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雅敏+袁喆奇+王思敏
编者按:银行界流行一句话,叫“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过的还不错”。银行业在过去2016年度过了一段艰难而又成绩斐然的时光,在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推动下国家监管层面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新措施,比如说投贷联动、不良资产处置债转股、地方性银行A股上市“重开闸”、民营银行扩容加速等政策落地,其中一些措施可能是过去政策的延续,而有一些可能是业态新趋势的涌现。
从外部来看,全球金融市场进入“特朗普效应”第2季,“未知的未知”仍将是最主要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性超越传统的风险对冲范畴。从最外围的风险冲击层来看,商业银行将全方位面对这种黑天鹅风险考验。
从内部来看,债务周期赶顶和货币政策转紧,将是银行最值得关注的两大变化,前者制约信贷规模的扩张,后者重构风险传导的结构。如何适应不再下降的利率中枢和不断增加的利率波动环境,将是2017年中国银行业面对的最主要的课题。
在已经到来的2017年中国银行业将何去何?行业当中又有哪些趋势值得我们银行从业人员关注?本刊特邀平安证券研究院励雅敏及其团队就此问题,从券商角度做一分析。现与读者分享。
猜想一:金融监管体系重塑
猜想二:中小银行规模增速放缓
猜想三:银行理财规模向35万亿迈进
猜想四:银行参与PPP积极性提升
猜想五:资产质量边际企稳
猜想六:新型不良资产处置加快
猜想七:消费金融热度不减
猜想八:投贷联动试点范围扩大
猜想九:直销银行牌照突破
猜想十:第二批银行获批实施资本高级办法
猜想一:金融监管体系重塑
金融工作会议时隔五年获将于2017年召开,认为此次的金融工作会议大概率会对目前“一行三会”的监管架构作出一定调整。近年来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金融业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愈加明显,已对现有的金融监管模式产生不小冲击。我国现行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显然不符合混业经营的要求。
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国内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认为从改革节奏把控上,监管层将会采取渐进式的方式(以英国为例,从改革方案的推出到完全落地需要近7年的时间)。从路径上来看,认为顶层的监管架构与制度设计将会与微观主体的监管调整两头发力,以更好地实现由旧监管体系向新监管体系的平稳过渡。从改革模板上,认为目前英国的监管模式值得借鉴。
英国的“央行+审慎监管局+行为监管局”监管模式符合现代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要求,也符合国际上“三个统筹”的趋势
即由央行负责宏观审慎政策制定、执行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监管,“三会”合并组建新的监管机构负责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以外的微观审慎监管、并成立独立的行为监管局的模式。并且,类似英国模式的改革,阻力最小,人员机构震动不大,又能通过机构间合理和明确的分工降低协调成本。
英国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危机之后,对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要求使得央行在宏观审慎管理当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央行应当在宏观审慎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2)中国央行可根据国内情况,借鉴英国所使用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如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工具,压力测试的指标及量化方法等;(3)注重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配合,应当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弥补微观审慎监管的缺陷,也应利用微观审慎监管掌握单个金融机构相关数据,服务于宏观审慎的分析评估;(4)强化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尽快推进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进程,为金融消费者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经验借鉴:英国监管体制变化后对现行金融体系的影响
危机后英国从2009年开始探索金融监管体制改革,2011年正式启动改革,2013年英国新的金融监管框架正式运作,此后相关监管机构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监管文件,监管更加严格,英国金融体系也日趋稳健,(1)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流动性和经营行为提出更多要求。PRA成立后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包括对银行机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流动性监管工具、核心一级资本、尽职调查、压力测试、大额敞口等方面的十多个规范文件。在监管实践中,对认为存在风险的银行发送监管通知、约见和处罚等多种方式督促其达标。(2)银行业围栏改革。英国财政部于2012年6月进一步推动银行业改革,向议会提交改革白皮书,2013年12月审议批准并开始逐步实施,最终定于2019年全面落实。改革核心是建立“围栏”隔离零售银行和投资银行等高风险业务的结构性改革,同时还包括提高资本要求和促进竞争等。“围栏”措施并不是完全隔离,只是将零售银行业务与批发和投资银行业务在集团内部实现经营主体的区分,集团综合经营的格局未变,希望通过有效隔离风险更好地发挥混业经营优势。
从宏观经济来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改善银行资产结构,帮助银行走出危机阴影,经济企稳恢复。从2009年开始的英国监管体制改革促进了金融体系恢复稳健,特别是银行体系的稳定运营,为经济的企稳恢复提供了重要支撑力量。GDP实际增速从2009年谷底的-4.30%迅速恢复到2015年的2.30%。随着监管体系的推进,银行业信贷投放外的业务得到快速发展,贷款外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逐步提高,资产结构不断优化。(见图1和图2)
从银行体系来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改善增强了银行的盈利性。2011年英国正式启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美国相比,英国银行业ROE和风险加权资产回报率均高于美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改革加深了英国银行混业经营的深度,混业经营有利于业务的优化,提高银行的盈利。(见图3和图4)
从个体银行来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改善银行业业务结构及提高安全性。从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巴克莱银行和汇丰银行三家银行来看,2009年实施一系列监管体制改革改变了非息收入占比的下降趋势,开始出现小幅反弹,并趋于穩定。新的监管体制下对于银行的资本约束更加严格,各银行纷纷提高资本充足率,减少短期债务比例,整个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有所提升。(见图5和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