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
摘 要: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学科,如果在教学中没有针对学生生活应用能力的培养,那就称不上是有效的地理教学。从高中地理教学的角度,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实践力为目标,对教学生活化方法进行了实践层面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方法
地理知识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发现,如果采用通常的传输式或“灌输式”教学,学生虽然能够掌握知识,但不能将知识有效服务于生活。比如,有位学生毕业后创业,想承包土地种植茶叶——在甘肃这方水土有多大的成功几率?显然,他在课本上学到的地理知识完全没有转化为实用能力。
因而,教师有必要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开展生活实践价值引导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对学科实践价值的正确认知。当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这门学科对他们生活和将来发展所具有的发展价值时,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去主动学习。
如上面所讲的例子,在甘肃种植茶叶的想法不能说不是一种创意,但要实现规模化种植显然不适合。我在引导学生对地理的学科价值认知时就提到了这一案例,告诉学生:这种创业思路的产生显然是没有很好地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农业的区位选择”“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知识。再向学生举个实例:辽宁一个县以政府出资的形式前几年引进了法国的一种葡萄,希望带领农民致富。但最后这些葡萄全部没有成活。为什么?因为他们只考虑到了辽宁和法国的纬度相近,但对大陆性气候、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等完全没有具体分析,给国家和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些具体的生活案例,使学生们正确认知了地理在生活中的价值意义。
二、构建生活性学习情境
在学校中的教学不可能实现每个教学内容都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就比如,我们讲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就不可能为了传输这一知识而带领学生去周游世界。那么,怎样让学生对这些包罗万象的知识有直观认知呢?比较实用的方法就是构建生活情境。
就如上面提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我制作了一个PPT课件,画面是一幅世界地图,当讲到某一地区的特殊地理特征时,我一点相应的链接,就会跳出相应位置的情景图片或视频。如,点“海南岛”就播放椰林和海岸线等画面,点“蒙古”就播放广阔的草原和牧民的生活画面。
三、关联学生日常生活體验
在开展地理的生活化教学时,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是最能使学生产生情感的方法。
可以说地理知识无时无刻不与我们的生活产生关联,教师在教学中随时都可以将教学内容牵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上来。如,在讲“自然界的水循环”时,我跟学生们聊:大家都知道最近有台风在海南地区登陆了吧?这个台风已经进入内陆向北推进,我建议大家下星期出门时注意防雨,学生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心里想:我们这儿离海边那么远,台风对我们会有影响吗?我就给他们讲:台风登陆后并没有一次性把水都降完,而是水量逐渐减少,等越过太行山到我们这里,虽然水量比较少,但带来一次降雨的可能性很大。不信,大家注意这几天的天气预报,看看浙江、河南、河北、山西这一段时间的降水情况——学生们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果然验证了“地理”知识的奇妙,他们学习地理和用地理知识来解析生活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四、使用谚语、幽默等增添生活味
不仅教材中有地理知识,千百年来民间的智慧也是不容小视的。而且,民间对地理知识的使用通常更具简洁、实用、明快、幽默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谚语、故事等等作为教学过程的调剂,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提升他们应用地理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如,“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方干到底”这一谚语在教学“气压带和风带”这一知识时就特别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尤其是对于甘肃的学生来说,对“秋后北方干到底”有着切身的体会。再如,讲“天气系统”这一块知识时,我给学生们讲笑话:我教大家一个简单检测天气的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非常灵。把一个红布条挂在窗外,如果你早晨起来发现它在飘动,说明刮风了;发现它颜色变深了,说明今天在下雨;发现它变白了,说明在下雪;如果看到它脏了,说明今天是沙尘天气……学生们听了哄堂大笑,感受到了地理的生活情趣。
总之,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应用生活化教学是保证教学高效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客观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特征将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关联起来,从而为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肖亚琴.高中地理生活化课堂打造途径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3(21):68.
[2]罗红英.回归生活,拓展高中地理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4):71.
注:此文是武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课标下探索地理学科探究式教学方式》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WW[2016]GH147。
编辑 李琴芳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