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福
[摘要]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所以在小学教师更应该注意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一般而言,巩固基础最有效且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做题经验,并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的布置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数学作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09
作业是连接学生课堂与课后消化之间的桥梁,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学生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增加解题的经验。尤其是对于数学而言,课后作业显得更有必要,只有通过习题练习学生才能够将课堂学的公式、理论活学活用,对于公式、理论的印象也才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课后作业应该要把握几个原则,第一是题量不宜过多,第二是难度适中,第三是作业与课堂内容要紧密结合,第四是批改、讲解要及时。但事实上,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导致学生虽然课后做了很多习题,但是学习的效果却不好,甚至会给学生带来过多的学习压力,如果题量过多,难度过大,很多学生可能会因此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导致数学成为了学生的弱项。基于此,本文将总结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的布置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后作业题量大、難度大,导致学生缺乏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习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尤其是对数学而言,到了中学,数学可能会是许多学生的弱项,其原因就是小学学习阶段数学基础不牢靠。所以小学数学作业的设置应该是以巩固学生基础、提升学生的兴趣为主,而不是通过较难的题目来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学生基础牢靠的前提下,较难掌握的题目也能够轻松解答。另外,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外作业的设置上遵循了“多多益善”的原则,导致学生的课后压力极大,学生即便是能够完成课外作业,他们休息的时间也不够了。更何况大部分学生都难以完成数量如此多的课后作业。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过大的学习压力,所以老师也不必过于紧张,课后作业的难度、数量应合理控制。
(二)课后作业与课堂内容脱节,巩固知识点的作用不明显
一般而言,课后作业最大的目的是巩固知识,将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在习题中得以利用,从而加深印象。同时,课后作业的另一目的是考查学生课堂的领悟力,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后还不能掌握课堂内容,课后作业中是能够准确表现出来的。无论是以哪个目的出发,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即老师要能够将教学内容与课后作业结合起来。学生上课期间在课堂学的内容大多是新知识,印象不深,所以课后就要做与之相关的习题,从而加深印象,巩固知识。而如果教师在课后作业的设置上有所疏忽,无法将习题与课堂知识结合起来,那么课后作业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事实上,这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会犯的错误,甚至部分小学教师会将课后作业布置成前一天所讲的内容,或者是课后作业是后一日要讲的内容。那么前一种做法无法及时巩固知识,学生很有可能对前一日学的知识已经忘了;后一种做法有预习的作用,但当天所学的知识点都未曾巩固,就立即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的掌握力不足,学习效率不佳。
(三)对课后作业的反馈不及时
很多老师在课后作业的设置过程中,只考虑作业的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细节,而忽视了课后作业布置之后的相关事宜。课后作业的布置是有一定的目的的,如果老师忽略了课后作业的反馈,那么课后作业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具体而言,课后作业的反馈主要包括几个部分的内容,首先是老师批改,其次是老师从批改过程中发现问题,第三是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评讲。这几个部分的内容都强调“及时性”。如果老师反馈不及时,学生很有可能已经忘了或对课后作业的印象不深了,老师再来讲解,效果也就不明显了。而“及时性”正是很多老师都会忽视的内容,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重心都在教材上,忽视了课后作业的重要性,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可能有堆积了三四天甚至一个星期的课后作业没有讲解,学生对这些作业也已经没有印象了,再讲解就毫无意义。
二、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策略研究
(一)数学作业题量适中、难度适宜
课后作业的难度过大或题量过多,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进而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控制好课后作业的量及其难度,尽量做到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而“适中”和“适宜”是模糊的概念,需要老师结合班级情况来决定,如果班级学生数学成绩都较好,那么难度就可以稍微大些,如果班级学生数学成绩都偏差,那么难度就小些。题量要和题的难度结合,题目难的,题量就尽量少,题目简单的,题量就可以适度增加。
(二)课后作业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知识,所以课后作业的设置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后作业与课堂内容的结合,要做到一一对应。比如某天讲的是乘法口诀和乘法中的注意事项,那么当天的课后作业就不能是加法的运算,就应该是布置乘法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能够从习题练习中掌握乘法运算的窍门,并将课堂学的理论得以实践。课后作业与课堂内容的结合是较为简单的策略,数学教师只需要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细心即可。
(三)及时批改、讲解课后作业
布置的课后作业,老师要能够及时批改,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在课堂上及时讲解,为学生解惑。就以乘法运算为例,很多学生纵然学了相关知识之后,在实际运算中还是存在问题,比如乘法和加分在同一个运算题目中出现,运算的先后顺序往往混淆。这就表明他们对运算法则掌握得不深刻,老师就要在课堂上再进一步讲解。无论是批改、讲解,都要做到及时,确保学生还有印象,讲解的效果也就会更好。
课后作业的布置虽是在课堂之外,但依然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各个学科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例,总结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点,即对题量和题的难度把握不清、与课堂教学内容没有紧密结合、批改和讲解不及时。这三个问题具有普遍性,很多数学教师都在无意中犯了这几个错误而又不自知。本文还根据这几个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除此之外,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要更加细心,多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习情况来布置课后作业,以达到布置课后作业的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