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英
摘 要:古典诗歌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也就成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古典诗歌的教学始终本着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之目的。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浅显论述一些高中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通过诵读鉴赏古典诗歌,不仅可以让高中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文言语感。尤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鉴赏古典诗歌中语言艺术的精华所在,在含英咀华中积蓄深厚的语言文化底蕴。基于此,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古典诗歌。新课程标准对学习古典诗歌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古典诗歌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此,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也就成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一些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
一、深情朗读,深入理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深入透彻地理解古典诗歌是鉴赏古典诗歌的先决条件,而深情朗读是深入透彻理解古典诗歌的主要途径之一。学习者在全神贯注的深情朗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深入理解古典诗歌的深层次含义,进而全方位地鉴赏古典诗歌。鉴于此,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牢牢立足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引领学生深情地朗读古典诗歌,借此深入透彻地理解其深层含义。
《长恨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的一篇古典诗歌。笔者在引领学生学习这首古典诗歌的时候,就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深情朗读去理解课文内容的。如教师范读、学生朗读、配乐朗读以及抽生朗读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深入理解了这首古典诗歌的内涵,即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让仙境中的杨贵妃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了唐玄宗对她的思念,更进一步地渲染了主题“长恨”。
在教师的步步引领下,学生深情地朗读了古典诗歌。在学生深情朗读古典诗歌的过程中,他们内心的情感被不知不觉地激发了。在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学生会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古典诗歌。
二、尽情想象,尽显意境
或喜庆、或悲伤、或大气恢宏、或静若止水……这些异彩纷呈的意境正是古典诗歌所描述的。要想完整准确地领略古典诗歌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领略古典诗歌异彩纷呈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鉴于此,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指导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借此领会古典诗歌异彩纷呈的意境。
仍然以教学《长恨歌》这首古典诗歌为例,诗歌中这样写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杨贵妃的这一笑是一种什么样的笑,竟会如此之美?这样的意境只有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才能领悟到。于是乎,教师让学生挖掘想象潜力,尽情想象。通过学生尽情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意境会跃然眼前。
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在尽情想象古典诗歌异彩纷呈意境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还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优选载体,优化教学
现阶段,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形形色色的课堂教学载体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长。毋庸置疑,信息技术教学载体确实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将信息技术载体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教师必须要依据教学内容优选最为适合的载体。换言之,教师要在立足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优选信息技术载体来优化古典诗歌课堂教学,进而大幅度地提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课堂效率。
还以《长恨歌》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古典诗歌的内容,笔者在网上广泛搜集并精心整理了一些有关杨贵妃的视频资料。教师将这些视频资料巧妙地糅合在教学课件之中,借助这些视频资料,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了这首古典诗歌。
在教师的精心筛选下,恰如其分地利用信息技术载体优化了古典诗歌课堂教学,切实降低了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难度,提升了教师教学古典诗歌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牢牢立足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引领學生深情地朗读古典诗歌,借此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古典诗歌;教师要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指导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借此尽显古典诗歌的完整、准确意境;教师要在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技术的基础上,一丝不苟地优选教学载体,借此优化自身课堂教学。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要在立足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深情朗读、尽情想象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通过优选教学载体切实提升高中诗歌鉴赏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慧玲.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旬刊),2012(9):37.
[2]钮萍萍.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策略之我见[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3):32.
编辑 郭小琴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