历时10天,共撤退33.82万名联军官兵,这确实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量,是之前最乐观估计数量的七倍!参与撤退的舰船中有大量的民船,英法海军舰艇共载运回19.71万人,而各种民船则载运回了13.5万人,可以说做出了堪与海军舰艇等同的贡献,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民船的参与不仅载运回了更多的联军官兵,也使英国皇家海军可以抽调更多作战舰艇执行护航巡逻任务,保障了更多舰船可以安全返回。

这些民船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据统计,在参与“发电机”计划的848艘大小船舶中,有多达240艘因各种原因损坏,45艘遭到重创。参与撤退的45艘大型渡轮中,9艘被击沉,8艘重创!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没有这些民船近乎疯狂的努力,敦刻尔克的奇迹就要大打折扣了,而这些英勇的民船之所以有如此优秀的表现,除了由以英国海军上校坦南特(时任第一海务大臣的参谋长)为首的英军撤退组织机构的有力协调以外,还在于英国悠久的军民融合历史。

影片中的老绅士道森是此次撤退中军民融合的一个典型

影片中,开着游艇前往敦刻尔克并成功救出主角的老绅士道森,这个角色的现实原型是查尔斯.莱托勒,在另一部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也有以他为原型的感人故事。查尔斯·莱托勒38岁时曾任“泰坦尼克”号的二副,正是他,为了保证更多妇女和儿童能有一线生机,用一把没装子弹的转轮手枪制止了男乘客抢登救生艇。他自己拒绝上艇,最终落海后幸被另一艘救生艇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投身英国皇家海军,担任了肖特184型水上飞机后座观察员,并成为世界上通过空中侦察确定敌方舰队位置的第一人。此后他又出任鱼雷艇长,击沉了一艘德国U艇,并成功驱离一架德军飞艇,在升任“加里”号驱逐舰舰长后指挥该舰撞沉了德国UB110号潜艇,因此获得杰出服务十字章并晋升海军中校。

也就是说,到了1940年6月1日,他驾着那艘排水量仅为66吨的“流浪者”号二手游艇前往敦刻尔克时,已经是一位身经百战且拥有多顶技能的优秀船长。所以,在他及其长子的指挥下,这艘长18米,宽3.8米,吃水1.5米的游艇一共塞进了125名疲惫不堪的英军士兵!这艘严重超载且没有任何武装的小游艇在返航途中遭遇多架德国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的攻击,查尔斯·莱托勒的次子生前是皇家空军飞行员,曾经向其父介绍过德国空军惯用的战术,所以查尔斯·莱托勒总是能在德军进入攻击航线后及时转舵或是加减速,完美避开了所有德机的扫射和投弹。

当这艘小游艇返回拉姆斯盖特港时,艇身上连一个弹孔都没有留下!虽然此后由于德国空军空袭力度越来越大,精疲力竭的英国空军已经不能再为白昼的撤退行动提供必要的空中掩护了,所以不仅白昼的撤退行动全部暂停,像“流浪者”这样又小又慢的民用船艇也不能参与撤退行动了。但正是有了众多如查尔斯·莱托勒这样无畏的民船船长及他们那些无防护无武器的小船,十余万联军才能顺利地渡过英吉利海峡,逃出纳粹的毒手,为日后的诺曼底登陆保留了宝贵的有生力量。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像查尔斯·莱托勒这样曾经在皇家海军服役多年的退役人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熟悉海情、有丰富的驾船经验、经历过战火的考验、纪律性强且服从性高,加之当时英国皇家海军还有后备舰制度,在商船队中拥有大量的预备役水手。也就是说,参与到“发电机计划”中的这些民用船舶和驾驶船舶的人员本身就具备了极强的军民融合特性,这也保证了英国皇家海军对于这次规模空前的撤退行动能进行充分调度和协调。

