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玲
一
散失故土的人是一具游魂,居无定所,他们无法知道自己的根须生长在怎样的酸碱成分下,包括土壤的颜色。他们的记忆是断片的连续剧,无法完整播放,突兀而陌生。他们有着灵魂深处无法消遁的乡愁,刻骨而荒凉。所以,我常常庆幸自己是个有归属感的人,虽然我的故土仅仅是儿时的浮光掠影,但那些如老底片的记忆已是汇入血液里的强大的因子,始终不断循环在体内,对于那个叫做老家的地方,依旧保持着鲜活的念想。然而当我重回阔别多年的故土时,这些记忆随着世事的改变刹那间分崩离析,内心徒然生出故乡已成他乡的凄凉。
二
父亲十二岁就背井离乡,出门求学,六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可他说的最多的依旧是老家的事情,童年的点滴时光。他的反复讲述使得我对那片土地有了不尽的向往,于是,每个假期,我总会回到老家,于是,我的记忆里有了和父亲一样的场景,老家的确有一种能让过往镶嵌进你脑海的神秘力量,时隔多年,只要让你稍有触及便画面涌动,飞回那里。岁月的长河无法洗去那些记忆,反而历久弥新。
前几天,老叔打电话来说要重新修葺阿公的坟墓,让父亲回去商议。父亲接到电话后就一直心事满腹,第二天一大早就说想让我陪他回家一趟,让我给故去的先人撰写碑文。我知道,他是想让我这个布朗族李氏后代中唯一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来完成这个庄重的活计。父亲说,你阿公要是知道你发表了那么多文章,他一定会笑出声的。我心里泛酸,想到了当年阿公是怎樣不顾阻拦让父亲外出到汉地的学堂念书的,这就是一个后进民族对于知识的渴盼,对于文明的向往。我们虽然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却无力记载下属于自己的历史,口传身教让布朗族的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消磨,不断遗失。而为了百年之后,还能让后代知道先祖们的枝叶末节,父亲决定抛弃布朗族的丧葬习俗,(人故后的坟墓极其简单,三块石头搭起,一抔黄土掩埋,这就是对一个人一生的结束和纪念。)用汉族的方式来撰碑立墓。父亲说,他只想让祖先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那么一点痕迹以示后人,不然,无数年后,已无人知晓我们这支弱小的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曾把血泪洒在脚下的土地。父亲的语气在我听来带着无尽的感伤,仿佛他的这个决定像割肉一般生痛,和阿公当年送他上马求学一样,是远离故土,背弃族人的一种表现。
三
老叔说老家的路通了,可以开车回去。山路狭窄而陡峭,父亲坐在车内,不断地嘱咐我要小心驾驶。这些被洪水冲过的山路留下一条条不浅的沟槽,像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疤,路下就是悬崖陡坡,我需要小心行驶,手握着方向盘,专注而谨慎。很奇怪沿路竟没有听到有人吼山歌,父亲说,现在的人基本不放牧了,自然也不会用山歌来打发寂寞。山间白云流散,我想起儿时走路,在这弯曲的山路上总有像白云一样的山歌从耳际飘过,悠远,纯净,令人陶醉。眼前的白云依然那么真实,但如今在我眼里却毫无灵动和美感。
