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评价习作的能力

2017-03-07 15:47郭咏
黑河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习作培养评价

郭咏

[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这个繁杂的领域中,评改作文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师的份内事,同时也是让语文教师感到最困惑和棘手的工作。作文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延伸。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评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作文评改,让学生经历一次发现与吸收,欣赏和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习作;评价;能力;培养

学生要写出一篇好文章,必须经过一次次认真反复的修改才可能获得,这里所说的修改往往是由教师来完成的。伴随着课程改革和学生的成长,很多教师采取自主合作的方式,作文评改不单单是一味的老师改,也应该倡导让学生参与批改的方式。培养学生互相评改作文,不但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学生欣赏佳作的水平。

一、转变观念,理论引路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学会修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习作修改,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健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同时要求学生要在实践中写作,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作文自我评改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对学生自我评改作文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欣赏水平,这样才能逐渐把教师从批改作文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因为他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他们有着相同的经历和相同的看法。作为教育者和学生毕竟有代沟,从而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批改分离的老旧做法,学生只管写作文,不修改;教师只管改作文,而且教师改后可能还会违背学生的意图和要表达的情感。在批改形式上,可以尝试教师批改与学生自批自改、学生互批互改相结合的形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批改兴趣。每一次作文批改不怕用的时间长,要达到批改目的,逐步培养学生自己批、互相改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掌握批改方法,使学生能心情愉悦地自主参与到作文批改当中。在批改中学生仿佛自己就是这篇文章的主人,而且在批改中还能学到很多知识,懂得很多道理,最终达到自主评改作文,自主修改、欣赏、评价自己写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明确主题及评改内容

在每一次习作批改之前,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认真回忆本次习作的教学要求和写作重点,以本次习作的重点要求为目标和依据,指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批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批改作文:

1.思想内容方面

首先看学生习作的观点是否准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其次本次习作是否写的是真人真事,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看看是否做到重点突出。

2.篇章结构方面

首先看学生的习作是不是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其次习作的结构是不是完整,分段是不是很合理;最后看习作的开头和结尾是否简洁合理,开头起到引领作用,结尾起到点题或画龙点睛的作用,段与段的过渡是否自然,语言搭配是否简洁合理。

3.语言文字方面

首先看学生习作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明白,是否叙述准确,叙述时是否有条理,有层次,能否使用一些关联词语使句式合理;其次习作的语言是否通顺连贯,所用词语是否准确恰当,词语搭配是否合理;最后再看看是否有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是否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细腻,是否注重细节描写。

4.格式习惯方面

书写格式是作文最关键的地方,比如书信。首先要检查作文的格式是否正确,符合要求;其次看看书写是否工整、规范,页面是否干净、整洁并能妥善保管;最后看看习作态度是否端正,是否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会学生批改的要领

1.分清眉改和尾批

眉改是针对学生在习作中的局部性优缺点给予简明扼要和具有针对性的批注。这种批注会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本次习作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差异。尾批主要针对整篇习作,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写出具体、有针对性、有指导性、富有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批注会让学生弄清楚自己整篇文章感人之处和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要修改的内容。

2.教给学生批改标点符号

放手让学生学会自批自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修改方法,首先要教给学生批改标点符号,这样不但会节省时间,而且整个版面还会清晰干净。常用的修改符号有批、注、勾、画、增、删、改、换、调等,正确恰当使用修改符号会让作文评改更加轻松。

四、教给学生自改的方法

结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让他们逐步学会修改作文,提高修改能力。

1.修改,由正确走向準确

修改作文的第一步,要引导学生把习作改正确,做到文通字顺层次清晰。首先是文中的错别字,删除多余的字和词,换掉搭配不合理的词语,添上遗漏的字和词;其次是修改用错的标点符号,添加遗漏的标点符号;最后是找出修改病句,使语句通顺。修改不能一次完成,要经过几次反复地读、推敲、加工、语言重组和语言再创造。

修改的第二步,是引导学生把习作改准确,做到具体生动,有细节描写,如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神态等。要将习作中平淡的语言改精彩,把词不达意之处改生动,改准确是习作修改的终极目标。

2.修改,由缺陷走向完美

(1)学生对照习作要求自己改

当学生初步完成当堂作文后,教师可以提出修改要求,主要针对作文中的字词句段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在经过认真阅读他人习作的前提下,一看是否有错别字,二看有哪些词语使用不够恰当,三看语句是否连贯完整,四看段与段之间过渡是否贴切自然。经过这样的四看,文章整体的框架就形成了,稍加润色便是一篇好的文章。

(2)在自行修改的基础上互相改

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训练,基本掌握了修改习作的方法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本次习作要求,进行同桌之间乃至前后桌之间的串批。这时,需要教师事先确定好学生习作水平高低的搭配,让上等生带动中等生和暂差生,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进而形成班级的整体合力,提高语文习作水平。

(3)组内讨论小组改

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改和串批的系统训练,具备了一定的修改方法,懂得了如何欣赏和鉴别后,教师可以尝试以小组为单位,拿一名中等水平学生的习作来训练学生的小组批改能力。一人负责读,一人或多人负责挑错,多人负责修改,一般以4到6人为一个修改小组为宜。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将无形中带动和影响差一点的学生,从而提高小组的整体水平。

3.教师在学生修改习作中的作用

(1)指导要强

针对每一次习作要求,教师对每一次的范文必须精心准备,在下水文中要体现值得学生借鉴的方法,如怎样开篇,如何结尾,怎样让文章有悬念,如何吸引读者读下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习作。

(2)互动要多

在作文评改课上,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指导,给予帮助,因此教师要逐渐放手,要相信学生,让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自主修改、交流、研讨、合作,相信他们会把作文改好,改精彩。

(3)评语恰当

教师在评改学生习作的时候,要积极鼓励那些写作有进步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在小组中倡导赏识评价,肯定评改作文中学生取得的成绩,哪怕只是换了一个词语,改了一句话,修正了一个标点,只要改得成功,就应该给予鼓励,肯定成绩后再指出不足,提出鼓励性的语言。

在实施作文自我评改系统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作文自我评改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不能不闻不问,要有放有收,及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交流,在评改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发现学生在修改习作过程中的亮点,提出意见并适时加以鼓励,充分调动学生作文自我评改的积极性。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只要精心修改,方法得当,好文章自然就会不断呈现在你的眼前。把评改的任务交还给学生,这样做不但注重学生的自身能力的发展,也使学生作文水平得到提高,这是作文教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习作培养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