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踪式到参与式

2017-03-07 15:35
黑河教育 2017年2期

[摘要]从“跟踪式”到“参与式”的听评课工作方式在不断创新,两者的结合让教研更具时代气息。新课改的课堂具有开放性,在这里听课者一样有用武之地——服务他人课堂、助力师生成长,同时自身也得到了提升,体现了教研价值的多元性。“跟踪+参与式”听评课有利于教育行动研究的开展和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是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历练的重要平台,在大力推进本地区新课改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跟踪式听评课;参与式听评课;服务课堂;助力师生成长

在新课程改革和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研工作者,深入课堂、研究课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黑河市教育研究院推出跟踪式听评课活动已有三年,此活动的开展较好地发挥了教研员对一线教学的服务和指导功能,培养了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并得到了基层学校的响应和认可。由于课堂上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在跟踪式听评课的过程中我们积极主动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方式进行指导,对教师的教学行为适时干预,变被动倾听为主动引导,变课堂的观察者为课堂的参与者,让教研直接应用于课堂,这种从跟踪式到参与式的听评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研效果。

一、跟踪式听评课的实施

跟踪式听评课的工作是要求每名教研员在基层学校选定1—2名目标培养人,依据教师的自身条件、教学背景及教学环境制定相应的听评课计划,拟定课堂教学研究主题,连续跟踪目标教师的课堂教学,围绕研究主题展开行动研究,定期总结汇报,既有院内各学科教研员之间的总结交流,又有基层学校领导与目标培养教师的汇报交流,开展市区校际间联合大教研,以典型课例展示听评课研究成果,并将听评课成果转化为文字固化发表,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从而推动区域内学校课改水平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跟踪式听评课的体会

跟踪式听评课活动要想取得基层学校的认可和一线教师的欢迎应把握以下几点:

1.把握好教研員与目标教师的关系。教研员与目标教师应是亦师亦友的合作关系。教研员以服务教师、服务教学为工作宗旨,始终以服务者的姿态对待教师的教学,“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专业的视角审视教学中的问题,用真诚的态度提出改进要求;教研员应将目标教师当成是教学研究的合作者,因为所有的理念与设想终究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来实现,对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索必须与教师合作才能在实践反思中取得成功经验。

2.制定好可行的跟踪式听评课计划。教研员要在活动前做好调研工作,掌握目标教师的教学特点,学校的教学环境及生源状况,据此制定出符合新课改理念和教学实际的研究计划,在研究过程中修改完善该计划,使其更为清晰,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在听评课开始就对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不仅解决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还通过组内“帮学”,较好地解决了班级学习水平两极分化的现实问题。

3.保持跟踪式听评课的连续性。跟踪式听评课与一般听评课的最大区别就是不仅同一班的课要连续听,平行班的课也要连续听,这样才能使很多教学措施与方法在实践中反复得到运用与修改,最终形成有价值的教研成果。举一节期中试卷讲评课为例,课上教师先集中解决难点问题,然后进入“帮学”环节,由学优生负责解决一般问题。这节课帮学出现的问题是组长无法照顾到每个组员,因此后续教学中又改为组长帮“学中生”,“中优生”帮“学困生”,提高了帮学效率。对讲评课第二课时的设计,我建议分层次巩固练习,改变了教师原有的全班练习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的想法,针对试卷中的难点为基础好的同学准备相关习题,自测互讲,自由讨论,学困生则在教师指导下温习化学用语巩固基础,这个分层的做法在第二节课上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像这样将新课改的理念内化为教学的具体措施,不断实践不断改进,我们最终完成了化学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本土化改造。从我们的教研经历可以看出听评课的连续性对教学研究的重要影响。

三、参与式听评课的产生

新课程改革中教与学的方式发生较大转变,尤其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个性化、体验性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落实成为课程改革重要标志,这也促进了听评课方向的转变,教研时我们把目光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关注教师是否真正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是否具有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听评课方向变了则听评课方式也会有新变化。在跟踪式听评课过程中,我无法只坐在座位上做个观察者,而是情不自禁地走到小组中间去参与学生的学习,协助教师处理课堂中的问题,让课堂教学更加开放而热烈,这种参与式的听评课逐渐被我的合作教师乃至整个化学教研组所接受,潜移默化地成了我们市直学校化学科听评课的固有模式。

在以“关注学生的学”为主题的黑河市区六所初中联合大教研活动中,我邀请来自各校的听课教师一同走进各个学习小组,近距离观察学生学习活动,与学生直接对话,参与辅导、纠错,发现并记录问题,有的老师还现场向授课教师了解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及日常教学情况。每位听课教师都非常投入,集中研讨时大家认为授课教师在总结提升环节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挖掘不到位,总结过于表面化。事后我反思课堂上只号召老师们“参与”,却没有提醒大家及时向授课教师反馈问题,由此我领悟到参与式听评课不应仅仅是一种自觉行动,它应该有清晰而规范的运作模式,应该让更多的教师和教研员了解并应用它。

四、参与式听评课的解读

参与式听评课并非是基于团队合作的几个维度的课堂观察,它是听课者亲身参与课堂教学的实践行动。要想让参与式听评课取得较好效果,听课教师与上课师生的合作就要默契有度。对听课者而言,其听课的目的及出发点是服务课堂,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与授课教师研究完善教学预案。从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内容的设置、学习环节的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对预案的合理性作出判断,预估其可能出现的问题,同上课教师进行商榷,整改作出全新设计。这种课前对教学预设的“参与”,无异于一场头脑风暴,通过思维的碰撞,授课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明晰,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需求,在教学源头上杜绝了一些问题的产生,大大提高了听评课的效率。

2.课上辅助授课教师实施预案。课上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各层次学生学得好不好,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会学、想学。课堂上授课教师不能照顾到小组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听课教师就要发挥好其辅助作用,深入各学习小组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关注和了解各层次学生实际需求,及时回应,重点帮助学困生矫正学习行为,鼓励他们积极地融入学习小组。这种课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无疑是对教师实施教学的最大帮助,它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使听评课在学生层面上较普通听课方式更具指导意义。

3.当堂反馈教学诊断建议。教为学服务,教师的教必须顺应学生的学,教的法子要与学的法子相匹配。听课教师应本着能够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绝不等到课后的原则,将看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立即作出调整,使教学能够顺畅进行;听课教师的另一个职责是沉到学生中间去捕捉生成性问题,获取第一手学情信息,及时提供给授课教师,让课堂展示更能会聚焦点,让课堂总结更能深入浅出,启迪心智,避免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如此听评课在教学层面上凸显出了其时效性和有效性。

4.课后研课连续“参与”。参与式听评课并不排斥课后研课,相反,课后不仅要对本节课的教学预案和教学过程进行集中反思,还要依据反思结果共同拟定后续教学的思路,并且连续跟踪,连续参与后续教学,这种“跟踪+参与”的听评课坚持一段时间,必会使目标教师在新课改的道路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使学生更加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从而达成会学、想学的目标。

总之,“跟踪+参与式”听评课令教研走入新天地,它既适用于教研人员深入一线学校搞调研,也适用于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这里参研的每位教师会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学方式的转变从操作层面有更深刻的理解,是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历练的重要平台,在提升区域课改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卓玉.构建教育新模式[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陈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