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7-03-08 05:34彭燕凌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0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就业对策

彭燕凌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过程是毕业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是毕业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通常伴随着迷茫与攀比与随大流等心理状态,这些不端正的就业心理,使得部分大学生难以觅得优秀的职位。本文结合现代就业形势以及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客观分析,对转变大学生就业心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出了几点策略,旨在促使减少大学生就业心理偏差的出现,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与渠道。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引言

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现在的大学生就业不是国家直接一一安排,接口空缺职位,对口专业,除了一张毕业文凭,大学生为保证就业的安稳,不被淘汰,必须面面俱到的准备相应的就业技能,端正择业的心态,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并让自己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

1.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积极表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大学生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时代性。如今的大学生他们个性强,独立自主,并且敢于竞争,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高,喜欢尝试全新的挑战。他们充满自信,在择业过程中敢于表现自己,朝气蓬勃。在全球化、多媒体化的现代社会大学生的就业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他们渴望就业,渴望在工作岗位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并且在就业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就业方向,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突破了过去固定的就业模式,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消极表现

大学生心智虽然成熟了,但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遇到诸多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进而造成造成他们的就业心理困扰。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他们缺乏从基层做起的耐心与吃苦耐劳的品质。他们为保留所谓的“面子”,不愿从零做起。二是,求职过程中攀比心理较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出现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现象,吃在嘴里看在碗里,不能脚踏实地的在就职岗位上安稳工作。当然择业过程中,大学生还面临诸多其他的心理困扰,这些负面心理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扰的重要因素。作为大学生以及社会、学校及家庭应当引起重视,并对大学生的消极就业心理加以疏导。

二、大學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高校扩招政策

近年来,伴随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人数逐年递增,导致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日益增强。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与高校培养的人才出现失调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据相关数据统计高校毕业生由2003年的212万人跃升至如今的700多万人,这势必造成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

2.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的落差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眼高手低的就业心理,在他们心目中自己接受过高等教育,当走向社会都希望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能够获得职高权重的收益好的理想岗位。但现实往往使得许多大学生不能如愿,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然而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缺乏正确的认知,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任何新步入职场的人都需要脚踏实地从头积累,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调整职位与自我的匹配。因此大学生在初入职场时切忌抱有对职位不切实际的幻想,长此以往只能是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不断地失望。

3.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就业观念发生巨大的转变。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受不良就业理念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唯利是图的就业观,这种功利主义很强的就业思维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盲目的追求良好的就业环境,较高的工资报酬,但这种天上掉馅饼的美差并不能轻易的落在刚刚走向社会的年轻人。因此扭转错误的就业理念是帮助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重要措施。

4.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我国,家庭培养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往往对他们抱着很高的期待,希望他们在毕业后能够寻得一份“美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得部分家长在孩子毕业后主张孩子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闯荡,希望孩子走出去,进而影响孩子在求职过程中的选择,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难以获得一份比较满意的职位。当然也有家长,希望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抱有让孩子唯公务员不工作的心态,这样的家庭理念同样会限制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5.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自身,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相应的培训,及基本的就业素质的培训,因此面临就业时常常不知所措。大学生对自己的了解不准确,缺乏对自身客观的评价,而且对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知之甚少,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扰的因素。作为即讲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在临近毕业的一年甚至更早的时间就应该对自己的职业做出规划,减少在毕业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扰,避免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三、有效转变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策略

1.大学生对自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

大学生在就业求职之前首先对自身价值进行客观的评估,既不高估自身价值,也不贬低个人能力,对自己进行恰当的定为,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在自己预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在择业时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脚踏实地,逐步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提升自我价值。

2.要正视问题、做到放松心情、学会心理调适,从而缓和心理冲突

在求职过程中由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自己的认知并不完全相符甚至出现严重的偏差,因此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失望、悲观、不满的情绪。当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大学生必须学会自我调整,接受现实,接受自我,平常心对待遇到的问题。大学生面对求职困境要学会扬长避短,不能一味抱怨,也没必要自卑,可以再接再厉,选择其他的岗位发挥自我价值。

3.家人帮助疏导就业心理压力

作为大学生的强力后盾,家人是大学生求职道路上必不可少援手。作为家庭成员当孩子面临就业时,要加大对他们的关注力度,与孩子沟通他们的求职意愿与就职方向。在个人能力范围内,为孩子提供相应的帮助与指点。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心理压力或负担较重时,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帮助他们树立求职信心,缓解他们求职时过大的心理压力。

4.加大高校就业心理指导改革力度

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高等院校,当学生即将踏入社会时,学校有必要为学生进行求职指导,以及求职心理辅导。高等院校针对毕业生应该设置专职的求职心理课程,做好求职前的心理辅导工作,能够避免诸多心理问题的发生。并且高等院校可以对在校大学生定期展开就业心理辅导讲座,对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细致的指导,让大家更加明确自己的求职奋斗目标,进而提高高校的就业率。

5.大学生要完善自我,塑造自身生存本能

大学生作为求职的主体,能否顺利实现从学校祥社会的过度,关键还是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首先应该学好专业知识,并且深入研究自己本專业的社会需求,择机进行社会实践,自觉提高自己求职的竞争能力,提高自我价值,在求职过程中能够大大增加成功就业的几率。

6.完善社会效能,增强大学生就业心理保障

社会是承接大学生的载体,因此社会有责任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作为社会首先应该完善就业体制,提高就业机会的公平性。其次,社会应该增加大学生就业平台,例如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完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保障体系。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祖国美好的未来,为保证大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大学生应积极解决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在就业过程中冷静的面对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做好职业规划,在市场化、需求形式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谋取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同时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领大学生闯过就业难关,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EB/OL].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8-01-01.

[2]区柱标.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6).

[3]李彩素.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6).

[4]于姗姗,王辛.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机制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1).

[5]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10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0,7(21):64-72.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就业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