纵观历史,各国政府和海军在战时征用民船很常见,通常执行运输任务。以“发电机”计划为例,最初运输船队共拥有129艘运输船和123艘各类小艇,其中包括客轮、驳船、渔船甚至还有海关摩托艇和像“流浪者”一样的小游艇在内的大量民船,此后根据撤退进度又调集了更多民船参与。

被征用的民船在战时还要作为巡逻舰艇或是辅助巡洋舰直接参与战斗,例如1939年11月23日,纳粹德国海军的“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两艘装甲舰共同击沉了英国“拉瓦尔品第”号辅助巡洋舰,查尔斯·莱托勒及他驾驶的“流浪者”号游艇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加入了英国地方志愿军,在英格兰沿岸巡逻,防止德军渗透。

现在,各国商船队仍是其海军的重要补充力量,承担着战时运输人员和物资的重任。但是这种传统的军民融合体制正在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新威胁新形势下的军民融合

2016年10月1日,阿联酋海军租借的HSV-2“迅捷”号高速双体运输船在也门海域被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一枚伊朗制“诺尔”反舰导弹击中并燃起大火,虽因命中部位不够理想等原因未当场将其击沉,但爆炸和引起的大火已经重创了该船。从表面来看,这不过是一次损失不大的偷袭,但深入分析就能发现这次袭击将有可能是改变未来商船参与军事活动规模和提高其军民融合程度的一次偷袭。

首先,随着先进导弹技术在全球的扩散,连也门胡塞武装一类的反政府武装都已经具备了发射先进反舰导弹的能力,而且可以做到机动设伏,这对于参与军事活动的商船来说已经构成致命的威胁。商船对此类威胁完全束手无策,别说组织起像样的防空反导拦截,就连基本的空情预警也无能为力。这种由军方或政府出资租借商船执行军事物资或人员运输任务的军民模式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亟须改进。

换言之,如果商船或其他民用船舶在与军方的合作中仍维持此前传统的军方出任务、民船执行、事后补偿或是结算这一模式的话,未来类似的悲观还有可能要继续发生。

如何让民船更好地融入军事体系之中,这将是各国海军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而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就先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船,二是人。

先说船,从军事行动的性价比来说,为民船组织大编队执行护航任务是不现实的,大多数情况下,执行军事运输任务的民船很有可能得不到海军舰艇或是战机的直接掩护。那么只能在民船上想办法。例如在设计时就在甲板上预留一定的位置用于战时快速安装国产红旗-10一类的近防导弹,至少也要在预定区域对甲板用钢进行强化处理,以保证战时可以由舰员发射肩扛式防空导弹且不会对甲板造成结构性损坏;预留安装舰(枪)炮的位置,在民船上安装多管近防炮没有多大意义,但在执行军事任务前可为其加装单管20~30毫米舰炮或是12.7/14.5毫米舰用机枪,用于防备自杀快艇的袭击;在民船的驾驶舱内预留有数据链接口或是通讯/电子战接口,方便战时直接加装数据链或是通讯设备,保证民船可以顺利地接收到外源信息源(例如预警机或是附近水面舰艇),对于威胁提前做出预判,同时还可加装简易型电子对抗设备,并保证供电。再比如在船舶设计时就要留有一定的余量,在设计货舱时就要考虑到现役及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趋势,同时在保证经济性的前提下也要兼顾军事运输的一些特殊要求,尤其是滚装船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未来改装成重型装备运输舰的需求。

再来说人,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民船损失比例是比较高的,在《敦刻尔克》一片中,男主角就因为搭载的舰船屡次被击沉而几次身临险境。根据统计,英国参与撤退行动的372艘小艇中有170艘被击沉,超过了半数。而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的“流浪者”号之所以毫发未伤,其原因就在于负责操舵的是查尔斯·莱托勒。他不仅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对德国空军战术也有一定了解,这才保证其在突袭中游刃有余。但绝大多数民船船长都不具备类似能力,所以在和平时代要对船长进行必要的训练。目前我军军改正在稳步推进,其中就包括了预备役制度改革,预备役部队将转隶到各个军种,作为海军预备役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的商船也要划归海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对拥有预备役身份的民船船长进行一定的军事知识和应急处置训练是极为必要的。尤其是面对现代化的反舰导弹或高速自杀快艇,如何躲避或拦截都是对船长的严峻考验。

