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玲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则是最佳的教学途径。在现有教学水平的条件下,教师应与学生尽可能沟通,从而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并围绕此展开教学,以原有兴趣带动;还可以通过展示数学的知识魅力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创造新的兴趣。现阶段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得师生都是“疲惫不堪”。教师应走出教学误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兴趣;误区;教学效率;策略
兴趣教学体现学习的个性化,很多学生都因为喜欢所以学习,因为趣味所以欢乐,因为欢乐所以高效。当然,在趣味教学中也有需要避免的误区,过分强调趣味化,也会降低数学学习的严谨性,适得其反。因此激发兴趣的教学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一些活动和实践来提高教学效率,而绝非简单地将课堂“搞得”好玩而已。
一、降低心理压力,提高学习能力
高中生面对高考,心理压力较大。特别是学习中下等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对一些公式只注重记忆,而不做推导,习惯性地“按套路”做题,这样在考试中会处于被动地位,而导致即使很努力,学习成绩也并不理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降低這种心理压力,先要让学生认为数学并不难,然后再去用它解决问题。例如,从简单的例题开始,由学生进行主动剖析,在哪一环节出现问题或思维堵塞,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疏导。再者,要帮助学生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可以从一些比较“高大上”的领域寻找数学实例,让学生发现分析到最后原来就是自己已经学习过的最简单的定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首先要认识到不能去死记公式,高效的学习必然是要理解原理,尝试推导,然后正确使用。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思维逻辑过程,在教师思路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思维也会越发清晰,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并且在这一逻辑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的方式也是循序渐进的,不会感觉到很大的困难和压力,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二、增加趣味学习途径,走出无趣学习误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够主动交流,大胆提问,与老师充分互动。当下教学容易出现学生、教材和教师脱节的现象,教师教学教材,学生学习教材,而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并且两者的教与学也不完全对应,产生教与学精力的浪费,且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加趣味教学的途径,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例如,发现有的男生喜欢打游戏,那么就以游戏为切入点,讲述其中的概率或是组合问题,相信学生会感觉既新颖又有趣,为了解决问题,学习会更有干劲。再比如,发现学生喜欢旅游,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旅游途径,或是计算旅游经费,又或是利用微分和积分的知识来解决以旅游景点为背景的实际问题,如游人数量与气温的关系等等。增加趣味学习途径,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用丰富的教学元素来解释单调的数学定理,会增加色彩感和立体感,特别是一些图形的教学,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立体感思维。另外,采用故事教学法也是非常有趣的,教师可以设定某个场景,让学生在其中扮演角色,然后用数学知识解决里面遇到的一些问题。这类情境教学难度较大,建议教师可以先从网上寻找资源,然后将数学知识融合其中。这类方法不适合日常教学,可以作为课下活动或是周“节目”来进行。
三、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走出孤立学习的误区
数学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也因为它的实用性,才使其充满了趣味性——对数学学习趣味性还可以这样解读。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走出孤立学习数学的误区,和生活实际尽可能多地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建立与生活的关系,每学习一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思考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开始可以先由教师来说明,之后就需要发动每个学生细心观察生活。高中数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做铺垫,所以,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尤为重要。拒绝孤立学习,也拒绝“孤独”学习,对数学知识和问题的思考可以是单独的,但是学习过程必须是合作式的。因为学习数学需要综合性的思维,而每个学生在一些思维方面都或多或少有缺陷。组织数学学习小组,有学生个体的任务,也有团队性的任务。在团队合作中,一些困难也变成了集体的挑战,集思广益,总会有解决办法。综合两者,建议在课下组织数学社会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及其应用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还能丰富假期生活。数学学习也是一种精神学习,有时相信自己,就能够做到。
总之,高中数学学习对学生来说非常关键,时间段关键,知识学习也是关键。采用激发兴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快乐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感受自己知识成长和汗水收获的快乐,相信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成长也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竺仕芳.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高中数学教学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5(4):74-76.
[2]韩朋林.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高中数学教学探索[J].新校园旬刊,2016(3):125.
编辑 张珍珍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