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例

2017-03-07 04:18张忠胜刘肖余炳坚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年1期
关键词:髓鞘亚急性双下肢

张忠胜,刘肖,余炳坚

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例

张忠胜,刘肖,余炳坚

精神症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病例报告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4岁,普通市民。因“心情差1月,精神、行为异常8 d”于2015年6月19日收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精神科。患者于2015年5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差,闷闷不乐,觉得自己没本事,6月7日左右出现表情呆滞,行为怪异,说话用唱歌形式表达,多疑,并曾有自残行为。6月13日出现双下肢乏力,搀扶下尚能行走。患者发病至入院前期间亦曾有过心情转好,精力充沛体验。入精神科时诊断为“双相障碍”,精神科予口服齐拉西酮抗精神症状,奥沙西泮镇静、抗焦虑,丙戊酸钠稳定心境治疗。经上述药物治疗后患者多疑、情绪低落逐渐好转,但双下肢乏力加重,外人搀扶下亦不能行走,药物治疗半月左右出现大小便失禁,精神科医师建议其转入神经内科治疗,患者拒绝,并于2015年7月11日由精神科出院,出院后规律服用奥氮平(5 mg/12 h)、奥沙西泮15 mg(1次/晚)、丙戊酸钠(0.4 g/12 h)等药物,出院后因仍间有情绪波动、惊慌、害怕等表现,且双下肢乏力仍进行性加重,于2015年8月7日收入我院神经内科。患者既往无胃肠道疾病史,无精神疾病史,无嗜酒史,无输血及血液制品使用史,无不良性接触史。个人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

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3℃,呼吸20次/分,脉搏 93次/分,血压 103/44 mmHg(1 mmHg= 0.133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贫血貌,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足背轻度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构音清,对答部分切题,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下降。查体时未见脑神经受损体征,双上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增高,双侧指鼻试验稳准,跟-膝-胫试验及Romberg征检查不能配合。T4平面以下肢体深感觉减退,双侧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辅助检查:2015年8月8日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2.05×1012/L,血红蛋白86 g/L,红细胞压积0.26,红细胞平均体积126.20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41.80 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31 g/L;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86.80 μmol/L;肝酶、蛋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肌酶、大小便常规均无明显异常;甲状腺T3、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均正常,可排除桥本脑病。梅毒2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肝5项均为阴性。叶酸17.14 nmol/L(正常4.5~34.0 nmol/L),血清维生素B1281.29 pmol/L(正常133.02~675.45 pmol/ L)。韦氏智力测试:智商(IQ)总分为78分,属于临界正常等级智商。心理测试:中度焦虑、中度抑郁、近期无重大生活事件刺激,有社会功能缺陷;意志缺乏、兴趣缺乏、社交缺乏;幻觉、妄想。2015年8月10日脑电图检测未见无明显异常;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VEP)均未见明显异常;肌电图结果显示:多发周围神经病变,以脱髓鞘病变为主;右侧正中神经、左侧尺神经、左右胫神经F波出现率下降或消失,提示近端神经根病变。2015年8月11日头部+颈椎MRI显示:头部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颈椎MRI矢状位C1~T3椎体水平脊髓后部广泛异常信号影,呈长T1、长T2信号,主要位于脊髓背侧,横断面T2WI显示病灶位于脊髓后索和侧索,双侧对称(图1)。临床诊断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

图1 2015年8月11日患者头部及颈椎MRI检查

治疗过程:患者2015年8月7日收入神经科后给予补充叶酸(口服,10 mg,3次/d)、B族维生素(静脉注射甲钴胺1 mg,2次/d;口服三维B片1片,3次/d),抗精神症状(口服奥氮平5 mg,1次/d)、康复治疗(双下肢低频脉冲电治疗等)。治疗2周后患者双下肢肌力有改善,恢复至3+级,精神症状逐渐好转;治疗3周后精神完全正常,大小便正常,双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可自行缓慢行走,四肢肌张力正常,T4以下深感觉减退症状较前好转,下肢腱反射活跃,双侧病理反射阳性。于2015年9月2日出院,出院时复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3.77×1012/L,血红蛋白121 g/ L,红细胞压积0.398,红细胞平均体积105.7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32.1 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04 g/L;复查血清HCY 5.3 μmol/L,血清维生素B12368.71 pmol/L。双下肢深感觉仍减退,下肢腱反射稍活跃,予继续口服甲钴胺胶囊(0.5 mg,3次/d)、三维B片(1片,3次/d)治疗。

2 讨论

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双下肢痉挛性瘫痪、深感觉减退、感觉性共济失调和周围神经损害等。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SCD少见报道。

