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装卸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以军事交通学院为例

2017-03-08 08:30宾,叶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勤务军事课程体系

王 宾,叶 鹏

(1.军事交通学院 军事物流系,天津 300161; 2.军事交通学院 科研部,天津 300161)

● 教育训练 Education & Training

军事装卸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以军事交通学院为例

王 宾1,叶 鹏2

(1.军事交通学院 军事物流系,天津 300161; 2.军事交通学院 科研部,天津 300161)

为推动军事装卸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促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通过对军事装卸工程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分析,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岗位任职能力需求,构建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并提出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军事装卸;联合投送;教学改革

军事装卸工程涉及到人员快速换乘、物资与装备的快速装卸等全域机动、全过程保障,是构成战略投送能力的关键要素和重要节点环节[1]。军事交通学院(以下简称为“学院”)作为全军唯一培养军事装卸工程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院校,其办学定位是建设战略投送能力支撑性院校。因此,军事装卸工程学科专业是学院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拓展空间。军事装卸工程专业在实战化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应通过专业教学内容创新,将教学改革与培养目标相统一,展现特色优势,为学院建设战略投送支撑性院校提供有力支撑。

1 军事装卸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特色和优势还不够明显。军事装卸工程专业是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军事装卸装备)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新专业,在专业建设的4年时间内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专业性质由偏重工程学科逐步发展到工程技术与勤务指挥并重,研究范围由以军队仓库系统为主逐步拓展到军用物资保障的全领域、全过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实现了从“装卸装备”到“军事装卸”的本质性转变。但从目前专业建设发展的情况来看,专业内涵的建设尚不深入,军事特色不够鲜明,在专业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实验室建设上应进一步深化改革,拓展专业内涵,培育具有战略投送能力支撑特色的军事装卸工程专业,尽快形成适应部队要求、全军领先、不可替代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2)实战化教学地位不够突出。目前,军事装卸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实战化教学要求,针对部队军用物资保障实际、战时物资保障需求和联合投送领域的训练教学还有一定的差距,缺少与学院联合投送这个实战化综合训练平台的知识接口,专业课程体系中作战后勤保障类课程比例偏低,还没有形成军事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当前,从事军事装卸工程专业教学研究的师资队伍中,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实力较强,勤务类人才相对缺乏,特别是熟悉仓库勤务、运输勤务、装卸勤务的人才偏少;还有不少教员没有部队任职或代职经历,缺乏对部队的深入了解。

(3)军事装卸工程相关科研成果在教学中应用较少。学院在装卸装备研发方面成果显著,且代表了我军装卸装备的最高水平,如野战站台车、重型机械化站台、机场升降装卸平台、适应于功能方舱运载的整体自装卸车等一批用于解决部队装备装卸和集装化装备装卸运输的装备。同时,军交运输研究所在海上过驳、岸滩卸载装备研发方面也有许多积累[1]。由于军事装卸工程专业设立时间短且科研与教学相对分割,再加上现有装备多为试验样机,所以应用到教学特别是装备操作、装卸作业组织管理训练教学中的比较少。

2 军事装卸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内容

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效益和质量[2]。军事装卸工程专业实战化教学改革,必须紧扣学院打造联合投送特色品牌这条主线,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员岗位任职能力需求,以岗位任职能力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逻辑起点,设定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2.1 军事装卸工程专业岗位任职能力需求

军事装卸是实现装备物资快速投送和保障的关键环节,涉及到运输方式、装卸环境、作业对象、装卸组织以及装卸装备运用与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平、战时装备物资在车站、码头、机场、岸滩以及后方仓库(基地)、野战仓库等场所的快速转运[3]。因此,军事装卸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象应是从事军事装卸工程技术保障、装卸勤务指挥并融通联合投送基本知识技能的军事物流管理人才。

军事装卸工程专业毕业学员,一般在基地、后方仓库及队属仓库的管理或技术保障岗位,还有的担任战区、部队等运输投送部门的业务参谋。因此,军事装卸工程专业岗位任职能力,应由军用物资保障和军事运输投送的装卸工程技术保障、装卸勤务指挥两个方面的能力构成。

