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时代已然来临,同时,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可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并伴随着传统教育模式的现代化改革,学生可以自主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使得诸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一些新型教学方式开始被应用于学校课堂。对高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的界定范围
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将学生当作课堂主体,并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及帮助,使其对某知识点进行自主的探索学习,在其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适时地进行有目的的提问,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探索兴趣,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方式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指点,最终让学生可以自己解决问题[1]。
这一学习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首先,将学生组织起来,并为其提供相关的资料数据以及探索环境;其次,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适时引导,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其更好地消化和理解课堂学习内容。
二、有关高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
(一)营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以往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灌输,长此以往,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了一种不平等的相处模式,无法对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虑。然而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并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交朋友,以一种平等、和谐的方式和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能真正地融入课堂、参与课堂,并可以将自己对知识的看法阐述出来,甚至对教师的教学理论提出有依据的质疑。这就要求教师摒除传统的陈旧的教学理念,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做到尊重学生,并且为学生提供质疑空间,鼓励其踊跃发言,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創造有利条件。例如,教师在课程结束以后,可以为学生布置“为家人制作一张电子明信片”的课后作业,在帮助学生回顾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教师应使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并以积极的鼓励性言语为主,通过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进行完善的课程准备,并要求学生提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从而促使学生快速地发现、思考以及解决问题。其主要教学任务可以分为四点:第一,教师应科学合理地为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了解所学内容,从而增加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第二,在教学内容的学习难度增加之初,教师应适时为学生提供可以让其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以及空间,增加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从而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在为学生安排了课程学习任务后,将学生划分成小组,使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自主学习兴趣。第四,对于学生难以消化的知识点,进行有目的的引导。通过了解学生的疑点出现原因,通过其他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别指导,从而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进程。
(三)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在探究对于有关信息技术的理想教学方法时,不能仅仅只局限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其可以通过将实践操作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速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对象是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学习能力的高中生,其对于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只是需要教师稍加引导,就可以独立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例如,教导学生进行多途径的下载文件,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尝试,教师在从中加以引导,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件下载方法[2]。
2.将教学资源合理整合
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方式开始趋近多元化,同时,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对学习内容进行相互讨论,从而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搜索技巧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习,最后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汇报,并对技巧最多的一组予以奖励,在学生学习课堂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合作共赢。
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将自主学习与之有机融合,实行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从中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加其学习兴趣,加强自信心以及提高对课堂的学习热情,从而保证课堂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纪云.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家教世界,2013.
[2]朱网燕.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
作者简介:姚文燕(1983年),女,山西大同天镇县人,汉族,现职称:中学教师二级,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信息技术教育。
编辑 李博宁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