走到离老家最近的一个寨子,看到在路边闲坐的几个熟知的老人,父亲就下车和他们搭讪。老人们都知道他,父亲是从这个大山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布朗族科级干部,也曾在这个乡里任过四年的党委书记,而那时的我还是十岁的娃娃,只记得他常常为了工作顾不上回家,有一次居然时隔小半年才见到父亲,看着他憔悴的脸,我紧紧抱住他撕心裂肺地哭了一场。母亲说,你父亲为了他的家乡真是家都不顾,儿女不管,身体不要了。一次,听乡里的一个老干部说,当年父亲调回县城时,很多群众知道后都自发地前来送别,这样的场景他还是第一次看见,以后再没有见过。父亲上车时,老人们向他使劲挥手:回来进家里闲坐啊,老书记。这个在我听来极其陌生的称呼,显得遥远而亲切,山里人总是那么怀旧而念情。路的确通到家了,只是第一次让我开车开得手心浸出了汗,如果不是父亲心脏不好,我宁可步行。
父亲和老叔在堂屋喝茶说事,我一个人在寨子里四处走走,寨子变化很大,石板路被水泥封死了,几户人家把木楼拆除了,盖上了崭新的水泥平顶。路边阿公栽种的那棵大青树不知为何被人砍去了大半枝桠,惨烈地矗立着,或许是挡拦了过路车子的缘故吧。孩子们都到乡镇的集中办学点读书了,年轻人都去外省打工了,只有年迈的老人和老屋一起留守在这块土地上,沉默、低垂、摇摇欲坠。这个有三十多户人家的布朗族寨子此刻静得像一口深邃的枯井,让人恐慌。中午的太阳白花花地照着,屋顶、天井、路面乃至树叶,一切似乎都泛着孤冷的白光,刺得我眼睛酸胀。狗慵懒地蜷缩在自家门口,大概习惯了安静的缘故,已丢弃了戒备之心,抬头看了我一眼,继续埋头睡去。稍有生机的是路边那几只兴致勃勃在刨食的母鸡,互相争抢和追逐。偌大的寨子,遇不到一个人,我像进入到刚被洗劫过的地方,背脊在逐渐发凉。不知不觉走到了龙井边,这里是我儿时最常来的地方,和阿奶来此叩首、烧香、祭拜,和表姐来此漂洗衣裳,拿着竹篮来领取祭龙时分食的火烧肉,和小伙伴看表哥们打水仗……这个曾经人声鼎沸的场所现在静得只剩落叶的声响,以前明净的井水如今被厚厚的腐叶覆盖了,人们不再来此汲水,自来水冲淡了这里曾经的喧哗。看来祭祀依然存在,龙井边的树干上贴着红色尚存的符,而集体杀猪宰羊分食已不再延续了。老叔说,如今祭祀都是各家各户的事情,大家忙于出外赚钱,全寨人一起大规模祭龙、分食的日子已随时光永远流失,一去不复返了。我呆坐龙井边,眼前旋转的枯叶带着无限的惆怅飘落心底。
四
对于布朗族而言,死亡就意味着归土,回归到脚下这块祖辈世代劳作的土地中去,这块土地多像是一个巨大的母体,繁衍出庄稼和牛羊,树木和井泉。也繁衍着一代代的人,大地是宽厚的,生时供给一切,死后接纳一切。那些凋零的植物,死亡后的尸身,全都拢入怀中,消融成赤褐的土,带着骨骼的盐分和血液的色泽。故土,逐渐变得厚实而沉重。
万物有灵,人死后注定和这世间一切物体一般轮回再生,而来世不知重生为哪种花草或者动物,也许是一块石头,一滴露珠。所以,布朗族对于死亡的态度是淡然的,人们对万物总是心怀敬畏,它们或许是前世的某位先人的化身,就是虫蚁,也不可肆意践踏,狩猎也要祭拜和烧香,除了祈求山神的保佑外,也祈求有所避讳。我曾经对这样的说法冠以迷信之名而不屑一顾,随着年岁渐长,历事增多,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信仰,它会让你的心变得宁静而宽厚。