本例患者为青年男性,亚急性起病。以精神及行为异常表现为首发症状,初诊为“双相障碍”,但其逐渐出现双下肢乏力、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失禁,单凭“双相障碍”无法解释,体格检查双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力3级。T4以下深感觉障碍明显。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血常规结果显示巨细胞性贫血,MRI检查可见C1~T3椎体水平脊髓后索、侧索高信号。肌电图显示周围神经脱髓鞘损害。以上均提示患者为典型的SCD。经补充大剂量维生素B12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亦支持诊断。

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的摄入、吸收、结合、转运或代谢障碍,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中年发病,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其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和周围神经,严重时大脑白质及视神经也可受累[1]。临床以双下肢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和周围神经损害并常伴有贫血等为特征。血常规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测定是诊断SCD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之一[2]。因维生素B12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故SCD患者血常规多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是DNA和RNA合成必需的辅酶,也是维持神经髓鞘结构所必需的辅酶,若维生素B12缺乏将造成髓鞘脱失及轴突变性。正常人维生素B12需求量为1~2 μg/d,摄入体内的维生素B12首先与胃底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形成复合物,而后在回肠吸收。因此,有胃大部切除术、萎缩性胃炎及小肠病变者可因内因子缺乏或维生素B12吸收障碍而导致体内维生素B12含量减少。SCD常累及脊髓颈段及胸段,且常损害脊髓后索和侧索。周围神经受累则可表现为髓鞘脱失和轴突变性。SCD患者常伴有血清维生素B12降低,但维生素B12水平正常不能排除SCD[3]。本患者既往无胃肠道疾病及手术史,其维生素B12缺乏原因尚未明确,因我院尚不具备检测内因子抗体条件,患者是否存在内因子抵抗尚属未知,今后将争取完善内因子抗体检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维生素B12是神经髓鞘合成所必需的辅酶,长期缺乏可使髓鞘合成障碍,不仅累及周围神经,当大脑白质受累时可出现精神症状。维生素B12缺乏被认为与精神障碍相关[4-6],有报道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白质脑病,可能是白质脑病的一个少见的、可纠正的病因[7],本例患者的精神症状即可能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

MRI是目前可直接显示SCD脊髓病变的影像学检查[8],其影像学特点如下:病灶多位于脊髓颈段和胸段,且多位于后索,部分患者可同时累及侧索。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双侧对称受累,有或无强化。本例患者颈椎、胸椎MRI所见C1~T3椎体水平脊髓后部受累,横断面T2WI及FLAIR成像呈高信号影,与文献报道一致[9-11]。MRI检查脊髓髓内所见长T2信号为脊髓脱髓鞘后水分增加所致,经治疗后病灶可缩小或消失。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SCD的诊断、定位及治疗后的疗效观察也有一定价值,尤其是体感诱发电位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SEP是反应脊髓后索损害较为敏感的电生理检查方法,尤其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且伴有脊髓病变的患者。此外,SCD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可提示传导速度减慢,提示周围神经髓鞘受累。

综上所述,典型的下肢痉挛性瘫痪,深感觉减退,周围血象显示巨幼细胞性贫血,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髓鞘受累,结合MRI检查显示脊髓后部病变高度号影提示为SCD。SCD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临床较为少见,本文为临床提供参考。

[1]韩彤.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5,15: 727-727.

[2]韩燕飞,曲媛,周春来,等.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9例分析及文献复习[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363-365.

[3]毕鸿雁,张芹,赵亚明,等.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24例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4,21:254-256.

[4]Siswanto O,Smeall K,Watson T,et al.Examin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Vitamin B12 Deficiency and Dementia in High-Risk Hospitalized Patients[J].J Nutr HealthAging,2015,19:1003-1008.

[5]Spence JD.Metabolic B12 deficiency:a missed opportunity to prevent dementia and stroke[J].Nutr Res,2016,36:109-116.

[6]O'Leary F,Allman-Farinelli M,Samman S.Vitamin B12 status,cognitive decline and dementia: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J].Br J Nutr,2012,108:1948-1961.

[7]苏敬敬,刘建仁.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维生素B12缺乏相关的白质脑病1例报道[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10:280-281.

[8]Jain KK,Malhotra HS,Garg RK,et al.Prevalence of MR imaging abnormalities in vatamin B12 deficiency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clinical features of 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J].J Neurol Sci,2014,15:162-166.

[9]孟闫凯,李江山,王敦敬,等.磁共振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25-26,35.

[10]崔林阳,张晨,张敬.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诊断要点分析[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38:103-106.

[11]曲方,李晓秋,朱益,等.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脊髓MRI特征[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4,22:642-645.

(本文编辑:王晶)

R741;R743

ADOI10.16780/j.cnki.sjssgncj.2017.01.03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清远 511500

2016-04-09

张忠胜2190627878@qq. com

猜你喜欢
髓鞘亚急性双下肢
听觉神经系统中的髓鞘相关病理和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TMEM63A在髓鞘形成障碍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人从39岁开始衰老
脑白质病变是一种什么病?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以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