2.2 军事装卸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平时军用物资保障实际、战时物资保障和联合投送领域的需求,按照军事装卸工程专业岗位任职能力需求,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时序,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序。在岗位任职能力的牵引下,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依托,以专业方向课程为核心,以岗位任职课程为补充,以独立实践环节为根本,充分贯彻实战化教学的理念,构建军事装卸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军事装卸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架构

军事装卸工程专业方向课程的规划设置,依据装卸工程技术保障、装卸勤务指挥两个岗位任职能力需求,反映了学员第一任职岗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院在军事装卸工程学科专业领域的特色优势。岗位任职课程实质上是岗前职业培训,是对专业方向课程的有效补充。实践教学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根本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按照实战化教学要求,由专业基础实践课程、专业勤务训练和部队岗位见习构建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体系。

2.3 军事装卸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

围绕主干课程,尤其是作战保障类课程,切实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在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基础之上,重点建设一批与实战化教学改革配套的教材体系,编写一套兼顾平时与战时、涉及不同类型部队、涵盖各类行动的案例教材。通过加强与部队的合作,体现专业的军事特色优势,如与部队共建教学实习基地,派教员参加或观摩重大演练,邀请部队相关岗位人员参加教学、参编教材,对专业方向课程和勤务训练教材进行自主编写等。自编教材要求编著者学术造诣高、熟悉部队相关专业情况,而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求加强对教材的审查,保证出精品教材。对于专业勤务训练,要按照“全过程、全要素、全流程”要求,开发构建战略、战役、战术分级衔接、有机结合的军事装卸工程专业的想定体系,通过想定模拟训练,帮助学员掌握军用物资保障体系和联合投送过程中装备与物资装卸作业组织筹划的程序内容及方法。

要围绕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建设特色鲜明的专业实验室,重点规划建设军事装卸装备实验室、军事装卸勤务实验室和军事仓储勤务实习训练中心。实验室建设要将有限的经费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要注重教学和研究性实验建设的有机统一,力争建成能够追踪高新技术前沿、具有鲜明军事应用特色、体现军队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形成以实为主、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

2.4 军事装卸工程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基础,发挥教学团队的整体效益,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发挥教员的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经验优势,围绕开发学生智力、传授学习方法、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等进行。根据军事装卸工程专业和师资队伍的发展形势,可从军事装卸工程和军事装卸勤务两个方面来建设教学团队。军事装卸工程教学团队以装卸工程技术保障为教学方向,军事装卸勤务教学团队以装卸作业组织指挥和部队管理为教学方向。

教学手段的改革方向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网站、网络课程、专题数据库、多媒体教材等信息资源的建设,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信息资源的建设以改革优化后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坚持实战化要求,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建设主要专业网络课程、专题数据库、多媒体教材等内容,实现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等基本功能,加强多媒体教材和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关注教员开发和使用网络课程的能力建设,注重专业、实验信息资料的收集。

3 结 语

在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形势下,军事装卸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应把握联合投送和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对军事装卸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趋势,以实战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军队“2110工程”军事物流工程学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培育军事装卸工程专业特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院建设战略投送支撑性院校提供有力支撑。

[1] 詹隽青,冯晓梅,李立顺. 军事装卸工程学科培育研究[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3,15(4):76-80.

[2] 王基组. 关于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2001,24(3):1-4.

[3] 赵德龙. 军事装卸勤务[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14:1-3.

(编辑:凌春霞)

Teaching Reform of Military Handling Engineering——With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as a Case

WANG Bin1,YE Peng2

(1.Military Logistics Department,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2.Scientific Research Division,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ilitary handling engineering and lay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military personnel,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military handling engineering and confirms the training objective and post demand. Then, it establishes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is major.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military handling; joint projection; teaching reform

2016-05-04;

2016-11-08.

“2110工程”军事物流工程学科教学改革项目(WLJG001).

王 宾(1977—),男,硕士,副教授.

10.16807/j.cnki.12-1372/e.2017.02.016

G642.4

A

1674-2192(2017)02- 0064- 03

猜你喜欢
勤务军事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关于消防救援队伍拓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勤务的思考
针对低消耗航材的两级库存调拨方案
探析智慧交通在交管“情指勤督一体化”勤务改革中的应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