阿公的坟就在离家不远的山地,石头已倾斜,矮小而满布杂草,那个骨骼强硬如石头,笑容像阳光一样明亮的人已和这块土地融为一体了。我想他的来世定会化身为一棵树,枝繁叶茂而树干笔直。像他生前一样,总会将一席阴凉洒给别人,而让自己承受着四季的风雨雷电。父亲说,你写碑文别忘了说“行善水”的事,它是李氏家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我早听说过阿公的“行善水”,就是未曾见过,老叔说,跟我来吧,还有一公里多的山路。沿着崎岖的黄土路去寻找阿公生前的点滴,每一步我似乎走得格外的艰苦。对面就是昌宁地界,山下枯柯河的水永远不知疲倦地流着,山与山近在眼前,而这看似一段绳索长的路,用脚板丈量却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山里人的艰难和路密切相关。这是一块立于崖坡之上,稍微平整的地带,一棵紫柚木树撑开它油绿的树冠形成了一把天然的伞,树下就是阿公凿的石水缸。从永德、昌宁来施甸,这条路是捷径,无数马帮曾在这里踏起滚滚尘烟。从枯柯河一路攀爬,都是50多度陡峭的山路,来到此地时,大都人疲马乏。路人常常在这里休整歇息,阿公自己也在这条山路来回走了无数遍,深知劳作人和赶马人的辛苦,便在石崖上凿了一口水缸,挑水到石崖,给来往的行路人解渴除乏。无法想象,每天两担水,来回近十公里的山路,阿公这一挑就是十三年,每天清晨从寨子到石崖的小路上,总有一个担水人的身影,步子那么稳健而笃定。人们知道这水的由来,每次都会相互提醒解渴就好,不要畅饮,更不能泼洒。这小小的一泓清泉沉浸了山里人最珍贵的情感——体惜,后来大家便将石崖之上这远挑而来的水称为“行善水”。阿公老去,老叔和表哥接下了那根被磨得發亮的扁担,继续挑水,崎岖的山路上烙下了三代人深深浅浅的足印。直至附近的公路修通,这条路沉寂下来。
如今石缸依在,老树依然,纷繁的脚步和马蹄声烟消云散。父亲和老叔在树下坐了良久,沉默不语。石缸历经风雨,满目疮痍,父亲用手轻轻抚摸着它,像在抚摸阿公的肌体。这世间最伤感的事情就是物是人非,至少“物是”,还存有几许慰藉,可以安抚“人非”的哀戚,然而很多时候,正是这样的“物是”才会勾起那些尘封的回忆,使人越加感伤。山风吹过,父亲凌乱的白发格外醒目,第一次感觉父亲的神态如此悲凉,和这块黄色的土地那样,苍老的容颜背后深埋着一生的艰辛和付出,我的泪不知不觉涌出眼眶。
五
姑太是阿公的妹妹,至今健在,已八十五岁。远远地看到我们走近,她的眼神从疑惑变为惊喜。她用枯树枝一样瘦黑的手紧紧抓住我,露出了仅存的两颗残缺门牙,不断念叨着:还能再看见你们回来,我以为这辈子见不着了。她的背佝偻得像一只大虾,眼里一片浑浊,时隔多年,姑太老得让我不忍直视,那个一边赶牛一边挑着百斤重担,一天可以翻越几座山的女子如今已是耄耋之人。岁月就是这样的无情,把力气从你的身体逐渐抽空,让残破和病痛不断浸蚀占领,随后就交给死神来屠宰一切。
表叔家的房子是刚建起的两层水泥平顶,钢窗铁门,瓷砖琉璃,色调浓稠而扎眼,花花草草中一个红艳的福字贴在大门上。如今的山里人大都以这样的建筑作为富裕的标准,全家人为了盖这样的房子而倾其所有,负债累累。家里除了姑太,只有年过六旬的表叔和叔妈,两个不到五岁的小重孙,孩子的父母亲跟随浩浩荡荡的打工大军前往珠海了。表叔说建盖房屋欠下了好多贷款,儿子和媳妇必须出去打工赚钱,因路费太贵,他们已两年未回。最小的孩子刚学会说话,她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着我,手里紧紧捂住一瓶娃哈哈,喝得满嘴奶白。我用纸巾给她擦拭,她露出惊恐的神情,跌跌撞撞地跑开,奔向叔妈叫着“啊奶,啊奶”。这是孩子最先会说的第一句话,这个呱呱落地不久就和母亲分别的孩子,“妈妈”这个概念在她幼小的心里一片空白。“留守”,对于孩子和老人,这是一个多么生痛的词啊。