当然,这是一个逐步改良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及时学习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在民船的军民融合问题上,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是有成功案例的,最典型的就是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组建的海上预置中队。

这是由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管辖的,由海上预置舰、大型中速滚装船、集装箱船、散装货船、通用型油轮及各种配套的小艇等组成,其携带的物资分别来源于陆、海、空、陆战队四军及国防部后勤局,装载有可以保证1.5万人的海军陆战队远征旅作战30天的物资和弹药。在预置舰中队中,既有租赁的民船,例如集装箱船“伯纳德.F.费希尔少校”号、“威廉.R.巴顿中士”号及用于运输弹药的散装货船;也有专门设计建造的海上预置舰,例如排水量5.5万吨、带有机库并可保障SH-60系列直升机起降的增强型海上预置舰“一等兵罗伊.M.维特”号,真正实现了在舰船中队内的军民融合。

海上预置舰中队对于提高美国海军及海军陆战队的远征打击效果至关重要,更是海军陆战队远征旅作战的重要基石,如果全部按军方要求设计和建造,那么其高昂的采购预算和迟迟无法形成战斗力会对美国海军陆战队重新执行“由海向陆”的作战任务产生负面影响。而这种由民船和专业军船混编的海上预置中队模式较好地平衡了成本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军民融合模式。

当然,美军的海上预置中队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中队自身防御能力很差,军民融合程度还不够也是其缺点之一,预置舰中队中的舰艇执行都是单一的军事运输和前沿部署任务,民船不能轻易离开预置舰中队,这样虽然提高了预置舰中队的快速响应和部署能力,但也出现了租赁费用过高及整个项目投资较大的问题。如果军民融合程度再高一些,预置舰中队可以由少量专业预置舰构成核心,物资和弹药就近存储在盟国基地内,需要调运时再临时动员商船,这样既节省预算又可以保证海军陆战队能有一个灵活的前沿部署基地。

军民融合任重道远

在目前世界航运市场不景气、国际贸易产值下滑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海上军民融合来达到平时少养船,战时多用船的理想状态,仍是一个需要不停探索的难题。敦刻尔克奇迹也许能给海上军民融合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那就是一定要人才先行,只有训练出一支稳定合格的预备役船长队伍才能保证民船快速地由平时转入战时状态,并能顺利执行国家赋予的运输使命。

同时也要注意挖掘民船身上的军事潜力。我军曾经试验过船载火炮并取得了一定经验,例如在万吨级商船上放列十余门1 2 2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牵引榴弹/加榴炮;在3000~10000吨的商船上放列10门以下的85~122毫米口径的身管火炮或是火箭炮;百吨级的民船上则可放列85毫米加农炮、107毫米火箭炮或是反坦克导弹。虽然随着我军新式水面舰艇的大量下水,这种简陋的船载火炮已经不能满足地面部队对我军水面舰艇对地火力支援能力的需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目前我军尚无两栖攻击舰和短距起飞/垂直着落战斗/攻击机的前提下,改装几艘商船,在其上放列若干门1 2 2~1 5 5毫米牵引/车载榴弹/加榴炮,专用于发射远程精确制导弹药,其对于陆地目标的毁伤效能要高于装备有H/PJ-38式130毫米单管舰炮的052C/D型导弹驱逐舰。这种改装不仅性价比更高而且可以节省兵力,使之投入到更需要的方向上去。

海洋上的军民融合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敦刻尔克预置商船
基于排队论的水下预置反舰导弹部署优化
反预置武器体系、装备与技术发展概述
“大章鱼”
骇图
敦刻尔克
“非正式成员”
可预置工作点脉动直流工况电感测量仪研制
请把手机应用选择权还给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