姑太说,这样的房子住着感觉特别冷,她的风湿病常常发作。是啊,四壁都是水泥,宽敞明亮的堂屋里是不可能安置火塘的。怎么会像从前那样,四周虽是泥巴糊上的竹笆墙,房顶虽是厚厚的干稻草,可冬暖夏凉,土地板上火塘永远不灭,进门家里充满了暖暖的火烟和茶香。那时的夜晚多美啊,一家人围坐火塘,清苦却温暖。而如今,高房大屋中,却再难看到团聚和其乐融融了,人间烟火说的就是茅屋里四散着家的气息吧,只可惜已在这冰冷的瓷砖上彻底消散了。
六
沿着山地边的小路往上走,途经一个小小的沟箐,阿公用竹竿搭起的桥早已不在,几块水泥石板盖在水沟上。这里曾是通往河边的路,沟下堆满了夹杂着塑料袋、啤酒瓶的垃圾,我没想到在这样僻静的地方还有如此多的白色垃圾,这些像苍蝇一样的垃圾无处不在,让人生厌。农村垃圾如今成为了一个毒瘤,蔓延迅速,侵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谁会管这些偏远地方的环境保护呢?老叔说,有些人烧过垃圾,可不小心引发山火后就再也不敢用这样的方式了。只有丢弃,那些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包装纸被风一吹,四处都是,像一个个肆虐猖狂的恶魔。这条沟渠流过的水,当年我们曾用手捧着喝下,甘甜而纯净,可现在呢,谁会?谁敢?不知不觉中“文明”已大踏步侵占了我心中那个美丽的家园,这个曾经闭塞的地方如今也存在着和城里一样的污染和隐患。
阿公永远也无法知道,多年以后,老家已在他崇尚的汉文明中改变了模样,孩子们个个有了文化,他们极少回家,为的是赚钱过上更好的生活。布朗族习俗已在人们的忙碌和奔走中,浪淘沙一般濒临消亡,与时代接轨就真的要丢失自我吗?我写着阿公的碑文,不禁黯然神伤。碑文如下:“先祖李公讳春有,系李林顺之长子,施甸姚关摆榔人。生于一九一五年农历五月十七,卒于一九八八年农历五月十七,享年七十三岁,娶木老元人氏李珍英为妻。先祖虽凡人布衣,但一生宽以待人,品质高洁。追忆我祖,勤恳仁厚,助人为乐,未入学塾,可分算珠,涉猎糊口,分食邻里,曾在壮时,驮马四方,经营养家,结八方朋友,留仗义之名。永德至施甸,路经此方,古道崎岖,怜路人攀爬之苦,石岩凿井,担水至此,以解渴乏,十数年如一日,行人感恩,称‘行善水。年过古稀,常言力足,修桥筑路,稍不歇足,善行寨邻,德及梓里,心怀大家,天下为公,但闻其名,无不敬重!后裔悼念,撰铭立墓。”碑文多是赞誉之词,我难逃俗套,然而对于阿公,这样的文字是受之无愧的。看着案前的纸页,我轻叹,多年后,故土之上有谁能知晓书写碑文之人的不堪和担忧呢?
七
清明之际,细雨飘洒,祭祖献坟的时节再次到来。柳色渐青,远山如黛,我一个人走在路上,远眺老家的方向,那个已被雾霭隔阻的群山之后的地方,耳边突然传来李健的《异乡人》,一种难言的苦涩拥堵于胸。我何尝不是一个异乡人呢?就算脚踩故土之上,也会心生疏离和陌生,故乡,难道真的只是我心里最初不舍丢弃的固执和惦念吗?除了雨声,没有人给我答案。
责任编辑 哈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